9月4日,我院東院肝膽胰外科團隊完成我院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標誌著我院在複雜腔鏡技術和達文西機器人的應用上成功翻越又一座「高峰」。
厚積薄發,團隊開展達文西手術50例
此次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成功可謂是厚積薄發。
史光軍主任團隊已常規開展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科室「組團式」赴國內頂尖機器人培訓中心接受專業培訓,全部順利通過考核認證,短短的5個月時間,團隊聯合麻醉手術科等科室先後開展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肝臟手術、胰腺手術、膽道手術、脾臟手術等50例,在青島地區率先開展了ICG螢光成像輔助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很好的解決了肝臟腫瘤以及複雜的膽管結石等疾病,病人術後恢復順利,無一例出現膽瘻、胰瘻、出血、感染等併發症,獲患者一致好評。
患者為一名70歲女性,因患膽總管下端腫瘤入院,分析病情後,團隊決定藉助我院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為患者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手術過程中,達文西機器人四條機械臂,通過4個直徑8mm的小孔,進入病人腹內,史光軍主任坐在操作臺前,手腳並用,動作熟練穩健,只見機器人手臂不時起起落落,前後左右多角度靈活移動,順利切除部分胃、膽囊、膽管、十二指腸、部分空腸及胰頭組織,並進行了消化道重建。
得益於達文西機器人的精準微創,患者術後第二天即下床活動,術後第3天開始經口進食,術後第四天排便,未出現胰瘻、膽瘻、出血、感染等併發症,各項指標恢復良好,術後10天順利出院。
▲切除的臟器
▲消化道重建示意圖
3D放大視野、靈活防抖,腹內精準縫合天生是強項
史光軍主任介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治療膽管下端癌、壺腹癌、十二指腸乳頭癌、胰頭癌的標準根治術式,位置複雜、切除臟器多、消化道重建多,被認為是最困難的胰腺手術,可以說是腹腔鏡外科醫師要攀登的「珠峰」。此前儘管腹腔鏡手術廣泛應用,但是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並未廣泛開展,只有在部分大型中心開展,原因是由於腹腔鏡的所有操作器械只能通過腹壁上的支點來活動,器械沒有關節,靈活性欠缺,這就使得高難度的胰腸、膽腸吻合只有具備豐富腔鏡經驗的少部分外科醫師才能完成。而達文西機器人的出現完美地克服了這一缺點。它能夠放大10倍以上的高清晰3D立體圖像、可突破人手極限的7個自由度、濾除抖動等特點,使在狹小腹腔內進行淋巴結清掃、胰腸、膽腸、胃腸吻合等精細縫合變得容易和安全。
▲史光軍主任(左)與手術團隊
醫護聯手,跑贏加速康復接力賽
精準和微創是外科手術的發展趨勢,能夠使患者痛苦少、康復快,但術後康復是一個全流程系統工程,是一場接力賽。
縮短禁食時間、完善的多模式疼痛管理、早期經口腸內營養支持、早期下床活動是加速康復外科的核心,這些措施的開展涉及臨床、麻醉、護理等多個環節,科室護理團隊通過優化護理流程,促進患者術後康復,減少術後併發症,為患者術後康復全程保駕護航。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患者術後臥床時間明顯縮短,手術疼痛明顯減輕,真正實現了加速康復的同時,減輕患者精神和實際負擔。
「精準、微創是我們團隊追求的手術精髓,讓患者以最小的痛苦獲得最快的康復是我們永攀技術高峰的不竭動力,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能夠帶給患者更好的治療手段,讓醫學與科技更好地服務病患。」史光軍主任表示。
文圖/東院肝膽胰外科 劉凱 劉彩雲
採編/文化宣傳部 徐福強
校對排版/文化宣傳部 龐智洋 任靜
往期精選
◆ 山東首例!一次微創手術 更換兩個心臟「閥門」
◆罕見病原體感染招招致命,市立「福爾摩斯」明察秋毫,多學科協作見招拆招拿下「元兇」
◆ 我院成功搶救一名嚴重車禍多發傷患者
◆ 拯救爆裂的肝臟,一個高考生的生死30天
◆ 小小球囊終結電擊般劇痛,92歲老人笑開顏
來都來了 點個讚再走吧~~~
【來源:青島市市立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