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村裡有宅基地,但是一家人戶口已遷出了,老家的房子該怎麼辦?
對於現在的很多農村人,他們都到了城市裡去找工作,如果是最早出去的那一批人的話,確實是擁有著一定的商業頭腦的,可以在城市裡混出一片天了,那麼對於這些人他們在老家也是會有著自己的宅基地的,如果說他們在到城市裡奮鬥了多年之後,已經在城市裡買房安家了,對於原本在老家的房子應該怎麼辦呢?
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現在在農村種地確實是很難維持家庭支出了,他們就會選擇到城市裡去打工,那麼如果一個人將戶口遷出的話,其實還是可以由其他的家庭成員在進行大力他部分的土地房子,但如果是戶口全部遷出的話,村裡的房子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是可以選擇流轉的,眾所周知,農村的土地是屬於村集體的,為了要保障到農民的基本權益,近些年來國家給農村的房子實行了宅基地確權登記,這一個政策是明確了農村宅基地權屬的,那麼為了要解放農村的勞動力,鼓勵進城落戶提供了便利,對於農村土地是村集體的,那麼如果你們的戶口外遷了,也就說嘛自己是不屬於本村的集體成員了,也就不可以繼續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不過為了保障到他們的基本權益,鼓勵進城落戶創業,相關規定也是指出了,不可以讓村民以退出宅基地為條件落戶城市的,其實也就是意味著,即便是落戶城市了,房子還是屬於你的私人財物,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其實你還是可以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的,如果以後不想回到農村生活的話,可以選擇將房子在本集體成員之間流轉,或者經濟價值。
再來就是宅基地被收回的,其實主要宅基地上的房子是安然無恙的,那麼即便是你們全家的戶口都是外遷了,房子還是跟著地都是你們的,如果說有空了想要回去住都是可以的,以後老了想要回去養老的話也是非常方便的,村集體是沒有權利去收回房子的,那麼也只有等到以後房子年久塌方了,村集體才有權利對宅基地進行回收,不過對於這一種回收是沒有補償的。
如果你們一家人的個人戶口並沒有遷移出村子的話,想要再回去老家重新修建房子的話,老家的地皮都是可以繼續使用的,主要你們向有關部門去提交手續辦理也就可以了,在農村去蓋房子也並不是隨便就能夠修建的,都是需要申請,通過了申請,等到審批完成了之後才可以找人來進行修剪的,那麼如果說農村的住宅所有者本身是本地戶口的話,那麼不僅僅是擁有著一棟房屋的使用權,他們還擁有這個房屋的繼承權,可以合法的將它轉賣。
不過對於現在的房屋情況也並不樂觀,因為大部分人都不在老家居住了,所以想要賣掉農村的房子的話,也就只能偶賣給同村的人,一般也就連著地皮都賣掉了,在農村中的土地相關規定與城市中的也是由類似的,但是農村的土地屬於農村的組織集體,只有是在這個組織中的一份子才能夠有權利使用並且出售這些土地。大部分村民都是在建好房屋之後才離開的村子,所以這些宅基地的使用權利仍然還在他們的手裡,只不過這種使用權力是有一定期限的,等房子倒塌之後,這些房屋就會被逐漸回收。
那麼如果你是作為農村裡的這些房屋主人的話,不想要失去這些房子的話,也就需要去修繕號這些房子裡,如果出現了破碎的話建議立刻去修復好,不然等到徹底坍塌之後,這一片土地也就會被村集體收回了,那麼到時候如果還遇到了自己在城市裡不方便趕回來的話,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擁有了幾十年的地皮拱手讓人了。
最後,對於有償的退出宅基地跟宅基地流傳是有著相似之處的,宅基地的流轉是跟著自己集體成員之間所協商好進行交易的,有償退出宅基地是跟村集體協商補償,這一種方式也是可以讓自己獲得一部分的經濟補償的。其實如果說自己在農村還是有房子的話,還是建議不要轉手,如果出現了破碎的話,即使修理,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的房子就這樣留到別人手裡。如果以後老了想要回去農村養老的話,至少還是有一間房子可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