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買買買家長很頭疼,解決問題一招見效,別懷疑

2020-09-03 智慧奶奶

林娜三十多歲了才結婚,婚後的第三年才生了兒子龍龍,別說爺爺奶奶嬌慣孩子,就連晚婚晚育的林娜夫婦對龍龍也是寶貝豆一樣地寵著。

第一次當父母都是一樣的心情,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從龍龍剛出生林娜夫婦就對孩子疼愛有加,喝進口奶粉,穿名牌衣服,用大牌護膚品,孩子用的小車、玩具、尿不溼等不是名牌統統不買。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的主見,看電視、讀繪本或見到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就叫爸爸媽媽買。夫妻倆本來心裡就只有孩子,只要龍龍說要啥,爸爸媽媽立即滿足,孩子從出生就一直成長在一張嘴家長立即扔顆豆的優越環境中。

因為養成了習慣,現在林娜只要帶著孩子逛超市進商場,孩子的眼睛就不停地轉動,東瞅瞅西望望感覺好奇的東西就要買,有些東西孩子壓根就用不著,媽媽勸說孩子也不聽,反正是媽媽不買孩子就立即撒潑打滾哭鬧。因為公共場合人很多,孩子哭鬧會引來眾人的眼光,往往為了顧及面子,家長只好先滿足孩子而息事寧人。

家長都有一顆軟弱的心,尤其是對孩子總是狠不下心來。比如,有時候孩子要買玩具,明明家裡有類似的玩具,孩子非要買不可,於是家長就買下來。一旦買下來之後,家長就自己在心裡安慰自己,玩具可以「開發智力」況且「每種玩具功能不同,能開發不同方面的智力」買下來值得。由於家長抱著這種心理,孩子一要買家長就無條件的答應,時間一長家裡買的東西堆成了小山,孩子還是要買買買,為此林娜夫婦頭疼不已。

現實生活中,像林娜這樣的家長比比皆是,這樣做的後果他們心裡也清楚,可是當看著孩子祈求和期待的眼光時又不忍心拒絕,這樣長期下去很自然就養成了驕縱孩子的壞習慣。要知道玩具再好也不能無原則地買,買玩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孩子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而不是要啥買啥。

那天,林娜跟我吐槽的時候,我笑著問她:「想解決問題嗎?只要一個小妙招就夠了。」聽我這麼一說林娜立即眼睛發亮,向我投來乞求的眼神。

其實,我告訴林娜的妙招非常簡單,就是讓孩子參與購物。具體做法如下:

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孩子去超市逛商場之所以見到什麼要什麼,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家長平時對孩子過於嬌寵,之前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已經成了習慣。當然這個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剛開始或許家長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想拒絕,而又因為不忍心讓孩子失望又答應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長此以往孩子就摸透了家長的心思,於是每次都如法炮製並屢屢得勝。

心理學的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孩子生來就有探索、吸收和掌控周邊環境的動機。

其二,因為孩子沒事做,於是就一門心思想著叫家長買買買。

通過以上分析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接下來針對孩子買買買的心理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如果家長讓孩子參與到購物中來,一方面孩子有被重視的感覺,使親子關係更融洽;另一方面讓孩子有事情可做,這樣不但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時孩子也樂意去做,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情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比如:我帶孩子去超市買菜,到了蔬菜水果專區,我就讓孩子去找要買的蔬菜,當孩子找不到的時候,我就把菜拿起來告訴他這是西紅柿、那是土豆,這是西葫蘆,那是辣椒等,家長這樣做不僅達到了購物的目的,同時還可以藉助買菜的機會教孩子認識水果、蔬菜等。

當然,讓孩子全程參與購物,還要注意一些細節。家長購物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合理安排好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例如:孩子年齡比較小,家長在選好要買的東西時,就讓孩子一樣一樣的往購物車裡送;如果孩子年齡稍微大一點,在沒出發前家長可以提前把要買的東西寫在紙上,出門時帶上紙條和筆,家長每選好一樣東西就讓孩子用筆劃掉一樣。在購物的全過程中,通過不斷互動,孩子在配合家長安排的時候,可以一直保持對購物的樂趣。在整個購物過程中,充分調動孩子的參與感,讓孩子在購物中體會到成就感,孩子就不至於因為無聊而只想著買買買了。

我介紹的這個小妙招,剛開始是來自於一項研究的啟發。記得有一項社會研究表明:逛超市可以教給孩子九大課程。即統計學、交通安全意識、語文課、數學課、勞動課、繪畫課、課外閱讀課、社會課以及體育課。

通過商品包裝袋和促銷海報,讓孩子學會了認字;

通過價格標籤,孩子學會了認記數字;

通過列舉的購物清單,孩子學會了做事的條理性和計劃性;

通過付錢,讓孩子有了最初的金錢觀;

通過排隊,孩子便學會了等待和自我約束。

買完東西,如果再分一小袋讓孩子拎著,無形之中就可以讓孩子學會分擔和責任。

由此可見,讓孩子參與購物意義非常重大!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本來孩子進超市要買買買是件很頭疼的事情,如果換種方式,抓住契機不僅可以輕鬆搞定,而且還能達到巧妙育子的目的,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刪除)

原創作品,未經本人授權任何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馬桶安裝靠近淋浴室別擔心,師傅一招就給你解決!
    馬桶安裝靠近淋浴室別擔心,師傅一招就給你解決!買了新房子,首先考慮的就是要好好裝修一下,畢竟花了那麼多錢買下來房子,不管怎麼樣都要保證舒舒服服的入住。有一個問題卻很讓人頭疼:有一些戶型的房子,因為各種因素,在設計時讓衛生間的馬桶坑位距離淋浴間太近了。
  • 三年級家長的3個頭疼問題,語文老師幫你解決,輔導寫作和閱讀
    對於家長頭疼的問題,小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做過一個梳理和總結,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這3個問題關於語文學習習慣、家長輔導方法、寫作和閱讀的練習,家長們頭疼孩子的學習習慣,到了三年級,大部分孩子的叛逆心理出現了,這是正常的一個成長發展規律,確實會影響到學習。家長頭疼的是:我該怎麼做?怎麼去輔導?
  • 羅列孩子從幼兒到中學的過程中家長頭疼的問題,解決關鍵在於一點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列舉一下孩子從嬰兒到中學畢業成人遇到了一系列頭疼的問題。:孩子不好好吃飯,吃飯的時候總讓人喂,不餵就不吃,或者一到吃飯就要看動畫片,邊看邊吃,不看不吃,不好好睡覺,晚上家長從9點開始哄到11點,越來越煩躁,情緒越來越糟糕,可是孩子卻越來越精神,黑暗中一直瞪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 孩子挑食不吃飯,原因是家長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一招讓他愛上吃飯
    一到吃飯的點,就是家長頭疼的點,辛辛苦苦為孩子做一堆飯,結果就吃個兩三口,別人家抱出來的孩子都是胖乎乎的,一看自己家孩子就像是被虐待不給吃飯一樣,瘦瘦小小。為什麼別人家孩子不挑食呢?家長也想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營養知識,但只靠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學會學習,從書中學習,像這本《0~6歲寶寶食譜必備全書》就是為家長們量身打造,有了它孩子挑食不吃飯的問題統統解決,讓他越來越愛吃飯!為什麼《0~6歲寶寶食譜必備全書》能成為家長們的最愛呢?
  • 孩子睡覺愛蹬被,讓家長頭疼不已的問題,竟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
    起因就是茗茗晚上睡覺的時候愛蹬被子,媽媽經常是晚上要起床好多次給孩子蓋被子,這一日,媽媽出差晚上未歸,爸爸晚上沒有醒來給孩子蓋被,又把空調問題調得比較低,結果孩子暴露在空調下吹了一整晚就有些感冒了。媽媽就責怪爸爸照顧孩子不細心。
  • 怎麼教育出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一直是家長較為頭疼的問題
    怎麼教育出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一直是家長較為頭疼的問題怎樣教育出&34;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教育孩子估計就是讓家長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吧,很多的父母都會說自己家的小孩怎樣怎樣的不聽話了,為此也是不知道怎樣去教育孩子
  • 孩子太任性怎麼辦?睿智燈塔六個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任性問題
    孩子任性、不聽話是常有的事,當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別人違背自己的意願時,孩子可能會不停地哭鬧,任憑家長怎麼哄都不聽,這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呢?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給我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冷處理孩子任性通常表現為大哭大鬧或者摔東西,而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表現給大人看的,所以,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堅持原則,採用「冷處理」的辦法不予理睬,沒有了家長的觀看,孩子就會覺得無趣,逐漸就會自己安靜下來。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這時孩子的奶奶出來,看見眼前這一幕,趕緊走過去把孫子抱起來,然後充滿歉意地說:「我剛剛就是上了個廁所,這小祖宗就把我剛買的幾斤麵粉弄到了地上,看看都成什麼樣子了,我馬上就打掃。」讓家長生氣行為一:孩子亂扔東西,拆了東西零件亂扔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拿起物品就會到處亂丟,有時候甚至把他的玩具丟得滿屋子都是,還有的孩子拿起一個物品,然後拆開,零件丟得到處都是,家長一天天跟在娃屁股後面,收拾都收拾不完,大呼:「太累了!」
  • 孩子這兩種行為讓父母頭疼,殊不知這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不高興
    養孩子真的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不管是誰,只要當了父母,似乎都有了無盡的煩心事。孩子調皮了,父母鬧心;而孩子太安靜,父母可能會擔心。總之,就是有操不完的心。但其實這也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父母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很焦慮,說實在的,有點杞人憂天了,例如朋友小金。
  • 有研究表明,不買買買的人可能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
    又一年雙十一到了,又到了剁手的季節了,又到了需要給自己買買買找理由的時候了。來來來小編我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4個理由供大家賞閱。想要買買買的小夥伴們快來拿走。想想,拼死拼活累了半生,連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不能買,多讓人喪氣,掙錢不就是為了讓自己過得隨心一點嗎?二,生活的動力是的,我就是那個為了自己心愛的之物,工作起來兢兢業業,打滿雞血去奮鬥的人。當然當媽後就是孩子的。。。心。。。愛。。。之。。。物!
  • 三大成長問題令無數父母頭疼,家長了解一下!
    有的來自成績的難以提高,有的來自家庭的難以溝通,還有的來自同學間相處的困難……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遇到的三大頭疼問題及解決方法。這種孩子情況比較複雜,對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切忌成績好了,就沾沾自喜;成績壞了,就責備、咒罵。最好加強和學校老師的溝通交流,全面分析原因,找到問題關鍵所在,採取相應措施。第四,學生的學習成績原地踏步。對這種學生,家長也很頭疼,往往有勁使不上,恨鐵不成鋼。
  • 孩子「吃飯難」讓人頭疼,小編四招應對孩子吃飯問題
    孩子吃飯難不是新問題了,周圍太多吃飯難的孩子。要麼不愛吃要麼邊玩邊吃,家長和孩子吃頓飯像極了馬拉松比賽,難熬又辛苦。看來不僅是我們在受苦,明星們面對孩子吃飯的問題也頭疼到底該怎麼做孩子才會乖乖吃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樣解決孩子吃飯難的問題。
  • 孩子若有個「壞脾氣」,家長試試共生效應,切實解決親子溝通問題
    ,那麼家長就可謂是非常頭疼了。如果孩子是個壞脾氣,那麼在家長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家長就很難解決一些問題,就好比是孩子如果哭鬧非要一個玩具,家長該如何讓孩子停止哭鬧?其實針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可以試一下共生反應,這個也許可以解決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
  • 孩子為買玩具哭鬧不止,媽媽拿出一支筆,迅速解決問題!
    01一句見效簡·尼爾森在談及校園欺凌時,曾經說,很多欺凌都是先從語言欺凌開始的。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初見,學生亦然。有的孩子攻擊性強,但他在摸不準「對手」水平如何的時候,往往會先進行試探,尤其語言試探。所以,教會孩子一句話,很有必要。
  • 孩子不愛吃東西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呢?
    孩子不愛吃東西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要孩子吃飽了,父母就得跟著孩子去喂,結果最後,飯都涼了,孩子沒吃幾口。其實,父母只是「抱怨」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去解決。父母過分追求高營養在當今物質社會中,孩子想吃或不想吃的食物都很容易得到。父母總是希望他們的孩子攝入更多的營養,因此忽視了他們的孩子對食物的需求。暴飲暴食會引起厭食症,甚至會損害孩子的脾胃。
  • 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幾大徵兆,家長別不在意
    在成長階段,我們除了關注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之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尤為重要,現在有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心理問題,那麼如何來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出現心理問題呢?問他原因的時候,他又說不出來,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都會覺得,只是因為孩子的情緒比較低落罷了,小孩子思緒比較敏感而已,所以並不會放在心上。
  • 秋天買換季鞋,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四類鞋子質量再好家長也別買
    給孩子買鞋子是讓家長很頭痛的一件事情,因為孩子的腳長得快,可以說一年要換一雙鞋子,而冬天的鞋子和夏天的鞋子還不同,買便宜一點的家長開始擔心會不會質量有問題,買貴的又覺得好浪費。嵐嵐的孩子3歲了,最近她因為幫孩子買鞋子的問題十分的頭疼。
  • 戚薇面對孩子「吃飯難」也頭疼,藍莓媽媽四招應對孩子吃飯問題
    看來不僅是我們在受苦,明星們面對孩子吃飯的問題也頭疼到底該怎麼做孩子才會乖乖吃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樣解決孩子吃飯難的問題。其實,解決孩子吃飯的問題,第一步就是來源於我們的成長經驗。家長要注意一邊品嘗一邊發表讚揚,引起孩子的懷疑,這時候只要口味沒問題,孩子會願意繼續食用下去。
  • 家長懷疑你「早戀」時,八成會問你這3個問題,可別不打自招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家長要是懷疑你早戀時,八成會問你這3個問題,可別不打自招了。但是,家長給孩子買手機主要是為了能夠方便和孩子聯繫或者是輔助孩子學習,可是如果你總是抱著手機玩,沒事還總是傻笑,那麼父母可能就會懷疑你了。
  • 英語得高分,數學卻不及格,孩子偏科的問題真是令家長頭疼
    孩子偏科的問題令許多家長感到頭疼,而且學生本人也因此而吃了虧,比如有的學生英語考試能夠得高分,但是數學科目卻不及格,每一次考試總是被數學科目拖後腿。數學科目並不像英語和語文科目一樣,沒有太多的感性色彩,學習數學科目,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