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工資收入究竟有何變化?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

2020-12-23 西部網

今年元旦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起徵點」上調、三檔稅率結構調整、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改革全面實施後,給納稅人究竟帶來了哪些變化呢?近日,記者來到四川成都,走訪不同收入群體,給大家算了一筆帳。

快遞員月繳個稅減少800多元

在成都市區一個快遞網點,一位快遞小哥把工資收入的詳細情況透露給我們。

四川某速運公司快遞派送員小林:

個稅(改革)前,收入比如說大概11000元左右的話,個稅扣除(繳納)大概就接近1000元左右,但是個稅(改革)後,同樣的工資,差不多少了800元錢左右,只有100元,確實少了很多。

按照新的個稅法:小林發放工資11000元,起徵點提高到了5000元,再減除小林可享受的子女教育、房屋租金共25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餘下3500元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稅率是3%10%,需要繳納個稅140元,比改革前減少了800多元。

四川某速運公司公共事務部負責人燕丹妮:

在新稅法之前,我們公司大概有90%的員工都需要繳納個稅,在改革之後,繳納個稅的人數下降了63%。據悉,公司最多的一位員工,這個月是享受了4900元錢的專項(附加)扣除。

按年計稅平抑月份稅負波動

由於快遞小哥的工資收入主要來源於計件提成,月份工資波動特別大。他們淡季收入只有4、5千元錢,旺季收入個別人可能高達兩萬元,老稅制「按月計稅」,低收入月份4千元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負,納稅額為零,高收入月份兩萬元的納稅額則高達1000多元。

現在,新個稅法「按年計稅」,在一個年度內就可以把收入較高月份的應納稅所得額,填補到免稅額度不足扣除的月份。比如,將小林3500元的「免稅額度」由高收入月份,調整到低收入月份,不僅低收入月份應納稅所得額剛好為零,高收入月份應納稅所得額也降了下來,整體上比「按月計稅」減稅400元。就有利於月份工資波動大,部分月度免稅額不足扣除的、中低收入群體,總體上拉低稅負。

工資收入越高 享受個稅優惠額度越大

個稅改革後,按年計徵,拉低了中低收入群體、月份工資波動大產生的稅負差。那麼新的計徵方式,對中高收入群體又有哪些影響呢?在成都一家軟體公司,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對一月份的企業工資單,做了詳細的梳理。

四川某軟體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 錢屹華:

今年1月份以後,我們的納稅人數大概下降了幾十個人,但是我們的納稅金額下降比較多,大概下降了62%左右。我們整體員工數大概是753個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最高扣除額度達到了5000元。

將林先生的月度工資取整為23000元,個稅改革前, 減除單位預扣的三險一金(專項扣除)1100元左右,再減除3500元的個稅起徵點(個稅免徵額),餘下18400元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稅率有3%10%20%25%,需要繳納個稅3595元。

個稅改革後, 由於個稅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林先生還可以享受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三項共3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餘下13900元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稅率有3%10%20%,需要繳納個稅1370元。

實行年度稅率表 扣稅方式有變化

雖然林先生算出一月份,自己應該繳納個稅1300多元,但是記者看到其工資單上的實繳金額卻為400多元。稅務人員稱,個稅改革後,實行的是「年度稅率表」計稅,和個稅改革前的「月度結算」有了差異。

新個稅法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將當月工薪收入和之前每個月的收入進行累計,再減除同樣累計計算的免稅額度,餘額按照個人所得稅「年度稅率表」預扣預繳,最後進行年度匯總結算。這樣,同一稅率對應的應納稅所得額就變成了12個月的總和,既有利於納稅人申報扣除,也方便扣繳義務人進行財務核算。

部分附加扣除 夫妻選扣有學問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本次改革,增加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不僅提高了納稅人的申報積極性,而且納稅人如果想充分享受政策的優惠,還有不少細帳值得算一算。

成都印鈔公司職工 李向鵬:

我愛人她的收入低一點,她的起徵點調整以後,她就可以享受基本上免稅的額度。我收入高一點,就把子女附加專項扣除劃到我的頭上,這樣我的節稅額度就更大一點。

按照新的個稅法:住房首貸利息可以選擇由夫妻一方按每月1000元扣除;子女教育既可選擇由夫妻一方按每孩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選擇夫妻雙方分別按每孩每月500元扣除。

由於這個扣除額度牽涉到工資收入的「級距稅率」,所以,李先生和妻子商量後,準備把這些扣除額度,全部交給工資收入更高的李先生,以享受更多的優惠。

△資料圖/視覺中國

大病"據實扣除" 另五項"定額扣除"

新個稅法實施後:子女教育、(學歷)繼續教育(職稱除外)、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五項,都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實行每月「定額扣除」;但是大病醫療不僅要「據實扣除」,並且要在次年彙算清繳時才能扣除。

四川省稅務局個人所得稅處副處長 楊柳:

考慮到全國各地的醫保結算系統略有不同,而且納稅人生病期間可能取得票據也不完整,甚至有跨年度生病的情況,所以對大病醫療這個支出項目,我們的設計是在平時預扣預繳環節不報送,統一在年度彙算清繳的時候,由納稅人自行報送。

楊柳介紹,考慮到大病醫療可能產生道德風險,所以新個稅法只對個人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的部分,按每年8萬元限額「據實扣除」。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教育、房貸利息等方面的實際支出要遠遠高於目前的扣除標準,但是要完全實行「據實扣除」,對徵納雙方而言,目前都還比較困難。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個稅一處調研員 任宇:

實行定額扣除是充分考慮到徵納雙方簡便操作的需要,也是國際慣例。這種標準的定額扣除方式簡化了徵納操作,減少了納稅人辦稅負擔,對於老百姓來講,很容易理解,稅務機關徵納雙方都非常容易操作,簡便易行。

△資料圖/視覺中國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 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選?
    記者調查:個稅改革後工資收入究竟有何變化?附加扣除夫妻應該如何選?今年元旦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起徵點」上調、三檔稅率結構調整、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改革全面實施後,給納稅人究竟帶來了哪些變化呢?
  • 起徵點提高、專項附加扣除……個稅改革後 你的工資有什麼變化?
    近期,各個企事業單位開始陸續發放新年第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了。那麼,按照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到手的工資收入和繳納的個稅金額,與改革之前相比又有什麼變化呢?因為新稅法提高了起徵點,有相當一部分納稅人能夠享受到每個月2000元或3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這樣算起來,再減去三險一金,月收入在10000元錢左右的原納稅人,可能就不用繳納個稅了。
  • [央視聚焦]記者觀察 個人所得稅改革 部分附加扣除 夫妻選扣有學問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本次改革,增加個稅附加扣除,不僅提高了納稅人的申報積極性,並且,記者還發現,納稅人如果想充分享受政策優惠,還有不少細帳值得算一算。   成都某公司計劃財務部主任 謝安山  今年的這個個稅扣除有一個特點就是由原來的代扣代繳的責任,向強調個人自主申報的責任(轉變),這個有助於提高職工的納稅主體意識,以前職工都不太關注這個個稅方面的政策。這次六項附加扣除過程當中,職工主動學習研究政策。這個也有利於財務部門減輕工作量。
  • 按年計稅、夫妻選扣 個稅改革後記者幫你算筆帳
    按年計稅、夫妻選扣、定額扣除......個稅改革後記者幫你算筆帳今年元旦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起徵點」上調、三檔稅率結構調整、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改革全面實施後,給納稅人帶來了哪些變化呢? 前天,我們關注了一些月份收入比較均衡的群體;今天,我們的記者來到成都,到一些月份收入有波動、有差異的群體,給大家算算帳、做做比較。按年計稅 平抑月份稅負波動在成都市區一個快遞網點,這位快遞小哥還不好意思把工資收入的詳細情況透露給我們。
  • 個稅重大變化!2021年度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如何操作?
    採用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小張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計減除費用6萬元而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就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也就是說,有部分固定從一處取薪且年收入低於6萬元的納稅人,雖然全年算帳不用繳稅,但因其各月間收入波動較大或者前高后低等原因,年中無法判斷全年所得情況而某一個或幾個月份被預扣預繳了稅款,年度終了後仍需申請退稅。而新辦法施行後就能免去這種麻煩。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解百姓後顧之憂
    此次修法有何看點?對百姓收入影響幾何?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採訪權威人士深入解讀。起徵點擬每年6萬元,個稅其實不是那麼簡單  此次個稅法修改,擬將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納入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申報
    日前,記者諮詢了市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詳細了解了如何享受這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以下簡稱「6項附加扣除」)。  納稅人須先通過四種方式中任一種填報個人信息:下載手機APP「個人所得稅」填寫,登錄各省電子稅務局網站填寫,填寫電子信息表,填寫紙質信息表。電子和紙質信息表都可以在稅務機關網站上下載。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與工資聯繫起來?
    在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等專項扣除上,可以選擇由父母或夫妻一方扣除,或者雙方按照規定標準分別扣除,夫妻雙方在決定扣除方式時,需首先估算當年度各自收入水平。  建議納稅人詳細學習了解專項附加扣除標準與相關要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個稅,如有需要應及時諮詢專業人士。
  • 免徵額提高、專項附加扣除:個稅紅包 照單全收
    而一向會在節前發工資的單位,也因為這次個稅調整延後了發放時間。  本次個稅調整有許多亮點,許多措施更加注重惠及民生。2018年10月,個稅調整的第一步開始執行,將個稅起徵點調整成為每個月5000元。而在2018年12月,《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相繼公布,徵稅方式改為「預扣預繳+彙算清繳」,同時涉及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也具體明確。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記者了解到,採取定額扣除而不按租金髮票限額據實扣除,是考慮了目前租房市場的實際情況,即大部分租賃行為並沒有開具發票,如果把發票作為前置條件,會增加納稅人負擔,還會推高租金價格。  此外,扣除方式為依據住房租賃合同扣除。根據規定,納稅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 工資不到5000要不要確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一年一度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開始啦!但是還有很多人說自己工資不到5000,不知道要不要進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確認,今天統一回復大家!一、工資不到5000,可以不填報專項附加扣除如果你每月工資薪金收入扣除三險一金後的金額未達減除費用標準(5000元/月,60000元/年),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可不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出爐:會怎麼扣?能減多少稅?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繼10月1日率先釋放「起徵點上調」減稅紅利後,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22日正式亮相,標誌著我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邁出關鍵一步,釋放出更加惠民的積極信號。
  • @所有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 關係明年收入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關係明年收入!此外,這類人明年暫不預扣個稅有一件事,關係到明年工資多少。個人所得稅APP開始確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了。用戶需要在12月31日前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如有變化,需及時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影響明年的每月收入。
  •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十幾天之後,到2019年1月1日,我國個稅將正式引入專項附加扣除機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近期財稅部門已經在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進行內部培訓,為個稅減稅政策的切實落地做準備。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新變化 全年工資不足6萬如何繳稅
    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圍繞這些個稅熱點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忘報漏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何補救?累計預扣個稅會少繳稅嗎?
    問:如何才能持續地獲得會計圈事?答:點擊右上方藍字「關注」即可。精會計專業事,曉會計專業理,業精於勤荒於嬉。大家好,歡迎閱讀本期強哥說會計。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忘報漏報如何補救?累計預扣個稅會少繳稅嗎?「加計抵減」與「加計扣除」到底有何區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忘報漏報如何補救?可以說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給廣大中等收入群體帶來了紅利,但是有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及時申報符合規定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對於這種忘報或者漏報的扣除信息,納稅人該怎麼辦?
  •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納稅人需在本月31日前完成
    四類人需要修改並確認此外,稅務部門表示,有四種情況需要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想修改2021年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比例;有老人在2020年去世,2021年不能再申請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夫妻一方不再申請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在2021年由另一方申報;房租和房貸需要替換扣除的情況,即2021年不再申報住房租金,改為申報住房貸款利息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個稅新政實施 「專項附加扣除」實惠看得見
    根據個稅新政,今後納稅人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這個新名詞,究竟包含哪些內容,納稅人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日前,記者專門採訪了南京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
  • 聚焦個稅改革:六大專項附加扣除究竟能減多少稅負 月入萬元有望免稅
    作為此次個稅改革的一大亮點,六大專項附加扣除究竟能給納稅人減少多少稅負?在實際操作中,抵扣如何更加簡便易行?記者進行了採訪。從10月1日起,我國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部分減稅措施進入實施階段,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而當不少人還沉浸在收入增加的喜悅時,個稅改革第二波紅包——專項附加扣除的《暫行辦法》於10月2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發新一輪減稅的熱烈討論。
  •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19 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計算
    至誠網(www.zhicheng.com)4月28日訊  個稅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重點關注的話題,因為個稅關係到大家實際到手的工資多少,2018年是我國個稅進行大改革的一年,很多新的個稅制度都於今年的1月1日已開始實施,雖然新個稅已經實施幾月,但還是有部分朋友還不清楚2019的新個稅是如何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