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讀書 | 《小蛇散步》:給孩子超凡的想像力

2021-02-11 文捷優教育

關注教育,關注文捷優,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何訂閱我們?

搜微信號「wjyzjwjy或公眾號「文捷優教育

點擊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文捷優教育」,輕鬆一點,立即關注!


大雨初停,天氣晴好,陽光爛漫,樹色青青。悶在家裡好久的小蛇要出去散步了。

突然路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水坑,怎麼過去呢?這麼一點小事,可難不倒聰明的小蛇,它略一思索,就想到了過「坑」的辦法:只要高高抬起頭,先把頭伸到坑對面的地上,然後再把尾巴縮回來就行了。

當小蛇的身體在水坑上方彎成一條拱橋的時候,一隻螞蟻出現在小蛇的背後,它希望能從小蛇的背上爬過去。

小蛇當然同意了,然後,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小蛇幫助小螞蟻、小蝸牛、小蜥蜴、小老鼠都過了大水坑。

大家謝過小蛇後就揮手說再見了,小蛇仍然沒有把尾巴縮回來,身體依舊彎成橋的模樣,它在想:還有沒有人想過去呢?

果然,還有動物要從小蛇的背上爬過去,這回出現的動物可驚人了。

嗒嗒嗒,一隻小狗從小蛇的背上爬了過去。

咣咣咣,一隻獅子隨後也出現。

咚咚咚,一隻大象也從小蛇的背上走了過去。

在小蛇的幫助下,大伙兒都順利過了水坑。小蛇按照原先的計劃把尾巴縮回來,自己也過了大水坑,正準備走的時候,發現嗓子幹得冒煙了,它一口氣喝光了水坑裡的水。

圓滾滾的小蛇繼續去散步了。

《小蛇散步》是日本作家伊東寬的作品,這是一本腦洞清奇的繪本,其簡單卻又誇張的故事情節,讓人忍俊不禁,又覺得合情合理。

繪本的繪畫特色接近兒童畫,畫面全部採用暖色調,顏色飽和度極高,大片的綠、藍、黃、橙,給人愉悅輕快的視覺享受。畫法也像兒童的塗鴉,稚嫩單純,明快熱烈,用兒童的視角畫出各種小動物的樣子,童趣十足,故事的節奏感和跳躍性由此體現。

伊東寬把場景固定在一個藍色的水坑旁邊,每一頁的畫面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臺攝影機放在遠處安靜拍攝,一時遠景,一時中景,一時近景,一時又特寫,時不時又出現一幅四格畫面,如同鏡頭一樣變化無窮,每一頁都是出乎意料的轉折點,故事緊隨畫面層層推進,越來越誇張,越來越讓人驚嘆,而讀者也由最初的莞爾一笑變成駭然大笑。

小蛇的表情是繪本的最大亮點,見到水坑時的目瞪口呆,想出辦法時的自鳴得意,幫助小動物時眼睛快樂地眯成一條縫,承受小狗、獅子、大象重量時蛇信子吐出來,身體努力地拱起,到最後,身上的重量實在是太大了,小蛇兩眼冒圈圈,咬緊牙關……畫面的小細節豐富多彩,細膩生動,一條可愛呆萌又樂於助人的小蛇形象躍然紙上。

繪本的文字極少,大部分是小蛇的心理活動,再輔以表示聲音的詞語——「嗒嗒嗒」「咣咣咣」「咚咚咚」,但是字體多變,歪歪扭扭,時大時小,東放一句,西放一句,和畫面的童稚風格一體化,真是「繪聲繪色」,妙不可言。

我覺得《小蛇散步》特別適合給低年級的孩子看,故事簡單卻有趣,符合兒童的審美和思路,能夠運用它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因為文字簡潔,畫面形象逼真,在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稍作提示,讓孩子不知不覺地用自己的語言豐富文字內容。

比如路中間出現大水坑的時候,文字只是陳述出現了一個大水坑,並沒有描述小蛇遇到水坑的反應,但是畫面卻生動地表達了這一點,這個時候隨意問一句:「小蛇看到大水坑,有什麼反應?」孩子通過觀察,都能輕易地描述出來:小蛇嚇了一大跳;小蛇大吃一驚;小蛇驚訝地睜大眼睛,張大嘴巴;小蛇心裡暗叫一聲:「好險,差點就掉進水坑裡了。」……

再比如,小狗、獅子、大象從小蛇身上依次走過時,沒有文字說明小蛇身體的變化,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細看,然後讓孩子一一描述,並讓他發揮想像力,根據畫面想像小蛇此時的內心語言。

繪本的最後,「小蛇繼續去散步了」,故事好像結束了,又好像沒結束,因為在封底,小蛇從鼻孔裡吐出的水花裡還有一隻青蛙,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讓孩子發揮他的想像力,繼續往下編一個故事。

這種體驗,會讓孩子深刻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我們再恰當巧妙地加以總結,讓孩子根據畫面去寫一篇完整的作文,或者續編故事,相信孩子都能輕鬆寫出來,這也是增強孩子對寫作的自信心的一種方法。

《小蛇散步》雖然沒有刻意地去表達什麼大道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小蛇聰明,而且不畏困難,遇到大水坑,小蛇沒有想著繞路走,很快就想出了「過坑」的辦法,而且這個辦法的實施是基於蛇身的長度和柔韌性上的,合情合理,並不是作者隨意亂發揮。

小蛇幫助小動物時很快樂,即使後來的動物重量巨大,但是小蛇仍然努力地撐住,幫人幫到底,沒有一點怨言,也沒有一點退縮。

相比之下,我們經常輕易許下諾言,卻在過程中因為一些阻礙而心煩意亂,不能全始全終,帶著付出和犧牲的心態去完成助人的任務,根本沒有「樂」了。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沒有具備小蛇這樣的挑戰精神呢?也許很多事情看上去很難,但是只要我們咬咬牙關,努力撐一下,再撐一下,也許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PS:雖然繪本很可愛,但是真正的蛇畢竟是一種危險動物,我們要和孩子說明蛇在下雨天容易出沒這一生活習性,遇到蛇要遠遠避開,不能和繪本混為一談哦。

1、體會作者為什麼採用暖色調來「畫」故事,了解兒童畫的特點;

2、試著完整地用文字陳述每一幅畫面的內容;

3、了解蛇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

4、「小蛇繼續去散步了」,它還會有什麼奇遇呢?

一起解讀經典繪本,提升觀察能力、思考能力、想像能力,讓你寫出更有靈氣、更有畫面感的作文。

7月12日,文捷優各大校區同步開課,親民學費,超值課程。

相關焦點

  • 小班小蛇散步教案含反思
    6、教師:你們看,雖然那麼多動物從小蛇身上走過,它也累趴下了,但他還是堅持著幫助大家,那你們喜歡這條小蛇嗎?為什麼?  7、教師:這個故事好聽嗎?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小蛇散步。  五、完整欣賞(配樂)  附故事:小蛇散步  下了好幾天的雨終於停了,太陽公公又露出了笑臉,小蛇也出來散步了。
  • 助人為快樂之本 ----《小蛇散步》導讀
    誰知道,連大狗、獅子和大象竟然也要從小蛇的背上過去。小蛇儘管很驚訝,但還是盡力地幫助了它們。令人驚奇的是,最後小蛇毫髮無損,還喝乾了水坑裡的水,鼻子裡噴著水,繼續這樣愉快地散步去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及明亮活潑的色彩賦予這條樂於助人的小蛇無窮大的力量。
  • 《小蛇散步》讓寶寶學會樂於助人!
    >《小蛇散步》讓寶寶學會樂於助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本繪本,是日本畫家伊東寬的作品《小蛇散步》。它出版於2013年,講述了一條小蛇樂於助人的故事。有一天小蛇出來散步,但前方出現了一個大水坑。正當它想把尾巴縮回來繼續往前的時候,一隻小螞蟻出現了,懇求小蛇讓它踩著蛇身度過水坑,小蛇爽快地答應並幫助了它。可當小蛇幫完忙之後,後方又傳來了求助的聲音,原來是狼、獅子和大象。這一次小蛇還能承載它們的體重嗎?小蛇會拒絕嗎?先賣個關子,媽媽可以去書中尋找答案。  整個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但其中蘊含的美好寓意卻不打折。它告訴了寶寶,樂於助人是值得被鼓勵的。
  • 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
    一天,一條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樹林裡散步。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它發現了一個圓圓的蘋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它發現了一根黃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
  • 《好餓的小蛇》有聲繪本故事
    故事告訴小朋友一個貪吃的小蛇是那麼的有雄心壯志,能吞下它看到任何食物,甚至是一棵蘋果樹,也毫無畏懼地張大嘴巴吃下它。平實而朗朗上口的語言、簡潔卻妙趣橫生的畫面,讓人捧腹的情節,都非常適合父母和幼兒共讀。此外,還可以讓寶寶對時間有個概念。總之,這是一本可以長期使用的優秀繪本。每次閱讀,都能從中獲得不少的樂趣。
  • 怎樣講繪本故事更有趣,孩子更愛聽?
    講《好餓的小蛇》的時候,扭來扭去在散步,我會用胳膊模仿,或者用身體扭動,讓她坐在我腿上時一起感受扭動。3、角色扮演。別說小嬰兒的書沒法角色扮演,說不定你也扮演過呢!還是《蹦》打比方,青蛙,等她熟悉了這本書之後,我會加入「呱呱」以及動作上的模仿,小貓小狗小兔子等都會加入角色的模仿。《好餓的小蛇》其實在肢體表演的時候,也可以說就融入了角色扮演的成分。
  • 茂楷濟南海爾綠城園區,有一隻「好餓的小蛇」
    閱讀繪本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鍛鍊他們的想像力。有一隻「好餓的小蛇」,它發現一根黃色的香蕉,你猜會怎麼樣?這個故事來自宮西達也創作的繪本《好餓的小蛇》,在茂楷老師的精心創作下,故事中的小蛇從書本中爬了出來,變成牆上的裝飾品和小朋友們的玩具。在茂楷濟南海爾綠城園區,MP2班的小朋友有兩種:一種特別愛看繪本,每天都會要求老師講好多繪本,聽得也很認真;還有一種是不喜歡看繪本,老師為小朋友講繪本時,很少會坐在旁邊聽,即使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小朋友坐到旁邊聽,也會很快離開。
  • 夢見很多小蛇是什麼意思 夢見很多小蛇
    夢見很多小蛇是什麼意思夢見蛇,主移徙事。《敦煌本夢書》女人夢見蛇,自己和孩子都會病倒。夢見蛇,大多都是表示性愛關係,有性需求的象徵,而如果蛇是捲曲狀的的,表示目前的你正沉溺在性愛的關係裡,另外也有疾忌心不斷增高的警告。
  • 守護孩子的想像力,比讓他事事聽話更重要
    聽他說完,真的是這麼回事,我不禁和老公感嘆,孩子真的太有想像力了,他雖然沒有任何繪畫基礎,但是他可以根據他看見的世界來繪畫,並且在腦海中想像出來,這點是我們大人完全丟失了的。正因為知道想像力的可貴,所以孩子從小,我和老公就達成共識,不管孩子說什麼,做什麼,只要沒有危險,不觸犯一些原則問題,都不要阻止他。
  • 增加想像力的讀書:猶太人超越全世界的讀書法
    這是猶太人特別的學習法。失去了國家,流離失所的猶太人歷史,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歷史更生動更真實。這種故事比小說、電影和電視劇更刺激,也帶給人更深的感動。透過故事,也讓子女們的想像力和創意連結起來。最好的例子是從小聽故事長大的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他拍攝了《辛德勒名單》這部電影。讀書的根基是故事。希望子女們讀好書嗎?那麼就得讓他們從小多聽故事。
  • 用豐富的想像力來讀書 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豐富的想像力來讀書,激活同學們的創新思維。作品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挖掘出來的,作品未經閱讀前,只是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框架,其間匿藏著許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於讀者發現、填補、去闡析。
  • 做夢夢到一條小蛇一條大蛇 做夢夢到一條小蛇一條大蛇是什麼意思
    做夢夢到一條小蛇,孕婦夢見大蛇和小蛇做夢夢到一條小蛇夢見了一條小蛇,水到渠成的一天。這兩天做事,都不用花太大的心思呢!憑著自己的直覺去做,就是最好的效果了!原有的秩序還是保持的好,這樣你會遭遇到的阻力也小一些!夢見一條黑色的小蛇,判斷能力在今天下降到低點!
  • 【閱讀指導】增加想像力的讀書:猶太人超越全世界的讀書法
    兒時在玩樂中培養起想像的能力,長大以後就成為供應全世界想像力的根源。什麼樣的讀書法能夠增進想像力呢?一、聽故事聽故事能增加人們的想像力。我們感受到的幸福大部分是在想像裡面實現的,也就是說我們在想像的時候是最幸福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期,是想像力最豐富的階段。
  • 孩子拒絕和爸爸一起讀書,繪本專家:讀繪本千萬不要這樣問
    黃昏的時候,父子倆窩在沙發上,在讀一本新書《母雞蘿絲去散步》。第一次給孩子讀書的父親,顯然沒有經驗。雖然向跟領導匯報工作一樣沒有感情,語速很快,沒有語調的起伏,沒有角色的切換,但是孩子依然聽得十分認真。
  • 想像力真的可以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畫得像不像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孩子參與的過程,孩子能畫出天馬行空的東西,這也是激發想像力的表現。孩子想像力缺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有體驗過,對其不了解。因為想像力的最大敵人就是一成不變。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就不能用傳統的方法,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開展思維進行想像,引導孩子去尋找新的方法。
  • 月亮媽媽讀繪本——《好餓的小蛇》
    你陪孩子讀過繪本《好餓的小蛇》嗎?有沒有覺得故事好簡單?聽完這本故事,你的寶寶是什麼樣的反應呢?她get到了哪些點呢?下面讓我們重新熟悉一下這本簡單有趣的繪本吧!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本《好餓的小蛇》屬於多點並列的故事類型。《好餓的小蛇》選取的是幼兒讀者非常感興趣的生活題材,那就是「吃」。「吃」這件事對幼兒來說尤為重要。處於身體快速成長期的幼兒對食物營養的需要遠遠超過成人,所以,我們不能輕看了《好餓的小蛇》裡的蘋果和飯糰子。更為重要的是,宮西達也把幼兒非常感興趣的「吃」這件事寫得趣味盎然。
  • 優秀繪本推薦:好餓的小蛇
    他的作品備受肯定,曾獲得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讀書推進運動協會獎、日本劍淵繪本獎等多個大獎,在日本家喻戶曉。其作品主要由有《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媽媽的奶》、《好餓的小蛇》等。創作的同時,他還致力於圖畫書的推廣工作,他幾乎走遍日本的每一個縣,為孩子和家長做圖畫本的演講。
  • 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賞析,童趣十足
    兒童認知有聲繪本《好餓的小蛇》。不好好吃飯的孩子真讓人頭疼,故事以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一隻永遠很餓的小蛇,在樹林中尋找各種食物的故事。生動有趣的講述了好好吃飯的過程,給孩子看看吧……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小琦繪本故事11:好餓的小蛇
  • 該怎麼保護孩子的想像力
    因此父母想要竭盡所能保護孩子的那一份天真,想讓他永遠充滿想像力,讓他能夠熱愛生活,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份色彩。孩子天生就有想像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想像力好像會漸漸從孩子的身邊溜走,所以是長大後就沒有想像力了嗎?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 幼兒必讀的5本經典繪本故事書,給孩子帶去安全感、自信和尊重
    因為低幼寶寶的生活經驗有限,角色、背景和題材都應該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不太理解情節複雜的故事,0-6歲的孩子應該接觸情節簡單,有反覆節奏,文字富有音樂感的低幼繪本。隨著生活經驗和讀書經驗的積累,寶寶逐步對故事情節產生興趣,觀察孩子的反應,在挑選適合孩子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