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欄】天文臺觀星科普小記:「地球一直在自轉,為什麼我們卻感覺不到?」

2021-02-18 ME兒童素質研究院

【知識專欄】旨在邀請ME學院的老師為孩子和家長們講解各領域的知識,科普行業前沿的資訊、行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同時,分享與各學科知識相關的內容,或是與ME學院課程有關的內容延伸,旨在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ME學院口碑爆棚的物理精品課《無處不在的物理學-機械,運動和能量》上周重新開課啦!

剛開課大家就非常活躍,在群裡提出各種物理問題。其中有個學員問:「地球是自轉的,為什麼我們卻感覺不到它在轉?」

對此,滿教授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我們看鐘表時,發現秒針轉得很明顯,那分針呢? 再觀察幾分鐘時針,看起來動了沒有? 它們的區別是什麼?你坐在火車上,怎麼知道火車是停了還是在運行呢?如果火車完全勻速前進,你看窗外靠什麼判斷車在動?」等問題,引發學員積極思考。

有學員疑惑:地球自轉與時針分針有什麼關係?

滿教授再次啟發:「仔細想想,為什麼你能感覺秒針在轉,卻感覺不到時針在轉?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它們轉動時,你怎麼知道哪個是秒針哪個是時針?

經過引導,學員們意識到與快慢有關係

(PS:這就是ME學院物理課群的真實互動場景,上述問題的答案會在文末揭曉)

恰巧,滿教授前幾天寫了一篇乾貨滿滿的觀星科普小記。文章既普及了一些天文知識,還回答了學員的問題。快來和滿教授一起看星星~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博士

現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分校(SFSU)

物理與天文系終身教授

從事軟凝聚態物理、準晶、光子能隙、無序材料及非線性光學的研究。

在《自然》《美國科學院院刊》《美國物理快報》《自然通訊》等頂級科研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多次獲得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等機構頒發的的科研資金。

好幾年沒去我們學校組織的天文臺露營了。

昨天跑過來,發現星空特別好看。

前半夜,銀河璀璨,後半夜,殘月如鉤。

先發一組手機拍的星空。

(圖1)

(圖2)

圖1、圖2是早上5點多醒來時拍的(其他圖是入睡前拍的)。

圖1中最大最著名的那個星座,人人都認得吧?

我是手動調節曝光15秒拍攝的,所以農曆二十五左右的勾月也被照成了一大團。

(PS:滿月通常在日落的時候升起,而農曆下半月的月亮,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0幾分鐘,所以殘月是天快亮時才升起。想知道為什麼嗎?我們的科普課會講到哦。)

(圖3)

(圖4)

圖3中有幾個星座,教大家認一認。

藍色那一團很密的是昴宿星團,又稱「七姊妹星團」,英文名是「Pleiades」,羅馬拼音「Subaru」(因斯巴魯車標而出名)。

其實這一團有好幾十顆恆星,但肉眼只能看見5-7顆。

▲斯巴魯汽車的標誌就是昴宿星團的六連星

在昴宿星團下面一點,是金牛座。它有一個比較顯著的銳角,由昴宿星團和金牛座中間那幾顆星組成,我在圖4中用藍色的點標出來了。

再下面就是最著名的三連星,傳說是獵戶座獵戶的腰帶。我也用藍色的點標出來了,以後大家就認得了吧?

而這個時候,獵戶座還剛剛從東方升起不久。

(圖5)

(圖6)

往頭頂天空更高的位置看(圖5),昴宿星團,金牛座的銳角,仍然清晰可見。

圖6左上角,有一個扭曲的w形狀,是著名的仙后座。仙后座的位置處有璀璨的銀河。

從市裡驅車2小時到達此處的天文臺,遠離城市,手機沒信號,已經是附近最暗的地方,才能看到銀河。可惜手機鏡頭太小,拍不出銀河,能拍到這些星星已經很了不起了。

(圖7)

(圖8)

再換一個方向,仔細看一下仙后座(側立起來的W),它的旁邊是仙女座。我拍到的那一長串仙女座的星星,也在圖8上標出來了,簡直是一模一樣,大家看到了嗎?

從入睡前到早上五六點,星空就變化了很多,因為我們的地球在自轉。

地球沿著貫穿南北極的一個軸進行自轉,地球北極軸線指向的方向有一顆星,不管地球怎麼自轉,這顆星永遠對著地球的北極點,所以,我們把它叫作「北極星」

我們在北半球總能看見北極星,而且它總是指向北方。北極星與北鬥七星的關係很簡單,找到北鬥七星的大勺子之後,沿著勺子外沿的短邊,延長7倍的距離,就看到了北極星(參考上面的動圖)我也在圖9裡用紅色的圓圈標識它。

(圖9)

由於地球是沿著北極與北極星之間連線的軸進行旋轉,所以導致我們看到的日月星辰,都是圍繞北極星在逆時針轉圈。

距離北極星近的會圍繞北極星轉小圈,像上圖的小紅圈一樣;遠一點的就圍繞北極星轉大圈。就像北鬥七星也是圍繞北極星逆時針轉圈,所以我們在這個位置看到的北鬥七星的大勺子已經立起來了。開個小玩笑,如果這時勺子裡盛滿粥是會漏出來的。

若干小時以後,北鬥七星會繼續升上去,仿佛整個勺子完全倒扣過來了。當然那時候天已大亮,我們是看不見的。

一天之間,從地球(北半球)看過去,所有恆星都在圍繞北極星用24小時轉一圈,近的轉小圈、遠的轉大圈,包括太陽。行星和月球雖然位置會相對地球有移動,但在一天之內移動得並不多,總體仍然是圍繞北極星轉一圈。

所以,我們每時每刻看到的天空其實都在隨著地球的自轉而變化,只是變得比較慢而已,一時半刻看不出來。如果你盯著月亮和旁邊的建築稍等10分鐘,就能看出來一點點。

下面這張圖10是我在網絡上找到的,照相機長時間曝光拍出來的效果,可以看到,每一顆星星都在圍繞北極星移動了一段圓弧,而轉一圈要花24小時。那麼,這一張照片大概曝光時間是多少呢?大家能猜出來嗎?(文末揭曉)

(圖10)

如果能夠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太陽從日出到日落穿越的軌跡,再劃出月亮的軌跡,還有星辰的軌跡,我們就能夠清楚地發現,地球是在圍繞北極連接北極星的那條軸自轉呢。

地球自轉沿著的軸是貫穿地球北極和南極的軸,這個軸指向一個恆星,所以自轉也是沿著北極和這顆恆星之間的連線為軸進行旋轉,而這顆恆星被起名為「北極星」。在北半球的任何位置看過去,北極星都是指向北方的,並且,它不會因為地球自轉而移動。

(PS:感謝父母給我買的一套《十萬個為什麼》,那時大概不到10歲吧,我讀得特別起勁,其中有一本是天文,都被翻破了。其實天文和物理不分家,天文處處是物理。)

——滿威寧,2018年11月2日

 揭曉答案 

Q:圖10拍攝的照片曝光時間是多少呢?

滿教授:大約是曝光3個小時拍的。每顆星星留下的痕跡大約佔整個圓周的1/8,所以是24小時的1/8。你猜對了嗎?

Q:你坐在火車上,怎麼知道火車是停了還是在運行呢?為什麼地球一直自轉,我們卻感覺不到?

滿教授:我們第一節課的視頻裡講過,火車內的物體包括我們自己,如果火車加速/減速/轉彎/左右搖晃時,由於慣性,我們不能完全跟上火車的加速/減速/搖擺,所以相對於火車本身,我們能感覺到搖晃和車座的推力等。

但如果火車完全不加速、不減速、不搖晃地保持前進的話,車廂內的物體整體都在一起運動,所以我們感覺不到力和搖晃,只有通過看窗外,才知道車廂在動。

火車向前走的時候,窗外的東西在車裡看起來向後退。

同理,我們在自轉的地球上,就好像在一個速度均勻,也不搖晃的火車上,周圍的房子、樹木,所有的一切都用同樣的速度在自轉,看地球上(的物體),包括看雲層都是看不出來的。要往「窗外」看,也就是看天空上的東西,才能夠看出來,地球在轉。

那麼我們往天上看的時候,像在火車上那樣,看見周圍的景物倒退了嗎?

冷不丁一看,你可能覺得沒有,就好像我們去看一個鍾,看起來秒針走得很快,時針卻紋絲不動。

實際上時針在走,只是很慢,12個小時才能轉一圈。你盯著它看三五分鐘幾乎看不出來什麼。

而我們的地球轉得更慢了,24小時才會轉一圈呢。

地球在轉的時候,我們往天外看,發現周圍的天體(包括太陽、亮、星星)從東向西轉動,實際上是地球正在從西向東轉的結果。

雖然轉得非常緩慢,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也能看見哦。比如說早晨看下太陽,中午再看時發現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就是因為你所在的位置已經轉到了正對著太陽的方向。(為了保護眼睛,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直接盯著太陽看,黯淡的夕陽除外)

如果你去山上或海邊看日出或日落,你會發現大約幾分鐘後,太陽就整個升出或落入地平線。你也可以觀察一下月亮和周圍的建築,大約幾分鐘後你會發現,月亮跟周圍的建築比起來,升高了一點點。

這就是地球,緩慢,自轉的結果。

ME未來科學院の物理精品課

《無處不在的物理學-機械,運動和能量》

再次震撼來襲!!!

16節原創精品視頻課+9節線上互動討論課

由美國物理教授親自操刀課設

全程植入小實驗、視頻、動畫教學

挑選含金量最高的物理知識

用小學生都熟悉的語言,系統地梳理一遍

陪伴孩子4個月,全線執教,隨時答疑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物理思維

並輔助初中物理學的銜接與深入學習!

跟隨普利斯頓物理博士

體驗顛覆國內刻板物理教育的物理課!

原價¥1200,現2人拼團只需¥999/人

*本文為滿威寧教授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拼團學物理!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時時有,為什麼我們察覺不到?
    地球自轉時時有,為什麼我們察覺不到? 哈嘍大家好,大家應該都了解,其實大家所居住的地球,是一直在旋轉的,儘管大家並不能直接的感覺到這種旋轉,但即使是大家坐在一個地方一天不移動,其實也已經發生了空間上的移動,這種移動其實就是地球自轉所帶來的。
  • 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地球自轉?——教科書背後的故事
    2.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證明地球自轉?3.你能回答我出的兩個問題嗎?用知識愛上學習,大家好,我是大於老師。在上期節目中,我們討論了一下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形成原因。在最後的時候,我提到了一個詞叫做:叫做角動量守恆。不知道你有沒有再去查查這個詞呢?這是一個物理學的名詞,而物理學解釋我們這個宇宙中大到星系旋轉、小到原子如何運轉的一門科學。
  •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為什麼地球上的人類一點都感覺不到?
    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宇宙中的天體大多數都是在自轉的,小到普通的衛星,比如:月球,大到銀河系都是如此。而且這種「轉」不僅有自轉,同時還有公轉。那麼問題來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可以達到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的人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天體為什麼都在轉?
  • 地球自轉很快,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動呢?專家告訴你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裡面,會感受到旁邊飛速向後移動的花花草草和建築物,當我們坐在飛行中的飛機裡面的時候,同樣能夠感受到向後飛去的雲層。
  • 為什麼地球的自轉有時快有時慢
    原來,世界各地測時間的天文臺,都有一種走得相當正確的石英鐘,這種石英鐘放在天文臺特設的地下室裡,一天又一天地記錄著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在開始時,從來沒有對石英鐘的工作準確性發生什麼懷疑。但是後來發現,石英鐘在秋天忽然慢了下來,到了冬天的時候又恢復正常;一到春天,又突然快起來,而到了夏天,卻又走得很準確。
  • 為什麼人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轉?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為什麼人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轉?聽聽科學家怎麼說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地球的自轉」這一知識點,平常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卻無時無刻都存在自轉的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我們在夜裡睡覺的時候,也都正在同地球一般,以一種固定的速度運動著,只不過因為我們生活在地球之中,就像是裝在一個處於運輸途中的快遞盒一樣,無法自己感知到這個運動。為什麼人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轉?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 簡單的傅科擺,為什麼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的出現是在1851年,這時距離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已經過去了三個世紀,可以說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在運動這件事,但是一直沒法證明。因此就算是到了19世紀,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日心說,這些人以感覺不到地球在動為依據依然死守著地心說最後這塊堡壘。畢竟眼不見不為實嘛,你說地球在自轉,那你給我證明一個看看。
  • 人類為什麼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對比這5點,你就會發現它在轉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在不停自轉的,而且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圍繞著太陽在旋轉,不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卻幾乎是沒有辦法感覺到的
  • 地球自轉的力從何而來?為什麼不會停止,難道地球是「永動機」?
    事實證明,達文西的觀點是正確的,知道今天科學家也對永動機沒有任何頭緒,可是在地球之外,廣闊的宇宙中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例如地球的自轉,太陽的燃燒等等,為什麼可以長達數十億年的時間不停止,地球自轉的動力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在宇宙中,不存在絕對靜止的星球,也就是說不自轉的行星是不存在的!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自轉靠的什麼力量?原來宇宙中有個奇妙的定律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呢?感覺這個話題很籠統,確實也有點不好回答。據不可靠傳說,大物理學家牛頓,就是被「地球為什麼會自轉」給逼瘋的。其實,關於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可能是因為宇宙上的一切都在自轉吧,比如,太陽也自轉,月球、銀河、八大行星等也都有自轉,並且有人推測宇宙也在自轉呢,而這些都和天這和天體的形成過程有關。所以,由於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有自轉,那地球要是沒有自轉,反而會非常奇怪呢。
  • 地球的自轉我們感知不到?生活中4種現象在明確體現,你知道嗎?
    大家都學習過地理,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同時它也在自己轉動,正是因為這樣的運動,我們才能夠感受到晝夜的變化,可是地球真的非常的大,生活在這裡的人根本沒感覺到地球的自轉,但是並不代表地球上的東西感覺不到。
  • 地球自轉方向的判斷方法
    高老師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總結歸納一些我們在做題過程中常用到的判斷地球自轉的方法。強調北是「N」,南是「S」。例1.讀太陽光照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記住一些常見的地理事物如河流、山脈、城市所在半球。例2.讀「以極點為中心的投影圖」,回答問題。
  • 地球又不是永動機,為何可以一直自轉至今?原來都要靠它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發展的過程中地球也經過了很多的變化,曾經地球上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如今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但是不管地球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地球至今都在保持著自轉。
  •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地球卻自轉不停息,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耗費畢生的經歷去研究永動機呢?其實原因很好理解,因為這真的是一種不得不研究的東西,試想一個機器不需要外界輸入能量就能夠一直運動下去並且對外做功,如果人類有了這樣一臺機器,那麼就能夠實現很多難以實現的夢想,更能夠帶來重大的經濟效益,只可惜永動機的研究從本質上就錯了。
  • 為什麼人類無法感知到地球的自轉?生活中有6種現象可體現出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之一,也是唯一一顆智慧生命星球,對於地球,古代的人們由於科技的限制,無法理解為什麼每天有黑夜和白天,古人們認為太陽是圍繞著地球轉。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也多了起來。
  • 我們眼中星空的變化,不僅與頭頂的星星有關,還與腳下的地球有關
    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地球自轉變化?地球自轉的變化對我們眼中的星空有什麼影響呢? 一、地球自轉一直在變化,而且變化相當複雜 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背後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 為什麼它能夠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而古人在觀察研究星星運動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參考物就是北極星,因為它不會跟其它星星一樣,會變動,它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永恆定位在正北方。所以北極星是古代航海、野外活動辨認方向的一個很重要指標,另外也是小至觀星入門之辨認方向星座,大至天文攝影、觀測室赤道儀的準確定位等皆為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北極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也靠它的星光來導航。
  • 最美物理實驗之一驗證地球自轉?我想帶你去看看
    根據實驗原理,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則擺的振動面將保持不變;如果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則擺的振動面在地球上的人看來將發生轉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證實地球自轉的傅科擺實驗之外,傅科的一生對物理學有多方面的重要貢獻,尤其在力學、光學、電學方面更為突出。他的研究工作偏重於儀器的製備、新實驗方法的設計,以及對物理量的精確測量。他的最出色的工作是光速的測定、「傅科擺」實驗以及提出渦電流理論。
  • 我們腳「下」的地球,時刻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著,你知道原因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清清解讀文化,接下來我為大家講一講地球的自轉運動。我們腳「下」的地球,時刻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著。每24小時轉過一圈。地球表面上任何地點都因地球自轉而做勻速圓周運動。地球赤道半徑是6300多公裡,因此位於赤道上的一點,每天的行程達39500多公裡一近八萬華裡,這個速度比超音速飛機還要快!那麼,為什麼地球上的人,誰也感覺不到這種運動呢?根據力學原理,在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即速度不變,方向也不變的運動的系統內部,不管運動速度有多大,不僅人不能感覺,就是用任何儀器也不能判斷該系統是否在運動。在行駛平穩的火車或輪船上,這條原理人們是可以體會出來的。
  •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知道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有8大行星,地球是排在太陽系第三的一顆行星,人類在地球上的時候,開始用望遠鏡來觀察月球,但是發現在一年之內,月球的表面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在宇宙中我們都知道每個行星都能夠自轉和移動,那麼為什麼月球就不能夠自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