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個稅改革:六大專項附加扣除究竟能減多少稅負 月入萬元有望免稅

2020-12-24 浙江在線

11月4日,是《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截止日期。在線上公開徵求意見的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還舉行了多場座談會,向納稅人、財稅專家面對面徵求意見。

作為此次個稅改革的一大亮點,六大專項附加扣除究竟能給納稅人減少多少稅負?在實際操作中,抵扣如何更加簡便易行?記者進行了採訪。

減稅力度大

六大專項附加扣除一次性推出

納稅人月入萬元有望免稅

「專項附加扣除方案一公布,大家的關注點一下都集中到六項扣除上了。」陳昕是北京市東城區一家企業的人事經理,10月20日開始,她就一直忙著回復公司同事的各種諮詢,「都是詢問個稅專項扣除的事,大家算來算去都減了不少稅。」

從10月1日起,我國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部分減稅措施進入實施階段,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而當不少人還沉浸在收入增加的喜悅時,個稅改革第二波紅包——專項附加扣除的《暫行辦法》於10月2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發新一輪減稅的熱烈討論。

根據《暫行辦法》,此次新增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六個方面

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額扣除。

大病醫療。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住房租金。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據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每月扣除額度2000元。

對大多數人來說,在不發生大病醫療等非日常支出的情況下,可以同時享受的大致是4項: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或房貸利息、贍養老人。這意味著,從明年1月1日起,在提高起徵點的基礎上,每人每月還可以再扣除4600元。

陳昕也為自己算了一筆帳:家裡兩個孩子,一個讀小學,一個上幼兒園,每月可扣除2000元,自己父親年滿60歲,作為獨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家裡的房貸利息每月扣除1000元,這已經可以享受5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加上5000元的起徵點,意味著在已扣除「三險一金」的情況下,月收入萬元基本不必繳納個稅了。

此次個稅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徵求意見過程中,社會公眾對六大專項附加扣除的認可度也很高,認為扣除範圍、扣除標準超出預期。「六個扣除項目同時推出,最大限度釋放出減稅紅利,讓社會更早更充分享受到改革帶來的好處。」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

「六大專項附加扣除,與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個稅改革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也是向綜合稅制邁出了關鍵一步。」全國政協常委、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說。

△圖源自視覺中國

「寬」是總基調

考慮了不同納稅人負擔狀況

讓個稅更加公平

「專項附加扣除是此次個稅改革的最大亮點,也是最大難點,更是確保明年新稅法實施的關鍵環節。」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涉及面廣,具體情況十分複雜,對稅收徵管、納稅遵從、政府管理都是一個重大挑戰。

在目前的徵管配套條件下,制定一個完全公平合理而又可操作的理想方案困難較大。統籌考慮各種因素,在設計具體制度時主要遵循以下原則:公平合理,簡便易行,循序漸進,切實減負。

目前的《暫行辦法》體現了應享盡享的原則,大部分採取定額扣除的方式,即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按照定額標準享受扣除,既讓納稅人充分享受減稅紅利,又便利後期納稅操作,讓老百姓看得明白,稅務部門實施起來也簡便易行。

比如子女教育,扣除範圍從學前教育一直到博士研究生教育,子女從3歲到30歲的教育差不多都涵蓋了,能夠讓大部分家庭充分享受到減稅。

再如贍養父母,只要家裡有60歲以上的老人,且無論戶籍在何處,其子女均可以享受相應的扣除。值得關注的是,如果老人的子女已經去世,其孫子女、外孫子女實際承擔對老人的贍養義務,也可享受贍養老人的專項附加扣除。

「相比單純提高起徵點,這次專項扣除改革充分照顧了不同納稅人實際負擔狀況,能夠讓減稅紅包精準落袋,讓個稅更加公平,並推動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等民生目標。」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

儘管專項附加扣除力度不小,但仍有納稅人感到不滿足:「北上廣房價這麼貴,房貸利息這項扣除只有每月1000元,是不是少了點?」

對此,專家解釋說,房貸利息扣除標準不能拿幾個房價高的城市作比較,還是要綜合全國各地房貸情況。據測算,這一扣除標準約佔我國人均月工資15%,在國際上處於較高水平。

「大病醫療的專項附加扣除,限定納稅人本人享受。那孩子生了大病,是不是也應該抵扣啊?」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家庭只要有人生了大病,整個家庭經濟壓力就會很大。納稅人希望大病醫療抵扣範圍更寬些,也在情理之中。

「將大病扣除限定於納稅人本人享受,可能是出於徵管便利的考慮。但我國普遍的實際狀況是,一人生病全家負擔,應該考慮家庭成員發生了大病醫療費用,也能享受到專項扣除帶來的減稅。」張連起說,當然,個稅改革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根據實施情況進行動態調整,最大限度照顧到社會公眾的實際狀況和自身利益。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改革需要循序漸進,既借鑑國際經驗也立足國情。我們要先建立起基本制度框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徵管配套條件的健全,再逐步完善。」程麗華表示。

辦稅「不麻煩」

讓信息多跑路

儘可能讓納稅人少跑腿

「怎麼證明我媽是我媽?」「子女教育支出是不是要提供發票證明?」「提供抵扣證明會不會洩露個人隱私?」此次徵求意見過程中,社會公眾特別關心專項扣除的具體操作流程。

個稅專項扣除與基本扣除不同,需要根據每個納稅人的不同狀況進行精準抵扣,這就需要稅務部門充分掌握每個納稅人的家庭和財務狀況,個人信息的掌握程度成為決定專項扣除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

程麗華表示,方案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儘量簡化手續和流程,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儘可能減輕納稅人的辦稅負擔,同時實現徵管風險可控。

對群眾擔心的一些問題,《暫行辦法》裡實際上已有明確規定,稅務機關需要的專項附加扣除有關信息均由有關部門和單位向稅務機關提供或協助稅務機關核實,納稅人只需要將有關憑證留存備查,在申報時並不需要向稅務機關提供。稅務部門主要採取事後核查的方式,來防範和控制虛假申報偷逃稅款,最大限度地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會過多增加納稅人的負擔。

在此次徵求意見過程中,也有不少社會公眾針對如何提高專項附加扣除的便捷性提出了建議。

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認為,六項附加扣除涉及教育、醫療、住房等方方面面,納稅人申報具體需要做哪些工作,現在還不是很清楚,好多人也擔心會不會太麻煩,應該加強個稅宣傳,讓大家心中有數,更好地配合和支持改革。

「財稅部門可以開發個稅APP,大家下載到手機上,只要把收入、專項附加扣除等相關數據輸進去,軟體立刻就能算出來減了多少稅,這樣能讓大家一目了然,也更有獲得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職工戴天方建議。

「從稅收徵管層面看,《暫行辦法》的一大特點是信任納稅人、方便納稅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許建國表示,納稅人首次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需要提交相關信息,包括納稅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被贍養老人等個人身份信息。提交的渠道有兩個:既可以提交給扣繳義務人,也可以直接提交給稅務機關,充分考慮了方便納稅人和保護隱私問題。

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劉麗堅說,落實專項附加扣除政策,需要稅務部門對納稅人申報的大量信息進行甄別、比對和核驗,目前財稅部門正在會同教育部、公安部、衛健委等10個部門,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抓緊推進有關信息系統優化和數據共享工作,確保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落地實施。隨著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徵管操作的難題會得到有效解決,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會得到很好的落實。

大家都愛看

本周兩股強冷空氣來襲!這些地方要下雪啦,瑟瑟發抖!

雙11成交額浙江佔比超十分之一 有女子買買買,結果進了醫院

別光顧買買買!這個節日非常重要,值得銘記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侯瑋

見習編輯:江笛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出爐:會怎麼扣?能減多少稅?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繼10月1日率先釋放「起徵點上調」減稅紅利後,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22日正式亮相,標誌著我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邁出關鍵一步,釋放出更加惠民的積極信號。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10月20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開始為期兩周的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在10月1日已率先享受到「起徵點上調」減稅紅利基礎上,人們關心明年起用於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的支出,能多大程度獲得減稅。
  • 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 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選?
    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工資收入究竟有何變化?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選?今年元旦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起徵點」上調、三檔稅率結構調整、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改革全面實施後,給納稅人究竟帶來了哪些變化呢?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解百姓後顧之憂
    起徵點擬每年6萬元,個稅其實不是那麼簡單  此次個稅法修改,擬將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納入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 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工資收入究竟有何變化?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
    「起徵點」上調、三檔稅率結構調整、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改革全面實施後,給納稅人究竟帶來了哪些變化呢?近日,記者來到四川成都,走訪不同收入群體,給大家算了一筆帳。快遞員月繳個稅減少800多元在成都市區一個快遞網點,一位快遞小哥把工資收入的詳細情況透露給我們。
  • 月入過萬也能免稅?終於搞懂個稅扣除怎麼算了!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明年就要實行了。周到君這兩天採集了不少關於個稅扣除的問題,其中最熱的莫過於:我想知道,新政之後能省多少錢?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應納稅額少了80元,雖然說不上一筆巨款,但好就好在大多數人都能拿!在專項附加扣除的申報正式開始前,快來計算一下自己的錢袋能多多少錢吧。
  • 免徵額提高、專項附加扣除:個稅紅包 照單全收
    而一向會在節前發工資的單位,也因為這次個稅調整延後了發放時間。  本次個稅調整有許多亮點,許多措施更加注重惠及民生。2018年10月,個稅調整的第一步開始執行,將個稅起徵點調整成為每個月5000元。而在2018年12月,《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相繼公布,徵稅方式改為「預扣預繳+彙算清繳」,同時涉及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也具體明確。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來了 月入萬元或不需繳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 李金磊)10月20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這6大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明確了。這些支出都將能在稅前扣除了,又會給你省一大筆錢!  先來看每項標準都能扣多少錢?
  • 可以扣專項附加扣除的是什麼稅?什麼是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我們的個稅法正在進行巨大的改變,除了近期的個稅起徵點調整到每個月5000元以外,還將推出一項前所未有的舉措,叫做「專項附加扣除」。也就是說,將來每個月的收入要先扣除社保公積金,扣除免徵額,再進行專項附加扣除,剩下的部分才是需要繳稅的。這意味著我們到手的錢又要增加啦。
  • 個人所得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 下月起要這麼扣
    納稅人能減多少稅?標誌著我國個稅改革邁出關鍵一步,釋放出更加惠民的積極信號。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關係億萬百姓的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究竟怎麼扣?扣多少?納稅人能減多少稅?記者採訪部分權威專家詳細解讀。
  • 工資沒變化,個稅卻多了?稅務局:不等於稅負增加
    「每個月工資都差不多,為什麼這個月扣除的個稅比上個月多了?」上海市稅務部門12366熱線接到不少市民這樣的諮詢電話。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個稅法,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的申報方式,從原來的按月代扣代繳改為了累計預扣法,隨著累計收入的增加,適用的稅率從低到高,達到一定數額就會產生稅率跳檔,月度納稅也隨之增加。」所謂「稅率跳檔」,是指目前在我國,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收入扣減免稅收入、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7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稅。
  • 起徵點提高、專項附加扣除……個稅改革後 你的工資有什麼變化?
    到2019年,我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3000元左右,就沒有個稅了,到手的實收金額每個月大概要比以前多個200多元。王利繳納個稅的變化怎麼計算呢?從全國來看,2018年10月,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就減少了6000多萬名納稅人;2019年,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預計又將減少數千萬名納稅人。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個稅一處處長陽民:這次個稅改革,對中低收入者減稅減負的效果是最明顯的。
  • 個稅刷屏!6大專項附加扣除來了 一圖看懂明年少交多少稅!
    12月22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終於正式公布,2019年1月1日起實行;同時前兩天國稅總局也發布了《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意味著中國的個稅改革正式落地,減稅降費,拉開了新時代的帷幕。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熱點問題解答(42問)
    2019年1月1日起,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設立專項附加扣除,是這次個稅改革的突出亮點。由於6項專項附加扣除、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政策的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相關政策一經出臺,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為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政策、適用政策,小編匯總了近期納稅人關注度較高的個人所得稅熱點問題解答。
  • 2018年個人所得稅標準 2018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是多少
    本文整理2018年個人所得稅標準 2018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是多少信。更多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信息歡迎訪問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4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結束公開徵求意見。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是多少?減稅力度有多大?哪類人最受益?「單身稅」的解讀成立嗎?這四大焦點問題持續引發關注。 推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填表指南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是多少?
  •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如何實施?
    2、專項扣除費用是這次個稅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減輕了個人稅負,有利於個稅更好反映不同家庭的負擔情況,更好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功能。   3、專項附加扣除項的設立,實際上是在「基本減除費用標準5000元/月+五險一金免稅額+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的基礎上,再給居民個人增加了免稅額。也就是說月收入扣除社保,再扣除這些專項扣除費用,之後剩餘金額再納稅。
  • 免徵額提高,預扣預繳、彙算清繳,專項附加扣除……個稅紅包 照單全收
    2017年個稅收入達11966億元,個人所得稅成為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因此個稅的改革和調整除了對個人的收入影響之外,也是國家稅收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本次個稅改革和調整究竟怎麼惠及民生,大家能夠收到什麼實在的紅包,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十幾天之後,到2019年1月1日,我國個稅將正式引入專項附加扣除機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近期財稅部門已經在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進行內部培訓,為個稅減稅政策的切實落地做準備。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來了 算算你能少交多少稅?
    國務院日前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 這些支出稅前扣除,看看你能享受到嗎,算算你能減多少稅?資料圖。
  • 工資沒變化 個稅為何前低後高?稅務局解疑:稅負未增加
    圖說:個人所得稅諮詢宣傳專窗 採訪對象供圖近期,上海市稅務部門12366熱線接到不少市民這樣的諮詢電話:「每個月工資都差不多,為什麼這個月扣除的個稅比上個月多了?」目前在我國,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收入扣減免稅收入、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7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稅。也就是說,應納稅所得額超過部分按所對應的稅率級次分別計稅,這就是所謂的「稅率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