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燉羊肉時,都需要放哪些調料?大廚這樣燉羊肉,肉質細膩味道鮮
清燉羊肉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食,全國各地的人們很多都愛吃燉羊肉。新疆和寧夏、內蒙的燉羊肉比較美味,因為這裡的羊肉比較鮮嫩,陝北的燉羊肉也不錯,羊肉泡饃是一絕。咱們自己在家清燉羊肉的時候,都需要放哪些調料呢?這是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清燉羊肉既然是清燉,那麼吃的應該是羊肉本身的鮮味,所用調料要慎重。大廚這樣燉羊肉,肉質細膩味道鮮。首先八角是燉羊肉的「大忌」,八角有甜味且易上色,燉出來羊肉顏色會發渾,味道稍有混雜,萬萬使不得。下面分享一些燉羊肉的心得。
羊肉最好買新鮮的,買回來的羊肉不需要長時間浸泡(有些朋友喜歡泡幾個小時,我認為不可取),會使羊肉營養大大流失,這是燉肉的大忌,牛肉也是如此。燉羊肉前要焯水,目的是去除血沫和雜質,水量是羊肉的3倍最好。
先把新鮮羊肉洗乾淨,然後放入燉鍋中,加入3倍於羊肉的清水(冷水),大火煮至水微微沸騰,轉中火,並用勺子輕輕推動羊肉,使血沫和雜質漂浮於水面。水完全燒開後轉小火,用勺子撇乾淨血沫和雜質即可。
然後開始燉羊肉,中小火保持水持續沸騰,所需的調料最基礎的有3種:生薑、大蔥白、花椒。它們的作用都是去腥,大蔥有條件的最好稍微多放,切段放入鍋中。生薑是清燉羊肉必要的食材,拍碎後放入湯中,薑汁更容易釋放出來,使羊肉微辣入味,還有驅寒效果。
花椒我認為也是適合用來燉羊肉的,花椒本身有溫中行氣、驅寒除溼的作用,和羊肉相互補益。並且花椒可以去腥、增進食慾,有治積食的作用,用來燉羊肉百利無一害,用量適當就行。不喜歡吃花椒的可以用沙袋包起來,放入鍋中燉煮。當然實在不愛吃不放也行。
清燉羊肉無需加料酒,水開後保持中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可以適當延長,鹽可以中途放,不必等到最後。具體燉羊肉的時間不固定,可以用筷子扎一下羊肉,能輕易扎入,說明羊肉已經燉至哄爛,最佳的狀態是牙齒可以輕鬆咬動羊肉。
另外燉羊肉時,還可以放入一些配菜,比如胡蘿蔔和白蘿蔔。相比之下,我認為胡蘿蔔要比白蘿蔔更適合用來燉羊肉,胡蘿蔔和羊肉性質相同,都有溫補作用。胡蘿蔔不易放多,用量為羊肉五分之一即可,多了羊肉湯味道發甜。出鍋前半小時放入胡蘿蔔塊即可。
最後是盛盤使用,可以先把香菜末墊入碗底,並澆入羊肉湯汁,然後把羊肉塊盛入碗中,即可使用。鹽的量掌握不好,也可以這時再放鹽,根據自己口味輕重決定放鹽多少。最後提示一點,燉羊肉中途不可加冷水,如果羊肉沒燉熟而水少的話,可以加入熱水。
清燉羊肉時,都需要放哪些調料?大廚這樣燉羊肉,肉質細膩味道鮮。以上是清燉羊肉的一些做法技巧,所需的調料就是生薑、大蔥、花椒和食鹽,另外白芷也可以用來燉羊肉,有增香去腥的作用,效果不錯,一斤羊肉用2克白芷即可。大家愛吃清燉羊肉嗎?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和建議,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分享。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