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再起——大國博弈之地敘利亞

2020-12-17 騰訊網

戰火重燃

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高調對外宣布,向敘利亞北部發動代號為「和平噴泉」的軍事行動。敘利亞東北部、接壤土耳其的邊境城市「拉斯艾因」,遭到土耳其多架戰機空襲和炮轟,多處冒出黑煙和傳出爆炸聲。庫德武裝「敘利亞民主軍」指責,土軍戰機針對平民區進行空襲,造成多名平民傷亡。在另一北部邊境城市「泰勒艾卜耶德」,也同時遭土軍攻擊,當地的庫德民眾,紛紛逃離家園。

盟國背棄

就在土耳其出兵前三天,美軍宣 布撤出敘利亞東北部,變相讓路土 耳其,出兵攻打庫德武裝。

俗話說的好,「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這回,漂在江湖上的庫德人挨了一刀。插庫德人這一刀的,正是庫德人曾經的戰友和大老闆美利堅合眾國。庫德人沒有國家,分散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家,常常被美國利用來對付他們所在國家的政府。但是,美國利用庫德人,總是用完即棄。2018年,伊拉克軍方出兵攻打伊拉克境內的庫德人,美國袖手旁觀。如今美軍撤出敘利亞北部,任由土耳其長驅直入攻擊敘利亞的庫德人。

敘利亞

許多人以為敘利亞自古以來是經濟文化落後的蠻荒沙漠之地,殊不知敘利亞乃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

中東作為三洲五海之地,有著眾多的地緣板塊,而其核心地帶乃是新月沃地。

伊拉克和敘利亞分別位於新月沃地的東西兩段,古代統治新月沃地的國家往往選擇兩者之一作為自己的首都,即巴格達與大馬士革。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代有「天國裡的城市」之美譽。阿拉伯古書中曾有這樣描寫:「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太空,大馬土革與它齊名」。大馬士革位於敘利亞西南部,巴拉達河右岸。市區建在克辛山山坡上。

大馬士革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約建於公元前2500年。

在古代,這裡是塊好地(如今也一樣),農業發達,沿海貿易也發達,人口數量可觀。

大國博弈之地

中東是世界大陸的「十字路口」,而敘利亞又是中東「心臟」,它可以輻射整個中東。在敘利亞這片土地上,每一方力量都在為自己的利益作戰。

對於美國來說

抓住敘利亞中東「石油美元」的控制權就穩穩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敘利亞問題不解決,「俄伊敘」聯盟就會鞏固,這樣就威脅著美國「美元霸權」地位。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佔全球總儲量的61%以上。而石油貿易以美元結算,是美國在世界經濟戰場上取勝、獲得豐厚利益的根本所在,沒了「美元霸權」地位,美國全球霸權的金融基礎就不復存在了。基於這一點,「俄伊敘」勢力和美國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而且威脅美國在中東的石油控制權,同時也對美元在全球通用貨幣的地位構成極大衝擊。這是美國絕對不能答應的。

對於俄羅斯來說

敘利亞是俄羅斯對中東施加影響的最後「橋頭堡」。敘利亞與俄羅斯一直交好,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必須要通過敘利亞來實現,失去了敘利亞,俄羅斯不僅在中東沒有了力量存在,而且等於被趕出了世界心臟,其實這也是美國在敘利亞的終極目標,這俄羅斯怎麼能幹呢?因為它關係著俄羅斯在地中海乃至印度洋廣闊空間的利益。為此俄羅斯必須力挺敘利亞,保住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對於伊朗來說

敘利亞關係著自己的生死存亡。大家知道,敘利亞和伊朗同是什葉派國家,在中東兩國一直密切合作,關係比較鐵。對於伊朗,敘利亞是伊朗的緩衝地帶,失去了敘利亞,伊朗將徹底被裸露出來,沒有互依生存的屏障。所以敘利亞與伊朗如今是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

對於中東庫德人來說

敘利亞內戰,給庫德武裝成長壯大提供了機會,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現在大有與土伊國內的庫德人形成一片的態勢。所以把土耳其逼急眼了,不惜得罪美國老大,與有世仇的俄羅斯聯手,揮師敘利亞聯合圍剿庫德人。美國支持中東庫德人獨立建國的政策,極大損害了土俄利益。對於中東庫德人來說,是獨立建國夢想有無希望的問題。

如果長期觀察敘利亞局勢,大體可以理出這樣一個頭緒,除了恐怖組織以外,圍繞敘利亞有三大派系:首先是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政府,然後是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反對派,還有美國和庫德人。三大派系時而對抗,時而合作。各方的決策者,各自坐在冷暖適宜的辦公室裡,喝著咖啡,分析局勢,謀划行動。這一方撤軍了,另一方進軍了,槍響了炮響了,硝煙四起,血肉橫飛。

相關焦點

  • 敘利亞的無奈——任人擺布的棋子、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地處中東中心,敘利亞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敘利亞內戰一打響,各個大國便開始採取行動,妄圖通過和各種勢力的勾結達到控制敘利亞的目的,進而控制葉什派之弧,最終提升自己的中東的影響範圍。這麼做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敘利亞極為關鍵的地理位置和戰略意義。
  • 當前國際問題透視——敘利亞內戰與大國博弈
    2020年12月21日(周一)晚18:30,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防教育教研部主任陸華教授來到東南大學丁家橋校區科技會堂,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題為「當前國際熱點問題分析——敘利亞危機與大國博弈」的精彩講座。陸華,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防教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 盤點2015大國博弈:中東成為風暴眼
    導語:相較於去年,今年大國間博弈力度有增無減。其中,中東局勢成為世界大國和地區強國間博弈最為顯著的風暴眼之一。敘利亞危機外溢效應急劇擴大,國際反恐形勢牽動了地緣戰略格局調整。俄羅斯在敘利亞展開積極軍事行動,特別是在戰機遭土耳其擊落後,俄與北約國家間關係愈加複雜化,俄美中東戰略分歧難以彌合。
  • 敘利亞軍人寧死不屈與敵同歸於盡,兒子已被這大國軍校錄取
    作者:雷炎近日,俄羅斯聖彼得堡蘇沃洛夫少年軍校來了8名特殊的學員,這些都是敘利亞政府軍烈士的兒子,他們的父親在與極端分子戰鬥過程中犧牲,而他們的兒子被俄羅斯人接到安全的聖彼得堡,並送進少年軍校學習,以表達對英雄的崇敬
  • 敘利亞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敘利亞遲早會成為西方的目標但敘利亞的「不合群」卻並不是被打壓的根本原因,其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成為美英法鞭撻討伐的對象,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大國博弈。敘利亞只是大國博弈下的政治犧牲品。美俄的博弈從未停止這裡的大國博弈,明顯就是指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決。
  • 大國博弈,小國受傷,100年前中國經歷的一切在亞美尼亞上演
    而這場戰爭的背後蛀牙是俄羅斯、土耳其以及歐美國家的暗中博弈,大國鬥爭,小國受傷,這場戰爭對亞美尼亞的傷害非常大。亞美尼亞人口只有三百萬左右,為了這場戰爭,亞美尼亞動員了全國所有兵力,大量悼念人也被召集,投入戰爭,不少祖孫三代一同上戰場。
  • 小國的悲哀:美俄兩國為啥老是揪住敘利亞不放?
    土耳其也表示願意支持敘利亞反對派,並且放任恐怖分子進入敘利亞。而俄羅斯方面在看到阿薩德已經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時,決議直接出兵幫助敘利亞政府。 因此,敘利亞的情況就是,俄羅斯要幫著巴沙爾奪回控制權;而美國希望通過軍事手段,讓巴沙爾下臺,讓親美的勢力登臺。 其次,敘利亞的戰略位置至關重要。敘利亞北接伊朗,南鄰約旦,西南又和以色列與黎巴嫩接壤,北部和伊拉克搭界,東部挨著土耳其,是個四通八達之地。
  • 敘利亞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其他國家要去「欺負」敘利亞?
    至於其他國家插手敘利亞的原因,也是基於利益,俄羅斯伊朗希望維持巴沙爾政權,阿拉伯國家、美國、歐盟自然希望推翻巴沙爾,扶持傀儡政權,所以敘利亞這片土地,就是大國的博弈場,苦就苦了那些平民百姓。雖然很多國家確實把敘利亞當「軟柿子」捏來捏去,但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百姓安居樂業,其他國家有什麼理由正大光明的出兵呢?所以本文將從「敘利亞內亂」開始講起,之後再講「其他國家插手敘利亞」的原因。
  • 【專訪】美英法動武能否扭轉敘利亞戰局?
    李福泉:我們確實從圖片上看到有些飛彈被攔截了,這是既成的事實,並不是所有飛彈都成功地命中目標。美國的出發點並不是對敘利亞政府及其政權造成多大的威脅,也就是說目的是有限的。因此打擊之後,可以說對敘利亞政府軍和阿薩德政權,對俄羅斯勢力在敘利亞的存在,絲毫沒有根本上的削弱,也就是打擊本身根本沒有改變敘利亞戰場的格局和發展的總體趨勢。
  • 敘利亞為何如此重要?這是一個迷失在歷史中的新月沃土
    文字:孫綠絲路終點,地中海起點中東作為三洲五海之地,有著眾多的地緣板塊,而其核心地帶乃是新月沃地,伊拉克和敘利亞分別位於新月沃地的東西兩段,古代統治新月沃地的國家往往選擇兩者之一作為自己的首都,即巴格達與大馬士革。
  • 三分鐘看懂敘利亞十年戰火
    一場橫掃中東北非的風暴,將敘利亞拖入無盡戰爭,如今已是第十年。從抗議當局的內戰,到如今多國博弈,敘利亞的棋盤上究竟有些誰?又為何而戰?戰爭初期,巴沙爾·阿薩德只有一個目標:保住政權。俄羅斯是他的堅定支持者。對俄羅斯來說,力保敘利亞就是保住它在中東地區重要的盟友,也是保住它在地中海的唯一港口塔爾圖斯港。
  • 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多舛的土耳其航空工業,設計研發遭受打壓
    但在軍工最關鍵的航空製造業上,土耳其卻要明顯遜色許多,究其原因,"火雞"背後兩大金主的相互博弈,讓土耳其不得不承受"卡脖之痛"。提到土耳其的航空工業,其龍頭企業——土耳其航天工業公司(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Inc.)是最有發言權的。
  • 雷鳴電亮:從緬甸「突變」,看大國博弈及我們的對策!
    從緬甸「突變」看大國博弈及我們的對策!     【引言】據國內外媒體發布,當地時間2月1日,緬甸軍方「突然」扣押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等政要。    要回答此類問題,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個簡單分析,就會一目了然: (1)緬甸的社會歷史(2)緬甸的地理位置(3)緬甸的大國博弈
  • 從大國博弈戰略角度解讀《隆中對》
    特別是從歷史中學到戰略的內容,國家博弈裡面的戰略。我們現在是一個大國博弈的時代,中美激烈的碰撞。日本、歐洲、俄羅斯也躍躍欲試,都想撈點好處。那麼歷史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值得借鑑呢?有沒有這樣的大國博弈的案例來提供給我們呢?那我想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鑑。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大國博弈戰略是講的非常透徹的,所以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大國博弈,避開修昔底德陷阱後,此大國未來必勝!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就會導致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此種說法源於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新崛起大國和既有統治霸主進行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 社科院學者:利戰事背後是大國實力地位的博弈
    其背後所折射的世界大國在西亞北非的博弈,不僅讓世界矚目,而且引發了我們對中國在非洲輻射力、影響力的反思。目前, 利比亞局勢進入僵持階段, 本報記者就隱藏在利比亞局勢背後的大國博弈問題專訪了地緣政治與國際戰略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高華副研究員。
  • 公理與強權的博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尹承德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受任聯合國—阿盟調解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再次站在了國際政治的風口浪尖,駕馭危急的世界熱點問題。繼在聯合國秘書長任內嚴正批評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為「非法」之後,安南又一次站在道義高點,秉持公道,提出了平衡、合理解決敘危機的六點建議,使陰雲密布的敘利亞危局出現一線曙光。
  • 葉徵: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的「七種武器」
    通過「控制網絡」而「擁有世界」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網絡大國之間的博弈從一開始就極具戰略性,並對其他空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獨特的融合、控制作用。   從現階段發展情況看,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組織正日益國家化,網絡空間鬥爭已從最初散亂無序的「黑客」行為、企業行為、軍事領域專項行動等,發展為「國家主導、軍隊主體、各方參與」的國家組織行為。
  • 敘利亞境內再傳爆炸聲,美軍車隊又遭襲擊
    近年來,隨著中東地區新興經濟體崛起,以及全球性大國的介入,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已經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更隨著美國在敘利亞和伊朗、俄羅斯的博弈過程中,徹底陷入頹勢,在整個敘利亞和伊拉克,美軍開始遭遇到了空前的抵抗。
  • 蔡英文這次出資幫美國穩定敘利亞
    18日,臺灣「中央社」援引路透社報導稱,美國國務院表示,美方已從各方籌得3億美元資金,用以穩定從IS(伊斯蘭國)奪回的敘利亞部分地區。不過,負責協調打擊IS的美國特使麥格克稱,這項計劃裡,臺灣也有參與。據報導,美國國務院18日稱,川普在3月曾下令凍結2.3億美元的「敘利亞重建」資金撥款,還威脅要把美軍撤出敘利亞,重新評估美國在這場歷時7年的衝突裡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