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話癆」,寶寶越聰明?這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2020-12-14 映雪育兒

每一位家長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最「犯難」的一件事就是教寶寶說話,寶寶不會說話只會哭的時候,寶爸寶媽真的會一個頭兩個大,因為確實搞不懂寶寶到底是怎麼了、想幹嘛。


所有手足無措的寶爸寶媽們都恨不得寶寶一出生就會說話,很顯然,這不可能,所以有不少父母都希望寶寶能早些學會說話,也覺得早些學會說話的寶寶更聰明,其實,如果寶爸寶媽是「話癆」,寶寶還真的會更早些學會說話!

父母「話癆」的好處

在寶寶小的時候,他們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們能夠聽到爸爸媽媽對自己說的話,並且他們會在自己的大腦裡進行分析、再給出反應。


這個時候寶寶的大腦在進行一種對他們而言相對複雜的信息處理,因此當寶寶的大腦更早開始飛速運轉、更早有擁有發育環境時,寶寶自然也就會更聰明啦!


而且「話癆」的爸爸媽媽們可以讓寶寶擁有更強的表達能力和共情能力。

「話癆」的正確打開方式

對於寶寶的語言啟蒙,其實早在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雖然在寶寶出生後的嬰兒時期,寶爸寶媽們說的話得不到回應,但是寶寶是真的在聽的,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堅持跟寶寶對話。

1.嬰兒時期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他們常常會發出一些「無意義」的單音節詞,比如嗯、啊、哦之類的詞,雖然寶爸寶媽們聽著認為寶寶這樣的詞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其實是寶寶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狀態,這說明寶寶的語言萌芽期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寶爸寶媽們更是話不能停。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話對寶寶來說都是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跟寶寶互動時的「有效輸入」,簡單來說,就是需要能夠讓寶寶把你的語言和看到的物品聯繫起來,就比如寶寶眼前有玩具,那麼寶爸寶媽就要說這是玩具。

2.語言萌芽期

等到寶寶稍微大一些,開始學習說話之後,寶爸寶媽們就要學會跟寶寶說話「留一半」,比如桌子上有杯子,那麼要讓杯子在寶寶的視線之內,跟寶寶說「桌子上有... ...」,這樣寶寶就會想要去接著爸爸媽媽的話說下去,時間久了寶寶就會由單字,變成單詞,然後變成短句、直到可以和他人順利溝通。


到了寶寶語言萌芽期的時候,寶爸寶媽們單純的語言輸入已經不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了,這個時候寶爸寶媽就要開始跟寶寶進行交流、對話了。


比如在跟寶寶互動的時候,多對寶寶進行提問,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寶寶學會說話之後,家庭裡會多很多很多的歡樂,因此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抓住寶寶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用你的「話癆」不是目的,成就一個情商高、表達能力強的聰明寶寶!

相關焦點

  • 寶寶這個動作出現的越早,代表寶寶身體越好,也越聰明
    小區裡的阿姨都說:「這孩子這麼愛笑,以後肯定會非常聰明!」其實,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其實寶寶越早學會笑就越好。寶寶這個動作出現的越早,代表寶寶身體越好,也越聰明>1、寶寶身體壯對於新生嬰兒來說,3個月內會自發微笑,這屬於正常生理反應。
  • 寶寶越早有這4種表現,說明越聰明,全中恭喜,媽媽有福了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希望,從孕媽懷孕後就對肚子裡寶寶的發育成長備受關注,等寶寶出生後寶媽也會對寶寶進行細緻的觀察,哪怕孩子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讓大家議論一番,而有些人看見孩子還會說「這個孩子一看就很聰明」之類的誇讚的話語,不管這些話是真實的,還是討好人而說的,被父母們聽到總是感到高興和開心的
  • 這4件事寶寶不宜過早做,越早對寶寶會越不好
    小薰今天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唉聲嘆氣的,這讓閨蜜很好奇,問其原因才知道,原來她婆婆這幾天到她家裡來看望孫子,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她說婆婆來之後就開始帶著寶寶學走路。小薰覺得寶寶現在爬還不穩呢,過早的學走路肯定對寶寶的腿型骨骼發育也不好。
  • 這幾個動作出現越早,說明寶寶越聰明越愛你,中了的媽媽非常幸運
    文|文兒寶寶代表著一個家庭的新希望,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生命的延續。而媽媽們懷孕以後,都會祈禱著能擁有一個聰明的健康寶寶,社會競爭激烈,高智商的寶寶面對挑戰也能更輕鬆點,所以媽媽們從寶寶出生那一刻就開始為寶寶籌謀,每個成長階段該有什麼樣的表現門清兒,唯恐寶寶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寶寶嬰兒時期,媽媽們就為難了,這寶寶也不會說話不會走路,要怎麼知道寶寶沒有落後呢?其實很簡單,這幾個動作出現越早,說明寶寶越聰明越愛你,中了的媽媽非常幸運!
  •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
    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動作,寶寶一般在出生第10-20天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會微笑,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叫「越早會笑的孩子越聰明」,從大腦的發育和神經學的角度來看也是比較科學的。寶寶一般在出生第10-20天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會微笑,到三個月左右會出聲笑。嬰兒的微笑是最迷人的,會讓他的父母歡欣鼓舞,心甘情願地享受撫育嬰兒的艱辛。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叫「越早會笑的孩子越聰明」,從大腦的發育和神經學的角度來看也是比較科學的。天神爺在逗他笑?
  • 寶寶出生頭一年,這5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導讀:當一個新的小生命降臨,父母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寶貝健康快樂的成長,而小嬰兒是那麼的嬌弱,需要每一個父母細緻、精心的呵護。尤其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一方面是初為人父人母、手忙腳亂的新手爸媽,另一方面是嗷嗷待哺、只會用哭表達需求的娃娃,所以有很多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 關於餵養寶寶的這4件事,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寶寶的降臨,身為父母無疑是快樂的。但在寶寶出生後的第 1 年裡,往往欣喜的勁兒還沒享受太久,滿滿的焦慮就已經隨之而來。  想要養娃少踩坑,這 4件事,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新生兒通常在出生 3 天左右得黃疸,很多家長會使用茵梔黃給寶寶去黃。但使用茵梔黃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早在 2016 年,國家就明令禁止嬰幼兒通過注射茵梔黃來退黃。
  • 寶寶1歲前,這4個表現出現越早,說明越聰明,智商不是一般高
    寶寶1歲前,這4個表現出現越早,說明越聰明,智商不是一般高現在的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可愛,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從懷孕期間就各種的補充營養,所以現在的孩子比起以前的孩子們都聰明太多了。表妹家的孩子剛出生眼睛就睜開了,2個多月就會翻身,9個多月就開始學著說話,這麼聰明的寶寶誰都喜歡,所以說如果一歲前,寶寶越早有以下4個表現,說明寶寶越聰明,大腦發育越好,智商不是一般高,寶媽偷著樂吧!
  • 為什麼說: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越調皮的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
    有些家長經常抱怨:我家娃太難帶了,每次有點事不是哭就是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孩子不好管教是我們父母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對此有一句話總結得非常好,所有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老人們經常會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越是調皮的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難帶的孩子可能智商會比較同齡人高,具體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 寶寶翻身爬行時間越早,就越聰明,是事實還是謠言?
    閨蜜打電話來說她家寶寶4個月了還不會翻身,她有點擔心,然後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但醫生說孩子身體很健康,沒有任何問題,讓她不要著急。不過,她卻聽說嬰兒越早會翻身,坐,爬,走就是越聰明,因此,她開始擔心起孩子的智力問題。
  • 寶寶從1歲開始,家長就要培養娃這兩個好習慣,越晚越不容易養成
    著名法國兒童教育學家布雷澤認為,從寶寶1歲後到3歲之間是寶寶成長的黃金期。寶寶出現這些現象不是壞事,但父母要懂得培養他。如果你家的寶寶已經1歲了,父母要培養他這以下幾個好習慣,會省心很多,不然越晚越不容易養成。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
    導讀: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嬰兒0~8月微笑發育全過程,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家長要知道
    經常看到有寶媽問:「聽說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是真的嗎?我家寶寶出生幾天後睡覺的時候笑了,是不是說明我家寶寶特別聰明?」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是真的嗎?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是具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但這也存在概率問題,並不是所有早笑的孩子都比晚笑的孩子聰明。
  • 麻省理工發現:孩子越會聊天,長大越聰明
    我們通過簡單的分析就知道。話癆的孩子,更多的是在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也說明他們的認知在不斷的發展,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不再滿足於觀察認識,或者是從父母的口中引導中探索世界。而又不具備旅遊的條件。而說話可以最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最省力的途徑。
  • 麻省理工發現:孩子越會聊天,長大越聰明
    我們通過簡單的分析就知道。話癆的孩子,更多的是在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也說明他們的認知在不斷的發展,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不再滿足於觀察認識,或者是從父母的口中引導中探索世界。而又不具備旅遊的條件。而說話可以最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最省力的途徑。
  •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1歲以內寶寶大動作發育對照表,家長請收好
    於是劉女士開始訓練孩子走路,但是才9個月的寶寶,連站都成問題,何況是走路。對此,劉女士詢問了專家的意見,才知道,其實孩子每個階段的發育都是有規律的,1歲以內的寶寶大動作發育也有相應的對照時間,所以過於關注孩子是否早走路是不現實的,很多家長也被一些傳統思想蒙蔽了雙眼,殊不知,強迫孩子過早進行動作的訓練是違背了他們的生長規律。劉女士這才明白,原來不是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這個事實。
  • 孩子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
    孩子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孩子越早會走路不代表越聰明,聰明是靠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教育共同完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在不了解情況下,過早的讓孩子學會走路,考慮到骨骼發育還沒有完善,孩子很容易出現O型腿、X型腿、內八、外八等腳部變形。
  • 過了8個月以後的寶寶,父母越懶,孩子越聰明
    經常聽到很多爸爸媽媽抱怨,說孩子越大越難帶,反而不如小時候省事了。我想說,其實是很多父母沒有找到帶孩子的方法。要知道過了8個月以後的寶寶,父母越懶,孩子越聰明,而父母也會感到很輕鬆,請聽我給您仔細分析。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娃有這3種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而這句俗話也得到了廣大家庭的支持,而這個觀點,作為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專家,對於育兒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的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3個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其實一般來說,這類孩子的實踐能力大多都很強大,孩子這種「惹是生非」的情況,也只是在特定的年紀表現出來的特徵,而這也有比同齡孩子更為顯著的特徵。
  • 寶寶學步越早越聰明?錯!怎麼學才是關鍵,別給孩子幫倒忙
    寶寶若是一歲多了還沒學會走路,家長就會擔心是不是學得太晚了;但是走早了,家長又要擔心寶寶會不會壓成羅圈腿……首先,寶寶學步並非越早越好!!!家長如何正確引導才更值得被關注。很多家長可能會聽到其他寶爸寶媽得意洋洋得炫耀說:「我家寶寶8個月就會走路了!」但是自己家的孩子1歲了還沒開始學走步就開始緊張焦慮,自己家的寶寶會不會落後了?會不會沒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呢?別著急!!!學步這件事並不是像上公交車搶座位一樣越早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