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玄機:利他

2021-01-14 八度餘溫尚存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平安順遂,安穩喜樂。可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那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弄明白,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在描述夫妻關係的時候說道:

如果每一個配偶對於其伴侶的興趣都高於對自己的興趣,那麼他們之間便會有真正的平等。如果他們都很誠心地奉獻出自己,他們便不會覺得自己低聲下氣或受人壓制。只有男女雙方都有這種態度,平等才有出現的可能。

阿德勒在這裡為婚姻關係做了一個非常感人的總結:他認為擁有幸福婚姻的關鍵,就在於要主動給予對方關心。並且關心對方的程度要比關心自己的程度更高,這才能算得上婚姻中真正的合作。

相信很多已婚和有戀愛經歷朋友們都能明白阿德勒這段話中的智慧。

無論是婚姻還是家庭之間最根本的矛盾其實就是在於很多情況下,我們都過於關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對方的感受,過於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就容易在利己的心態中讓看似堅不可摧的關係分崩瓦解。

阿德勒的這個觀點跟稻盛和夫所倡導的利他理念不謀而合。

最近看了稻盛和夫的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了解稻盛和夫的人都應該知道他這一生的傳奇經歷。

他曾經成功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的上市公司,京瓷和KDDI。並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利用一年時間使其扭虧為盈,並創造空前利潤。

最讓人驚嘆的是,稻盛和夫所經營過的這三家實力很強的公司屬於完全不同的三個領域,而且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這就讓人不得不去深入思考,稻盛和夫到底為什麼能夠在經營領域取得這樣的成就呢?

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稻盛和夫在書中提到了能夠度過美好人生的秘訣,正是自己的利他之心是否可以發揮出來。

所謂「利他」,就是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放在首位,單純的用是非善惡去作為一切行動和判斷的標準。

正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人生當中的一切事情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內心所塑造的,內心的想法可以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

所以如果我們堅持以「利他」之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樣的話,善果終究會有一天能夠回到自己的身上。

1.利他之心可以扭轉自己的困境

稻盛和夫在書中說,京瓷起步的時候,最初得到的訂單,是來自松下集團的一家公司。

松下對產品的品質和交期有著嚴苛的要求,並且每年都會對供應商提出苛刻的降價要求。

對此,有很多供應商總是憤憤不平,一味抱怨松「欺負供應商」。

可稻盛和夫卻不這麼想,他想到的是,松下雖然要求嚴苛,但是每年都會照常地下訂單,並且他們對產品和價格的嚴格要求鍛鍊了我們,讓我們拼命努力,做出了許多物美價廉的產品。

由於這個原因,京瓷孕育出了能夠超越行業水準的卓越產品,並保證了良好的收益,甚至壟斷了歐美的市場。

而一味發牢騷,憤憤不平的企業,卻在競爭中有很多已經消失了。

面對困境的時候,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產生消極的心態讓事情向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而能夠把困難當成財富,積極面對的人才能在痛苦中獲得成長,最終扭轉困境,取得成功。

正如巴爾扎克所說:

「苦難對於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

稻盛和夫能夠在處於困境的時候,依然用利他之心為客戶著想,不斷打磨優化自己的產品,最終不但收到了客戶的認可,也增強了自己的競爭性。

其實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突破困境,為別人解決問題之後,我們自己所面臨的問題自然而然會迎刃而解。

2.利他之心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

稻盛和夫在書中舉出的兩個有關動物捕獵的例子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百獸之王獅子在一次捕獵成功,填飽肚子之後,會在之後一周的時間裡,即使獵物就在旁邊,他們也不會發起攻擊。

黑猩猩雖然是草食動物,但有些時候它們也會襲擊牛羊等大型哺乳動物,因為動物性蛋白質營養高,味道好,整個族群都會興高採烈地一起享用。

但是即使如此,黑猩猩也並不會一直捕獵,而僅僅是為了補充生存必須的那部分營養,偶爾如此。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存在著人類世界所沒有的節制,他們懂得知足,所以沒有煩惱,紛爭就會相繼變少。

而人類世界的煩惱大多來自於欲望過多,就如同自私利己的心態的根源也正是在此。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朋友小新,她本來和老公生活得很幸福,懷孕的時候,老公為了讓她不那麼辛苦,便讓她辭去了工作,安心在家裡帶孩子。

可孩子出生之後一切都變了,小新白天黑夜地照顧孩子,老公下班回家之後卻從不幫忙,只是埋頭工作或者一個勁刷手機。

小新找他幫忙,他卻說白天工作太累,晚上回來還不讓休息一下麼?小新很絕望地問我該怎麼辦。

我建議她試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小新照做了,除了照顧孩子的辛苦,還把老公的生活照顧得井井有條。

後來她逐漸發現老公變了,不但會主動承擔一些簡單的家務,還學著照顧孩子的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嚮往美好而舒適的生活,希望自己儘可能的少付出,多享受,可如果我們都去這麼想,那幸福生活又從何而來呢?各種矛盾都會在這種利己的心態中爆發出來。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根本的方式就是懷有一顆利他的心,少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多去思考如何做對他人有利的事情,這樣就可以控制自己欲望無止境的擴張。

而他人在感受到我們真誠的不求回報的付出之後,也會給予我們正向的回應,事情就因此能夠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正如稻盛和夫在書中所說:

愛己之心、私心、利己這些對於自我的執著才是人類欲望的真實面目。所以,能減多少這類欲望,就能從心中除去多少自我,真我所佔的比例才能相應擴大。

3.利他之心具有扭轉乾坤的力量

最能把稻盛和夫「利他」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一件事情就是日航的重建。

稻盛和夫認為,企業之所以破產,是因為包括領導者在內的全體員工,都持有著一顆導致企業破產的「心」,所以如何改變這顆「心」,才是重建日航的重中之重。

所以,他開始舉辦學習會,把他「拼命投入工作」、「不忘感恩之心」、「保持謙虛坦誠之心」這樣自己的人生哲學,試圖滲透到每一個員工的心中。

他經常會講這樣一番話:「大家都說這些道理非常幼稚,理所當然,十分簡單,但是,這些道理或者說思維方式,作為知識,大家或許都具備,但根本沒有掌握,更沒能實踐,這就是招致公司破產的元兇。」

在稻盛和夫的堅持之下,員工們由一開始的不屑,難以接受,最終終於讓所有人的態度都謙虛起來,認真聆聽他的講話。

正是由於他的哲學滲透到了每個員工的心裡,所以公司業績也就隨之飆升,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效果。

境隨心轉的原因正是如此,心就是我們的良心,我們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就是是非善惡,遵循的底層思維方式就是利他之心。

如此以來,依此行事,我們的人生,也有可能會發生不可預見的逆襲。

正如稻盛和夫所言:

「宇宙中吹拂著利他之風。只要揚起巨大的風帆,藉助這陣利他之風,人生之舟就能駛入美好命運的潮流,就能被導向幸福的方向。

結語:

稻盛和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秘訣就在於他的一顆利他之心。

這是他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是他決策的重要依據,是他人生中具備所有大智慧的外在表現。

如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那麼我們的人生必然會變得跟之前大不相同。

有如此改變命運的方式,我們為什麼不去試試呢?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曾將日本航空公司扭虧為盈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出了答案。今天提到的這本《心》中,稻盛和夫著重強調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始終保持利他之心。稻盛和夫回顧他八十多年的人生,總結超過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他告訴大家,不管企業還是個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1.什麼叫利他之心?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解釋什麼是利他之心。
  • 稻盛和夫成功的人生法則,曾國藩200年前就悟到了,利他就是利己
    曾國藩的成功在於他捨得投入,我們現在常掛在嘴邊的「利他就是利己」,原來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曾國藩200年前就悟到了。他能給你的,是普通人蛻變的心法。 他教給你的,就是既讓別人舒服,又讓自己舒服的至高格局和情商。適合身處複雜人情社會的你,品讀、學習。「利他主義」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自私的人永遠走不多遠。
  • 稻盛和夫: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稻盛和夫的家庭過去以印刷業為生,後來,由於戰爭,他們的房屋和工廠被毀,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年,稻盛和夫上了高中,決定幫助家人。於是他去找父親,讓他自己做紙袋賣。一開始,他把幾十個紙袋裝進竹框裡,騎自行車,沿街兜售,走到哪裡就去哪裡。
  • 稻盛和夫:誰的人生沒經歷過低谷?是什麼讓他從平凡走向偉大
    他,就是日本4大經營之神中唯一健在的一個,稻盛和夫。那麼他從平凡到偉大都經歷了什麼呢?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稻盛和夫:誰的人生沒經歷過低谷?人的一生時而波瀾壯闊,時而風平浪靜;時而平步青雲,時而跌入谷底……深究支配人生的核心力量,稻盛和夫先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比如他小的時候,一次經歷就能很好地說明。
  • 成功者通過「利他」來成就自己|稻盛和夫:我人生財富藏在這
    稻盛和夫一生經營事業秉承「利他」思維,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是不是對他人有意義,有幫助。02稻盛和夫是位有社會責任心的經營者,他以改變社會現狀,幫助國民提供生活水平為己任。重建日航很難,那時的日航不被國民和政府信任,社會的輿論都是唱衰,但是稻盛和夫考慮到「利他」原則,還是決定出山救助日航。他帶著兩個隨從走進日航,才一年多的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那時也沒有人願意認購日航的股票。
  • 稻盛和夫:利他就是利己
    當一個人以人類之子的視角看待萬事萬物的繁衍生息,以公共服務的意識參與時代進程的千回流轉,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就會具有利他性,稻盛和夫也用88年的跌宕起伏詮釋了管理的至高境界:利他就是利己。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借到利他之心,朝著幸福和成功前進
    在《心》一書中稻盛和夫先生是這樣說的:「從少年時代起,經歷青年時代,一直到踏入社會,我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我的人生是挫折和失望的連續:小學考初中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臥病在床、高中考大學失利、此後的就職也很不如意。」
  • 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做經營
    與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揚起風帆,就能飽受他力之風的恩惠,一帆風順,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馳。日航重建的奇蹟般的成功就證明了這個道理。我在日航重建之際,「為社會為世人」這種純粹的動機,也就是所謂「利他之心」,就是成功的原動力。經常有人這麼說:「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夠經營好企業嗎?企業經營的基本出發點不就是利己的欲望嗎?」
  • 稻盛和夫收官之作—《心》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一生的傳奇經歷,正是對這個比喻的最佳詮釋。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後進入世界500強行列;52歲,創辦第二電信KDDI,成為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78歲,受首相邀請擔任日航CEO,用一年多的時間,力挽狂瀾,化解破產危機,創造了空前的高額利潤,使得日航重新上市。
  •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自己的心:稻盛和夫《心》
    稻盛和夫,是企業界的傳奇,曾經一手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正當他潛心佛學、安度晚年之際,日本航空公司負債並宣告破產,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在他的領導下,日航重新復活,使之成為當年最賺錢的航空企業。
  • 稻盛和夫:如果硬要說我為什麼會成功,我都歸結於有一顆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把成功歸結於有一顆利他之心一個完全不懂航空的門外漢,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竟然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業績從谷底到頂峰,十分罕見。他就是稻盛和夫。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應邀擔任日本航空公司的會長。
  • 稻盛和夫:當你窮困潦倒時,不妨去做這2件事,遲早會為人上人!
    每一個成功之人都經歷磨練,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出身寒門,學習路上也並不一帆風順。但他卓越的一生令人難以望其項背,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創辦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將已經破產的日航重啟。這樣一個拯救2家公司,創辦2家世界500搶的偉大企業家,也是從一個普通人磨練出來的,靠著努力,意志力,從一窮小子,逆襲成了偉大的企業家。
  •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積善行、思利他
    編者按: 真實的稻盛和夫,比書本和媒體上所描繪的那位「經營之神」更具有一個普通老人的親和。但是親身接觸以後,又會切身地感受到來自一個偉大人物的光芒。哲學家、企業家、質樸的勞動人民、出家人、慈善的長者,在稻盛身上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角色。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這些忠告!
    近日,稻盛和夫塾長又一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正式對外出版發行,本書是稻盛先生復盤自己一生的經營哲學、人生智慧的凝結升華,從「道」的層面鼓勵人們培育美好心根,從而穿越逆境,收穫事業的成功以及幸福的人生。
  • 稻盛和夫:決定你未來「窮」「富」的,不是天賦能力,而是這3點
    稻盛和夫,日本的商業傳奇人物,他經歷十分坎坷,可謂是起點就十分不順利,被肺結核折磨,專科畢業面試屢次遭拒絕,他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他堅定信念,用願望的力量、利他之心和持之以恆的決心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再度出山,僅用兩年時間就讓即將破產清算的日航重新上市,堪稱奇蹟。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也是季羨林認為是「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88歲的稻盛先生把一生的智慧,總結為一個字,那就是「心」。人生都是由內心吸引而來,這是宇宙的法則。所以欲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先從「心」上下功夫。
  • 稻盛和夫忠告:人窮想翻身,就去做這2件事,50歲再知道就遲了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評價稻盛和夫,「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稻盛和夫的哲學,影響了很多企業家和普通人,讓他們走出困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我翻閱了大量關於稻盛和夫的資料,發現稻盛和夫提到,人窮要想翻身,就去做這2件事,你會越來越富有。
  • 一位陌生清潔工,為何讓稻盛和夫熱淚盈眶?
    稻盛先生就是這麼幹的。他用他的利他哲學,言教身教,僅僅一年,就改變了日航三萬二千名員工的意識,讓眾人的真善美煥發出來,每個人每天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工作,不斷改革改進。這麼做的結果,日航的業績一下子從谷底飆升至峰頂,達到全世界航空業第一,並遙遙領先。這個事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對照反省。
  • 曹岫雲:稻盛和夫的幸福觀,幸福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
    但這些耀眼的成績,都不及他的哲學思想深入人心。稻盛和夫擔任塾長的企業家學習會——「盛和塾」,在結束之前匯聚了全球超過1.4萬名經營者。他「利他」「敬天愛人」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一大批的企業家。那麼,怎樣看待稻盛哲學?舉個例子,曾經在一場千人的中國傳統文化大會上,有人給我提出問題:在這個中國傳統文化論壇上,為什麼要講一個日本人的哲學思想?我回答:稻盛和夫是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運用到企業中的傑出典範。稻盛和夫說:要把向中國聖賢學習的教誨和在企業實踐中獲得的體會,如實告訴中國企業家,讓他們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