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自帶「身份證」 中國糧食大省吉林遞出「白金名片」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大米自帶「身份證」 中國糧食大省吉林遞出「白金名片」

2017-12-21 16:27: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中新網長春12月21日電 (記者 李彥國)入冬以來,以戲雪賞冰聞名的中國東北省份吉林不斷迎來海內外遊人到訪,冰天雪地的「冷資源」早已是當地重要的「白金產業」。如今,該省另一項優勢資源也漸漸聲名遠播,成為吉林新的「白金名片」。

  記者21日從吉林省糧食局獲悉,該省正在強力推進「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未來在這片黑土地上產出的大米將自帶「身份證」,實現「來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在今年,中國國家糧食局和財政部啟動實施了「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生產由「多產糧」向「產好糧」轉變,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在此背景下,吉林也在推動更多的糧食食品成為「中國好糧油」。

  吉林是中國的糧食產量大省,大米則被譽為該省「農業第一品牌」。今年6月,在中國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活動中,中國外長王毅盛讚吉林大米「比日本的還好」,一時成為吉林大米的「最佳廣告」。

  吉林省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開始,吉林省財政累計投入1.43億元人民幣,帶動相關市縣政府及企業在中國銷區重點城市開展品牌宣傳。官方對這個產業的重視力度可見一斑。

  吉林省糧食局大米產業處處長張長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政府通過優選省內部分大米加工龍頭企業組成了「吉林大米產業聯盟」,聯盟企業統一使用「吉林大米」LOGO,以期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

  在網際網路時代,「吉林大米」也通過觸電實現了快速發展。今年11月,吉林省糧食局與阿里巴巴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天貓設立「吉林大米」官方旗艦店,開闢在電商平臺流通的新模式。

  張長城介紹,目前首批22家吉林大米企業的66款大米已駐店銷售,產品全部定位中高端。

  張長城說,與品牌建設之初相比,僅用4年時間,聯盟企業中高端大米產銷量由原來的9億斤增加到15億斤,以「吉林大米」LOGO為統一標識的直營店發展到130家、商超專區(專櫃)500多個。

  「吉林省還開發了吉林大米質量追溯平臺軟體系統,通過對省內大米加工企業和水稻專業合作社相關信息進行採集、整理、匯總分析,可實現『來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張長城介紹,該平臺已通過驗收並上線試運營,明年1月系統正式開通投入使用。

  張長城稱,力爭明年中高端大米銷量突破20億斤。(完)

相關焦點

  • 75家吉林大米企業齊聚長春農博會 「白金名片」閃耀
    為更好地展示吉林大米「白金名片」整體形象,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長春農博園1號展廳「吉林省品牌農業館」搭建了吉林大米展區,省內75家企業300多款精品大米集中亮相。本次農博會吉林大米展區精彩紛呈,展區液晶屏同時展示吉林大米企業的質量溯源、科研育種等內容;淘直播專區,由網紅大V現場直播、網上售賣吉林大米產品。
  • 「2017吉林大米文化節」首站走進杭州 擦亮「白金名片」招牌
    今天,作為「2017吉林大米文化節」浙江全城聯動杭州站活動之一的「昔日皇糧、長春大米」杭州推介會成功舉辦。  杭州市、長春市糧食部門領導及60餘名行業經銷商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推介會,針對產銷合作進行交流。杭州市商務委(杭州市糧食局)與長春市糧食局籤訂了《糧食產銷合作框架協議》,兩市糧食行業協會籤訂大米購銷合同5萬噸。
  • 劉紅霞:吉林大米,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
    11月6日, 以「城以物名,物以城興」為主題的城市品牌建設(上海)論壇在上海市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大廈舉行。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劉紅霞在論壇上進行《吉林大米:從田野到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主旨演講,全面介紹吉林糧食品牌與城市品牌互榮共升的成功經驗。
  • 吉林出好米·金玉兩相宜,2020吉林大米暨吉林鮮食玉米福建推介會...
    10月20日下午,由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辦的2020吉林大米暨吉林鮮食玉米福建推介會在福州舉辦。各級領導、企業代表歡聚一堂,推介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進一步提升吉林大米在福建省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帶動吉林鮮食玉米進入福建市場,促進吉林與福建糧食產銷合作,推動兩省糧食貿易持續發展,互利共贏。
  • 2018吉林大米文化節在京啟動
    加深京吉兩地產銷合作2018吉林大米文化節在京啟動1月28日,由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大米分會、北京市糧食局、吉林省糧食局、吉林市人民政府、北京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的「2018吉林大米文化節」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
  • 吉林大米好在哪?咱們要用動人畫面和詩詞歌賦「硬核」表達
    為了打造中國大米在東北,東北大米在吉林,讓吉林大米走出去,闖出新的「糧道」,使吉林大米這張「白金名片」創造新的傳奇;為了鼓勵藝術家走進吉林大地深入創作出以吉林大米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為了助力吉林大米的品牌宣傳,以「吉林大米」安全、營養、好吃為主旨,提升吉林大米的藝術感染力和在全國的知名度及影響力
  • 吉浙對口,吉林這樣對接浙江
    ,制定《2017年長春市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重點任務責任清單》。  農業合作  吉林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商品率和調出率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現階段糧食總產量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其中水稻年產量120億斤以上;而浙江是全國第二大缺糧省,糧食自給率不到40%。  兩省在糧食產銷領域合作空間非常廣闊。
  • 張長城:吉林大米品牌創新營銷模式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12月5日,以「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舉行。受邀參會的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大米產業處處長張長城,在論壇訪談間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將繼續創新營銷模式,進一步提升品牌賦能的內生動力和市場影響力,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以優質服務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 [公告]吉林糧食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0吉林糧食...
    指本公司為本期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而根據有關法律 法規製作的《吉林糧食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 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 財政部 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吉林省國資委/省國資委 指吉林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人民銀行 指中國人民銀行 交易商協會 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 幫助農民把泥飯碗變成金飯碗 柳河"大米姐"榮獲吉林好人
    2017年10月30日,吉林電視臺舉辦「吉林好人」專場發布活動,公開授予了大米姐管延麗等十二人 「吉林好人—脫貧攻堅先鋒」的榮譽稱號,並號召全省人民以十二位「脫貧攻堅先峰」為榜樣,學習他們不忘初心,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拼搏精神,以創新舉措引領脫攻堅實踐,聚焦精準,砥礪前行,為建設吉利幸福美好吉林的不懈努力。
  • 五常大米品牌引領 打造稻香米國家名片
    黑龍江日報10月18日訊 進一步做大做強水稻產業,叫響寒地黑土優質稻米品牌,五常市正在用品牌引領打造稻香米國家名片。日前,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在哈爾濱市舉行。在大米節稻米品鑑品評活動中,國內外優質稻米的品種及產地評選結果新鮮出爐,五常市的五優稻4號(稻花香2號)獲得金獎。在大米節上評選出了2018全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哈爾濱市的五常大米、方正大米正式入選全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序列。在2018全國十大好吃米飯中,五常聖上壹品大米排名第一。在大米節上,五常市長張英波發布了五常大米標準。
  • 因「米」結緣,吉林大米文化浙江宣傳月今啟動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莊小蕾4月25日,2018吉林大米文化浙江宣傳月啟動儀式暨"吉田眾籌"私人訂製認購推介會在杭州大劇院盛裝揭幕,標誌著2018吉林大米在浙江系列宣傳活動正式啟動。這是繼2017吉林大米文化節後,吉浙兩省糧食部門落實兩省對口合作精神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工作的又一亮點。本次活動由吉浙兩省糧食局共同主辦,兩省糧食行業協會協辦,錢江都市頻道承辦。
  • 吉林大米端上深圳市民餐桌
    本次活動由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吉林省政府駐深辦主辦,香港商報社協辦。活動旨在推動吉深兩地優質糧食產銷深度合作,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鮮食玉米品牌在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劉紅霞表示,希望「重如沙、亮如玉、溢馨香、湯如乳」的吉林大米和粒粒飽滿、口口香甜的吉林鮮食玉米可以受到廣大深圳消費者的青睞,端上鵬城百姓餐桌。品質優良的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走進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市場,堪稱優糧產區與主銷區的「天作之合」。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偉認為,深圳作為糧食純銷區,糧食對外依存度高達100%。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國家糧食豐收工程初見成效
    萬昌鎮是「中國粳稻貢米之鄉」,粳稻種植面積居全國鄉鎮水稻種植面積的第二位,被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評為金獎產品,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萬昌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得益於萬昌鎮特殊的地質、地理、氣候和水質條件,再加上長期的培育和選擇,這裡形成了稻花香、小粒香、中長粒和長粒大米四大系列特優粳稻品種。 針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嚴峻現實,科技部、農業部、財政部、國家糧食局聯合12個糧食主產省,立足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3大平原,圍繞水稻、小麥、玉米3大糧食作物高產高效目標,啟動實施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
  • 吉林鮮米先嘗到溫州 溫吉籤訂糧食經濟工作戰略合作協議 
    吉溫兩地儲備糧(稻穀)異地代儲合作合同數量總計已達2.5萬噸;友誠米業、金星精製米、康琪米業、普康農業等吉林大米加工企業與溫州快鹿、雨洋、正德、豐澤源等糧食企業籤訂了近2萬噸大米、雜糧產銷合作協議;中糧吉林米業香谷坊大米全面進駐溫州快鹿印象門店銷售。
  • 中國弱鹼地稻米之鄉——白城的嶄新名片
    獨具優勢的地理條件和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大米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2892小時的充足日照,2800度以上的有效積溫,180天的黃金生長周期,讓每一粒稻米都吸收了足夠養分。  今年10月,經過國家專家組的實地考察和評審,白城市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弱鹼地稻米之鄉」。
  • 吉林延邊胚芽大米 阿八伊品牌大米幫助農民走出貧困
    2017年,李貴男和段欣倆位夫婦放棄10年的北京生活從首都回到老家吉林延邊創業,他們堅信,在這片饒沃的土地上,不僅能夠種植最好的糧食,更能播種出自己的夢想。回到家鄉後,他們一方面活用經營管理知識,深入實地進行考察,到一家家農戶中去了解大米種植過程及收成情況,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整個大米行業的發展走勢。通過不斷的分析總結後決定做胚芽大米。
  • 「名片在線製作免費生成」「遞名片」,讓你的名片獨一無二
    商務社交中遞名片不僅是一種禮儀,也是介紹自己與公司的第一步。名片不僅代表這個人的身份信息,也展示了公司的統一形象。一張電子名片所能承載的信息不僅局限于姓名、公司名稱等,更多的例如公司產品介紹,照片,視頻等都能隨著一張名片同時遞給對方。
  • 第34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召開吉林鮮食玉米「再出發」
    核心提示:第34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吉林省政府以推動玉米經濟發展為增長點,提高吉林省糧食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華財經長春8月24日電(記者關子儒)8月24日,為期兩天的「第34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暨2020中國吉林鮮食玉米產業大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吉』聚優勢領『鮮』未來——中國鮮玉米吉林再出發」。來自全國相關部門、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500多名代表參加此次大會。
  • 產量暴跌90%,澳大利亞出現「大米荒」!中國糧食夠吃嗎?
    ,正常年份,澳大利亞的大米年產量約為60萬噸左右,由於供大於求,澳的大米有70%用於出口,亞洲市場是其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中國、韓國、日本分別位列其出口總量的前三位。 從外部因素來看,疫情期間,全球糧食生產都受到影響,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發布了《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預計,2020年將是60多年來糧食供應最嚴峻的一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主要大米出口國都收緊或暫停了本國大米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