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化學製品?味精究竟是怎麼做成的?別再誤解味精了

2020-12-19 晨光養生

味精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別再誤會味精了。

大家都知道,做飯時通過放調味品,可以使飯菜更美味。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有:油、鹽、糖、醬油、醋、味精、十三香、蔥、姜等等。

很多人做飯時,調味品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因此做出的菜,味道不是很理想。但味精這個調味品,不管放多少,都不會感覺難吃,甚至會覺得,放的越多菜越鮮美。年少時,家裡長輩總說,味精要少放,吃多了不利於健康。

味精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別再誤會味精了。

我們刨析了味精的成分,從味精成分看,沒有什麼危害因素,也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味精就是提升食物鮮味,增加食慾的東西。

但味精的歷史,很悠久了哦。

1、1866年,德國從小麥中提取了,含有鮮味的谷酸鈉。

2、1908年,日本從海帶中提取了穀氨酸,並開發出了提鮮調味品——味之素。

3、1926年我國上海用小麥,通過水解法生產味精。

那個時代,科學技術有限,我們不能大量生產味精,所以味精價格昂貴。到後來我們發現了,發酵可以產生味精,於是大量生產推廣。

從味精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出,味精是從植物中提取的。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味精是化學物質呢?

在我們內心深處,存在一個想法——什麼事都可以將就,但吃的絕對不能隨便。特別是頻繁發生食品案件,讓人們對吃的心存疑慮。而且味精的作用還那麼大,幾粒小小的晶體,就可以把清水變成高湯。人們會覺得,怎麼那麼不可思議,絕對是化學物質,有毒的不能吃。

如果你去飯店吃飯,其它調味品放多了,弄的菜太鹹、太甜、太酸,大家都會抱怨,不願意再去吃了。而且大家口味不同,想要符合所有人的口味,真是太難了。於是商家為了抓住客人,在菜裡添加大量味精,而味精放多了,會提升菜的鮮味,人們反而更喜歡吃了。於是我們每次出去吃飯,都有股濃濃的味精味,讓大家誤認為,味精是不好的。

相關焦點

  • 味精是一種天然食物,並不是化工合成製品,誤解太深
    日本人池田在100多年前發明了味精,從此以後,廚師和無數的主婦們,從菜品不好味道中解救出來,做飯似乎不再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青菜、豆腐、土豆放點油鹽,在鍋中隨便炒一炒,加點味精,就能夠做出令人讚嘆的美味,幾乎所有家庭都用過味精這種調味料,今天詳細說一下味精到底是什麼?
  • 味精真的是「化學物品」?味精真的毀了中國美食?還有人吃味精
    炒菜時需要放入調味料來增加味道,油,鹽,醬,醋,味精,是我們比較常用的調味,不過有的小夥伴在放入調味料時,經常拿捏不準該放的量,導致做出來的菜,太鹹了,或是太淡了。而味精卻不一樣,不管加的再多,你都不會覺得難吃,還會覺得怎麼這麼好吃。接下來隆重介紹下今天的主角:味精。
  • 味精不能吃?從不買味精卻吃了味精很多年,隱藏的味精有哪些
    味精不能吃?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從來不買味精,卻吃了很多年的味精,甚至每天都在吃味精,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隱藏的味精,關於味精的這些誤會,看完你就明白了。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看到很多人都在說味精不能吃,具體因為什麼不能吃我也忘記了,但好像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家從來不買味精,也再也沒吃過味精了,家裡不買味精就真的從沒吃過味精嗎?味精到底能不能吃我們先不說,先來說說隱藏的味精有哪些。
  • 味精是化學合成的致癌物?雞精跟味精比哪個更健康?別再被騙了
    近幾年來,味精的口碑越來越差,我們廚房裡的調味料漸漸失去了味精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雞精。味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人們稱之為化學合成物,甚至有傳言說經常吃味精可以致癌。事實真的如此嗎?味精和雞精相比,到底哪個更健康呢?
  • 傳言說,味精是不健康的「化學合成品」?還敢食用嗎?
    味精自己也是相當的委屈呢,我怎麼成了有害的物質了,這口鍋,背不動啊。味精到底是不是對人的身體有害呢?我們該不該食用味精?康康來為您揭曉!先來了解一下,味精的主要成分。我國的味精都是以玉米澱粉、大米等穀物為原料,通過發酵、 提取、精製而成,工藝與釀酒、制醋、酸奶等類似,根本不是什麼化學合成。這些天然食物和穀物無毒無害,符合國際標準的穀氨酸鈉,自然也是無毒無害的。所以味精也算是天然食品,並不是化工合成製品,是比較安全的增鮮劑。
  • 你們家裡做飯放味精嗎,味精是怎麼被發現的,味精對人體有害嗎?
    而對鮮味的味覺,則要再長大一點,才慢慢變得敏感起來。但大多數時候,大人意識不到這個問題,自己吃到了很好吃的東西,比如很鮮美的雞湯,總是說讓孩子多喝一點,可是孩子們卻對這樣的食物卻沒有太大的感覺——原因就在這裡。有些人會覺得,味精不太健康,認為它是額外的添加劑。
  • 吃太多雞精味精有致癌風險?味精和雞精的區別?專家教你怎麼吃
    味精呢是為食物增鮮的調味料,炒菜的時候適當的加一點,能讓食物的味道更加的鮮美。但是呢關於味精是否健康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那味精是化學製品不假,它的主要成分呢是穀氨酸鈉,而穀氨酸鈉就是一種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很多天然食物當中都有,那並不是什麼有毒物質。
  • 味精化學合成,會致癌?不敢吃味精、雞精的都看一下,專家已曝光
    導語:味精、雞精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有不少家庭做完菜都會加一點味精或者是雞精,用來提高菜品的鮮度。特別是用來調製湯品,沒有味精真的不如有添加味精的鮮。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突然有這樣的一種傳聞,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的會導致癌症。
  • 帶你認識味精「真面目」:多年來,是我們誤解味精了
    味精,它是鮮味的好朋友,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調味品之一。但是也有人聽說過味精的一些不好的傳言,例如對身體有害,致癌之類的。事實上,關於味精的「流言」已然有覆蓋事實的趨勢了。你確定你真的了解味精嗎?
  • 雞精與味精的謠言
    我國味精生產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並成為世界味精生產大國。2010年我國味精產量。味精化學成分為穀氨酸鈉,化學公式C5H8O4NNa·H2O,摩爾質量187.13g/mol,熔點為232℃是一種鮮味調味料,易溶於水,其水溶液有濃厚鮮味。與食鹽同在時,其味更鮮。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味精有特殊鮮味,但在高溫下(超過120℃)長時間加熱會分解生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所以在烹調中,不宜長時間加熱。此外,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從化學角度講,鮮味的產生與胺基酸、縮氨酸、甜菜鹼、核苷酸、醯胺、有機鹼等物質有關。鮮味劑的主要代表性物質有味精、雞精等。1、味精。
  • 被嫌棄的味精:致癌?化學合成品?專家告訴你,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別經常外出吃飯,外面的餐廳只會放味精,吃多了多身體不好,還有可能致癌!」對於類似的話,家人是否經常會這麼叮囑你。雖然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卻經常被人們嫌棄,人人畏懼。那它真的會致癌?會讓人脫髮?是化學合成品嗎?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說清楚了!
    必備的調味品但近幾年關於味精的傳言比比皆是"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真是化學合成的嗎?熬煮海帶湯、骨頭湯、肉湯時會發現它們有獨特的鮮味,其實這正是穀氨酸鈉的功勞,穀氨酸鈉本就是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物質。從現代食品工業來看,味精是經過微生物發酵糧食等原料生產而成的,生產工藝與釀酒、制醋類似。
  • 漲知識|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說起味精,以前也是家家戶戶廚房裡必備的調味品。但近幾年關於味精的傳言比比皆是:"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國標中是這樣限定味精的:以碳水化合物(例如玉米、澱粉、糖蜜等糖質)為主要原料,經過微生物(穀氨酸棒桿菌等)發酵、提取、中和、結晶以及乾燥而製成的「具有特殊鮮味的白色結晶或者粉末狀調味料」。味精真是化學合成的嗎?
  • 味精和雞精哪個對身體的傷害大?常吃雞精、味精會致癌嗎?
    大家是不是都應該聽過味精會致癌這個事?這其實是一個烏龍事件,雖說最終結果證明了味精並不會致癌但真相往往已經沒人關注了。味精作為提鮮的調味料,真的有那麼大危害嗎?雞精又是怎麼回事呢?醫生告訴你。味精的化學名稱叫穀氨酸鈉,味精的提鮮作用就是依賴它,穀氨酸鈉不在任何致癌清單中,即使是在高溫作用下生成的焦穀氨酸鈉,同樣也不是致癌物,只是失去鮮味罷了。而焦穀氨酸鈉還被廣泛應用到化妝品、護膚品和藥品中,能起到很好的保溼和乳化作用,怎麼會致癌呢?其實大家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抱有一定的敵意,再加上化學名稱聽不懂就潛意識裡認為這個東西是有毒的甚至會致癌。
  • 天天吃味精,味精到底是什麼?是化學物品?看完漲知識了
    美食隨著網絡發展迅速,很多消息就要一傳出,瞬間讓大家熟知,比如說之前就傳聞過味精有害,味精是化學物品。曾經瘋傳了幾年,人們都認為味精是化學產業做出來的東西,不管是美食,只要放上味精都能變美味,甚至一鍋湯,放入味精也能成為美味的高湯,人們對其能力也產生了質疑。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最大?究竟能不能吃?原來很多人都誤解了
    在廚房的眾多調味料中,很多人對於雞精和味精都有很深的誤解,認為這兩種調味料吃了對身體不好,容易生病,那麼事實的真相真的如此嗎?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最大?究竟能不能吃?咱們這裡就來討論,看完之後,估計很多人都會對這兩種調味料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一起來看看吧!
  • 味精加熱會致癌?雞精、味精還能不能好好吃?多少人在誤解它們
    「味精加熱到120℃時,使用後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相信類似的信息大家都沒少看,有很多養生文章都說味精是致癌物,在做菜時應該不要放,事實真是如此嗎味精:首先我們應該對這些調味料進行了解,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
  • 你吃味精麼?(上篇)風險、畏懼與食品安全
    為什麼有人厭惡味精? 經了解,人們拒絕味精主要有如下幾點緣由:味精不是自然食品而是化學製品,味精傷大腦,味精緻癌,外國人都不吃味精可見其不好等等。 以上緣由是否成立?先說結論:大多都不成立。
  • 味精吃多了會傷身!?關於味精的真相,這次全部說清楚!
    味精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是有很多人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的產物,認為味精是有毒的。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味精。味精是什麼?有人會跳出來說:味精是經過化學反應後,獲得的一種化學物質!現代食品工業中,味精是用微生物發酵糧食、澱粉等原料生產出來的。這樣的工藝和釀酒、制醋類似的。人們不害怕吃醋喝酒,怎麼就唯獨覺得味精有害呢?味精的原料是澱粉,它是標準的食物中獲取鮮味的過程。味精會致癌?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