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典故出自這個故事,酸葡萄效應

2020-12-10 良子出品

常聽有人說某人得不到一件東西或事物,然後發牢騷說:「其實那東西我就沒想要」等,就用「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來形容對方,那麼這典故是從哪來的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山腳下有一個葡萄園,綠色的葡萄架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葡萄,看著各個飽滿晶瑩透亮,非常誘人。這時候,有一隻狐狸剛好路過,看到這些又大又圓的葡萄,禁不住地流口水。但是它仰頭相望,太高了根本夠不著,狐狸想了想,向後推了幾步,憋足了勁,猛然跳了起來,可惜的是,還差一點點距離,狐狸想沒關係,再來。就這樣反覆幾次嘗試後,筋疲力盡的狐狸還是沒有吃到美味的葡萄。就在狐狸休息的時候突然颳起了風,葡萄上的綠葉沙沙作響,從上面掉了幾片葉子。

狐狸心想,要是來場大風颳下來幾串葡萄就哈了,於是乎,它就仰著脖子在原地等著。可是等了好久,也沒見有被風吹下來的葡萄,雖然晃動得很厲害,風停了以後還是紋絲不動地掛在上面。它發現沒有一絲希望了,嘆了口氣,哎!就在這時,它忽然笑了起來,自己安慰自己說:「那葡萄肯定是生的,所以才會這般堅固,葡萄肯定是又酸又澀!哼!這種酸葡萄,就是白送給我都不要」最後狐狸一臉得意地走了。

故事講完了,想想有時我們是不是也像這隻狐狸一樣呢?剛開始我們定下了一個目標,比如說我們的目標是減肥,看到別人苗條的身材羨慕不已,於是乎就下了決心,定了計劃,幹開始控制進食量,儘量吃素的,還不敢吃太飽,每天還有鍛鍊身體燃燒脂肪,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餓的不想鍛鍊了,在家一躺多舒服,再也不控制自己的食慾了,開始想吃啥吃啥。有時還安慰自己說:「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我肥怎麼了,我吃你們家糧食了」,「你看你瘦的弱不禁風的,小心一陣風吹過都找不到你了」等等理由來安慰自己。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沒有達成的目標找藉口來安慰自己,我們可以用這個效應來安慰別人,但是不能用它來安慰自己,因為想要成功,就不能要藉口,強者不用理由與藉口來安慰自己,只用結果來證明自己。

方法總比困難多,有一位父親和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父親指著一塊大石頭對孩子說:「兒子,你要是能搬走這塊石頭,我就帶你去迪士尼」兒子看著石頭,對父親說:「你說的是真的嗎?」父親說:「是真的」,孩子就高高興興地去般那塊大石頭,但是他試過幾回後發現根本就搬不動,一臉苦惱地對父親說:「這石頭太重了,我搬不動」。父親對孩子說:「你盡力了嗎?你盡全力了嗎?」,孩子不假思索地對父親說:「我盡力了,我已經用了我最大的力量了,可還是搬不動」,父親對孩子說:「不,你沒有」,孩子不置可否的看著父親,等著他繼續說,父親又說:「我就在你的身邊,為什麼不尋求我的幫助」,孩子突然就懂了。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懂了沒有,有的時候我們認為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事情,也許在別人那裡就不值一提,非常簡單的就完成了。還記得這位父親說的那句:「你盡力了嗎?你盡全力了嗎?」

感謝您能讀到這裡,如果您感覺這篇文章對你能有一點小小的啟發,請用您發財的小手點讚分享,希望能給更多人幫助!

相關焦點

  • 每日英語小故事:狐狸和葡萄(酸葡萄)
    The fox and the grapes00:45來自每日讀英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是一句我們大家熟知的諺語,這句話就出自於今天的這篇文章。酸葡萄心理:當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內心自覺或不自覺地會產生一種希望解脫緊張狀態、恢復情緒平衡的適應性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對得不到的東西就貶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在心理學上就稱之為「酸葡萄心理」。
  • 為啥說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酸葡萄是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
    但魯迅博物館的原副館長陳漱渝研究員卻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說,把阿Q精神轉意為「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豁達,也未嘗不可,但那絕不是魯迅先生的本意。由此可以想到在伊索寓言中的那個《狐狸與葡萄》的故事。故事說的是那狐狸本來是很想得到已經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來,未夠高,又跳起來,再跳起來。
  • 職場中的「酸葡萄」心理
    於是他後退了幾步,向前一衝,跳起來,仍無法夠到葡萄。狐狸又後退了幾步,繼續試著夠葡萄,可惜這次又沒有樸著。一次,兩次,三次,狐狸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後,它決定放棄。它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聽見了說:「既然是酸的那就不要吃了。」孔雀又告訴了準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也沒有摘。
  •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英語怎麼說?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句諺語源自伊索寓言。一隻飢餓的狐狸注意到花園裡的葡萄藤上掛著一串多汁的葡萄,它很想吃,但無法進入花園。狐狸隔著花園圍欄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摘到葡萄。最後狐狸就放棄了,但它堅持說自己根本不想要這些葡萄,因為它們很可能是酸的。如今,當某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時候,指的是他們覺得某物不重要只是因為他們無法擁有它。這個詞經常被用來表達一種怨恨或嫉妒的心理。那這句諺語用英語應該怎麼說呢?
  • 酸葡萄心理實驗
    根據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的情節走向,失敗通常會帶來完全相反的效果,讓人們放棄原先的計劃。在這篇寓言中,狐狸被葡萄藤上一串串葡萄給饞壞了,費了老勁想摘,但就算跳起來也夠不著。狐狸很快意識到葡萄實在是太高了,最後改變主意離開了,還斷定這些葡萄沒準是酸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初的失敗也許讓將來的成功沒那麼有吸引力了。所以,成功到底是什麼?
  • 酸葡萄消食 甜葡萄補血(圖)
    葡萄(圖片來源:資料圖)時下又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市場上葡萄種類顏色各異,口感酸甜不一。事實上,口感偏酸和偏甜的葡萄的功效不盡相同,不同顏色葡萄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也各有區別。酸葡萄生津消食,甜葡萄補氣益血。葡萄的品種和成熟度程度都會影響到口感的不同,使有些葡萄偏酸,有些偏甜。夏季高溫會導致人體代謝、內分泌、體溫調節等功能失調, 吃些口感偏酸的葡萄,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可以緩解口乾舌燥、食欲不振的狀況。口感偏甜的葡萄,補氣益血,滋養肝腎的功效相對顯著,經常食用可緩解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的症狀。
  • 家長「恨鐵不成鋼」,是「酸葡萄效應」所致,提高認知最重要
    過度的比較,逼孩子形成「酸葡萄心理」酸葡萄效應當自己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並因此產生挫折感時,人們為了更好的解除自己內心的不安感,會自動的編造「理由」進行自我安慰,用這些莫須有的理由消除自己的緊張感《伊索寓言》中,有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引發出一句經典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沒錯,就是《狐狸與葡萄》。樹上熟透的葡萄看起來格外誘人,這成為了狐狸的需求,但狐狸用盡全力都跳不上去,也摘不到葡萄。當這份努力被其他的小動物看到,就變成了狐狸的緊張與尷尬,甚至是自我認定的難堪。
  • 心理學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和酸葡萄效應區別對比
    水果,這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經常吃水果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在挫折心理學中,人們把個體在追求預期目標而失敗時,為了衝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現己實現的目標價值,從而達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現象,稱之為甜檸檬效應
  • 「吃酸葡萄」英語怎麼說?
    sour grapes酸葡萄(喻指由於得不到而加以貶低的東西);酸葡萄心理(指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便說它一文不值)。eat sour grapes:吃酸葡萄。你說你不想,你一定是吃了酸葡萄。This is a typical case of eating sour grapes.你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 「sour grapes」可不只是「酸葡萄」那麼簡單哦~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兩個關於「心裡不平衡」的慣用語表達:1. sour grapes1)含義:表面意思是「酸葡萄」,實際上指的就是咱們常說的「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Criticism or disparagement
  •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英語該怎麼說?
    其實它是在說,我們應該摒棄刻板沉悶的生活,利用現有的條件和資源,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The apple of one’s eye表示某個特別珍愛的人/物。Penny's only son was the apple of her eye. 佩妮的獨生子是她的掌上明珠。
  • 一個故事一條規則之酸葡萄心理
    「故事解讀人性。」01—「小月,小月,過來。」我剛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不久,聽見有人喊我名字,辦公室門虛掩,探進來一個小頭,我就知道又是話多的李姐,她是單位裡的話匣子,有什麼小道消息都是從她嘴裡先說出來。
  • 你知道「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地道英語表達是什麼嗎?
    3、go bananas這個大白沒記錯的話,之前專門為大家介紹過,「go bananas」大家可千萬別把它翻譯成「去你的香蕉」吧!根據其英英釋義to become extremely angry or excited,該短語意為「發瘋、發狂;情緒失控」,是不是很有趣!
  • 趣味心理學:酸葡萄心理與甜檸檬心理,只有0次與100次的區別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與否也是每個人的喜好,並不能當做是終極原則捆縛他人,而此時素顏女的心理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在行為心理學上,我們叫做酸葡萄心理。所謂的酸葡萄心理,我們小時候看過的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恰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一隻狐狸經過一個葡萄園,看到葡萄架上的葡萄饞得很,可是架子太高,狐狸如何都摘不到。在失望了很久之後,狐狸突然想到,也許架子上的葡萄是酸的呢,只是看起來好而已。
  • 孩子有「酸葡萄」心理,可能是產生「積極錯覺」
    聽說了這件事後,小俊媽媽給他講了《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告訴兒子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才是。小俊的行為其實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心理學上稱之為"酸葡萄心理"。01什麼是"酸葡萄心理"?
  • 譏諷女人拜金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不說男人愛錢,而把女人愛錢說成是女人拜金,明顯帶有感情色彩,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女人。愛錢的女人是因為愛花錢,而花錢就是一個人的一個愛好。就好比有人喜歡吃辣的,有人喜歡吃甜的,有人喜歡吃酸的,不同的口味愛好而已,無所謂對錯、榮辱、貴賤之說。不論是「隨意花」還是「有錢花」,古今中外,不論是道德還是律法,從沒有評判、衡量其對與錯的標準。
  •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這話是何意思?
    是亞當,亞當就是人類的始祖,他吃了酸葡萄,世人的牙被酸倒了!大家都知道,人的口味都喜歡吃甜葡萄,不喜歡吃酸葡萄。酸葡萄預表善惡果(罪)。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把人的種和牲畜的種播種在以色列家和猶大家。
  • 吃不到葡萄就說酸,是人性的弊端!搞懂這個邏輯,你才能活得通透
    再比較常見的,就是我們有聽人講過: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這個也是認知失調,行為上我們吃不到葡萄,思想上卻又想吃,出現了認知失調,為了緩和這種失調,我們便開始了合理化解釋,告訴自己:不是吃不到葡萄,是葡萄酸。
  • 吃不到的葡萄是甜是酸?瀋陽資深心理教研員:五招調出最佳「高考狀態」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是「自欺欺人」嗎?還是「聰明過人」?面對一顆自己確實吃不到的「葡萄」,與其在葡萄架下上竄下跳白費力,不如告訴自己:這顆葡萄是酸的。另找其他,尋找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長補短,同樣可以成功。
  • 越沒有錢的女人,越喜歡說這些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對於身邊那些幸福的人,她看不到別人的努力,只一味的酸葡萄心理,把一些難聽的話掛在嘴邊。-02-有些女人,她羨慕別人的生活,卻不懂得自己去努力爭取。只能從口頭上尋求自己的心裡安慰,是因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嫉妒別人的生活比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