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之前,孩子只能家長帶嗎?

2020-09-29 掌上曲靖

我國有3歲以下嬰幼兒5000萬左右,面對這個「全社會最柔軟的群體」,如何讓他們「幼有所育」?

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康快速發展,近兩年,我國從上到下一直在推進嬰幼兒託育服務。全國各省市地區紛紛發力,然而除了上海,其它地方的落地效果,還並沒有引發太多的關注。

近日,上海市公布《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這是全國首個託育服務行動計劃,它的推進實施,也意味著上海的託育服務體系將迎來大變化。

如何讓更多家庭獲得安全、普惠的託育服務?託育服務還面臨怎樣的問題和挑戰?巨大的需求如何更好地被滿足?

在9月28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上海市託幼協會秘書長胡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佘宇,共同關注。

△9月28日完整版視頻

1、幫家長分擔帶孩子的責任,政府能做什麼?

上海市託幼協會秘書長胡育:這次上海的「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其實更多是讓政府來承擔責任。上海市政府已經提出要將託育服務納入到政府的規劃中,財政預算也納入到政府的預算當中。「三年行動計劃」的公布更多是想擴大託幼一體機構的規模,也就是新辦或者改建的幼兒園,一定要鼓勵他們設立託班。我們也鼓勵家長能夠儘量將孩子自己帶養,特別是小年齡的,但是如果家庭確實有帶養的困難,那麼就由政府來提供託育服務。

2、上海政府機構承擔嬰幼兒託育比例已超20%

胡育:根據國際慣例,挪威由政府機構承擔的託育比例大概達到了35%。現在上海的託育額度已經超過了20%。也就是說我們基本上要踏入國際較高的水平。

3、上海託育服務教養醫結合,多了「醫「,該做什麼?

胡育:我們一直提倡教育要跟醫學結合,特別是小年齡的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要由醫生來協助。怎麼讓家長能更多理解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身心發展以及身體發育的規律?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出臺一些健康手冊,發放到所有的常住戶口中有0到3歲嬰幼兒的家庭中去,同時還要讓醫生進入到家庭中,對家長進行一些指導,我們還有一些檢測的手段,對特殊兒童的照顧,需要醫生更好加入。

4、提升家庭帶養能力,如何讓家長更合格?帶養課程正在研發!

胡育:我們認為家長是帶養人中非常重要的一支隊伍,如果單靠機構來做,是有困難的。目前有更多的家庭是祖輩家長在帶養孩子,所以我們正在研發祖輩家長的帶養課程,把一些科學的教養理念覆蓋到家庭當中去,來提升祖輩家長和父輩家長科學帶養的能力。

5、為嬰幼兒母親創造居家養育的條件,應該做什麼?

胡育:我們目前正在制定能夠落實母親產假的一系列制度,我們也鼓勵企事業單位能夠提供給家長在家帶養自己孩子的機會,然後在帶養完畢以後,想要返回工作返崗也要提供給她們更多機會,同時也要提供給她們一些復工、就業的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讓家長能夠安定、安心地在家庭中更好地帶養孩子。

6、託育服務的專業人才如何培養?從業人員需100%持證上崗!

胡育:我們希望能夠在有條件的大學和職業大專中開設一些相應的託育服務課程,招生比例也是根據家長和市場的需求確定,不斷培養新的人才,這些都是非常嚴格的,加強託育服務隊伍建設,所有從業人員均需要做到100%的持證上崗。

1、怎麼評價上海推出全國首個託育服務行動計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佘宇:毫無疑問上海推出的「三年行動計劃」,應該是在全國各個省(區、市)裡都是走在前列的,當然也有上海前期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基礎在:比如它通過政策先行、部門聯動,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比如說它已經形成了促進託育服務發展的一些標準規範體系,包括家庭為主,深入社區,不斷提升嬰幼兒健康和科學育兒服務的水平,以及特別強調的託幼一體化為主,多元模式並舉的這種供給體系。

所以我覺得上海之所以能出臺這個「三年行動計劃」,是基於它前期做了很多細緻工作的基礎上,也是對於全國其它即將啟動或者剛剛啟動的省(區、市)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就是把前期的工作做紮實才能夠更好推動這個事業的發展。

2、面對上海樣本,各地又該怎麼做?先理解透基本原則,再穩步推進,統籌兼顧!

佘宇:這涉及到下一步怎麼更好推動託育服務?託育服務應該往哪發展的問題。

①先理解透基本原則:各地要充分對去年上半年國務院發布指導意見進行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我覺得這個意見簡要來說就是這麼幾句話:家庭盡主責、社區能依託、市場有所為、政府起作用。各地特別是地方政府在推行這個事業發展時,首先要把這四句話牢牢記在心裡。

②再穩步推進,統籌兼顧:從具體的舉措來看,我覺得是需要進一步快馬加鞭來推動各地的託育服務體系建設。比如要搭建涵蓋營養健康、科學到戶、安全保障、早期學習等在內的一個綜合性服務框架。而且要明確家庭、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它的服務供給的重點在什麼地方,同時要建立健全家庭主責、政府兜底、社會補充的經費投入,分擔機制也很必要。同時還要發揮各個職能部門的優勢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服務平臺和基層陣地來加強合作,優化和提升服務。當然在加快公益性託育機構建設的同時,也必須要十分注重困境兒童的早期發展服務。最後還要加強相應的行業監管,以及專業人員隊伍建設等等。

3、如何看待疫情衝擊後,託育服務的未來發展?

佘宇:疫情衝擊要看到它不好的一面,它給民辦託育服務機構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挑戰,但是它也有好的方面,實際上很多民營機構也在開展一些線上的指導活動,把以前那種完全需要面對面進行的活動,採取一種新的方式來進行,我覺得這對未來怎麼更好地對家庭進行科學育兒指導,怎麼更好地開展一些家庭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從政府的角度來說,一方面可能要進一步加大普惠性託育服務機構的發展和建設,同時對於符合條件的,確實符合老百姓需求的這些民辦的機構也要加強,比如場地、資金、稅費減免等方面,更加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支持。需要兩條腿走路,光靠政府去辦的話是很難的。

相關焦點

  • 《新聞1+1》:幼兒園之前,孩子只能家長帶嗎?
    《新聞1+1》:幼兒園之前
  • 幼兒園帶孩子過萬聖節 家長糾結「合適嗎?」
    家有上學的小豆丁,家長的朋友圈裡,最近聊得最火的話題,恐怕就是萬聖節了。幼兒園的、小學的,很多老師都在領著孩子為這個活動做準備。殊不知最忙碌的還是家長們,要給寶寶採購裝扮,還要動手幫著做南瓜燈。為了參評,質量不好都不行。26日,一位糾結的媽媽給我們打來電話,「幼兒園裡過萬聖節,真的合適嗎?」糾結的爸爸:長春市民李先生,在高校任職。
  • 幼兒園老師讓帶廢品,孩子家長送去舊玩具卻被老師嫌棄髒
    一位幼兒園家長最近向萌爸反饋,她家兒子幼兒園開學不久老師讓帶廢品去幼兒園做廢物利用的作業,說拿舊玩具、鞋盒、紙盒都可以。這位家長就隨便找了些舊玩具、鞋盒送去了學校,結果老師竟然專門發朋友圈說那些玩具不太乾淨!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 孩子終於要上幼兒園,家長喜大普奔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終於快到上幼兒園的時候了,你喜悅之情都溢於言表,開心極了。但你知道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們作為家長是要培養他學會很多技能才能進去的。林女士女兒嬌嬌兩歲半了,聽別人說步行街那邊有個私立幼兒園特別好,嬌嬌這個年齡可以去上小小班。小小班收費一個月三千,吃得好玩得好,學校也大裝修又漂亮。林女士看過宣傳冊子確實不錯,就讓孩子去了。
  • 幼兒園之前 家長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幼兒園是孩子在正式上小學之前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地方,也是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地方。親貝網小編最近了解到,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在跟同學的相處以及溝通和自我保護方面不是很強。所以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幼兒園之前,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 上幼兒園之前家長應該教給孩子什麼
    又快到幼兒園的開學季了,很多孩子入園情緒波動大,又哭又鬧,因此,送孩子入園是好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拒絕上幼兒園,正是社會適應能力差的體現。家長朋友們,您有必要教給孩子這些能力。教孩子適應環境不要以為,適應環境只是對大人而言,其實小孩子也是一樣的。初上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絕對是一個全新的環境,所以家長要多跟孩子談論幼兒園,讓孩子對幼兒園既好奇又嚮往,還應該帶孩子「參觀」園所,熟悉環境,做好鋪墊,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好感,減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 幼兒園要孩子帶某品牌的牛奶箱去學校,家長紛紛覺得被「安排」了
    現在的孩子一般三歲多一點就會被家長送進幼兒園,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也是異彩非常、豐富的不得了,孩子再也不會整天粘著父母,每天都想著去幼兒園,這著實給家長朋友們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會有一些小煩惱,有一些小困惑,比如幼兒園的一些特色課,一會去野營,每個小朋友都要帶一個帳篷;一會要帶金魚,
  •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用上託班過渡嗎?做好入園準備工作不用非得上
    ,用非得上託班過渡嗎?其實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如果家長能夠做好這些準備工作,那孩子也沒必要非去上託班,並不是強制性的,因為我們周圍很多的家長就是在開學的時候直接讓孩子上小班了,孩子也能很快的適應。1、創造社交環境孩子平時可能都是自己玩,另外孩子小還不知道與別的小朋友玩的樂趣。不過上了幼兒園後就是集體生活了,可以在上幼兒園之前讓孩子多接觸其他小朋友,創造社交環境。帶孩子去小區裡玩,或者找個也要上幼兒園最好是同校的小朋友,讓孩子多跟同齡的小朋友接觸,一起玩。
  • 「孩子幼前只能自己帶」,這麼做的寶媽,結果孩子上小學就後悔了
    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孩子在三歲左右就會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因為三歲是入園的最低年齡規定。家長們著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兩點原因在於:其一,越早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家長們就能越早「解脫」,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甚至還能夠去找工作。
  • 孩子帶輪胎去學校?現在的幼兒園作業都這麼難了嗎?
    不過,現在的孩子再也不用這樣折騰了。但是,在後臺經常聽見寶媽們各種抱怨,說是幼兒園老師的各種奇葩作業讓她們不能消停。前兩天就看到一個幼兒園孩子帶著輪胎去上學,一時竟無法理解,點進去才知道原來是老師布置的作業~現在的社會上真的存在著這樣一批家長你能相信嗎?他們叫做"幫幼兒園孩子做過奇葩作業的家長"。還記得那兩個新聞嗎?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入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家長們要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做準備,讓孩子順利地過渡到幼兒園。方法一:心理準備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會安排家長帶寶寶提前入園體驗,以便於增加寶寶對園所、老師和小朋友的熟悉和認同感。
  • 家長給幼兒園的孩子帶錄音筆被園長勸退,你支持哪邊?
    ,一派支持學生家長,其答題觀點如下:支持幼兒園1、幼兒園有監控現在大部分的幼兒園大部分都有監控,學生家長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查看監控,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根本沒必要讓孩子帶錄音筆。,那麼家長就應該相信幼兒園,而不是不相信學校,不然就是對學校對老師的一種不尊重。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知道幼兒園的「潛規則」,以免孩子受委屈
    無奈之下,園長和老師只好找來了壯壯的媽媽溝通,希望壯壯媽媽把孩子帶回家,好好鍛鍊一下壯壯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再考慮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像壯壯父母這樣喜歡慣著孩子的家長不在少數。而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都很難在社會中生存。
  • 幼兒園老師帶孩子做「水果拼盤」,將成果發到家長群,被要求退錢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家長是為了什麼?上幼兒園真的有意義嗎?答案不是一定的,還是要看家庭的經濟實力以及能力。如果孩子生在普通家庭,家長們可能會忙於工作,在他獨立上學之後將他送到幼兒園,這種情況下,幼兒園擔起了,幫家長照顧孩子,且教育孩子的責任。
  • 幼兒園畢業典禮,家長帶孩子走紅毯,網友:開始「拼媽」了?
    以前養娃的講究沒那麼多,覺得一個也是養兩個也是帶,但現在的父母卻完全不同,他們會更注重孩子的全方位培養,希望寶寶日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不僅如此,現在這個時代對父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已經不算什麼高標準嚴要求,還得輔導的了功課,掙得來學費,講得了語法,扛得住情緒崩潰。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家長必看
    這段時間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孩子什麼時候開學了。 &34;、&34;成了家長們每一天熱議的話題了。 這段時間孩子們可謂都是在家釋放了天性,等到開學的時候,場面可能堪比好萊塢,相當精彩。 每年幼兒園開學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上演一場苦情戲,哭著喊著不願意上學校。
  • 幼兒園家長已瘋!
    但講真,要說比慘,我覺得幼兒園家長還是可以排第一的。 為啥呢? 首先,幼兒園孩子基本都是3-5歲之間的小神獸,這個年紀吧,要是不上幼兒園,就必須得有人專門照看他們。 你說如果孩子再小點,本身就得有人專門照顧,跟有沒有疫情沒啥關係。
  • 育兒專家:別讓孩子3歲之前就上幼兒園,家長不知道的3點原因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寶寶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被送去幼兒園,但是有不少家長由於工作或者自身的原因,總想著寶寶早點去幼兒園是沒有壞處的,但是現實的情況並不是如此,寶寶幾歲上幼兒園是有科學依據的。家長都有一種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和心願,但是孩子在3歲之前上幼兒園真的好嗎?
  •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家長最應該關心的是什麼
    3周歲的寶寶就該上幼兒園啦,很多家長就如臨大敵一樣,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孩子獨立的吃飯、睡覺、還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怎樣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這是家長最重視的問題了,事實上這也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最應該改善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都是要長時間培養的,甚至在孩子一歲之前就要慢慢培養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 幼兒園的老師也有「秘密」?聰明家長這樣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況!
    一、老師所保留的話題在幼兒園的老師似乎都有一個通病「報喜不報憂」,除非是一些特別惡劣的老師才會跟家長打小報告,所以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是把孩子的情況告知一下,對於孩子的一些小缺點,都是避之不談。其實這個問題是跟家長的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