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育青:關於「小語種」專業 T 字型人才培養的再思考

2021-03-02 外教社多語部

面對新時代的巨大挑戰,外語專業的教學應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是:「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以下結合對以前提出的「「小語種」專業T字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再思考,說幾點粗淺的看法。

阿拉伯數字「1」字型的「專才」,漢字「一」字型的「通才」,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片面性也是明顯的,可能被人詬病,稱之為「書呆子」或「萬金油」:前者求專深,只涉一點,不及其餘;後者偏廣博,面面俱到,不求甚解。

德語界在上世紀末就提出了「T字型人才培養」。當初探索「複合」,嘗試使核心專業與複合內容有機結合,力求造就「T」字型,即橫向上涉獵較廣、縱向上在某一領域造詣較深的人才。T字型人才是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兼具廣博度和精專度。要消除的誤會是,這絕非提倡為了(比喻意義上的)「泛讀」而丟掉「精讀」,通覽之外更須不斷鑽研,T字型人才應該也是釘子型人才

順著這條思路,也出現了多種變體:如 π 型人才比T型人才機會更多,適應性更強,因為有較大的覆蓋面,且兼通兩個領域。當然,這並不簡單地等同於所謂「斜槓青年」。又如所謂 X 型人才較為系統地掌握兩門專業,且兩門之間有顯著的的交叉。X 型人才與 T 型人才的區別在於更強調交叉,而不是突出博專廣精的結合。

我覺得這與以前德國大學的專業組合頗為類似:起先看到德語學術著作扉頁上的作者介紹上往往寫著其在某時某地攻讀過A專業、B專業、C專業等等,不免覺得奇怪,後來才了解到這幾乎是常態。在所謂「博洛尼亞進程」之前,德國第一級學位(其實譯為「本科」或「碩士」都不合適)的專業組合有:雙主專業,或者一主兩輔。雙主專業與X型人才培養模式不無相似之處,一主兩輔則更接近一般意義上的T字型人才培養模式。

這些模式之間有些差異,不過其主要傾向都是不提倡金雞獨立,而是主張多重適應,相得益彰。與此相關的問題可能有以下七點值得我們再思考:

首先,T字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助於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職業生涯中的靈活度。比如德語區的中學老師不少是能教幾門課,數專多能。

其次,T字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科研工作、學科發展等方面也不無裨益,有互補融合、觸類旁通之功效。創新的概念和構想不少源自其他領域,而且不僅是臨近學科和相關專業。創新的火花往往是在交界處迸發出來,這樣的例子在學術史上不勝枚舉。當然在這個意義上,也有人將T字型人才從負面定義為「有廣度和深度,然而不善於創新」,轉而強調培養善於推陳出新、敢於向上冒尖的所謂 「+」型人才。(不過我們這裡討論的可以說是廣義上的T型人才,即包括以上提及的各種變體如 π 型,X型,+型等。)

再次,現在世界的變化快速而劇烈,不確定性增加,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出現對高校外語專業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在與學生的知識系統、能力格局、素質結構等相關的各方面都有不少問題值得思考。T字型人才培養其實也在相當程度上符合新文科關於「堅持問題導向,打破學科壁壘,力求融合協同,促進創新發展」的理念。

第四,外語專業要致力於中外文明互鑑和文明互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話溝通,求同存異,兼顧引入和輸出。在這些方面,T字型人才培養也有較為明顯的必要性。雖然上世紀80年代起就有這方面的嘗試,比如在跨文化交際等領域,但現在更應該銳化意識,增加強度。

第五,我們討論外語專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也要適當顧及一般人所說的「小語種」即英語之外的其他通用語種和非通用語種。英語作為Lingua franca,其交際功能無可替代,在不少人眼裡,英語儼然就是外語的代名詞。而小語種的交際功能則是相當受限的,在許多國際交流領域,默認選項就是以英語溝通。於是乎瓦爾特·本雅明一度成了沃爾特·班傑明,顧不上「名從主人」了;懷疑尼採著作裡爾克小說的漢譯有錯,卻以「英文原文」為勘誤的依據。這些都從側面表明了英語的無敵「霸權」。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在全球化的進展過程中,小語種一般的交際功能並不突出,小語種的用武之地或許主要不在傳遞一般信息的「實用」方面,而更多是在與該語種相關的文學、文化、社會、歷史等方面,或者是在該語區特別發達、傳統悠久、影響巨大的領域(如德語區的哲學、音樂、古典學、宗教學、考古學,以及以前的機械、化學、醫學等)。深層和精細的交流,尤其是涉及以上領域的深層和精細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離不開小語種的。將小語種的(在此姑且稱之為)「文化功能」和英語作為Lingua franca的交際功能結合起來,對小語種專業而言是有意義也有可行性的T字型選項之一。

第六,然而T型人才的培養,不能是大一統,而應該從各地各校的具體情況出發。在這點上,德國戰後影響頗大的所謂「柏林模式」或可一提。柏林學派的教學論主張系統地考慮兩大範疇集合:條件場和決斷場。所謂「條件場」,是指制約教學要素的現實狀況,是教師在通常難以左右的,包括人類-心理前提(與學生相關的所有因素,個體特性,群體關係等)和社會-文化前提(學校等機構框架條件,文化環境如政治、宗教、意識形態、科學等)。所謂「決斷場」,指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結構成分,這是教師課堂教學中可以作出決斷的範圍:目標、內容、方法、媒介。「柏林學派」的教學論並不試圖理想主義地設計一本包羅萬象、能包萬事大吉的教師手冊,而是努力建立理論分析的框架,教學並非預先設定的流水線生產過程,而是涉及到人的、錯綜複雜的互動過程,猶如下棋,必須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取捨增減。教師手裡並無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教師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在了解各種可能性(所謂「劇目」)的基礎上酌情「決斷」的能力。這種因X制宜、實事求是的思路對T字型人才培養(及其質量指標、評判標準的設定等等)也不無啟發。或許難免聽到諸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結果什麼也沒學好」此類的尖銳批評,但是應該指出的是,T字縱橫兩條線各自的長度和濃度(涉及的廣度和深度)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制定和調整,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實現大一統的理想主義。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有利於維護外語學科的生態多樣性,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第七,T型人才的結合應該是有機的,而不是拼湊的。核心素質或稱關鍵素質乃是使得有效結合成為可能的關鍵因素。橫向的寬度和縱向的深度部分體現了人才培養「高質量」的程度,而核心素質則是不可或缺的靈魂。在有些討論中其實也開始注意到這一點:如以上提到的「+型人才培養」,還有所謂 「新T字型人才」或者「T字型人才2.0」也是如此。新的T突出了動態的「轉型」,認為不僅要體現傳統T型人才的寬而深、廣且精,不僅要求紮實掌握實體層面的知識、技能,更要培養和增強創新、突破、變革的意識和特質,更要注重培養內在的能力和素質(有些當然是難以測量的所謂「非智力因素」)。

     曾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語系主任、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德分委副主任委員;榮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上海市翻譯家協會"翻譯成就獎"、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艾香德學術翻譯獎」、復旦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本科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出版教材、學術專著10餘部,譯作40多部(篇),發表論文60餘篇。

     在我社出版新世紀高等學校德語專業本科生系列教材之《德語綜合教程 4》《德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當代中國德語專業教育研究報告》等教材和學術專著,多次受邀參加我社組織的各類高端論壇和學術會議並作主旨發言。

相關焦點

  • 吃香的小語種!需要再思考
    如何考察小語種專業的就業前景?如果我國與該國的交往與合作範圍越廣泛,懂得該語言的人才需求量就越大,就業前景就越好。疫情對小語種專業產生的影響有哪些?疫情對於小語種專業的影響,要從這次疫情對於全球化進程的影響,綜合我國對外開放、對外貿易及交流各方面進行分析。
  • 打造省內小語種課程教學改革樣板!貴陽八中啟動日語人才培養項目
    1月14日,貴陽市第八中學外語課程教學改革暨日語小語種人才培養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 小語種專業前景到底如何?今年報考度下滑是否說明小語種不行了?
    然而,數據的背面是,有43.48%的學生在大三時,開始厭惡自己所學的日語專業。如今,「語言+技能」是語言專業的風向。2018年,曾有多名專家發起英語專業改革的討論,復旦大學教授蔡基剛指出,「高校應當培養出國家急需的新工科、新理科、新農科等『新專業+英語』的複合型人才。」
  • 「初見日語」從兩會看日語高考,小語種人才需求增大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今日中國》雜誌社副總編輯王茂虎提出:針對小語種翻譯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問題的《關於建立健全我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的提案》。,對小語種人才也日趨重視。兩會中提出的加強小語種人才培養的方針,無疑是給小語種高考帶來一針強心劑。
  • 2019中國銀行小語種培養計劃專項說明
    中國銀行校園招聘公告解讀公開課推薦>>>2018年銀行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9月】中國銀行校園招聘公告:2019中國銀行小語種培養計劃專項說明二、應聘條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有志於投身中國銀行全球化發展事業;(三)研究生、有該語種國家留學經歷及擁有語言等級證書者,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三)西班牙語、希臘語、斯洛維尼亞語、保加利亞語、烏爾都語、斯瓦西裡語等相關專業,具有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能用該語言開展工作;(四)符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高考十大熱門專業就業前景:小語種專業
    像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目前,我國開設俄語專業的院校很多(90餘所),總體招生人數並不多。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俄語語言基礎、熟練的俄語技能和高水平的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及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俄語高級專門人才。2.
  • 【對話學者】對話羅文青教授——新時代背景下越南語專業人才培養探析
    作為越南語專業並且有志於繼續從事相關方向職業的學生,我非常榮幸能與老師探討關於越南語專業發展的問題。越南是我國重要的周邊國家之一,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兩國在政治、文化、經貿、科技、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由此,越南語亦成為我國非通用語人才培養中的重要語種。
  • 高考專業解讀:小語種專業的選擇與分析
    前幾年,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選擇小語種專業的大多是女生,大多是文科生;而今,更多的男生、更多的理科生加入了小語種的隊伍。如今開設小語種專業的高校也不僅僅局限於語言類院校,更多的綜合類、甚至理工類院校也開設了小語種專業,只是開設專業數量比較少罷了。     雖然很多考生和家長看好小語種專業的未來發展,但是小語種專業並非適合所有考生,對於小語種的學習要求考生具有很好的語言天賦、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很好的記憶力,因為小語種晦澀難學是不爭的事實。
  • 關於新時期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思考
    作者:武光軍  隨著我國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新時期對我國的外語人才的數量、質量和層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於英語已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通用語,且在我國的外語專業人才中,英語專業的人才規模最大。因此,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成敗事關我國新時期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 找小語種翻譯難 海南政協委員建議建小語種人才儲備庫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院長、省政協委員李渝鳳建議,呼喚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目標,加快海南小語種人才培養與儲備。小語種人才培養規模小、人才匱乏。海南小語種的建設步伐緩慢,語種數量不多且覆蓋面不全,特別是高端人才培養和儲備都明顯不足。以法語人才培養為例,海南省僅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開設該語種,目前每年的招生規模在30至50人左右,在校生120人左右。有關數據顯示,市場對小語種的人才需求量在逐年擴大,但因為長期忽視小語種人才培養,導致小語種人才嚴重匱乏。
  • 王茂虎:建議建立全國小語種翻譯人才管理體系
    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對外交往愈加頻繁,外語翻譯,尤其是小語種高層次翻譯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中國外文局是承擔著黨和國家書、刊、網絡對外宣傳任務的新聞出版機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傳播機構。
  • 如何培養「T形」人才?
    一個I形的人是傳統研究型人才。他們在一個領域積累了專業知識和經驗,但從未學會如何將這些技能(包括布朗和加德納描述的互補技能)應用到其他領域。希望進入管理層的求職者被鼓勵培養X形技能。根據威爾謝爾的說法,「偉大的領導者根植於他們的學科知識和他們的專業素養和信譽。同樣,他們必須能支持不同的團隊。」
  • 智媒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冷思考
    如何培養這類人才,最終要體現在整個教學體系的設計上。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體系設計明顯陳舊、雜亂等,難以符合新時代形勢的發展。 2.標準化教學模式與藝術個性人才培養的悖論 智媒時代對創意的渴求,面對創新力的競爭大過於以往任何一個媒介時代。藝術終究不能循規蹈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渾身洋溢著自由精神,有個性、藝術氣質附體,別人眼中「另類」的影藝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存在。」
  • 小語種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 哪個小語種就業前景好
    小語種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薪酬又是多少呢?小編整理幾個小語種就業前景和薪酬待遇,想學習小語種的同學要仔細閱讀哦!從這兩年的培訓市場來看,西班牙語是升溫最快的,一方面是由於美洲國家留學市場的開放,另一個方面是市場對西語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西語國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響較大,對中國經濟依賴性並不強,西語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對穩定。目前良好的就業形勢得益於物以稀為貴的法則,有預測認為,開辦西語的院校這幾年會激增,加上合適的崗位上逐漸有了合適的人,西語就業在未來大概不會再有這麼明顯的優勢。
  • 報考哪些學校的小語種專業容易被錄取?小語種專業冷門高校推薦
    小語種專業的就業形勢目前應該說也是最好的,因而小語種專業一方面受到家長和考生的熱捧,一方面又稱為很多外語類大學和綜合大學錄取分數線較高的專業。北京外國語、上海外國語等大學的小語種專業雖好,但分數太高,確實不易考取,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推薦六所小語種專業錄取分數線較低的大學,希望對熱愛語言學科、準備學習小語種專業的考生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
  • 小語種專業受熱捧,哪類學生適合報考?
    近年來,小語種越來越受到高三考生、家長的熱捧,也引發了不少關於小語種的話題。 那麼,小語種都包括哪些語種?它們的就業情形如何? 目前,高校小語種招生都有哪些形式?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報考小語種呢?
  • 小語種專業及高校在河北的招生情況解讀
    在這些小語種裡,常年招生的有十多個,其他語種則是隔年或數年才招一次。目前,我國開設小語種專業的高校很多,語言類別也多達到30餘種。就業不難 薪酬不低近年來,全國就業市場對精通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開始成倍增長,一向不怎麼起眼的小語種專業,近幾年在就業市場上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 小語種專業有哪些?哪類學生適合報考?
    近年來,小語種越來越受到大家的熱愛,也引發了不少關於小語種的話題。 學了語言看番追劇方便多多,畢竟聽不懂語言還要等熟肉。 那麼,小語種都包括哪些語種?它們的就業情形如何? 目前,高校小語種招生都有哪些形式?
  • 小語種專業受熱捧 哪類學生適合報考?
    近年來,小語種越來越受到高三考生、家長的熱捧,也引發了不少關於小語種的話題。那麼,小語種都包括哪些語種?它們的就業情形如何?目前,高校小語種招生都有哪些形式?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報考小語種呢?  一、專業解析  什麼是小語種?  小語種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非通用語種」。
  • 日語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本報訊 1月14日,貴陽市第八中學外語課程教學改革暨日語小語種人才培養項目舉行籤約儀式,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