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支出能減多少稅?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等支出能減多少稅?—— 聚焦個人所得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徵求意見稿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等支出能減多少稅?——聚焦個人所得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徵求意見稿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葉含勇

10月20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開始為期兩周的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在10月1日已率先享受到「起徵點上調」減稅紅利基礎上,人們關心明年起用於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的支出,能多大程度獲得減稅。

「新華視點」記者採訪權威專家,詳解徵求意見稿。

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支出每年定額扣除1.2萬元

——徵求意見稿規定: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其中,學前教育為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學歷教育覆蓋小學到博士研究生。

——專家解讀:

據統計,目前我國公辦幼兒園年均收費約8000元、民辦幼兒園年均收費約2000元到1.4萬元;高中年學費和住宿費900元到3200元;高校本科年學費4200元到1.9萬元;研究生年學費8000元到1.3萬元。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測算,每年每位子女1.2萬元的教育支出扣除標準,可大體覆蓋全國各地各階段子女教育的平均支出,相當於我國城鎮就業人員人均月工資的2倍,並適度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

據悉,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由子女的父母等法定監護人扣除。父母雙方可分別按每孩每月500元扣除,也可由一方按每孩每月1000元扣除。

「考慮到學生流動性強,對不同區域、不同教育階段實行統一定額標準,有利於簡化稅制、降低徵納成本、防範道德風險。」甘犁說,為擴大減稅覆蓋面,子女接受民辦教育和在境外接受教育的支出實際也統一納入扣除範圍,對於二胎家庭,扣除額也將翻倍。

繼續教育:每人定額扣除3600元到4800元

——徵求意見稿規定:

納稅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教育期間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額扣除;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專家解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教授許建國說,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分設定額,是因為學歷繼續教育,尤其是在職研究生等費用標準一般高於非學歷繼續教育。

繪畫、藝術、體育運動等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能否減稅?記者了解到,繼續教育概念比較寬泛,一些未納入職業目錄的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與職業技能關聯度不高,暫不納入此次扣除範圍。

據悉,為降低徵管難度,非學歷繼續教育按照證書定額扣除。

大病醫療:對個人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的部分,按照每年6萬元的限額據實扣除

——徵求意見稿規定:

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社會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記錄的由個人負擔超過1.5萬元的醫藥費用支出部分,為大病醫療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萬元標準限額據實扣除。

——專家解讀:

據悉,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醫保體系,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報銷後,個人實際負擔比例和數額較低。將扣除限額定為6萬元,能夠覆蓋大部分大病醫療支出。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鋼分析,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當家庭自負醫藥衛生支出超出家庭總支出的40%時,則該家庭發生了災難性醫藥衛生支出。按此推算,我國的災難性醫藥衛生支出標準約為1.6萬元。此外,我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的起付線主要集中在5000元至2萬元,統籌考慮不同納稅人群收入水平、風險承受能力,允許1.5萬元以上的醫藥費用扣除是合理的。「將起扣標準確定為1.5萬元,體現了國家對大病患者家庭的關懷。」

首套房貸款利息:每年按1.2萬元標準定額扣除

——徵求意見稿規定:

納稅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償還貸款期間,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

——專家解讀:

甘犁認為,將扣除範圍限定於首套房貸款利息支出,是為了與「分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相銜接,兼顧調控效果,體現「房住不炒」的中央精神,更好地保障基本居住需求。

此外,目前商業銀行貸款月均利息約1025元到1189元,徵求意見稿規定每月1000元的扣除標準,與此較為接近。甘犁分析,從國際上看,韓國、墨西哥、義大利等國房貸利息扣除限額佔人均月工資約10%到15%,上述扣除標準約佔我國人均月工資15%,處於較高水平。

記者了解到,採取定額扣除而不是限額內據實扣除,主要考慮貸款利息支出每月變動,如採取限額以內據實扣除,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需每月調整扣除額,將大大增加徵納雙方負擔;此外,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年度間不均衡,前期利息支出超過扣除限額,後期低於扣除限額,如果採取限額以內據實扣除,納稅人無法充分享受扣除政策。

住房租金:無房者租房按每年9600元到1.44萬元標準定額扣除

——徵求意見稿規定:

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按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承租的住房位於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44萬元(每月12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小於100萬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專家解讀:

孫鋼測算,上述扣除標準較大程度覆蓋了全國平均租金支出水平,同時兼顧了各地租金水平的差異性。住房租金扣除標準總體上略高於房貸利息扣除標準,體現了對租房群體的照顧。

記者了解到,採取定額扣除而不按租金髮票限額據實扣除,是考慮了目前租房市場的實際情況,即大部分租賃行為並沒有開具發票,如果把發票作為前置條件,會增加納稅人負擔,還會推高租金價格。

此外,扣除方式為依據住房租賃合同扣除。根據規定,納稅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贍養老人:每年按2.4萬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徵求意見稿規定:

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的贍養支出,可按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年 2.4萬元(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應當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年2.4萬元的扣除額度。

——專家解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認為,將被贍養老人規定為60歲(含)以上老年人,與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規定以及當前退休年齡一致,社會易於接受。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老人子女已經去世,其孫子女、外孫子女實際承擔對老人的贍養義務,也可獲得贍養老人扣除。

切實減負:月入2萬元者可減稅超7成

今年9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提出,要按照「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要求制定具體範圍和標準,確保扣除後的應納稅收入起點明顯高於5000元,進一步減輕群眾稅收負擔,增加居民實際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記者以在北京工作的李某為例算了一筆帳,假設李某本人為獨生子女,兒子正在上小學,父母已滿60歲,在北京沒有購買住房、租房居住,自己正在攻讀在職研究生學歷,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四項專項附加扣除。

假設李某月工資為2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情況下,個稅改革前按每月35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計算,每月應繳納個稅3120元;今年10月1日以後取得工資,按每月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調整後的稅率表計算,應繳納個稅1590元,稅負水平降低近50%。

在此基礎上,2019年1月1日後取得工資,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後,其中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400元,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12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共計扣除4600元。

則李某每月應繳納的稅款降為830元,比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前少繳納稅款760元,稅負水平降低47.80%;比按照2018年10月1日以前每月35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計算的稅款少繳納2290元,稅負水平降低73.40%。

專家指出,總體看,此次公布的辦法較好地兼顧了公平和效率,減負力度超出預期,稅收徵管也力求簡便易行,儘量避免讓納稅人提供各種證明。鑑於該政策涉及面廣、實施情況複雜,國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防範虛假騙稅逃稅行為,確保徵管風險可控。

相關焦點

  • 新個稅贍養老人支出如何扣除抵稅 具體範圍和標準
    備受社會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8月27日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再度修改後的個稅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將「贍養老人支出」也予以稅前扣除,這是繼「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五項附加扣除之後,增加的又一項扣除。
  • 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支出每年扣除1.2萬元
    (原標題: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等支出能減多少稅?——聚焦個人所得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規定: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 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如何憑證?
    很多小夥伴都直接涉及子女教育、供房子、贍養老人等附加扣除項,在感受到給力減稅政策後,大家迅速開始關心起徵求意見稿中的細節內容,比如: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最關心他們的教育支出是否都可以抵扣?租房拼搏的年輕人關心以什麼憑證來作為房租支出扣除?
  • 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費用可向單位申報代扣
    那麼,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一年會減少多少稅負?哪些收入群體減輕稅負最明顯?房租支出、子女教育支出這些專項附加扣除部分,明年又會按照什麼標準和流程來進行?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負責人回應了包括紅星新聞在內各個媒體提出的熱點問題。
  • 能減多少稅?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關係億萬百姓的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究竟怎麼扣?扣多少?納稅人能減多少稅?記者採訪部分權威專家詳細解讀。子女教育:每月千元定額扣除 新增技工教育兒女上學,父母減負。
  • ...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贍養老人……這些支出可以抵扣個稅!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辦法擬2019年1月1日實施檢察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謝文英) 子女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究竟如何實現減稅?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辦法》明確了具體扣除範圍、扣除標準和實施步驟。
  • 夫妻能分攤扣除贍養老人支出嗎?最實用個稅申報指南了解下
    此次個稅調整有許多亮點,個稅起徵點調整成為每個月5000元,個稅納稅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這些措施更加注重惠及民生,關係到每個人的錢袋子。   這樣的福利怎麼享受呢?如何使用個人所得稅APP軟體進行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填報?
  • 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附加扣除——僅是個人所得稅扣除嗎
    2019年起,涉及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個人所得稅附加扣除填報。等看了該年1月1日施行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才知是來自國家的利好。該《辦法》規定,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來了 算算你能少交多少稅?
    《辦法》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 這些支出稅前扣除,看看你能享受到嗎,算算你能減多少稅?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每項能扣除多少錢?
  • 2021年,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怎麼確認?
    NO.1專項附加扣除前必須要知道的重要內容NO.2專項附加扣除申報實操講解NO.3專項附加扣除對我們來說,到底能省多少錢NO.4專項附加扣除常見問題確認專項附加扣除前這幾點您必須知道1、 個人在2020年12月前,需要對2021年的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
  • 個稅法二審:起徵點仍為5000,贍養老人支出可抵扣=間接提高免徵額
    贍養老人支出可抵扣=間接提高免徵額「這次草案是在充分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之後提出的,變化雖然不大,但能看出對社會公眾意見的吸納。」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翟繼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評價道。
  • 新個稅子女教育支出包括哪些具體範圍 如何扣除抵稅標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在確保10月1日起如期將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並適用新稅率表的同時,抓緊按照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要求,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和標準,使群眾應納稅收入在減除基本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再享有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
  • 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社會安穩的要求,更是對家庭和社會應盡的責任。8月20日,海城區法院審結一起贍養糾紛案件。原告嚴小芳(化名)與丈夫(已故)婚後生育三子五女,大兒子已去世,二兒子為貳級智力殘疾人。嚴小芳今年為85歲高齡老人,現處於癱瘓狀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聘請護理人照顧日常起居。
  • 聚焦個稅改革:六大專項附加扣除究竟能減多少稅負 月入萬元有望免稅
    陳昕是北京市東城區一家企業的人事經理,10月20日開始,她就一直忙著回復公司同事的各種諮詢,「都是詢問個稅專項扣除的事,大家算來算去都減了不少稅。」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額扣除。
  • 個人所得稅如何扣除子女教育支出
    不過,個稅修正案說明全文並沒有對「子女教育支出」做詳細說明,由於「子女教育支出」涉及子女教育的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教育支出的內容和範圍、子女概念的界定尤其是子女數量的規定等內容,因此,需要對「子女教育支出」進行量化,否則作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將難以操作。
  • 子女教育與繼續教育支出或可抵稅,教育行業將迎來哪些變化?
    還有一條值得注意的細則,即將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業內人士認為,若草案順利過審,將會推動整個教育培訓行業的正規化進程。同時,因國人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一直都非常重視,所以即使該政策實施,也不會給K12培訓帶來太大機遇。
  • 個稅不考慮贍養老人和嬰幼兒哺育的費用合理嗎?
    子女教育問題是眼下社會反響較大的熱點問題。各種課外輔導班層出不窮,費用動輒每小時一兩百元的收費標準,已成為很多家庭的負擔。那麼,諸如鋼琴班、美術班或者其他輔導班的費用能不能扣?如果扣,會不會造成新的不平等?此外,我國目前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那麼有些高收入階層上的是貴族學校,如果可以抵扣,會不會造成新的不公平?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贍養嶽父母能不能進行抵扣呢?
    《暫行辦法》第23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的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經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就是說,嶽父母不屬於被贍養人的範圍。於是網上的輿論又開始一邊倒,什麼「各自的父母各自養」、「從婚姻法到個人所得稅一致支持個人財產要分清」等等。
  • 家庭教育支出逐年上升 委員提案教育支出抵稅
    委員提案  教育支出抵稅,給家庭減負  郭廣昌說,中國人歷來重視教育,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2012年首次達到佔GDP比重4%的預定目標後,需要進一步提高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與此同時,普通家庭的教育支出佔個人和家庭總支出的比例越來越高。
  • 新個稅大病醫療支出具體範圍和標準 如何稅前扣除?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在確保10月1日起如期將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並適用新稅率表的同時,抓緊按照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要求,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和標準,使群眾應納稅收入在減除基本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再享有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