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難過體能關,中國將重新定義「一流運動員」

2020-12-15 資源銳觀察

國慶前夕,繼教育界重新定義「世界一流大學」之後,體育界也不甘落後,重新定義了「一流運動員」。

咱們新「一流運動員」究竟有多厲害?

先看比賽:

9月26日,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正式開賽。

開賽當天,名將餘賀新在男子50米自由式預賽裡,遊出了21秒79,排名第一,打破了寧澤濤保持的21秒91的全國紀錄,並且達到了22秒01的東京奧運A標,這個成績距亞洲紀錄只差了0.12秒。

但很遺憾,由於體能測試成績不夠,餘賀新無緣決賽。

也是開賽當天,「洪荒少女」傅園慧在100米仰泳預賽中,以59秒48的成績排名第一。

但很遺憾,由於體能測試成績不夠,傅園慧無緣決賽。

第二天,遼寧選手王簡嘉禾在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以15分45秒59的成績獲得第一名,打破全國紀錄和亞洲紀錄,領先了當場比賽的第二名近29秒。此前的亞洲紀錄也是由她自己保持。但很遺憾,因體能測試成績不夠,王簡嘉禾無緣決賽。

奧運冠軍、大滿貫得主葉詩文在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預賽中遊出4分43秒93,位列小組第三。

但很遺憾,因體能測試成績不夠,葉詩文同樣無緣決賽。

不止是遊泳項目,就連咱們在國外累次奪冠的強項體操,在賽場上也出現了類似的一幕:

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由於體能測試被淘汰的運動員太多,一共只有五人進入決賽,最終,資格賽排名最後一名的河北一選手,在決賽中用業餘動作,依然拿到全國第五。

面對此情此景,連見多識廣的央視解說員,在震驚之餘,也是一臉的無奈。

而在全國擊劍冠軍賽,女子重劍個人賽項目16進8階段,尚未進行到專項比賽,世界冠軍孫一文、林聲就紛紛出局。

出局的原因,同樣是體能測試成績不達標。

而另據報導,在之前舉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沒能邁過體能門檻的名將h還包括:

男子三級跳奧運會季軍、全運會冠軍董斌;

男子百米全運會季軍徐海洋、青運會冠軍李澤洋、全國錦標賽冠軍楊洋;

男子200米青運會冠軍隋高飛;

男子400米全運會季軍吳宇昂、全國錦標賽冠軍吳磊。

古有英雄難過美人關,今有冠軍難過體能關!

一個小小的體能測試,使一大批曾經在各種國際國內比賽中攻城拔寨的「冠軍級」運動員,因為沒能邁過體能測試的門檻,紛紛無緣決賽,甚至連去參加東京奧運會為國爭光的資格都沒有。

可見,這場史無前例的奧運會達標賽,將以咱們重新定義「一流運動員」的創舉,載入中國體育運動事業的史冊。

但是,這種有可能將重新定義「一流運動員」的創舉,卻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僅那些曾經自信滿滿的「冠軍級」運動員,因為無緣決賽深受打擊,熱愛體育的廣大吃瓜群眾,更是大呼:看不懂!

體能測試究竟是個什麼東東?居然能夠重新定義「一流運動員」的標準!

能夠重新定義某個評判標準的,當然是規則的制定者。

今天的果,來自於半年前的因。

這個因,來自一份體育總局的文件。

這份發布於2020年2月24日的《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體競字〔2020〕40號),不僅把體能訓練提高到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的高度,狠抓落實,更明確提出「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選拔標準。

也就是說,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

看看,站位多高!體能訓練是一種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

看看,要求多嚴!體能不達標者,你連參加奧運選拔的資格都沒有。

其實,體能測試並不是什麼新玩意。

這次體育界如此興師動眾,大搞運動員體能測試,不過關就不能參加比賽的做法,早在26年前,咱們的中國足球就已經開始引入了。

當時,中國男足的體測從12米折返跑開始,後來進化為YOYO體測並持續7年。

但也許是站位不夠高,沒有把體能訓練提升到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的高度去抓落實,顯而易見的事實是:

20多年前的男足體測並沒有讓中國男足的成績有所提高

否則,就不會直到今天,許多男同胞們一提起中國男足,」厲害了我的國「的萬丈豪情,瞬間全無,總是抬不起頭來,好像是自己陽痿似的。

還有,當時因為無法通過YOYO體測,還出現了高峰、楊璞、李紅軍、高洪波等主力國腳,選擇「出走」甚至掛靴的現象。

估計是認識到男足體測既浪費運動員和教練員寶貴的訓練時間和精力,又不能解決男足的體能陽痿(不,應該是陽剛)問題,到了2010年,足球項目的體能測試,正式退出男足的歷史舞臺。

想不到,時隔10年,國家體育總局把這種體能測試作為深化體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並進一步提高到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來抓落實。

怎麼落實呢?

文件不但將「體能」定義為東京奧運會入場券,還制定了一系列獎懲措施,包括: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給體能不達標運動員下發《基礎體能不達標警告通知書》;體能測試與訓練津貼掛鈎,等等。

以於9月開賽的2020賽季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為例,新增了體能測試要求,且體測達標是今年象甲準入的硬性條件,未通過者不允許參加本年度聯賽。

由於棋類運動的特點,參賽運動員的年齡跨度較大,其中12-69歲的運動員均須通過體測。

體測的內容,包括耐力、力量、柔韌三個方面。45歲以上的選手,以3000米快步走代替1000米長跑,以擲實心球代替立定跳遠。比如65-69歲年齡組,3000米快步走,男子棋手在37分鐘內完成,女子棋手在39分鐘內完成才算達標。

還有,比如9月28日進行的全國擊劍冠軍賽,按照規則,女子重劍個人賽項目16進8階段只進行包括3000米跑、跳繩等項目在內的體能測試,不進行專項比賽。

這意味著,在女子重劍個人賽項目16進8階段,決定運動員晉級與否的唯一依據,就是他們的體測成績。

換句話說,你具備擊劍冠軍的實力有怎樣,3000米跑、跳繩等項目體能測試不達標,沒用!

按說,如此高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既是「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實,又是「督查組」全國督陣,效果應該比26年前的男足體測有明顯提高才對。

但效果,呵呵,反正大家有目共睹。

就連黨媒人民日報都看不下去了:

目前看來,此次大規模推行的體能測試,至少暴露出兩個方面連小學生都能夠看出來的問題:

一是把體測成績看得比競技成績還要高,典型的顧此失彼。

二是體測項目不符合運動項目的特點,典型的不顧客觀規律。

要知道,現代體育的發展,早已經過了「只有苦練才能出成績」的階段真正比拼的是各國之間的科技水平。

因為由高科技生成的各種訓練數據,能更好的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案和比賽戰術,更容易獲取競技場上的勝利。

記得電影《奪冠》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當美國隊已經把運動員的各項數據輸入電腦進行系統分析以便制定訓練計劃的時候,中國隊因為沒有這項技術而束手無策,教練袁偉民只能將球網提高一截,用「笨辦法」把女孩當男孩練。

但都什麼時代了,我們還搞」一刀切式「的體能測試!

如果按照這樣標準堅持下去,今後,咱們國家的運動員,必須是」文武雙全「,才能夠有資格代表國家出國參加比賽。

如果你是遊泳的選手,必須在陸上很能跑;如果你是陸上的長跑健將,還需要是跳高高手才行;如果你是象棋選手,跑步、跳遠不行,對不起,你沒資格代表國家參加比賽……

看吧,只要咱們重新定義了「一流運動員」的標準,國外那些體能不達標的冠軍們,將連中國隊的門檻都夠不著。

就像一些所謂的專家說的:「顛覆世界運動訓練的歷史,創造世界競技體育的奇蹟」。

對此,我只有:呵呵,呵呵,還是呵呵!

受賄17.88億!養100多個情婦!這個貪官竟然「羊車望幸」!

順手按右下「在看」並分享轉發,沒準您的朋友就需要!

相關焦點

  • 體能測試|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下象棋照樣得過體能關
    全國遊泳冠軍賽,王簡嘉禾兩次預賽排名第一無緣決賽;傅園慧女子100米仰泳預賽第一無緣決賽;餘賀新預賽打破男子50米自由式全國紀錄無緣決賽。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項目僅有五人決賽,資格賽排名倒數第一的參賽選手獲得全國第五的名次。
  • 「體能測試」衝上熱搜,體能短板應該怎麼補
    近年來,不少項目普遍存在「重技術,輕體能;重專項體能,輕基礎體能」的問題,特別是在那些實力相對薄弱,或還未形成整體厚勢的隊伍中,體能成為制約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賽場躋身一流的顯著短板。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豪取48塊金牌;而8年後的裡約奧運會降到26塊。體能正是其中的關鍵短板。基礎體能影響專項體能,專項體能又決定了運動員的專項表現。
  • 體能測試是什麼梗?體能測試會是運動員的攔路虎嗎
    打破全國紀錄甚至是亞洲紀錄,卻因為體能測試無緣決賽?在日前的全國遊泳冠軍賽中——打破女子 1500 米自由式亞洲記錄的王簡嘉禾因體能測試分數不高,無緣決賽。
  • 退役運動員運動體能康復訓練職業培訓班結業
    2011年,為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為國家培養運動體能康復訓練人才,幫助專業運動員從運動體能康復訓練中獲得益處,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由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主辦、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及訓練局協辦的
  • 新階段集訓中國射箭隊強化體能細摳技術
    教練在旁邊喊著,但張心妍沒有「掉鏈子」,全力完成了最後一棒,為當天上午的體能訓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是中國射箭隊體能訓練的一個小場景,從8月1日開始,射箭隊全體教練員、運動員在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重新集結,展開了新一階段的集訓。
  • 中國速度攀巖世界一流 2020中國攀巖聯賽全新啟航
    但由於速度項目見效快,有天賦的運動員在接觸攀巖兩三年內就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隨著印尼、俄羅斯、伊朗等各個國家對速度攀巖的重視,一大批高水平速度攀巖選手紛紛亮相世界攀巖賽場,中國競技攀巖的速度優勢一度被吞食——翻翻紀錄你會發現,目前男、女子速度攀巖的世界紀錄分別由伊朗選手雷薩、印尼選手艾麗斯·蘇桑蒂·拉哈尤保持,中國速度攀巖優勢不再?
  • 掀起中國體壇「軒然大波」的體能測試,到底是咋回事
    預賽進行中就頻傳破紀錄的好消息,但隨後的新聞卻讓人們大跌眼鏡——包括傅園慧、餘賀新、王簡嘉禾在內的一眾遊泳名將,在各自的項目內都拿到了預賽第一,卻因體能測試成績不佳無法進入決賽。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賽事對遊泳運動員爭奪東京奧運會入場券意義重大。 遊泳項目並非孤例。擊劍的比跳繩,下象棋的比實心球,世界冠軍因體能測試出局的消息接二連三。
  • 深度|體能成為參賽「唯一依據」?中國體育需要人性化考量
    各支國家隊展開「體能大比武」。兩份「體能大比武」的成績公示,帶來了一些爭議和討論。9月9日,中國田徑協會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獲得參賽資格的名單。除了因傷缺席的蘇炳添和放棄體能測試的鞏立姣,包括裡約奧運會三級跳銅牌得主董斌、全國錦標賽400米冠軍吳磊以及U18田徑世錦賽女子跳遠冠軍龔璐穎在內的眾多國內名將,都無緣疫情之後國內最重要的田徑賽事。
  • 體能不過關,再好的成績也沒用?「行走的五花肉」約老師有話要說
    圍繞王簡嘉禾的亞洲紀錄,被「體能一票否決」是否合適,引起了巨大爭議。(王簡嘉禾在接受央視採訪)據了解,為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設置了為期兩天的體能競賽,共設置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並將體能競賽直接作為比賽的組成部分。
  • 體能測試難倒「魚」!網友:這若是科學,求科普…
    遺憾的是,餘賀新卻沒有進入決賽,因為根據中國泳協此前發布的競賽規程,預賽前16名運動員根據體能得分排序,體能競賽排名前8名的運動員進入決賽。餘賀新體能得分剛好排名第九。 與餘賀新一樣,因為體能測試成績不佳被擋在決賽門外的,還有傅園慧、於靜瑤、王簡嘉禾等。其中王簡嘉禾還遊出了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
  • 一刀切難倒眾名將:體能測試到底什麼來頭?
    文件不但將「體能」定義為東京奧運會入場券,還制定了一系列獎懲措施,包括: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給體能不達標運動員下發《基礎體能不達標警告通知書》;體能測試與訓練津貼掛鈎。 儘管距離通知發布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由於全國各項奧運達標賽在近期才集中舉行,體能測試得以在短期內受到大量關注。
  • 網紅名詞「基礎體能」到底是什麼?
    作者:楊至剛,體育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後,復旦大學體育教學部副教授 最近國內體育界很火的一件事就是運動員的體測,原因是許多著名運動員未能通過基礎體能測試,比如,全國遊泳冠軍賽中國泳壇首個金滿貫選手、倫敦奧運會冠軍葉詩文、世界遊泳錦標賽冠軍傅園慧、國際泳聯遊泳世界盃冠軍王簡嘉禾
  • 體能測試——名將「殺威棒」
    而且在通知中強調,「將體能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前提條件,嚴格執行國家隊體能測試與訓練津貼掛鈎相關規定」「強化對體能訓練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問責,對敷衍應付、打折扣、搞變通等嚴肅處理等。」 體能不達標會怎樣?
  • ​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
    文/運動本說【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內容與要求: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排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是指運動員完成排球專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運動能力。排球專項體能的高低,取決於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健康水平和運動素質。排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科學性,表現為專項體能訓練內容的向化、訓練負荷的定量化和訓練過程實施的個體化。排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是通過在比賽過程中完成專項運動動作表現出來的。
  • 「深度」一刀切難倒眾名將:體能測試到底什麼來頭?
    全國擊劍冠軍賽,女子重劍個人賽項目16進8階段,尚未進行到專項比賽,世界冠軍孫一文、林聲就紛紛出局。這些,都與今年被熱推的「體能測試」撇不開關係。文件不但將「體能」定義為東京奧運會入場券,還制定了一系列獎懲措施,包括:體能不達標者不得參加奧運選拔;給體能不達標運動員下發《基礎體能不達標警告通知書》;體能測試與訓練津貼掛鈎。儘管距離通知發布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由於全國各項奧運達標賽在近期才集中舉行,體能測試得以在短期內受到大量關注。
  • 體能訓練師斯坦科:每個運動員都是不同的個體
    外教斯坦科去年9月,斯坦科第一次來到中國貴州,成為清鎮體育訓練基地的一名體能訓練師,目前執教於射擊、射箭、跆拳道、體操和短跑等隊伍。在進行體能訓練之前,斯坦科認為引導運動員規範動作應該是第一步。在執教的近一年時間裡,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特點和運動員身體素質差異,他前前後後為近80個隊員制定了個人的訓練計劃。比如體操運動員需要出眾的上肢力量,因此斯坦科會安排專項的臥推、過頂推等,還會利用彈力帶來輔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技術穩定性。指導運動員鍛鍊。
  • 全國遊泳冠軍賽出悖論,4個預賽第一未進決賽,成也體能敗也體能
    9月26日,全國遊泳冠軍賽的50米自由式預賽比完,在場的人們紛紛都對一名運動員表示祝賀。他是廣東運動員餘賀新,他在預賽中遊出的成績是21.79秒,達到了奧運會A標的22.01秒。因為,餘賀新的體能測試前四項拿到滿分,但3000米跑只拿到了4分,體測名列第9。本次賽事規定,體測前8名進入決賽。更加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餘賀新還不是孤案。與餘賀新相同遭遇的還有名將傅園慧與於靜瑤。傅園慧體測第11名,於靜瑤體測第10名,均無緣決賽。
  • 51次國際比賽冠軍,跨欄唯一大滿貫,他是中國最偉大的田徑運動員
    (文/小白說田徑)作為男子110米欄歷史上唯一的大滿貫獲得者,參加96場國際性比賽獲得了其中的51次冠軍,唯一一位在田徑短距離比賽中打敗黑人的黃種人運動員,劉翔不僅是中國田徑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也是中國體壇70年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
  • 運動員的體測,不是健身房的全能考核|GymSquare
    今天,「體能測試」登上微博熱搜,其中,既有女子重劍兩名世界冠軍,因體測不達標止步全國賽16強,也有體測淘汰運動員太多,導致全國體操錦標賽上演業餘空翻。運動員的體能測試要求,看起來和健身房的全能考核無二。
  • 全國遊泳冠軍賽|王簡嘉禾第四次因體能測試無緣決賽
    新華社青島9月30日電(記者張旭東、周欣)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30日晚進行了6個項目的預賽,王簡嘉禾在女子400米自由式中名列第一,成績達到奧運會A標,但第四次因體能測試成績未能進入前八而無緣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