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城:吉林大米品牌創新營銷模式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0-12-20 金臺資訊

12月5日,以「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舉行。受邀參會的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大米產業處處長張長城,在論壇訪談間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將繼續創新營銷模式,進一步提升品牌賦能的內生動力和市場影響力,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以優質服務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大米產業處處長張長城接受專訪

主持人:這裡是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訪談間,我們非常榮幸請到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大米產業處處長張長城參加此次訪談。這一年非常不平凡,很多行業市場都發生了變化。您先向我們介紹一下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現狀,以及貴局有哪些應對措施和亮點工作。

張長城:疫情對糧食行業來說確實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場大考。疫情發生之後,吉林省糧食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業內省內企業復工復產,採取措施保障市場供應,整個供應從以前每個月調度一次變為每天調度一次;重要城市重要節點的超市、農貿市場等點位由月報變成日報。對外省尤其是糧食供應比較緊張的省份,包括浙江、福建還有北京,我們都重點給予支持,第一時間組織企業提供糧食支援。春節期間第一車進入北京的大米就是吉林發出的,我們也第一時間把吉林大米發到了浙江。尤其在武漢戰「疫」最關鍵時期,我們組織了五百噸大米於2月14日發到武漢。通過各項保障供應,提升了吉林大米的品牌形象和責任擔當。

主持人:我國現在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您對此是如何理解的,同時吉林大米的發展機會又在哪裡?

張長城:新發展格局對我們提出了新挑戰,但是這對吉林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在國內大循環的體系內,更有利於發揮吉林糧食資源優勢作用。我覺得,國內大循環帶給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機遇,主要側重在要創造出新的模式搭建新的品牌銷售空間,讓「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優價」,走出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糧道」,帶動吉林現代化農業的建設和發展。

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打造了多種營銷模式,保證1.0版本直營店模式、2.0版本電商平臺模式、3.0版本的產區到社區的直通車模式,還有4.0版本的「吉田認購」模式,與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集合度極高,勢必會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影響力,達到多方共贏。

主持人:我們常常說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於吉林糧食來說,是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的?

張長城:吉林糧食系統現在正在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三鏈協同建設,同時深化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和優糧優銷「五優聯動」,全面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不斷強化科技在生產、加工、銷售三個環節的引領和支撐。在生產環節吉林大米對優勢品種不斷地挖掘,委託省農科院和糧食企業組建省內的中國北方種子矽谷基地,培育新品種,其中粳稻816已經兩次獲得國內金獎,在國內市場影響非常大。在加工環節,我們在國內率先推出了行業5T管理標準,對水稻成長的五個時間段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在銷售環節,我們不斷創新,除了剛才介紹的四個版本,現在正在推進的5.0銷售版本有很多科技提升的內容,包括冷鏈運輸、前置倉、網際網路融合,將對吉林大米品牌的提升起到強力支撐作用。

主持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順應消費升級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或者您覺得還有哪些要進一步改善的?

張長城:吉林大米的品質特點和資源優勢,正好契合適應整個社會消費升級。吉林地處世界黃金水稻帶,我們劃分了三個區域,東部火山巖大米、中部黑土有機大米和西部的弱鹼大米,這三大系列大米各有特色,可以服務不同人群,像東部的火山巖大米礦物質含量非常高,適合高端人群對大米的需求;中部黑土大米有機含量和營養價值都非常高,適合於嬰幼兒、婦女人群;西部弱鹼大米的特性是弱鹼,對糖尿病患者包括胃酸患者有一定的功效。隨著科技投入的加大,我們對市場上新的消費需求可以不斷地滿足。

為適應消費市場的升級,我們將從服務端進一步切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產品可能是比較固化的,但是服務是沒有限制的,所以我們會在服務方面不斷創新,給消費者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我們推出的「吉田認購」模式,可以讓消費者不用到商超去買米,也不用到市場去買米,只要是訂了一畝田之後,一年12個月,每個月給你發十斤新米,同時把當地的一些特產配到大米裡一起郵寄。我們在重要的時間段,比如插秧節、開鐮節的時候請你過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假期的時候可以領著家人孩子到我們這兒來休閒觀光,體驗一下農田的生活。

主持人:明年我國將開啟「十四五」規劃的新徵程,請問吉林糧食產業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新作為?

張長城:吉林大米提出12345發展計劃,1是堅持一個定位,堅持市場中高端定位,將特色食品全面推向全國;2是做好兩個延伸,以吉林大米加工企業為基點,向上向生產端延伸,向下往消費端延伸,把產業鏈做長;3是三大體系,就是產業體系、質量體系和營銷體系,貫穿在品牌打造的每個細節;4是四化建設,主要針對產品的精益化、生產的標準化、加工的規模化、營銷的市場化,提升品牌建設的新動能;5是五優聯動,就是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和優糧優銷,為品牌建設提供有力保證。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與我們分享吉林糧食產業未來新的發展格局和科技創新帶來的內生動能。再次感謝您作客我們訪談間。本次訪談結束!(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米自帶「身份證」 中國糧食大省吉林遞出「白金名片」
    如今,該省另一項優勢資源也漸漸聲名遠播,成為吉林新的「白金名片」。  記者21日從吉林省糧食局獲悉,該省正在強力推進「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未來在這片黑土地上產出的大米將自帶「身份證」,實現「來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在今年,中國國家糧食局和財政部啟動實施了「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生產由「多產糧」向「產好糧」轉變,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
  • 75家吉林大米企業齊聚長春農博會 「白金名片」閃耀
    為更好地展示吉林大米「白金名片」整體形象,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長春農博園1號展廳「吉林省品牌農業館」搭建了吉林大米展區,省內75家企業300多款精品大米集中亮相。展館以多媒體互動和圖文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全面地展示了吉林大米的稻作文化、生態優勢、區域特點、「吉田認購」專屬稻田營銷模式以及品牌建設成果等。
  • 海澱溫泉鎮:構建科技服務新路徑 「築巢引鳳」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活動中,溫泉鎮「鎮園一體」五大平臺正式上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國斌全面解讀溫泉鎮「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新型科技服務生態雨林體系,「築巢引鳳」助推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溫泉科技服務大會以「匯聚新科技·賦能新經濟」為主題,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與鎮域重點企業共聚一堂,圍繞溫泉鎮「1+3」產業發展格局,搭建「政產學研用投」協同創新平臺,合力布局科技服務業路徑,共探新經濟發展趨勢,共話溫泉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活動分為論壇與展覽。
  • 劉紅霞:吉林大米,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
    「吉林大米」已經成為吉林省農業的第一品牌,榮膺第九屆中國糧油影響力公用品牌的榜首,獲得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最佳市場表現獎,並成功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世界黃金水稻上的吉林大米「白金名片」,創造了國內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快速崛起的「吉林速度」,走出了一條賦能稻米產業提質增效的「新糧道」,被譽為吉林和中國糧食供給側改革的鮮活樣本。
  • 中糧糧谷福臨門米麵品牌榮獲中國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優選品牌
    10月23日,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在寧波舉行2020推動中國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時尚採購商雲大會,並發布《2020-2021年度中國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優選品牌》名錄(以下簡稱"年度優選品牌"),中糧糧谷福臨門憑藉超強品牌實力成功入選。
  • 壹財經開講|數位化時代賦能營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數位化時代,隨著我國產業結構進入全面調整升級期,對人才的素質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也正在倒逼新商科教育的改革創新,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勢在必行。」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寧夏數字經濟與智慧管理研究院負責人馮蛟說。當前,寧夏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出重點發展九大特色產業,亟需產業人才支撐、經管人才儲備。
  • 黑龍江大米的營銷之路:打造五常大米為奢侈品品牌……
    品牌建設不能停止於某個歷史人物的推薦,或某個節目引發的爆紅,而要時刻保持危機感,努力與當代的年輕人進行情感對接和溝通。五常大米不能僅停留於滿足中老年人的需要,而要以當代年輕人可接受的方式和內容建立認知和認同。文-段傳敏(戰略營銷觀察家)
  • 普及化階段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從內部視野來看,高質量發展以質量治理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為主旨;從外部視野來看,高質量發展以打造鮮明類型特色、貢獻中國職教方案為目標。在新的發展背景下,我國高職教育應當依據普及化時代的需求以及中國國情,遵循共生邏輯和共榮邏輯的深刻內涵,探尋內外部視野兼顧的高質量發展實踐路徑。
  •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同仁堂邁向高質量發展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對中醫藥行業提出的新要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將帶頭落實好重要指示精神視為重要責任與使命。目前,同仁堂集團正努力推動百年老字號邁向高質量發展。
  • 創新驅動 上海銀行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以「穩」促「優」 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 經營發展穩中求進,增長結構穩中提質,資產質量穩中向好……,25年來,「穩」字貫穿上海銀行經營管理方方面面。從成立之初,上海銀行就將高質量發展融入到自身基因中,在打造「精品銀行」戰略願景的過程中,上海銀行始終以「穩」的成績單,踐行「優」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 家電業高質量發展「奧克斯路徑」: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
    在2020年末,尋找樣本的鏡頭又聚焦到了長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寧波,而作為寧波製造業和民營經濟的代表,奧克斯空調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和經驗被鎖定。寧波市副市長、人民網副總編輯、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奧克斯集團董事長及高管團隊一起探討十四五規劃下寧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勝之匙」,並以奧克斯的發展路徑為案例解剖了未來家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由此,家電業高質量發展的「奧克斯路徑」引發與會領導、專家和媒體的關注和熱議。
  • 智能時代粵港澳大灣區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芻議
    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情況下,如何應對新的技術革命,快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佔據技術高地,實現技術趕超,這是灣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挑戰。  三是高質量發展生態構建的挑戰。灣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建設滯後,主要體現在一些工業國際標準的制定中話語權較弱,品牌國際知名度不高,許多行業工廠生產流程自動化、信息化水平較低,人工智慧技術難以落地,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發展不平衡,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低水平重複建設,過剩產業偏多,新一代人工智慧複合型人才缺乏。如何在短期內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良好生態是當前面臨的又一挑戰。
  • 吉林「十四五」規劃: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
    把握技術革命發展趨勢,超前謀劃由前沿技術帶動的新興產業,突破移動信息網絡、雲計算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關鍵技術,培育壯大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和企業。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整合東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資源,建設吉林「陸上三峽」工程,擴大「吉電南送」,撬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發展。
  • 租賃業:守正創新 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飛機船舶租賃業務已佔到全國的70%,離岸租賃業務佔到80%,飛機發動機創新平臺租賃業務佔到全國的90%以上。  天津已成為全國租賃業發展高地,這不僅體現在數字上,還體現在產業環境與生態建設上。目前,天津在海關、外匯、市場監管、稅務等政策方面形成了多項創新,其中,僅東疆的租賃模式創新就達到40餘項。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今天推薦的文章來自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工程師 曹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當前逆全球化思潮致使貿易受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內經濟結構亟待轉型升級,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的戰略決策。
  • 擁抱變革,勇於創新 2020中國男裝品牌商業模式創新論壇舉辦
    原標題:擁抱變革,勇於創新 2020中國男裝品牌商業模式創新論壇暨中國男裝商業創新聯盟時尚沙龍舉辦11月18日,適逢紅棉國際男裝周期間,2020中國男裝品牌商業模式創新論壇暨中國男裝商業創新聯盟時尚沙龍在紅棉國際時裝城舉辦。
  • 鍾秉林:聚焦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高校要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致力於提高質量、優化結構,主動應對高等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挑戰,尤其是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生源結構特徵與質量差異的新挑戰,處理好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和節奏之間的辯證關係;要從單一發展模式轉向分類發展模式,探索構建不同類型高校的質量標準和質量保障體系。三是要樹立現代的高等教育教學觀。
  • 楊凌自貿片區: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化」答卷
    2017年,楊凌自貿片區掛牌成立,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主要特色的自貿片區。兩年多來,楊凌自貿片區審時度勢、深化改革,紮實探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業標準化發展的新路子,從農業技術標準創新到農業標準推廣服務體系的構建,再到農業標準化生產的實施,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逐步走深走實。
  • ​物聯網時代品牌創新發展「燈塔之書」,正式出版!
    這部作品是新華出版社出版的 第一本品牌模式創新類書籍,對物聯網、經濟、科技、品牌管理等諸多領域都有積極的意義, 堪稱物聯網時代品牌創新發展的「燈塔之書」。一是推動優質供給與有效需求匹配對接;二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三是促進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協同發展;四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
  • 吉林工商學院轉型發展新舉措: 構建新工科背景下 「課程超市」教學...
    中國教育在線 訊 自2015年吉林工商學院被吉林省教育廳遴選為整體轉型試點高校後,學校積極推進轉型工作,在轉型目標定位、突出區位特色、改革管理體制、加強校企融合、產學協同育人等方面進行了頂層規劃設計。同時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法,讓規劃設計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