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中國古代名將非常多,當然,這些名將有的是實打實,的確很牛,比如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徐世勣、嶽飛、戚繼光等等,正史都有詳細記載,打了多少仗。但有些歷史人物被嚴重刻畫和誇大,明明沒什麼功績、戰績,卻被後世的演義小說、評書描繪成了戰神級一樣的人物。比如下面這五位。
第一位是李廣。李廣是漢朝在長城一線抵抗匈奴進攻的主將,曾先後任上谷、上郡、隴西、北地、雲中、代郡、雁門、右北平等地太守,善打硬仗之名傳於天。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所以,千百年來,很多人為李廣打抱不平,說此人功勳赫赫,但未能封侯,叫「李廣難封」,說懷才不遇,時運不濟。
實際上,這位深受後人尊敬的李廣,有名將之稱而無良將之實。史書記載李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實際上很少有勝仗,有的只是個人驍勇的戰例和事跡,「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皆以力戰為名。」但卻並無大的戰功。
關於李廣,我們知道更多的只是個人神勇之事。比如「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後人常說李廣率百騎從匈奴數千騎眼皮底下脫險的急智。換句話來說,李廣身為一軍之將,竟然置大軍於不顧,率百騎為追殺三名匈奴軍而遭大敵,險些被擒殺,本身就是大不智。
公元119年,元狩四年,在這場漢匈戰爭中最為顯赫最具有決定性的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卻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李廣的才能,最後李廣憤愧自殺。
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李廣頂多是一個勇士,但不能算名將。
第二位是關羽。關羽,我們太熟了。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
以至於此人死後,被神化,被認為是忠義的化身,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其實關羽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功績嚴重不符。此人完全是一位被後世的小說、演義神化的人物。因為歷史需要樹立典型,樹忠義典型,同時關羽剛好代表傳統中國夢中的俠客夢。
看《三國志》我們只看到了關羽敗徐州,敗投曹操,敗荊州,敗麥城,總之敗多勝少,而對於刮骨療傷更是無稽之談。
同時關羽此人還是一個好色、愛慕虛榮之人。《三國志》記載,關羽屢請曹操,欲得秦宜祿妻。曹操疑其有色,及城陷,曹操見之,乃自納之。
北宋初,趙匡胤將關羽張飛從陪祀者行列剔除,理由很簡單,關羽張飛沒什麼作為,品行也不咋地,不配和姜尚一同被祭祀。
所以,關羽最多只是三國中一員猛將,但並非戰神,更非武聖。他是最被後人高估的歷史人物。
第三位是陳慶之。陳慶之,南北朝時南朝蕭梁戰神。據說此人打仗15年從未有敗績,而且每次都是與兵力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已方的敵軍對陣周旋並能出奇制勝,曾經創造了以三千人對陣一萬人鎮守的虎牢關、卻僅以三天攻破的軍事奇蹟。
此人率7000人,橫掃河洛,14月內連下北魏32城,攻無不克。大小凡47戰,以7000兵力,先後破魏軍丘大可7萬、楊昱7萬、元天穆數萬,降費穆2萬,直陷魏都洛陽。最後擁立元顥為帝。
以至於當時人就說:「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就是陳慶之的代名詞。
但水分很大。我們在《魏書》《北齊書》等史書中,陳慶之卻並非戰無不勝,亦曾敗得狼狽。《梁書》等南朝史書中,本來浮誇風現象十分嚴重。郭文中「『棋』開得勝」一節裡陳慶之以2000戰勝對手2萬的首戰,《資治通鑑》採用的正是《梁書》裡的數字,但這個數字到了《南史》裡面就更加誇張了,並沒有記載陳慶之有多少人馬,可對手那邊的兵力居然上升到了10萬。而在《魏書》裡面乾脆連提都沒提有過這樣一次戰鬥。
而幾乎所有陳慶之指揮戰役的史料,也猶如裸體記載,只說跟誰打,在哪裡打,然後就打得敵人落花流水。真實性很難讓人信服。
總而言之,陳慶之最多名將,但絕不是那種能以7000人戰勝50萬人的戰神。
第四位是秦瓊。對於秦瓊,我們很熟悉,跟關羽一樣,此人也被神化,如今成了門神。
《舊唐書·秦瓊傳》記載說,叔寶每從太宗徵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闢易。意思是秦瓊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具體殺過哪些敵將,史書卻無詳細記載。
所以,秦瓊應該只能算是一個名將,但絕非演義中戰神級名將。
第五位是薛仁貴。薛仁貴在貞觀末年投軍,一生徵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傳奇故事。
薛仁貴跟秦瓊一樣,都是演義小說神化的歷史人物。後世為了美化他,除了小說中創造的劇情之外,還將張士貴的部分事跡添加到薛仁貴頭上。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嚴重被誇大的歷史名將,尤其是關羽和薛仁貴。
道聽途說,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如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認真了解一下,或許有不一樣的收穫!
識別圖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開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