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18年快要結束了,年底正是忙碌的時候,有的朋友說,現在每天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加班排演年會,回到家都已經凌晨了,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做其它事情。這不是關鍵的,最關鍵的是空閒時間被佔領,屬於自己的時間少的可憐,本來上班加班就忙得一塌糊塗,突然又要加一項工作任務,更是連休息時間都沒有。
沒有時間,是在職場中很多人的口頭禪,不是不想學習,不是不想鍛鍊身體,也不是不想花費時間陪伴家人,實際每天加班加到凌晨12點才回到家,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拖著疲憊的身體,有空閒的時間只想蒙頭大睡,其它一概不想。時間管理又從何談起呢?
所謂的時間管理,不過就是合理規劃時間,將所有時間整理起來合理利用。忙,沒時間,這說明你更需要的是。
職場的我們都有同樣的經歷,每天加班到12點,凌晨才回到家睡下,第二天七點就起床去趕公交,因為要趕在八點半之前到公司打卡,有些住的離公司遠的,六點就要起來。長期的疲累和睡眠不足,導致我們內分泌失調,情緒暴躁、皮膚變差,頂著大大的黑眼圈跟熊貓爭當國寶。我們勤奮嗎?是的;我們很忙嗎?是的;我們工作多嗎?這就不見得。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情景,早上來到辦公室,打開電腦,今天要寫一份重要的報告,你習慣性伸手去拿杯子喝水,發現水杯沒水了,於是你起身去茶水間接水。你的同事已經在茶水間了,水還沒有開,你和同事一起等水開,順便聊了幾句。你們聊起最新的的八卦或者其他什麼內容,反正你們就這樣聊開了。這時,水開了,你接水衝了咖啡,你同事還想跟你聊幾句,但你突然想起報告還沒寫,於是你匆忙回到座位。電腦跳出了一份新的郵件,是朋友發來上次聚會拍的照片,你點開來看,照片拍的不錯,但有幾張照片把你拍得很醜,你點開聊天界面,要求你的朋友把那幾張照片刪了,但朋友已經快手一步把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你查看朋友圈,發現朋友們在底下評論笑你的醜照,你據理力爭那只是角度問題,順便又在群裡聊會兒天。時鐘已經指向了10點,你驚呼時間好快,趕緊打開文檔,開始寫了起來。這時,電話進來了,經理要求你匯報一下昨天的項目進展。等你匯報出來,已經11點了,你急忙回座位上繼續寫,同事又過來問你中飯吃什麼,你隨便應付了幾句,發現已經11點30分了,寫報告需要很長時間構思,現在構思也來不及了,乾脆等到下午上班再寫,於是整個上午,你隻字未動。下午呢,下午估計也好不到哪去,可報告必須明天交,寫不完只能加班,一加加到12點。回到家,你驚呼今天好累,工作好忙,躺在床上玩手機,刷到一點,終於睡去。
這個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識,有多少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如此,看似很忙碌,其實被一些瑣碎小事佔據了大量時間,實際有效工作時間不過兩個小時。還有些工作,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問題,常常也拖了你大半天時間。在正常工作期間無法完成工作,也就只有加班了。如果此時又多了一項任務或者遇到其他緊急事件必須處理,你就會陷入「時間恐慌症」裡,很忙,沒有時間,?
我想很多人應該在很多地方都看到過這個法則。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非決定性,因此又稱。
也就是說,我們一天中做的80%的事情是無效的,是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義的。而僅剩的20%還用來聊天刷微博和朋友圈的話,相當於你一天都沒有創造什麼價值。這也是我們每天都這麼忙的原因。
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請不要再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你想想,你一天工作12個小時,卻有10個小時根本沒有創造價值,只有剩下的2個小時才是最有價值,決定你今年升不升職,年終獎是多少,而這2個小時,估計還是你加班出來的。明明2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事,愣拖出12個小時。你不覺得冤嗎?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每天浪費10小時,那麼累計起來每月、每年,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呢?
好好審視你的工作以及事業,工作和事業是兩回事。工作是你用來吃飯的東西但不一定是你喜歡的,事業是你喜歡做的事情但不一定能吃飯,當然,我們崇拜的大咖們就是把事業變成了工作,所以他們工作起來,又快樂又有很多錢。
如果你也想成為大咖,那就趕緊審視你剩下的20%是什麼,找到它,抓住它,完成它。
我們經常會有這種情況,當你看書的時候,朋友給你來了微信消息,於是你打開手機,回復了他。這時你口渴了,跑到飲水機接了點開水,回來接著看。看了會兒,突然想起某電視劇昨晚更新了,忍不住打開手機,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你非常自責,於是你打定主意,不再為任何事情分心了,專心看書。這時,你肚子餓了,放下書,吃飯去了...這就是典型的缺乏專注力。
電話鈴聲、App推送、微信消息等提示音都是影響你工作的殺手。 其實很多推送消息看起來很緊迫,實際評估起來,你過幾個小時不理會,是沒任何問題的。這些提示音,只能影響你的專注程度。工作中把提示音全部關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保持專注力專注於當下的工作。
在我們工作時,我們要避免幹擾,保持專注力,才能有所收穫。比如說當我在寫作時,我會把手機調成靜音,把手機放遠遠的,避免自己順手拿起手機刷微博、朋友圈等;當別人想要找我時,我會直接告訴他我在忙,過了30分鐘或者一小時後再聯繫;寫作前先打好一杯水放旁邊,避免寫作時以打水為理由走動,分散了我的專注力;心裏面一直為自己打氣,就半小時,就堅持半小時,保持自己的專注力寫作,半小時後再休息。這樣忙完後會發現,我的效率竟然能如此之高,專注半小時,就能完成我平時三個小時的工作。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專注力必不可少。
「」 就是被管理學界喻為「價值2.5萬美金的時間管理方法」。著名管理學家艾維利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人們每天都能全力以赴的完成六件最重要的事,那麼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如果公司的每一個員工,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最重要即最有生產力的事情,假以時日,可想而知,將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如果我每天都能完成最重要的六件事,十年後我就會成為巨人」。在我看來,並不需要10年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你每一天都能完成最重要的6件事情,幾年的積累下來你就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和天才。 想要很好的運用6點優先工作法,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決定那些事是對我們最重要的?所謂的最重要,就是你當天非做不可,其他事都可以不做也一定要做的事情,也可以是最緊急的,對你的幫助最大的。
想要取得更大的進步,在運用6點優先工作法時,個人認為要選好這6件事必須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我們需要清楚的知道我們的夢想和目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那麼你的時間管理根本無從談起。我們要定下長期目標-10年、5年目標;中期目標-3年、1年目標;將年度目標分解成半年目標,再分解成季度目標、月目標、周目標;將你的周目標分解成每天要做的事情,然後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最重要的六件事。這樣定出來的六件事才是對實現我們的夢想和目標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我們每天都完成這六件事情,那麼我們的周目標一定可以達成;只要我們每周都能達成目標,我們每月的目標也一定能達成,依此類推,只要你做到了每天完成最重要的6件事,我們的夢想和目標就能夠很快的達成。
當然,我們的夢想和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的計劃和安排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實踐、行動中去不斷的調整我們的目標和計劃,改善我們自己的「6點優先工作法」。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每天重複做!將簡單而有效的東西練到極致就成為絕招!練好6點優先工作法,這樣才可能擺脫忙碌和低效,輕鬆、高效地工作,我們將成為高效人士。
沒有時間,你更需要的是時間管理。合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才能節省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學會了時間管理,你會越加自由,讓你避免深入忙茫盲的工作狀態。
每一份成功,都來源於當下的積累。想讓你職場規劃更加成功,讓你以後的人生更有意義,給自己一份動力,給自己一份堅持,堅持時間管理,讓我們的時間更加自由,你也能成為高效人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