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批次食品不合格!汕頭市食品廠一批次沙茶醬檢出砷超標

2020-12-18 瀟湘名醫

南都訊 記者楊麗雲 實習生孔文棟食品衛生安全牽動廣大消費者的心。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曝光18批次不合格食品,一批次標稱汕頭市食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X.O沙茶醬檢出總砷超標。據悉,長期食用總砷超標食品,會導致砷在體內聚集並對內臟產生損害。

另外,名旺、粵鷹等2批次食用油檢出禁用物乙基麥芽酚,食用過量會對肝臟有影響,並可能會導致頭痛、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採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並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汕頭市食品廠有限公司

一批次沙茶醬砷超標

抽檢結果顯示,一批次標稱汕頭市食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X.O沙茶醬(生產日期:2020-04-17),總砷檢測值為0.85mg/kg,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限量值0.5mg/kg。

汕頭市食品廠有限公司官網首頁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南都記者致電汕頭市食品廠有限公司,該司廠長表示,企業已收到來自市監局通告並迅速展開自查。現已查明原因,此次檢出不合格的沙茶醬,是由於部分海產品原料受汙染造成的,受影響的產品約300餘瓶,已啟動召回程序。

據悉,砷俗名砒霜,其進入人體以後,能夠破壞細胞的呼吸功能,使組織細胞沒法獲得氧氣而死亡,然後還能強烈地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潰爛和出血。因此在食品中對總砷的攝入量有著嚴格的限制。若長期食用總砷超標食品,會導致砷在體內聚集,對內臟產生損害。

名旺、粵鷹等2批次食用油

檢出禁用物乙基麥芽酚

抽檢結果顯示,2批次食用油檢出禁用物乙基麥芽酚,具體而言包括:一批次標稱佛山市南海區冠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名旺」食用植物調和油(生產日期2020/4/30)、一批次由雲浮市萬家粵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佛山市南海老百姓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粵鷹」食用植物調和油(生產日期2020/4/2)。

據悉,乙基麥芽酚是一種香味增效劑,對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強具有顯著效果,且能延長食品的儲存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規定:植物油脂、動物油脂(包括豬油、牛油、魚油和其他動物脂肪等)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食用過量含乙基麥芽酚的食用油會對肝臟有影響,並可能會導致頭痛、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附件:18批次不合格食品名單

如果您有相關線索

歡迎發送郵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過微信/抖音

搜索「鑑定評測實驗室」

與「鑑定君」隨時互動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老字號」汕頭市食品廠生產的XO沙茶醬砷超標
    近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1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9期)。 其中標稱汕頭市食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X.O沙茶醬(生產日期:2020-04-17),總砷檢測值為0.85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5mg/kg。
  • 潮州人注意這款「廣東老字號」的XO沙茶醬砷超標!
    爆料:czwj0666近日,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速凍食品、水果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1類食品1654批次樣品。
  • 品牌沙茶醬「總砷」超標,長期食用可能致癌!
    沙茶醬對於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應該都非常的熟悉,沙茶醬起源於潮汕,盛行福建省、廣東省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其香味自然濃鬱,味道鮮美,無論是炒菜還是吃火鍋當作調料都是可以的。近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有批調味品竟然出問題了。
  • 標稱汕頭市熊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沙茶醬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2月10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47期)》。據通告,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佳樂福日用百貨商場銷售的標稱汕頭市熊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沙茶醬,被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千盛百貨等檢出13批次食品不合格
    我省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查抽檢信息,13批次食品不合格被曝光,10批次為瀋陽產食品,其中5批次食品存在過氧化值超標情況。被抽樣單位中包括「千盛百貨」、「福瑞佳購物廣場」等檢出不合格食品上黑榜。  遼寧省食藥監局表示,此次發布的餅乾、餐飲食品、蛋製品等10大類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覆蓋3個生產省份的199家企業,共計372批次,抽檢項目包括鉛、鉻、總砷等重金屬,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92個指標。檢出不合格食品13批次,不合格率為3.49%。
  • 汕頭「家桐」沙茶醬檢出強致癌物
    又見黃麴黴毒素B1超標新快報訊記者馮豔丹報導汕頭「家桐」沙茶醬又檢出強致癌物黃麴黴毒素B1超標。廣州市工商局二季度抽檢流通環節調味品發現,4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涉及「奇達」味極鮮釀造醬油、「西堡泉」白醋等品牌產品。
  • 廣東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8月30日共完成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餐具的抽檢1527批次,合格1509批次,不合格18批次,合格率為 98.82%。本次抽檢不合格項主要是:食用農產品「尋氏肌蛤」氯黴素;「食品」的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黴菌);「話梅」甜蜜素;「福滿卷(芒果味)」丙二醇;「飲用山泉水」銅綠假單胞菌;「食用植物調和油」的乙基麥芽酚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市場監管部門立即對抽檢不合格食品及食用農產品依法實行下架、封存、召回等防控措施,並對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及餐具單位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 廣東省食藥監局:53批次食品樣品內在質量不合格
    據通告,飲料不合格19批次:1.標示為潮安區庵埠新明食品廠2016年4月1日生產的規格為600ml/袋的煤汽糖飲料,檢出脫氫乙酸,甜蜜素超標;2.標示為潮安縣胡氏兄弟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5月15日生產的規格為38毫升/袋的啫喱果町果味飲料,檢出脫氫乙酸,甜蜜素超標;3.標示為潮安區庵埠金伊郎食品廠2016年4月15日生產的規格為110ml/袋的非常7+1(果味飲料),甜蜜素超標;4.
  • 廣東省食藥監局抽檢29類食品 164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
    (五)方便食品不合格1批次:標示為汕頭市益利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3月1日生產的規格為560克(內裝16包)/袋的花生奶(高鈣),酸價超標。  (六)餅乾不合格1批次:標示為佛山市南海金牛糖餅業有限公司2016年6月19日生產的規格為428克/袋(22包)的娜迪莎海鹽克力架餅,過氧化值超標。
  • 標稱安順市貴芝味百味堂食品廠生產的雞菇菌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5月7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網站發布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8期)。據通告,遵義市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安順市貴芝味百味堂食品廠生產的雞菇菌(清香味),被檢出總砷(以As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 國家抽查:13批次麥片不合格 兩產品檢出致病菌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第1批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經對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等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64家企業生產的100種麥片進行監督抽查,有13種產品不合格,其中兩個批次檢出致病菌。   抽查發現,11種麥片微生物指標超標,其中北京美多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兩個批次燕麥片黴菌含量超標。
  • 廣東曝光18批次不合格食品,檢出微生物、有機汙染物、重金屬、食品...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分別為韶關市益華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佛山市南海奇峰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上等蠔油,佛山市南海區大瀝葵常達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鬱南縣康仁堂天然保健飲品涼茶廠生產的夏桑菊(固體飲料)、魚腥草
  • 北京下架18批次問題食品 思念水餃被檢出致病菌
    昨天,市食品辦公布新一期不合格食品下架名單,18批次產品被令全市下架,除了一批次「思念」水餃,還有一批次「金龍順昌」牌腐竹檢出違禁物「吊白塊」,「威亞」牌中國紅高級紅酒檢出糖精鈉等。「我家孩子還挺愛吃這個牌子的水餃,知名品牌怎麼也會發生這種問題?」昨天,有消費者對此表示不解。據相關專家介紹,速凍水餃是密封包裝食品,如果發現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很可能是生產加工環節沒有處理好。
  • 山東:3批次保健品不合格 海福螺旋藻片總砷超標
    抽檢項目包括功效/標誌性成分、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不得檢出藥物成分等,共抽檢163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產品3批次,不合格指標為總砷、菌落總數、黴菌等。   東營市海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海福螺旋藻片(標稱批准文號:衛食健字(1998)第339號 批號:20160205P規格:0.2g/片(100g/瓶)),檢出總砷超標。
  • 水產品再檢出禁用藥!惠州這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日前,記者從惠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食藥監局」)了解到,該局近期組織抽檢18大類食品共220批次樣品,其中4個批次的食品不合格,分別是惠陽區淡水海寶蒸氣海鮮酒家經營的泥蜢、龍門縣金緣食品廠生產的雙皮奶、惠州市益群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益群實業包裝飲用水(深山泉水)」和惠陽區淡水太奎休閒食品店銷售的桔子。
  • 貴州曝光6批次不合格食品,檢出菌落總數、過氧化值超標
    5批次食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規定,分別為貞豐縣黔興源食品廠生產的鮮肉板慄粽(熟食),貞豐縣熊大媽粽粑食品廠生產的粽粑(真空包裝、鹹味型粽子)(鮮肉板慄粽),貞豐縣熊大媽粽粑食品廠生產的粽粑(真空包裝、鹹味型粽子)(排骨板慄粽),貴州省餘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貞豐餘記粽粑(鹹味型粽子
  • 43批次不合格食品曝光 北京鋤禾、北京佰味村多款產品上黑榜
    公告顯示,北京鋤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鋤禾牌南瓜營養燕麥片、黑芝麻糊,北京佰味村食品廠生產的牧佰村牌蜂蜜棗糕、牧佰村牌金牌芝士蛋糕等43批次食品被檢出不合格。資料顯示,本次委託公布的監督抽檢食品類別涉及12類食品(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調味品、飲料、糕點、特殊膳食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方便食品、蜂產品、蔬菜製品),其中不合格食品43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二氧化硫、總砷、維生素A、糖精鈉、防腐劑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山梨酸、克倫特羅、玉米赤黴烯酮、黴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 深圳通報18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品添加劑、品質指標、微生物汙染等
    其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8批次,涉及不合格項目類別為食品添加劑、品質指標、微生物汙染、重金屬等元素汙染、獸藥殘留。   8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8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其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分別為:深圳市龍崗區坪地普發商店銷售的黃花菜乾;深圳市龍崗區愛聯金萬樂福百貨商場銷售的標稱四川彭州廣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杏鮑菇(食用菌製品)(型號規格等級: 180克/瓶
  • 驢巴被檢出牛成分馬成分 10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2月13日,省食藥監局公布去年四季度食品生產環節省級監督抽檢結果。抽檢的1652批次食品中,合格1551批次,合格率為93.9%。101批次不合格食品中,48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其餘批次涉及標籤等不合格。  此次抽檢對象有1208家生產企業,覆蓋全省16個市,涉及肉製品、乳製品、酒類、糕點、茶葉等27大類食品。
  • 綠豆餅、板慄派檢出非食用物質,遼寧通報12批次食品不合格
    抽檢信息顯示,糕點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汙染(菌落總數、黴菌等)、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防腐劑之和等)、甜味劑(甜蜜素)超標,其中還有2批次檢出非食用物質富馬酸二甲酯。不合格產品為:瀋陽市匯客食品廠生產的綠豆餅、板慄派,富馬酸二甲酯檢出值分別為11.1mg/kg、70mg/kg。   富馬酸二甲酯是具有抗菌和殺蟲作用的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