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極星總在地球的正北方向?實際上它是一個固定的「崗位」

2020-12-14 奇點使者

引言:在中國神話中,天界和凡間一樣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職位,例如看守南天門的門將、鎮守煉丹爐的守衛等等。而在地球的星空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北極星千百年來一直都處於地球的正北方向,有天文學家將其看作是一個固定的「崗位」。

在漫天的星空中,如果要找一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都較為熟悉的星星,那應該是位於地球正北方的北極星了。在沒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古代,古人大多數時候都是靠北極星來指引方向,因此北極星也有個別稱叫「啟明星」。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所指的北極星和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北極星並不是同一顆星球,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發現,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北極星實際上是一顆名為「勾陳一」的恆星,它距離太陽系大約430光年。這顆恆星原本就屬於小熊座,而並非屬於北極座,那麼它是如何成為北極星的呢?這就要從北極星的定義開始說起。大多數人認為北極星就是位於地球正北方的恆星,它始終都是同一顆星球。前一種觀念是正確的,而後一種說法則存在問題,因為萬事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宇宙中的天體也在不斷地運動。

除此之外,我們所說的北極星實際上位於地球自轉軸或者其延長線上。而我們的自轉軸會隨著地球自轉運動、公轉運動而運動,所以在不同時期北極星並不都是同一顆星球。據天文學家長時間的觀測和研究發現,地球自轉軸每經過2.57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周期運動,該現象被定義為「地球進動」。看到這,很多朋友或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不是說北極星是自轉軸北端指向的星球嗎,那自轉軸時刻都在轉動,為什麼北極星還能夠一直出現在地球的正北方向呢?

實際上這與人類對於北極星的定義是緊密關聯的,我們把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恆星看作是北極星。由此可知北極星並不專指某一顆恆星,而是在自轉軸運動過程中有可能指到的那些恆星。這也就是說北極星的身份可以由不同的恆星擔任,目前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歷史上有超過30顆恆星先後扮演了北極星的角色,而且大約每過800年左右就會更換一次「演員」。

而扮演著如今北極星這一角色的恆星是勾陳一,專家預測它會在接下來十幾年中越來越靠近地球,然後再逐漸離地球遠去。下一個準備上場的是勾陳四,天文學家預測它的「上場」時間應該會在大約500年之後。有趣的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牛郎織女星中的織女星也被列為北極星的「候選人」之一,但如果人類想要看到織女星真正成為北極星的話,需要將人類文明延續到1.15萬年後。

由此看來,地球上出現的北極星實際上更像是人類社會中一個固定的崗位,經歷一定的周期後就會有新的恆星上崗。在古代它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幫人類指引方向,而這一作用在如今通訊發達的人類社會中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或許等到人類返璞歸真的那一顆到來,北極星的作用又將重新凸顯。

相關焦點

  • 北極星是指哪一顆恆星?為什麼它能夠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而古人在觀察研究星星運動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參考物就是北極星,因為它不會跟其它星星一樣,會變動,它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永恆定位在正北方。所以北極星是古代航海、野外活動辨認方向的一個很重要指標,另外也是小至觀星入門之辨認方向星座,大至天文攝影、觀測室赤道儀的準確定位等皆為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北極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也靠它的星光來導航。
  • 如何在北半球確定東南西北方位,北極星或許是最便捷的自然指示物
    地球的形狀是一個近似正球體的三軸橢球體,我們可以把地球姑且看成就是一個正球體,我們人類就生活在這個球體的表面,地球球面上的點我們如何來確定其位置呢?在小範圍內我們可以利用周邊的地理參照物來進行相對的定位,比如河流、山地等都可以作為定位的參照物。
  • 在「地理或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東西南北方向?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一個近似正球體的三軸橢球體,我們可以看成是一個正球體,球體表面上的點,是沒有「東南西北」方位的,所以地理方位是我們人為規定出來的。我們利用地軸來確定南北極點,指向北極星的一端定義為北極點,利用緯線來確定東西方向,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順著自轉方向就是向東。地理中東南西北的方向判定,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地圖上的方向判定,二是現實生活中的方向判定。
  • 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連地球自轉軸的方向也會變的
    關於地球自轉軸的方向,由於軸為線,所以可以指向南北極。又因為目前軸線指向的北極附近有北極星坐鎮,因此我們只以北極區域作為標準定義軸線的指向。地球自轉軸的指向會因為軸向歲差而變化,但其變化是緩慢的。目前的指向大約距離北極星約0.75度,隨後將會變化。
  • 【知識專欄】天文臺觀星科普小記:「地球一直在自轉,為什麼我們卻感覺不到?」
    (圖8)再換一個方向,仔細看一下仙后座(側立起來的W),它的旁邊是仙女座。我拍到的那一長串仙女座的星星,也在圖8上標出來了,簡直是一模一樣,大家看到了嗎?地球沿著貫穿南北極的一個軸進行自轉,地球北極軸線指向的方向有一顆星,不管地球怎麼自轉,這顆星永遠對著地球的北極點,所以,我們把它叫作「北極星」。
  • 北極星的疑惑:「我怎麼摸不著北了?」
    北極星是現在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對於身處北半球的人來說,它的位置幾乎不變,可以用它來辨別方向。圖1 來源:作者提供但根據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科學家們對地球自轉的研究,在未來,北極星的這一作用將被織女星替代。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地球自轉變化?地球自轉的變化對我們眼中的星空有什麼影響呢?
  • 網友教用手錶辨方向 分不清東南西北童鞋有救了
    儘管現代人跑去荒郊野外不辨南北的機會不多,但是對於出差到一個陌生城市都有可能暈頭轉向的人來說,這個小常識確實還挺有用。   記者實驗 揭秘神奇之處   為什麼通過手錶和太陽就能算出北方的位置呢?這種方法到底準確不準確,記者來一一揭開這個小竅門的神奇之處。首先地球在24小時內自轉一周,這也造成了我們的日夜更替。
  • 【二附集團·通師二附】微課堂丨身邊的科學:博物苑裡識方向——走近指南針
    (東、南、西、北 「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地球上的方向是人為規定的。一般來說,方向是相對的。一個地點,由於其參照的地點不同,它可以是東、是西,也可以是南、是北。首先,如果地圖上標有方位記號,那麼,方位針箭頭所指的就是北方(N)。
  • 地球為什麼繞著太陽轉?它又為什麼自己旋轉?
    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和它自身的自轉一樣,本質上是運氣不太好的結果。如果隨便拿起一個物體拋入空中,你會發現讓它完全不旋轉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星雲(凝結形成恆星和行星的巨大氣體塵埃雲)來說也是一樣。它們總是不可避免的擁有一點旋轉。當形成星系的氣體雲向內坍縮,物質在中心集成一團(太陽),同時周圍伴有一個盤狀平面,這個物質盤繼續擠壓形成眾行星。
  • 初識地球經緯網
    一直到1522年9月,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成功,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有了科學的認識。地球不是一個正圓體,它是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橢球體。地球為了更方便的研究地球,人們採用地球儀便於演示。地球儀繞一根傾斜的軸旋轉,稱之為地軸,這根軸是假想的,實際上地球上不存在。
  • 它真的是恆星嗎
    從科學概念中,北極星指的是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它的直徑大約為5200萬公裡,質量是太陽的4倍,同時,北極星與太陽一樣,都是恆星,並且北極星的亮度要比太陽更高,這也是為何在地球的夜空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它的原因之一。在古代,人們對於宇宙和各個天體不了解,夜晚抬頭看向天空,總會編造一些非常美好的故事,並且將天上的星星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 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和月亮的形成有關,你知道這樣有什麼好處嗎
    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現實中它並不存在,但是人類卻必須依靠它來區分地球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地軸的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北極,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南極,我們的地球也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極移"。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
  • 方向兒歌幫你教孩子認識方向方位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常見問題>正文方向兒歌幫你教孩子認識方向方位 2011-06-02 10:51 來源:搜狐母嬰
  • 野外迷路怎麼辨別方向
    如果在野外迷路了,人一定要冷靜,保證思維和行動不混亂,並且確保自身安全後,通過自身的知識或經驗來辨別方向,仔細觀察周圍環境,藉助一些輔助工具找準方向。以北半球為例子來說一下如何找對方向。指南針:野外出行的必備物品,也是最快速和準確的幫人識別方向的得力工具,如果在野外也有當地地圖的話,配合指南針能更快速的找好方向。太陽或者北鬥星:如果在沒有指南針的情況下,經驗的做法就是利用太陽或者星星來找好大致的方向,方法一:在晴朗的白天,在地上豎立一直扦,使其與地面垂直,在太陽的照射下形成一個陰影,影子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
  • 地球到底是一個平面,還是一個球體?這5種現象給你答案!
    但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中,所有的書本都向我們傳遞著這樣的知識,地球是一個橢圓狀的球體,而在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個視頻,視頻中的博主說,現在很多的美國人不相信權威,科學家說地球是圓的,而這些陰謀論者卻認為地球是平的,原來在某些西方國家中流行著第1瓶說的言論,他們認為地球是一個平面,南極是這個平面的中心
  • 地球為什麼一直可以轉?誰提供給它的動力?
    地球的形成想了解地球為什麼會旋轉,就要從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開始說起了。大約在50億年前,宇宙中的一片原始星雲受到了擾動,導致它在引力的作用下開始向中心收縮,因此中心物質的密度越來越大,導致溫度越來越高,最終演化成為了現在的太陽。
  • 為什麼人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轉?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為什麼人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轉?聽聽科學家怎麼說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地球的自轉」這一知識點,平常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卻無時無刻都存在自轉的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我們在夜裡睡覺的時候,也都正在同地球一般,以一種固定的速度運動著,只不過因為我們生活在地球之中,就像是裝在一個處於運輸途中的快遞盒一樣,無法自己感知到這個運動。為什麼人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轉?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 除了自轉和公轉,地球還有別的運動嗎?
    在天文學中,歲差是指天體的自轉或軌道參數中的任何一個緩慢變化。 一個重要的例子是地球自轉軸的方向的穩定變化,稱為晝夜平分點的進動(軸進動)。下文我們將分開講述。歲差概述(軸向進動)在天文學中,軸向進動(歲差)是由於天體自轉軸方向的重力引起的緩慢的和連續的變化。 特別是,它可以指在大約25772年的時間中地球自轉軸方向在做逐漸的周期變化。這類似於旋轉陀螺的進動,軸線在它們的頂點處描繪出一對錐體。
  • 一起學習,徒步時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徑怎麼辦,我們需要怎樣做
    一起學習,徒步時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徑怎麼辦,我們需要怎樣做導讀:徒步時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徑怎麼辦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徑是不同的事。北石正確地辨認方向,可借鑑以下辦法和經驗。羅盤(指北針):一個優質的羅盤是野外旅遊的必備品。但要記住:羅盤指針指向「北」或「N」,這個方向是磁北方向,與正北方向有一個偏差角度,應計算出磁偏角的數差,以取得準確的羅盤方向。手錶:用手將手錶託平,錶盤向上,轉動手錶,將錶盤上的時針指向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