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書局 祠堂裡的閱讀空間(愛上書店愛上書)

2020-12-19 人民網

  豐富的娛樂方式、便捷的網絡購書,讓一些實體書店頹然倒下,此景似已不可逆。但總有人不甘於此,一些書店,憑藉分眾化、特色化經營,帶來書香、贏得讀者。

  這些散落於城市和鄉村的書店,為愛書人提供捧書、談書的空間,也吸引了一些原本與閱讀「絕緣」的人,讓他們愛上書店愛上書。

  ——編 者

  從安徽黃山黟縣縣城碧陽鎮出發,穿過皖南古老的粉牆黛瓦和小橋流水,來到了大山環抱的碧山村。山高田廣,阡陌如繡,這裡是著名的徽州古村落之一,58.5平方公裡的碧山村保有明清時期古民居和祠堂百餘座。

  初秋的夕陽下,田間耕種的老人、閒散漫步的水牛,像是一幅水墨畫。沿街散落著老式的小賣部、碾米廠和小客棧,一派安寧祥和。穿過徽州古建間狹長的石板路,曲徑通幽,便到了碧山書局。

  一座老宅,兩萬餘冊圖書

  碧山書局開在當地人的祠堂裡——啟泰堂,一座用於祭祀祖先的清代古宅。和一般書店不同,書局的外觀並不顯眼,如果不是門口掛著木製的招牌,很難從鱗次櫛比的古宅中認出它。院外斑駁的白牆上貼著「宗廟讀書會」的通告,2014年第四期——《白虎通義·鄉射》……

  進入書局,傍晚的光線略微昏暗。在祠堂中央,四方的天井剪出迷人的天幕。環顧祠堂內部,沒有明顯的空間改造,除了院落中間的綠植盆栽,大部分空間都交給了書架和書。

  碧山書局上上下下有近600平方米,分為文學類、藝術類、政治類、地方文化類,甚至有鄉村建設類,書架上書目不少,二樓還有外文書籍。書局每天上午10點開門,中午休息1小時,下午6點結束一天的營業。

  「這裡有兩萬餘冊書,今年4月上書完畢並對外試營業。經過翻新和加固的古宅裡,樓下可以免費閱讀、買書,樓上有茶座可以喝茶、開展活動。」店長唐雪說,「書局還會定期開展讀書會及各類主題沙龍等活動。」這位高挑的湖北姑娘為了經營書局,已和家人來碧山村生活了近一年。店裡的兩位店員,都是當地村民。

  置身於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宅,選一本中意的書,讓時間在白紙黑字間緩緩流走,這樣的書店體驗可謂新鮮。雖地處偏遠,依然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其中不乏從城裡來碧山村住下,每天潛心看看書的人。「遠離城市喧囂,來這兒沉下心去,看看古村落,讀本好書,無比舒暢。」打南京專程過來的大學生陳仲偉說,他已經是第三次來碧山書局了。

  一位遊客,花1800元買書

  碧山書局已試運營5個月,當地村民常來閒坐,黟縣周邊甚至黃山市的年輕人把它當成一個周末的好去處,甚至外國友人也來了。

  然而,走進書局,視線範圍內的十幾位訪客,有的三五成群侃侃而談,有的四處找角度忙著拍照……真正翻書閱讀的人並不多。

  「書店客流並不穩定,有時候一個人也沒有,有時候一天能來上百人,基本上都是寫生或旅遊的年輕人。大多數人來店裡並不怎麼看書,拍完照、買完明信片就走了,在他們心裡,這兒或許就是個『有文化』的景點。」書店管理員、68歲的村民汪壽昌說。

  書店為什麼開在深山裡?客流如此不穩定,書店如何生存?

  原來,碧山書局是南京先鋒書店的一家分店,2011年書店創始人錢曉華來到碧山並喜歡上了這裡,和村裡、縣上談了兩年,花了140多萬元整修了荒廢已久的祠堂。考慮到民營資本注入對古宅的修繕和保護,黟縣免去了書局50年的租金,書局每天的運營花銷主要在於書的成本、水電等開支以及人工成本。

  唐雪介紹,書局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的書、手繪的徽州地圖明信片、先鋒書店的文創產品以及樓上茶座、咖啡等飲品,「一杯咖啡20—25元,一杯茶18元,試運營一段時間以來略有盈利。隨後,我們會把咖啡館搬到樓下,讓二樓有一個更純粹的開展活動的空間。」

  「書的利潤不高,但開業以來的銷售量還是超乎我的預料。一個貴州的遊客一口氣買了1800元的專業建築書,一個上海的年輕人消費了900多元……」錢曉華介紹,書局裡有關鄉村建設、古建保護以及專門從安徽各地舊書攤上淘來的關於徽州文化的書籍極其暢銷。

  一位留守老婆婆,看完了一厚本書

  「來這兒開書局不是為了賺錢,否則我不會選擇碧山村。」錢曉華介紹,碧山書局是先鋒書店轉型探索的一部分,「傳統實體書店受電子書、電商衝擊,都在走下坡路。摒棄急功近利的心理,讓文化和知識回歸鄉村平民教育是我發展書店的動力。」

  據介紹,碧山村有2000多口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今,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婦女和孩子守著老宅,清淡度日。「書店提供免費閱讀,就有村民過來讀書,一位老太太曾在這裡看完了一本厚厚的《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汪壽昌說,「碧山書局重新喚起了村民對家鄉獨特文化和環境的關注,讓農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產生自信,這算是一種進步。」

  在錢曉華看來,鄉村文化曾是中國文化的根基,如今,卻有不少農村的村民打著麻將過日子,數千年的鄉村文化日趨沒落。她希望,碧山書局的開辦,能實實在在地給村民和遊人提供一個閱讀空間,使村民的文化程度逐漸提升,讓探索鄉土的遊人內心得到洗滌和淨化。「雖然前來讀書的村民並不多,但我相信會有一個潛移默化、越來越好的過程。」

  徽州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鄉村建築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碧山村附近的西遞村和宏村聞名遐邇。錢曉華認為,書局的開辦為外人了解碧山村鋪設了橋梁,也給碧山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村民的手工產品有了銷售渠道,農家的旅舍和餐飲也得到了發展。「同時,以徽州文化為概念開發的文創產品既可流入市場又可激發人們的鄉土認同,宣傳碧山的文化和旅遊。」錢曉華說。

  此外,在汪壽昌看來,徽州幾百年的老房子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由於年久失修疏於保護,日益破敗倒塌,如今碧山的老建築正在書局的帶動下得以保護,獲得了黃山市和黟縣的認同和支持,「碧山書局也給徽州古建的保護做了範本,給古村落的保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借鑑。」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美鄉村書店,碧山書局
    一個遠離各大景點的鄉村書店,有什麼好特別驅車造訪的?行前,這是我內心的疑問。全然不知,碧山書局會在之後成為我最喜歡的徽州景點。碧山書局坐落在安徽黟縣碧山村,是南京先鋒書店的第八家分店,由一座擁有二百年歷史的祠堂一一啟泰堂所改建而成。
  • 探訪隱匿在徽州的中國最美鄉村書店碧山書局
    【解說】在安徽黟縣有一座名叫碧山的村子,這裡遠山如屏,含翠欲滴,如同一幅山水畫。5月6日,記者來到碧山,探訪隱匿在徽州的中國最美鄉村書店碧山書局。  【解說】碧山書局的原址是一座徽州老祠堂,書局內的藏書以徽州建築、歷史文化以及鄉村建設為主題,共2萬餘冊。
  • 碧山書局:200年歷史祠堂為前身,隱匿在小村落裡面的網紅書店
    離市區遠,在鄉下開書店,你有興趣嗎?一個鄉下不起眼的書店裡,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驅車而來?今日帶大家一起揭開一個隱藏在小村落裡的網紅書店,它的前身是有著200年歷史的黃山腳下碧山書局,青山綠水書院位於安徽黟縣的青山村,是著名的徽州古村之一。
  • 碧山書局:被CNN評為最美鄉村書店,南京先鋒書店第8家店
    碧山書局,位於黟縣碧山村,這裡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古村莊,以前和很多人一樣,不僅沒有來過這裡旅遊,更是沒有聽說過,只是因為這次去黃山旅遊,被其他遊客推薦才知道碧山村。碧山村,保存著10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和祠堂,周邊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很值得遊客旅遊度假,但我最喜愛的還是村子中那座碧山書局。
  • 書店眼︱寧靜的碧山村,「重建鄉村文化」中的碧山書局
    上個月,豆瓣上關於「碧山計劃」的爭論進行得如火如荼,惹得本不關心此事的圍觀者都好奇心大起,何況我這個關注已久的閒人吶。於是,趁著去玩,走一遭碧山書局。       和相距不遠的西遞、宏村相比,同在安徽黟縣的碧山村寧靜得多,有雞犬相聞的桃花源模樣。從村口往裡走上5分鐘,就到碧山書局了。
  • 在黃山,值得留戀的,不僅僅只有一座山,還有屬於碧山的魅力
    零星能發現有些背包客會途徑這裡,而他們通常都打算去一個地方呆上個小半天:碧山書局。碧山書局是先鋒書店在這裡開設的一間書店。這裡原本是一座家族祠堂,如今被改裝成書店,但基本保留了祠堂的原始構造,除了添置些木質書架之外,整體架構都沒有絲毫改動。
  • 中國最美的書店,坐落在皖南的古村落中,咖啡館都是牛圈改造的
    穿梭於村莊的小巷子裡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很文藝的村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碧山村的村落裡竟然有一個書店,試問你會放著城市不待把書店開到遠離人群的鄉村嗎?但是碧山書局做到了,它還成為了碧山村的一大特色。碧山書局於2014年開業,是由碧山村的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祠堂改建而成。
  • 碧山村:碧山書局、豬欄酒吧,真正的「老樹開新花」
    碧山最吸引我們的是那種鄉村的古意,比如雲門書院的那座白塔,比如像曾公祠、汪氏祠堂這樣的古建築。那天黃昏,兩位老師帶我們去了那座古老的祠堂,吱嘎一聲大門打開,只見成群的蝙蝠在天井裡盤旋,剎那間竟有電影《哈利·波特》的感覺。後來,這座古老祠堂很快修復為先鋒書店所開的碧山書局,讓老祠堂真正「老樹開新花」,這是錢小華、陳衛新的夢想。
  • 在碧山,遇見嚮往的生活
    午後越來越多的遊客湧入西遞,我倆沒買票心裡還是發虛啊,大致轉轉就打算回去了,西遞迴碧山有個分叉路,一邊往碧山,一邊通向宏村,景點離的都不遠。回到民宿,老闆邀請我們在大廳裡喝茶吃棗,茶是祁門紅茶,濃鬱,棗是他們的山棗,超甜哪。多多和我們家貓咪們一樣,也喜歡把主人的腳當枕頭,腦袋歪在上面呼呼大睡。
  • 這個被人遺忘的鄉村書店,值得大家去看看
    在皖南的一個小山村,有個叫碧山書局的書店,可能她不是很出名,但她是眾多文藝青年心中嚮往的目的地。碧山書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山村,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都市的繁華,只有古樸和寧靜。走進碧山書局,迎面而來的就是濃濃的古老氣息,充滿了歷史感,這裡不但是一個書店,也是一個圖書館,圖書收藏種類豐富,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遊覽!這個天井是南方四合院的標準配置,每當下雨天,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坐在這古樸的書店裡翻看著一些珍品孤本,享受著只屬於自己的慢生活時光!
  • 由「碧山計劃」談低調且理性的理想主義-Conan夢想家
    (已註明的部分圖片為知行攝旅行Leo拍攝,原文部分圖片有刪減和順序改動)臨時村民這次經Nancy推薦來到碧山,抱的是放空自己,規律作息,思考總結的心態。每當遊走在這如仙境般的地方,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了解碧山的更多故事。舊時祠堂改造而成的碧山書局,豬圈和油廠改造而成的豬欄酒吧&客棧,讓我非常好奇為何這些融合體會出現在碧山這個小村莊。
  • 關店、網紅潮裡,中國那些絕美的書店原來在鄉村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書店因為拆遷被迫搬到馬府街9號一樁居民住宅的樓下,後來又因為空間太小,挪動到了相隔十幾米的173號巷口。結果在裝修不到兩個月的深夜,幾位醉酒駕車的年輕人連人帶車一起栽進了書店裡,兩扇玻璃大門被撞得支離破碎,書也跟著撒了一地。那是錢小華創建書店,風雨飄搖的第一年。
  • 安徽黃山黟縣,被譽為「畫裡鄉村」,還藏著最低調的網紅書店
    黟縣,「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這裡古村落眾多,被稱為「中國畫裡鄉村」、「桃花源裡人家」。宏村鎮位於黟縣東北部,古稱弘村、七俠鎮,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國家首批12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
  • 「愛上繪本,愛上閱讀」樂樂趣公益閱讀活動走進煙臺市樂山裡幼兒園
    由山東全民閱讀辦公室與樂樂趣童書共同攜手山東省新華書店集團煙臺新華書店、山東生活日報、山東經濟廣播、大眾網、齊魯網、齊魯晚報家長學校聯合舉辦的公益閱讀進校園活動來到煙臺市,為樂山裡幼兒園的孩子們來了一場妙趣橫生的故事分享會。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寫作的?一位媽媽乾貨分享
    02有這麼一位媽媽分享了是如何培養女兒愛上閱讀,愛上寫作的。家長們可以來學習借鑑一下。這位媽媽說:「見女兒這麼被動,我就想起我小時候愛上閱讀,愛上寫作是從一本連環畫開始的。於是,我就從書店選擇了一些適合女兒看的書。拿回家後,我沒有逼迫女兒閱讀,而是自己看,並且一邊看一邊笑。女兒就會忍不住問我:「媽媽,你看的什麼,這麼好笑嗎?」就這樣成功地勾起了女兒看書的欲望。」
  • 報導 尋根問道探源求美:伊頓紀德籌辦教育人論道碧山
    在接下來的四天裡,大家與當地村民同吃同住,一起探尋鄉土中國的奧秘,在別樣的生命境界中思考教育的根本,圍繞「教育和美的關係」 展開了體驗、反思和對話。】洗淨鉛華,回歸本源碧山村因坐落在黃山餘脈碧山腳下而得名,至今仍保存著徽州古村落的典型歷史風貌,種田、養蠶、採茶、種麻、手工藝仍然是村民傳統的生產方式。
  • 安徽省 黃山市 黟縣 碧山村 內有被稱為最美鄉村書店的碧山書局
    黟縣碧山,山高田廣,阡陌如繡,白牆黑瓦,鱗次櫛比,可遊處頗多;這裡僅祠堂就有36座。碧山村中有一叫「耕讀園」的私塾。園中幾列碧綠的菜畦,一圈藤蔓的院牆。園中池塘清澈,遊魚嬉戲,蛙跳蟬鳴,給呆板的聖賢書平添上幾縷野趣,而利用水光波映改善課室的採光效果,不能不說是古黟人的一個創造。
  • 大隱書局·九棵樹藝術書店開業,這是上海面積最大的藝術書店
    從今年7月6日各方初次接洽,到最終落地開業歷時5個多月,九棵樹藝術書店成為大隱書局目前所有書店裡面決策時間最短,效率最高的一家書店。由此大隱書局也成為滬上民營書店門店數最多的實體書店。大隱書局創始人劉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是大隱書局走出中心城區在郊區的首個布局。未來書店將聚焦藝術主題舉辦各類閱讀分享、藝術導賞、演出發布、創意手工等各類文化活動,讓閱讀無處不在,讓藝術觸手可及。
  • 離天空最近的書店長什麼樣?丨常州·半山書局探訪記
    7月17日,由「中國最美書店周」歷年總顧問、資深書評人、「綠茶書情」創始人、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國內各大好書榜評委綠茶老師,資深書店人、書萌(中小書店聯盟)發起人孫謙老師及美周叔組成的探訪團來到了「Gap Month最美書店行」的第五站——常州半山書局。
  • 愛上閱讀的第一步:玩書
    看著寶寶那副堅持要「咬文嚼字」的強硬派頭,多次嘗試失敗之後,滿腔熱血的媽媽最終也就不得不鳴金收兵,斷了讓寶寶從小愛上閱讀的美好念頭。嬰兒天性偏愛「讀書」活動實際上,嬰幼兒生來就有一種好奇心和探索欲。寶寶閱讀的快樂最初源於豐富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有色彩豐富的圖書作為藍本,配上父母的讀書聲作為支持,圖書就成為寶寶非常好的視聽材料。即便剛出生的寶寶聽不懂書的「內容」,參不透書中文字和圖片的真義,但是,他們一樣會非常喜歡媽媽的讀書聲。因此,我們常常可以驚奇地發現,在寶寶才三四個月的時候,如果媽媽聲情並茂地給他讀書,或者拿書翻給他看,他一樣會聽得津津有味,看得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