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高考900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的廣東小夥,後來發展的如何

2021-01-11 網易

  天才出於勤奮。——高爾基

  學問從來都不是與生俱得的,人生來可以擁有天賦,但絕對不能擁有學問,學問只能從書本當中,從老師口中一字一句的學來。

  

  我國每年都會有非常多的高考狀元,這些高考狀元在平時不斷的積累,又在高考的那兩天全部都釋放出來。成為高考狀元,進入一所好的高校,成就自己的人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2003年,我國有一個高考狀元,他在高考當中拿到了900分的成績,他是誰呢?

  一、出生寒微的高考狀元

  譚志佳,是廣東省佛山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農民,老老實實在家務農,依靠自己的勞動養活整個家庭。

  廣東省在改革開放之後發展一直很好,可惜的是譚志佳的父母,由於沒有什麼文化,因此在發展方面比較受到限制,看著周圍人都富了起來,他的父母也逐漸明白了過來,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譚志佳從小的時候學習並非常的好,他既肯努力,也肯動腦。老師經常會誇耀他的成績,這讓譚志佳的父母感到開心。他們覺得譚志佳將來一定能夠通過讀書出人頭地。

  中考之後,譚志佳進入了佛山市一所普通中學學習。雖然這是一所普通中學,但是這裡每年還是會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人才走出去。譚志佳望著這些前輩們的身影,同樣想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在高中時,譚志佳每天都是最先一個到教室,最晚一個出教學樓,他的努力被所有人看在眼裡,他的勤奮就連老師都感到驚訝。

  

  三年時光彈指一揮間,譚志佳早已不知道用掉了多少筆,寫完了多少本本子,學習資料試卷堆的比人都高,但是譚志佳卻說這只是正常水平。在他的心裡,他一直以那些走出去的前輩們為榜樣,希望自己能夠追隨他們的步伐。

  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而過,2013年高考的時候,譚志佳拿到了900分的高分,一舉拿到了廣東省的高考狀元。

  當然,由於他就讀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因此他也無可避免拿到了其所在高中甚至其所在地區首個高考狀元的桂冠。這些虛名雖然看起來有些可笑,但是人活一世不正為了這些嗎?

  依靠著自己優異的成績,譚志佳進入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習。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以譚志佳的成績最終卻進入到了生命科學學院這樣一個絲毫都不接地氣的學院。

  實際上,這是譚志佳自己的選擇,雖然以他的成績選擇金融,工程,建設乃至醫學都是完全可以的。

  可是,譚志佳心中有著更為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他不想一生都為了金錢與名譽而奮鬥,他想要的是踏踏實實的為人類做貢獻。

  

  生命科學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應用並不是很廣,但是其中的專業卻有著非常遠大的潛力,探索生命,研究生命,還能有什麼比這更加吸引人的嗎?宇宙的奧妙無窮無盡,所有的專業都是圍繞著探索生命這一主題而開展的。

  譚志佳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選擇了這個專業,他覺得依靠自己的努力,將來一定能夠在這個專業內有所建樹,而北京大學內聚集了非常多生命科學方面的專家,在強大師資力量的調教之下,譚志佳有信心為人類發展增添一種可能。

  懷揣著遠大理想,譚志佳進入大學之後,發展又如何呢?

  二、一路向前的才子

  從高考進入大學並不是終點,只是開啟了另外一個徵途。上了大學之後,譚志佳更加的努力。要知道能夠進入北京大學的,可從來都沒有什麼泛泛之輩,從來都只有更努力,稍微不留心,小小的偷懶,便會被同齡人甩下一大截。

  就是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譚志佳依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他每年都可以拿到北京大學的獎學金,他的努力被同學們看在眼裡,他的優秀受到了老師同學們一貫的承認。

  在他學習之餘,他還經常參加一些會議並在會上發表報告,他也經常跟著自己的老師參加一些講座。除了這些學術活動之外,譚志佳也開始了自力更生的步伐。

  

  依靠兼職家教,譚志佳利用自己的勞動支撐起了自己的學習,加上他的獎學金,譚志佳在大學裡幾乎沒有問家庭要過一分錢。

  學習和生活都很優秀,譚志佳在情商上面也非常的高,他性格隨和,待人非常熱情,做事也很認真,在同學們的支持之下,他做了整整四屆的班長,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歡迎。

  畢業之後,譚志佳得到了德國留學的機會,可是由於他的父母不想讓他走得太遠,怕他到了德國之後,便會與清華北大那些外國留學的學子一樣,再不回到中國。於是譚志佳便更改了自己的志願,前往香港大學留學。

  他在香港大學攻讀生物化學碩博連讀學位,香港大學的碩博連讀可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的。這裡可不像內地,香港大學的視野更為開闊,接觸的也更多的是國際上的學術大佬。要想在這裡做出一番成績,需要一定的勇氣與信心。

  在港大讀書的期間,譚志佳依然保持著一種昂揚向上的態度,成績優異的他拿到了每月1.5萬元獎學金。這可是一筆巨款,能夠讓譚志佳生活非常的滋潤。

  不過譚志佳可沒有心裡只想著自己,他將這1.5萬塊錢的獎學金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是當成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這是他從本科之後一直保持的習慣,不讓自己的父母再為自己操心。

  

  另外一部分則是寄給了自己的父母來改善自己父母的生活,碩博連讀的他年紀已經比較大,老家像他那麼大的孩子早就已經成家立業,可以反哺家庭了,譚志佳同樣不甘落後。

  最後一部分則是拿給了自己讀華南農大的弟弟。這也算是對這位弟弟的一點激勵,希望他能夠奮發向上,做出更加優秀的成績。

  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之後,譚志佳並沒有立即回到大陸,他在香港大學醫學院成為了一名博士後研究生,他的主要研究是骨骼畸形遺傳病理,試圖解開這樣一個奧秘,緩解很多人生來便帶有的殘疾。

  當然,他也早就已經在香港娶妻生子,目前的他生活比較穩定,妻子兒子其樂融融。在有空閒的時候,他會免費幫助一些在香港的廣東人子女補習功課,這也算是對家鄉的一種回饋。

  總結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並不是一句玩笑。現在很多人都已經將這句話當成了是一種調侃,尤其是那些研究生博士生,讀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如果他們不讀書早就已經出去工作,而他們選擇了讀書就只能研究生3年,博士生3~6年的熬下去。

  

  這是一段艱苦的旅途,恐怕也就只有這些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夠有這樣的閒工夫調侃自己吧。調侃歸調侃,其實這些高素質人才還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認認真真的學習,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7年前,高考900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的廣東小夥,近況怎樣?
    我國每年都會有非常多的高考狀元,這些高考狀元在平時不斷的積累成為高考狀元,進入一所好的高校,成就自己的人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2003年,我國有一個高考狀元,他在高考當中拿到了900分的成績,他是誰呢?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而過,2013年高考的時候,譚志佳拿到了900分的高分,一舉拿到了廣東省的高考狀元。
  • 17年了,高考900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的廣東男孩,如今怎樣
    我國每年高考都有許多狀元,但是他們考得狀元只能代表自己有學習能力因為就曾經有高考狀元在上大學後,迷戀遊戲而荒廢了學習,最終不得不退學。本文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位高考狀元的故事!13年前,廣東男孩譚志佳,高考以900分的優異成績摘得狀元,成為高明一中走出去的首位高考狀元,最終他也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福建女孩高考687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獲百萬獎金,一分值千金
    2年前,福建女孩黃亦陳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文科狀元,考上北大,獲得100在2018年的高考中,就讀於晉江養正中學的黃亦陳考試成績喜人,英語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除了摘得文科狀元之外,還被北大成功錄取。
  • 福建女孩高考687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獲100萬獎金,一分值千金
    2年前,福建女孩黃亦陳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文科狀元,考上北大,獲得100萬獎金,實現了一分值千元的價值,讓人羨慕不已。在2018年的高考中,就讀於晉江養正中學的黃亦陳考試成績喜人,英語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除了摘得文科狀元之外,還被北大成功錄取。每位高考狀元都有獎金,只是或多或少。黃亦陳摘得狀元,獎金特別多。
  • 福建女孩高考687分摘狀元,上北大獲100萬獎金,一分值千金
    ,福建女孩黃亦陳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文科狀元,考上北大,獲得100萬獎金,實現了一分值千元的價值,讓人羨慕不已。在2018年的高考中,就讀於晉江養正中學的黃亦陳考試成績喜人,英語是150分滿分、數學148分、語文134分、文綜255分,總分獲得了687的高分,除了摘得文科狀元之外,還被北大成功錄取。
  • 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男孩,現狀如何
    ,同樣是10歲的河南女孩張易文以352分,考上商丘工學院,如今畢業出來工作了,卻還童心未泯,讓人唏噓不已!不過,米醬下面分享的狀元故事,就值得每位家長和同學們學習了。11年前,16歲黑龍江男孩王百洋,高考以716分摘得九省狀元,考上北大物理系。
  • 17年前,那個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廣東男孩,如今現狀如何
    譚志佳是2003年廣東省的高考狀元,高明市首位高考狀元。當年,譚志佳以900分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後來又進入香港大學攻讀生物化學碩博連讀學位。於是,他自願為孩子們免費輔導功課,還加入高明政協,為家鄉的發展盡心盡力。譚志佳是讀書改變命運的最好典範。寒門出貴子,高明首位省高考狀元2003年6月27日,是譚志佳永生難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凱特不安地通過電話查詢高考分數,得知自己成為了高考總分省狀元。
  • 2003年以900分滿分,摘下全國23省狀元稱號的廣東小夥,如今怎樣
    高考更是很多寒門子弟改變人生的一個重要機會。所以每一年全社會對於高考的關注度都非常的高,尤其是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那些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取得非常優異成績的學生,更是被很多人稱讚。很多省份地區把那些考得第一名的都稱之為高考狀元,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他就是一個高考狀元。2003年,那個以900分滿分,摘下全國23個省狀元稱號的廣東小夥,現如今怎麼樣了呢?
  • 福建女孩687分摘狀元上北大,獎金100萬,一分值千元
    能夠高中狀元者,就意味著平步青雲,高官厚祿。在現代,讀書還有用嗎?米醬認為,讀書還是很有用的,而且知識就是財富。2年前,來自福建的女孩黃亦陳,在高考中,以687分摘得福建省文科狀元,考上了北京大學,並獲得了100萬獎金。她不僅實現了一分值千元的價值,還因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甘肅男孩數學一分沒丟,以總分694分摘狀元,被清華北大到家搶
    高考是決定孩子以後人生走向的一個重要關口。孩子十二年苦讀,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一決勝負。作為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每天都在看著自己的孩子學習,甚至還花錢給他報補習班,結果成績依然是沒有任何起色,很是無奈。
  • 遼寧女孩以668分摘狀元,上名校30天後卻選擇退學復讀,後來怎麼樣了?
    在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的人,就是狀元 ,是與全國無數讀書人一起,經過鄉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才獲得的榮譽,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為科名中最高榮譽,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最為炫耀的一個。而現代的高考狀元,得之也不易,也是與全省幾十萬考生一起比拼,脫穎而出的,難度亦可想而知。
  • 2020高考成績出爐,那個曾賣豬肉的北大高考狀元,後來怎麼樣了?
    2020年7月23日開始,各省高考成績陸續放榜,而每年這個時候高考狀元就成為了了大家的熱議對象。高考狀元無疑是學習最好的人,他們高考成績往往出乎人意料,而今年依舊相同,其中湖北高考理科狀元725分,科科接近滿分。
  • 9年前,曾是高考狀元,北大畢業回農村種地的廣東男孩,如今怎樣
    >正是如此,有許多寒門貴子,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走出農村,到大城市發展9年前,廣東男孩鄒子龍,曾經的高考狀元,北大畢業之後,不顧父母反對,放棄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回珠海農村當農民種地,搞起一片有機農場。
  • 4年了,曾723分摘中考狀元,考上清華的江蘇男孩,如今怎樣
    >4年前,一江蘇男孩魏一凡,曾以723分摘中考狀元,後考上清華。江蘇男孩魏一凡能夠考上清華,他的智商或許是高於常人,但不可否認他付出的努力。魏一凡的初中老師對於他的評價很高,說他能成為「狀元」一點不覺得奇怪——他確實科科都好,學習很用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是年級第一。
  • 給高考狀元或者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重獎的做法對嗎?
    2020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它帶來的話題卻遠遠沒有結束。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對於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或者當地的高考狀元,很多部門或者單位給這些學生金錢獎勵,這樣的做法真的對孩子就好嗎?真的就會起到一個正面的鼓勵的作用嗎?
  • 河南女狀元高考676分,從不上輔導班,曾立志上清華北大
    3年前,河南就有這樣一個意志堅強的女孩吳錚,從不上輔導班,卻夢想要上清華北大,最終從86餘萬河南考生中脫穎而出,以676分摘得2017年河南省文科狀元,如願考上北京大學光華學院。吳錚的優秀遠不如此,她的班主任在採訪中,就這樣評價她:「吳錚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特別勤奮,也是非常刻苦。
  • 16年前,高考只差1分滿分的「全國狀元」王端鵬,現狀如何?
    16年前,高考只差1分滿分的「全國狀元」王端鵬,現狀如何?成為高考狀元,考上清華北大,獲得高薪工作,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你幻想過這樣的生活嗎?對我國大部分考生來說,成為高考狀元這件事令他們可望而不可及,要想從幾萬甚至幾十萬考生中突圍出來,難度可想而知。因此,要想成為高考狀元,考生學習的天賦與平時的努力缺一不可。
  • 12年了,對口高考657分摘狀元,科大讀研的中專生,如今怎樣
    12年前,一個中專生洪日昌,因不屈服於命運,不甘心過著一輩子打工的生活,拿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氣,通過對口高考,以657分摘狀元,考上了合肥工業大學,後又以總分第五名的成績,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碩博連讀,29歲時成為了合肥工業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 7年前放棄保送清華資格,高考689分摘狀元的湖北男孩,現狀如何?
    近些年,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風評突然變得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因為近些年不少清華北大學生畢業以後,一頭扎進國外的大學便不再回來了,這給人一種「自家白菜被豬拱」的挫敗感。所以,當七年前有人爆出,有一個湖北男孩放棄清華保送資格,非要自己參加高考的時候,不少人認為:這個孩子真有志氣!
  • 9年前,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到技校的青海男孩,現狀如何?
    對於寒窗苦讀的農村孩子,進入北大、清華學習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只要能考上這些名校,也就成了當地狀元,一家人臉上都有光。就像廣西地區的吳善柳,20年前為了能夠上清華,放棄了復旦、北師大等名校的錄取通知書,連續參加了10次高考,就是為了能考上清華。很多的學子多年復讀,也是為了能夠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