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琵琶遇上交響
當琵琶遇上交響 ——聽「樂鳴東方」趙聰與上海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 然而,由趙聰和上海愛樂樂團帶來的這場「樂鳴東方」的音樂會,卻讓我心存疑慮——琵琶孤獨超群的氣質,遇到交響又會發生什麼?它該如何在渾厚的交響中自信而獨立地「引吭高歌」 ? 10月14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樂鳴東方」趙聰與上海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拉開帷幕。
-
振興戲曲,薪火相傳!豫劇名家汪荃珍喜收25名新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文/圖 她是英姿颯爽的穆桂英,她是命運多舛的朱安,她是香魂塘畔的香魂女……無論是電視螢屏還是戲曲舞臺上,她塑造了無數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角色。她就是家喻戶曉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汪荃珍。 為了傳承豫劇藝術,弘揚戲曲文化,汪荃珍從未停歇過腳步,但從藝三十多年來,跟著她學習的學生有很多,卻只收過五個徒弟。除了對藝術的嚴謹和收徒嚴格要求之外,在汪荃珍看來,「收徒對我來說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師傅要真正起到傳幫帶作用。對我自己來說,一直在琢磨著如何更廣泛的、更深刻的形成自己的風格。」
-
中國戲曲文化,豫劇當代進程,及四十年的發展概況
解放後,繼全國第一次戲曲工作會議,河南省召開了全省第一次戲曲工作會議。改人、改制、改戲的「三改」運動普遍展開。劇團廢除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制度,經濟上實行按勞取酬,在劇團內部進行民主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提高了豫劇創作隊伍的思想覺悟和文化水平。新的制度,新的文藝政策調動了所有創作人員的創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對豫劇藝術本身開始了全面改革。
-
中國文化——《穆桂英掛帥》用英文來表達是如何的呢?
上期我們講到了前三大中國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的相關英語表達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評劇、豫劇的相關英語表達吧!它源於河北民間戲曲形式。評劇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和中國東北。它的曲調,對話和演技深深植入人們的生活中,因為它很活潑生動,易於理解。
-
中國戲曲文化,豫劇文化,虛與實並進
王貴與李香香首先是淨化舞臺:這是一次使舞臺淨化的統一行動, 它首定了豫劇傳統戲曲的舞臺時空處理及其民族特色的演出藝術形式。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時,洛陽市豫劇團演出《穆桂英掛帥》,用了一套淡粉綠色的布幕,裝置的非常整齊,觀眾感到非常新鮮。雖未用景,一種明快爽朗的氣氛撲面而來。 河南豫劇院二團赴中南五省演出時,特製了一套淺紫羅蘭色的幕,而且樂隊的前面和相對的司幕一方, 也都罩上了一層淺紫羅蘭色的紗幕,八字對稱,舞臺顯得更加整潔明快。一些新劇場的建設,乾脆也都準備了統一色彩的布幕,有灰綠、豆沙、淡青等不同的顏色。
-
校園戲曲小達人,擺下擂臺賽風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通訊員 王靜小穆桂英、花木蘭、小鐵梅,齊齊登上校園擂臺,盡顯豫劇風採。9月17日,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二小學在學校演播廳舉辦第二屆「戲曲小達人」擂臺賽,展示「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成果。本次活動共有26名戲曲小演員登臺亮相,表演內容均為豫劇著名唱段,有《穆桂英掛帥》、《花木蘭》、《朝陽溝》、《抬花轎》、《紅燈記》等。孩子們在充滿豫劇韻味的節拍和音樂中,切身感受到中華戲曲唱詞、唱腔的精妙之處,見證了傳統文化藝術的迷人風採。
-
鄉音親豫劇折子戲驚豔亮相臺灣清華大學
本報訊(記者劉洋)全本大戲《穆桂英掛帥》在臺灣巡演取得廣泛影響後,2月26日,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又將「豫劇折子戲專場」帶進了臺灣清華大學,精彩的演出令臺灣的莘莘學子和觀眾新奇不已。 此次亮相臺灣清華大學的4出折子戲經過了認真篩選。郭曉鵬、杜永真、李多偉、孫敬鵬等青年演員分別為師生們獻上了《小商河》、《抬花轎》、《徐策跑城》、《鬧天宮》等經典豫劇選段。
-
戲曲展魅力 學生校內感受經典
為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近日,「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鄭州市金水區農科路小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現場,主持人為同學們講解了板胡、曲胡、笙、嗩吶等樂器知識,並請樂隊老師一一演奏為學生展示其獨有的音色和特點。
-
馬金鳳在中國戲曲學院是怎樣授課的?曾為校園綠化工人現場獻唱
2009年,馬金鳳受邀成為中國戲曲學院榮譽教授,為首個豫劇本科班授課。來聽聽學生的回憶。◆在戲曲學院授課時,曾為校園綠化養護工人獻唱馬金鳳先生是豫劇「六大流派」馬派藝術創始人、碩果僅存的豫劇「五大名旦」之一,不僅是河南戲曲的見證者、推動者,也是中國戲曲教育的踐行者。
-
傳播戲曲文化 豐富校園生活 開封市化建中學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張桂榮)8月18日下午,開封市2020年戲曲進校園化建中學專場演出活動在該校報告廳舉行。本次活動由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開封市豫劇院、開封市化建中學承辦,化建中學師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豫劇演員們的精彩演出。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和創新而傳承、發展起來的地方戲,發源於開封,以行腔酣暢、韻味醇美、善於細膩地表達人物豐富的情感和心理活動而著稱,可謂「板胡音色美,鼓樂韻味長」。
-
中國傳統文化,豫劇行動藝術,身段動作的性格化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色彩,生活中的人物幹姿百態,生活中的「這一個」同「那一個」千差萬別,所以,人物的性格化便是文藝作品的靈魂,而戲曲舞臺上人物形象的個性化也是戲曲舞臺藝術動人情懷的關鍵之處。因此,注重人物動作的性格化便成為戲曲導演塑造人物的重要環節之一。傳統戲曲的人物,既具有行當的同一性,具有性格的相異性。
-
咱河南豫劇要上郵票了!預計2021年11月20日面市
製圖/單莉偉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通訊員 郭豔咱河南豫劇要上郵票了!11月28日,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已經把《豫劇》特種郵票正式列入2021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預計2021年11月20日面市。日前,該集團有關部門已全面啟動了《豫劇》特種郵票的編輯、設計工作,並專門赴河南進行調研論證。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之一。
-
豫劇要上郵票了?是的!《豫劇》特種郵票明年11月20日發行!
11月26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全面啟動了《豫劇》郵票的編輯、設計,並赴河南專門開展廣泛的調研論證工作。豫劇是中國五大戲劇(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之一,其中京劇已發行了生、旦、淨、醜四大角色和京劇臉譜郵票,黃梅戲於2014年發行,我省的豫劇將成為中國五大戲劇中第三個登上「國家名片」的劇種。
-
開封市化建中學承辦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
傳播戲曲文化 豐富校園生活中新開封網8月19日訊(付海濤 毛新勇)2020年8月18日下午,開封市2020年戲曲進校園化建中學專場演出活動在報告廳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開封市豫劇院、開封市化建中學承辦,化建中學師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豫劇演員們的精彩演出。
-
打響上海文化|用交響翻譯京劇,《京劇幻想》打動尚長榮
首演時,費城交響派出了樂手全程參與排演,其中,兩位資深樂手——赫伯特·馬丁·萊特、赫羅爾德·魯道夫·克萊因1973年還曾隨奧曼迪執棒的費城交響首次訪華演出,對中國有著深厚情誼。首演當晚,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在線直播平臺播錄了本場音樂會的實況錄像,通過電腦、行動裝置、電視機頂盒,全球觀眾都可以在線觀賞這部交響新作。
-
阜陽小戲娃圓了戲曲夢
3日上午,小戲娃張儲儲正式拜在豫劇優秀青年演員王永志老師為師,這也將是小戲娃張儲儲學藝生涯中的又一個新的起點,她將更加全面地、系統地學習戲劇知識。王永志介紹說,張儲儲在戲曲方面很有天賦,從3歲開始學習戲曲,經過這幾年的堅持學習和鍛鍊,已經成為阜陽小有名氣的小演員了。
-
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戲曲精髓!遂平三小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為弘揚民族文化,展現戲曲精華,讓更多的小學生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了解並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遂平三小舉行的「戲曲進校園活動」於9月11日走進校園,為老師和孩子們獻上一頓豐盛的優秀傳統文化大餐。
-
2018校園戲曲節「河南戲曲藝術周暨稀有劇種展演」在清華啟動
2018年10月16日下午4時,清華大學戲曲進校園——2018校園戲曲節「河南戲曲藝術周暨稀有劇種展演」媒體見面會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拉開了河南稀有劇種在清華大學展演的序幕。豫劇名家李樹建、越調名家申小梅以及稀有劇種傳承人等戲曲大腕將悉數亮相媒體見面會,該活動由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員趙洪主持。
-
8天時間,這幫豫劇人登上國家大劇院會帶來什麼?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8月29日,記者從「守正創新——豫劇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暨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迎國慶晉京獻禮演出媒體見面會」上獲悉,本次演出將於9月20日—26日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上演。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