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肌力不平衡,緩解ITBS髂脛束疼痛

2020-12-23 跑步吧

幾乎所有熱愛跑步的跑者都曾經出現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這幾乎是跑者們難以避免的問題,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病發原因。髂脛束是一條厚且長的筋膜帶,包覆從膝蓋外側到骨盆外側肌肉、骨骼與神經。簡單地說,當跑步動作導致膝蓋反覆彎曲與伸直、外側並與髂脛束多次且長時間摩擦而導致這樣的發炎問題。

對熱愛跑步的人而言,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常發的問題

膝蓋與腿部的伸直與彎曲,會導致髂脛束往返移動,而開始出現摩擦症候群時,筋膜與誘發點接觸而產生疼痛。如果你懷疑自身出現ITBS疼痛感時,別擔心,依舊可以走路行動,但跑步或是走下樓梯、下坡路段就可能會觸發。通常急性誘發只需要休息個兩三天就會復原。但慢性發炎的狀況可能會讓整體治療期從六週到六個月。

如果你懷疑自身出現ITBS疼痛感時,別擔心,依舊可以走路行動,但跑步或是走下樓梯、下坡路段就可能會觸發。

正如前面所說,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對跑者而言一點也不陌生。較為普遍的原因來自於:

1、短期內跑量陡升

2、臀部、股四頭肌未作放鬆

3、對稱肌力不平衡

跑動中每一步離心收縮,隨著訓練強度或是跑量的上升,將會使得臀部肌、股四頭肌更顯緊繃,過度緊繃的肌肉致使筋膜在膝關節外踝產生摩擦。在1993年針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研究中指出,透過大量跑步讓隊員們產生急性ITB症狀,接續透過三天休息停止跑步而消除急性疼痛問題。

跑步運動強化股四頭外側,所以必須額外強化股四頭內側頭

所有治療師都會在ITBS初期告訴你:「停止跑步並嘗試使用泡棉滾筒按摩。」儘管許多運動員表示,透過使用網球按摩臀部肌肉群、以及使用滾筒按摩股四頭外側肌可稍微緩解痛苦,卻無法消除摩擦問題。

透過運動科學家的生物力學研究指出,除了跑量與強度陡升外,另一個造成ITBS的原因來自於對稱肌肉平衡不足。簡單地說分為:臀部肌肉過於虛弱,以及股四頭內側頭肌肉弱化。跑步時跑者大量使用到股四頭肌外側,但臀部肌肉與內側頭並沒有均衡地同時發達。

髂脛束症候群的鍛鍊

1、 牽拉鍛鍊

⑴站立位,雙腳前後交叉,彎腰儘量去接觸踝關節。堅持2分鐘後恢復原位(為了安全考慮可以一手扶牆)。

⑵站立位,一手扶牆,雙腳交叉,牽拉側的骨盆向牆面方向靠近,堅持10秒後恢復原位。

2、 力量鍛鍊

下肢肌力變強以後對膝關節的保護作用就會更強,所以鍛鍊下肢肌力也很有必要。

⑴股四頭肌的鍛鍊:抗阻伸膝,可以在腳踝處綁上沙袋,沙袋的重量根據自己的耐受量決定。

⑵股三頭肌訓練:俯臥位,腳踝處用彈力帶固定,彈力帶的另一端固定在床腳或者椅子腿上,做抗阻屈曲膝關節動作。(膝關節屈曲後在屈曲位保持20秒後恢復原位)。

⑶內收肌訓練:仰臥位,腳踝處用彈力繃帶固定,繃帶的另一端固定,做下肢的抗阻內收動作。

⑷外展肌群的訓練:側臥位,用彈力繃帶分別固定兩腳踝,上側下肢做腿外展的動作,外展時下方的腿不要離地,上方腿儘量外展。

訓練的注意事項:

1、 強度適中

2、 骨質疏鬆患者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運動的方式及強度。

3、 心肺功能不全者禁止劇烈運動。

4、 訓練時間不要太久,每次在30分鐘左右就好,上下午各一次。

相關焦點

  • 跑步族的硬傷——髂脛束綜合症
    髂脛束摩擦綜合症髂脛束摩擦綜合症俗稱跑步膝,很多跑步、騎行愛好者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類似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髂脛束綜合症的症狀包括:◆股骨外上踝或其周圍的疼痛,以刺痛為主;◆跑步時疼痛加劇,尤其在下坡時。
  • 髂脛束不易拉伸 4個方法可緩解其疼痛
    網易體育4月26日報導:人體的大腿內部,有一個組織叫髂脛束。很多跑者會把它誤認為是肌肉,實際上它是包繞大腿的深筋膜。最常見的髂脛束傷病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跑者群體中最常見的傷病之一。
  • 跑步膝蓋痛,是髂脛束症候群?還是髕股關節症候群?
    >有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也有可能是髕股關節症候群康復的側重點也不一樣1 都是跑步膝,症狀有差異!具體表現為膝關節外側伸屈疼痛,在膝關節屈曲20°~30°或伸直時最為明顯,跑步時加重,股骨外上髁或其周圍疼痛,以刺痛為主,滑囊炎症加重時,疼痛放射至大腿及小腿外側。2 都是跑步膝,病因不一樣!
  • 關於髂脛束,你了解多少?
    髂脛束症候群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卻是跑友最害怕遇到的跑步問題,因為這個伴隨著跑步而產生的問題真的是太影響跑步了!髂脛束症候群其實不是疾病,只是一種症狀,只要預防得當,並不是人人都會出現這個問題!髂脛束(iliotibial tract)是包繞大腿的深筋膜——闊筋膜的外側增厚部分(即大腿外側很硬的條狀物)。
  • 教你9種針對髂脛束(ITB)的瑜伽伸展練習
    你可能不太熟悉髂脛束,但是它在你的運動和日常生活中起著關鍵作用,特別是在跑步或跳躍等高強度訓練中,你的髂脛束在穩定臀部和膝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它變得緊繃而疼痛,你很快就會發現。什麼是髂脛束?它是一條長長的結締組織,或叫筋膜,從臀部到膝蓋和脛骨沿腿的外側延伸。
  • 健康測查,引起膝疼的髂脛束症候群是怎麼回事?
    不活動,會增加健康隱患;反過來,不恰當的運動,以為只要出力流汗就對身體好,不了解基本的運動生理常識,也沒有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一味地瞎跑瞎動,也同樣會招來麻煩。有些人會在參加一段時間的體育活動後,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如果長期不好,到醫院檢查後,可能會被診斷為髂脛束症候群。
  • 「跑步膝」疼痛在膝蓋,但罪魁禍首是臀「肌無力」,5個臀肌訓練破解
    「跑步膝」出現疼痛是由髂脛束的遠端橫穿過股骨外上髁所引起炎症時的膝蓋外側疼痛,雖然是膝蓋外側疼痛,但引起原因不是膝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跑步膝」。「疼痛在某處,但問題不一定在哪裡」,這是物理治療師艾達·羅爾夫博士的一句話,同樣適用「跑步膝」,雖然疼痛在膝蓋外側,但主要處理問題的地方不是膝蓋,而是身體的某處,今天貓老師健身從4大方面來分析,幫助大家破解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無障礙跑步。一、什麼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跑步膝)?
  • 跑步後膝蓋外側、內側疼痛?跑步膝的原因和防治
    「跑步膝」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不經常運動的人常會受到影響。所有膝關節重複屈伸的運動都有可能引起膝蓋周圍疼痛。大概是因為跑步人群受此影響尤為突出,因此成了跑步特有的名詞。跑步時,膝關節承受身體重力以及地面的反衝力。
  • 治療髂脛束症候群分三步 跑者需多做4項練習
    網易體育11月6日報導:髂脛束症候群(ITBS)是跑者群體中最常見的傷病之一,主要是由於大腿內部的髂脛束出現了炎症,導致跑者的膝蓋非常疼痛。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話,跑者是可以進行自我治療髂脛束症候群的。
  • 你真的會跑步嗎,真的知道在跑步中怎麼預防傷害嗎?
    建議:跑步愛好者應該進行一周兩次的交叉訓練,用於鍛鍊較弱肌肉群、調整平衡肌群,具體包括遊泳、水中跑步、騎行和滑冰。 持續不停歇運動超過一年:有研究認為每周訓練不多於3天可以有效減少跑步運動損傷。 訓練技術或鞋子的變化:約1/3的運動損傷患者出現此類情況。
  • 膝蓋外側疼痛,千萬不要以為只是關節病!
    髂脛束為什麼會損傷呢?>小課堂運動過程中,隨著骨盆角度的變化,髂脛束會相應的調整緊張度,當我們跑步時如果骨盆位置不對,髂脛束張力失衡,髂脛束與脛骨外側髁過度摩擦,就會引起炎症,出現髂脛束症候群。◆ 伸屈膝關節 ,髕骨外側疼痛並出現摩擦音;◆ 患側臀部及脛骨外側疼痛可放射至膝部;◆ 觸診髂脛束明顯緊張,嚴重者可出現結節;
  • 髕骨周圍痛,膝「打軟」,8個動作緩解髕股疼痛症候群
    雖然髕股疼痛症候群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清楚,但是它與髕骨運動軌跡異常有關。髕骨形態異常、股骨滑車發育不良、股骨頸的前傾過大、膝關節的外翻、Q角增大、脛骨內翻、髖關節過度內收等都有可能導致髕骨的運動不規則和增加髕股之間的作用力,誘發髕股疼痛症候群。髕骨動態作用力主要包括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及髖關節的力量。在髕骨內側,有股內斜肌與內側支持帶。
  • 髂脛束的拉伸方法
  • 《肌貼使用指南》,正在跑步的你一定需要
    要想不後悔,今天的內容請不要錯過哦,本期我要推薦一種新的預防跑步損傷、緩解疼痛方式——「肌內效貼貼扎」,馬拉松跑者必備!緩解跑步膝貼法跑步膝會出現,主要是因為一條名為髂脛束的筋膜過緊或者發炎所致。我們先來看看髂脛束所在位置,上圖。它包裹闊筋膜張肌,下部的縱行纖維明顯增厚呈扁帶狀。
  • 六大常見跑步損傷,成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膝關節疼痛的主要症狀為膝蓋下方軟骨出現疼痛。在做上下樓或下蹲等動作時會加劇疼痛感。 此類與膝蓋有關的跑步傷病發生機率為40%左右。 02 髂脛束綜合症
  • 如何緩解闊筋膜張肌疼痛,讓你的臀部和膝蓋再次快樂的最好方法!
    相反,它的插入連接髂脛束就在髖關節下方。花點時間來看看那塊小小的肌肉。那塊肌肉幫助你平衡其他腿部肌肉的拉力。髂脛束:闊筋膜張肌的幫兇如果肌肉可以有一個共犯,通常是肌腱幫助它們與骨骼相連。在這種情況下,闊筋膜張肌的助手就是髂脛束。
  • 經常跑步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這點!
    是因為在你跑步的過程中,你的胃腸道系統就是腹腔之內的臟器是一個規律的晃動,特別是慢跑,這個腸一上一下、一上一下非常規律,有助於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及內臟神經從功能的平衡,不容易得植物神經紊亂,消化功能、代謝功能也比較健康,人的情緒也比較順暢。
  • 一文了解臀肌、髂脛束與彈響髖的關係
    生理性彈響:關節從靜止轉為突然活動時,如果發出的聲響單一、清脆,短時間內不能多次重複,沒有疼痛不適的感覺,且不影響關節活動。 病理性彈響:響聲清脆、沉悶或磨砂樣,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是連續發生的。髖關節彈響有內側和外側之分,內側多為髂腰肌彈響,外側多為闊筋膜和髂脛束彈響,其中以外側型彈響最為常見。
  • 每個跑步愛好者都應該知道這些,從此遠離膝蓋疼痛!
    每一個跑步者都擔心有一天他們的關節會開始疼痛。但是,事實上,你的命運並不是註定的:發表在《關節炎護理與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年輕時經常跑步的老年人在以後的生活中膝蓋疼痛的風險並不比那些從不跑步的人更大。更重要的是,無論年齡大小,那些一生中慢跑裡程最多的人實際上膝蓋疼痛最少。你必須從一開始就保護你的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