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我們不難發現,會工作的人工作能力強,往往左右逢源;不會工作的人工作能力弱,時常晉升無門。我們常常能見到很多業績卓越的職場精英。他們都非常的優秀,做任何事情都能得心應手。
但是在羨慕之餘,我們也要想想他們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去學習和培養的。
持續的學習力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但真實的情況卻是,我們時常會因為惰性或者是抗拒心理之類的原因而放棄學習。
在職場上工作越久,學習力就越差。因為我們往往被釘在了自己的崗位上,忘記了學習,忘記了革新。而學習力往往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中能走多遠。
有網友曾說,他有兩三月的時間沒有上網,竟然就看不懂那些充斥著網絡語言的文章標題了。職場打拼,其實拼的就是你的持續學習力。
如果你可以快速迭代自己的知識,掌握最新的技能,就能解決工作中不斷冒出的各種新問題,你就能佔據主動的位置。那些故步自封,不懂得學習的人,將是職場中最先被淘汰的一批人。
就像傳統媒體被新媒體取代,而以微信公眾號為首的新媒體又逐漸被小視頻所取代。時代是人創造的,在發展越來越快的大數據時代,人才的更迭只會更快,你從來都猜不到,這一秒或者是下一秒,自己就會被不知道哪裡來的人擠走。
而那些成功人士,他們永遠不會擔心自己是否有一天會被他人取代。因為他們擁有持續不斷的學習力,擁有可以隨時離職的能力。
強大的執行力
美國總統艾森豪曾說:「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執行力,一個行動勝過一打計劃。」
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執行力的重要性。
在職場中,有很多人每天都處於焦慮中。新的一年開始時,他們給自己制定了很多計劃和目標。可是到了年終,能實現目標的人少之又少。
捫心自問,我們有執行力嗎?
不否認,我們有執行力,但我們的執行力不夠有效。
有些人總是喜歡把事情往後放,擱著今天的事不做留到明天。很多事情因為做得不夠及時而被耽誤,效率也就難以得到保障。而能力強的人,在工作上絕對不會拖延,肯定是想到以後就立馬執行。
晏子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關鍵看他的執行力;一個人的執行力,則是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行動未必能帶來好的結果,但不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結果。
掌握說話的藝術
有研究指出,成才=20%智商+80%情商。也就是說,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情商遠比智商重要。
卡耐基曾說,「一個人的成功,知識技能和溝通能力同樣重要。」
如何說話,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要想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精深,都是需要掌握說話這門藝術。
會說話,其實就是在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特別在職場中,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會說話尤為重要。
職場上,或許你能力很強,做得很多,但卻總不如一些「會說話」的人升職加薪來得快。所以空有才能卻不善於交流的人,是無法笑傲職場的。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身邊那些職場達人是否大多是那些會說話的人:跟老闆匯報工作時,你說得磕磕絆絆,主次不分,讓老闆很不滿意;而他卻總能講得條理清晰,讓老闆很滿意。跟同事聊天時,也總是能帶動氣氛。
每個人的機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人脈。如何擴大自己的人脈圈,無非就是學會好好說話。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說話這門藝術。
巨海成傑老師說過:「在成為領導人之前,我最大的成功,就是努力成長自己」。
所以我們要想有所成就,要想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就必須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氣,不斷超越自己,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