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種天然食物,並不是化工合成製品,誤解太深

2020-12-22 我是王梅子

100多年前,日本人發明了味精,從此家庭廚房中少不了這種調料。日本人池田在100多年前發明了味精,從此以後,廚師和無數的主婦們,從菜品不好味道中解救出來,做飯似乎不再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青菜、豆腐、土豆放點油鹽,在鍋中隨便炒一炒,加點味精,就能夠做出令人讚嘆的美味,幾乎所有家庭都用過味精這種調味料,今天詳細說一下味精到底是什麼?

01味精的起源

味精距今才百餘年,是近代事情,和別的調味料一樣,它的發現也是一個偶然出現的,起因如下:

1908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菊苗化學教授,正吃著妻子準備的可口菜飯。他發現湯的味道特別鮮美,用小勺攪動幾下,發現碗中只不過是一些海帶和幾片黃瓜。「海帶和黃瓜都是極普通的食物,怎麼會產生這樣的鮮味呢」池田自言自語起來,「嗯,也許海帶裡有奧妙。」職業敏感使教授離開飯桌,又鑽進了實驗室裡。他取來一些海帶,細細地研究。半年後,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穀氨酸鈉的化學物質,如把極少量的穀氨酸鈉加到湯裡去,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這個發現一出來,被日本商人叫鈴木三郎的看上了,本來計劃是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反而放棄,開始從海帶中提取穀氨酸鈉,和池田菊苗二人一拍即合,終於有一天,一種叫做「味之素」的調味品,在東京淺草一家商店面世,當時廣告詞是這樣的: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然而沒想到的是,味精就這樣一下子被使用起來,家喻戶曉。

02味精的成分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還含有少量的水分、脂肪、鐵、糖、磷等物質,特別容易溶於水,味道非常鮮美,最佳的溶解溫度在70~90攝氏度之間。當初是在海帶中被發現,後來工業化生產,是由大豆,小麥等含蛋白質的穀物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方法,製作出了純度高的穀氨酸鈉,從而加工成結晶狀或者粉末狀。

穀氨酸是人體需要的一種胺基酸,存在於各種食物當中,卻不能為食物增加鮮味,只有被提煉出來,變成穀氨酸鈉鹽的時候,才能為食物增加鮮味,所以味精的鮮味物質就是穀氨酸的鈉鹽,所以說味精是一種天然食物,並不是化工合成製品,誤解太深。

03味精的使用方法

1、味精在高於120度溫度的時候,能變成焦穀氨酸鈉,對人體產生有害物質,所以菜餚中放味精,要在臨出鍋前。

2、製作糖醋魚、糖醋排骨等食物的時候,不要食用味精,反而會使菜餚味道奇特,並不好吃。

3、食用味精還和菜的鹹淡程度也有一定關係,如果菜太鹹,加入味精,反而吃不出來鮮味。

4、在製作涼拌菜的時候,不要把味精直接放到菜裡面,先把味精融化後再放入,否則不宜溶解,起不到鮮味作用。

味精也算得上是一種天然食品,並不是個別人認為的化工合成製品,和別的調味品一樣,有自己的特性,在食用的時候要遵守原則,否則就達不到想要效果,而且還會產生一定副作用。

相關焦點

  • 危害大的是雞精還是味精?不要再搞錯了,人家是天然食物
    不要再搞錯了,人家是天然食物味精很多人都有著大錯特錯的想法認為味精是化工製品,對人體的健康會造成傷害和影響。但是對於味精來說這個「鍋」表示不會背。因為味精的製作中大部分都是以糧食為主,通過糧食的微生物發酵和提純所產生的一種調味品。
  •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對身體影響大?很多人都弄錯了,它是天然食物
    是花椒,麻椒,辣椒,香葉等等都是廚房當中常用的調味料,但是有很多人在做飯的時候,特別喜歡用味精和雞精來進行體現,那麼胃鏡和狙擊鏡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事實上隨著大家對養生意識的不斷重視,也都知道在高溫狀態下不能放雞精和味精,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存在著致癌的風險,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是否正確呢?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對身體影響大?
  •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大?多數人都弄錯了,它是天然食物
    但是前段時間大家一直都在說,雞精和味精在高溫狀態下會產生致癌的風險,以至於很多人對雞精和味精產生了一定的恐懼,那麼這樣的說法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呢?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大?多數人都弄錯了,它是天然食物味精很多人都覺得味精是化工製品,所以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是這樣的想法絕對是大錯特錯的,味精的主要原材料其實就是糧食,糧食通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緻而成的。可以這麼說,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通過大米和玉米等糧食作物,並不是化工製品,所以說只要吃法適當的話,不會給身體造成任何的影響。
  • 雞精和味精哪種危害大一些?其中有一種是天然食品,不要搞錯了
    說到廚房調味料,當然離不開雞精和味精了,因為這兩種調味料都有提鮮的作用。而有的人說,雞精和味精在高溫下會導致致癌的可能,這種說法讓很多人非常疑惑,雞精和味精哪種危害大一些?但其實,其中有一種是天然食品,不要搞錯了。一、雞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做菜的時候,都離不開雞精和味精。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較大?原來一直搞錯了,其中一樣是天然食物
    一、雞精和味精有著本質區別,大家要客觀對待1、味精在大家的印象中,味精屬於是化工製品,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味精主要是通過玉米和大米等糧食採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提煉出來的,是一種天然食物,所以在做飯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放味精來調味,起到增鮮提鮮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把握好用量,因為味精使用過多的話,會讓人感到口渴,還有就是味精與食鹽搭配在一起使用
  •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在100多年前,日本人池田發明了味精,從此一些飯店廚師以及家庭主婦從菜品不好吃中解放出來,無論什麼菜烹飪的時候,加入味精一下子變得鮮美可口起來,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相當一段時間滿足了人們追求鮮美的口感。
  • 雞精和味精哪一種會造成危害?多數人都搞錯了,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因此,大多數時候我們所吃的食物都需要用到很多調料,來製作出口感豐富的食物。常見的調料就是味精和雞精,但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味精和雞精之間的區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生活當中雞精和味精用來調味調鮮,是很多人做菜的時候常常選擇的最佳調料品,然而很少有人清楚雞精和味精的區別,也很多人根據常識會覺得雞精和味精不宜放在高溫之下,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那麼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味精是人工合成的?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現在有很多人家裡做飯都不放味精認為味精對身體不好甚至致癌這,是真的嗎?味精、雞精中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調味劑它不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出的「致癌物名單」中世界上已經有很多機構證明穀氨酸鈉的安全性
  • 雞精、味精哪一個對身體影響大?多數人搞錯了,它是天然食品
    不過說到最常用的調味品,那就不得不提味精和雞精了。這兩種調味品差了一個字,而許多的人對兩者的區別也不太懂。但前段時間這兩樣調味品也被大家過度的討論,因為有許多人認為雞精和味精在高溫的狀態下就會產生致癌物,這確實是讓許多人後背發涼了,這也太可怕了吧!我們每天都用到的調味品,居然可以致癌,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該是多大的威脅啊!不過這樣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 味精與雞精真的可以致癌嗎?哪個傷害更大?還能不能吃?
    我曾經問過身邊很多人是否吃味精,多數表示對於味精還是有些排斥的,表示味精是經過化工合成的,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味精是利用擅長分泌穀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澱粉,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種天然食品,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化工合成製品。穀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質。
  • 傳言說,味精是不健康的「化學合成品」?還敢食用嗎?
    1920年,中國化學家吳蘊初成功從穀物中提取並製成穀氨酸鈉,取名味精。此後,味精被用到我們的餐食中,是增鮮提味的「神器」。不知,從何時起,坊間傳言味精是化學合成產物、化工產品,它有毒、致癌、脫髮、殺精……真是造謠不需要成本呢,張口就來!
  •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大?多數人搞錯了,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所以說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吃到的美食都需要用味精和雞精進行調味,但是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味精和雞精的區別在哪裡,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生活當中很多人往往在喜歡做菜的時候放一些雞精和味精,然而很少有人清楚雞精和味精的區別,而且大多數的人會覺得雞精和味精不宜放在高溫之下,否則的話很容易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那麼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 味精化學合成,會致癌?不敢吃味精、雞精的都看一下,專家已曝光
    導語:味精、雞精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有不少家庭做完菜都會加一點味精或者是雞精,用來提高菜品的鮮度。特別是用來調製湯品,沒有味精真的不如有添加味精的鮮。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突然有這樣的一種傳聞,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的會導致癌症。
  • 揭秘:天天吃的味精、雞精真的致癌嗎?
    作為營養師,我曾經問過身邊很多人是否吃味精,多數表示對於味精還是有些排斥的,表示味精是經過化工合成的,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味精是利用擅長分泌穀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澱粉,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種天然食品,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化工合成製品。穀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質。
  • 雞精和味精哪個更安全?這些真相多數人不知道!今天給你講明白
    味精和雞精都是幫助飯菜提鮮而必不可少的調料,但味精和雞精吃多了致癌的傳聞屢屢觸碰到人們敏感的神經,有些人甚至不敢吃味精、雞精了,包括我自己也是很少吃。那麼味精、雞精到底能不能吃?吃了真的會致癌嗎?今天查悅生活就把有關雞精和味精的真相講給你。
  •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對身體不好?多數人都搞錯了,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導語: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它們之所以那麼美味,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食材本身就很出色,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調味劑的作用。現在的調味品真的很多,除了我們熟悉的辣椒、蔥、姜、蒜之外,還有一些人工合成的調味品,比如醬油、香油、麻油、豆瓣醬,以及雞精和味精。
  • 雞精和味精誰危害大?原來很多人都錯了,其中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所以一般我們在燒菜或者煲湯的時候都會放入雞精和味精進行調味,這樣燒出來的飯菜會更加的鮮美,但是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味精和雞精的成分區別在哪裡,都是用什麼製成的呢,今天就來給大家揭秘雞精和味精的區別。生活中基本上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雞精和味精,但是在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兩種的區別,而且有一種說法,雞精和味精不能放在高溫之下,不然會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那麼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
  • 味精是化學製品?味精究竟是怎麼做成的?別再誤解味精了
    味精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別再誤會味精了。大家都知道,做飯時通過放調味品,可以使飯菜更美味。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有:油、鹽、糖、醬油、醋、味精、十三香、蔥、姜等等。很多人做飯時,調味品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因此做出的菜,味道不是很理想。但味精這個調味品,不管放多少,都不會感覺難吃,甚至會覺得,放的越多菜越鮮美。年少時,家裡長輩總說,味精要少放,吃多了不利於健康。味精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別再誤會味精了。
  • 不敢吃味精?它到底做錯了什麼?味精:我到底還是扛下來所有
    味精:我到底還是扛下來所有。也許是人們對味精的誤解太深,就連科學家們都看不下去了。於是就啟動了針對味精、雞精、雞粉這些調味料的調查研究。其中解答了老百姓心中疑惑最深的問題,味精絕對是安全的都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產生一種叫穀氨酸的物質,然後和鈉結合就成了味精。
  • 你們家裡做飯放味精嗎,味精是怎麼被發現的,味精對人體有害嗎?
    在很多人家的廚房裡,有一樣東西,它本身的味道一般般,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地方,可是一旦放進某些食物裡,立即就會產生特別明顯的效果,讓這些食物變得非常美味,這就是味精。味精帶來的味道是鮮味,鮮是人類的五種基本味覺之一,是可以被我們的舌頭識別出來的。不過,你可能對鮮味的感受不會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