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這位「亂世之梟雄」一直以奸臣稱世,雖然一直致力於祖國的統一大業,但仍然不能泯滅他屠城的暴行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等的不恥,其實曹操在年輕時也是一個富有理想,想要在政治上大展宏圖的人,由於出生在政治家庭之中,曹操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很早便進入了仕途,曾經因為恪守為民,秉公執法的正義形象深受人民愛戴,但奈何官場黑暗,人心冷漠無情,在意識到通過仕途伸展政治抱負的願望泡湯後,而立之年的曹操開始了軍界生涯,也從此展開了一代梟雄的傳奇人生。
初入軍界的曹操便出師不利,雖然有眾好友的幫助,但還是吃了敗仗,隨後的幾年一直作為一個地方小諸侯,碌碌無為的生活,好在朋友們之間情深意切,不久,在鮑信,張邈等人的幫助下,曹操一舉拿下黃巾軍,實現大捷。
步入中年後的曹操多次徵戰徐州,不知是否因為父親被陶謙殺害,曹操心中多年的仇恨被激發出來,在攻入徐州後,殘忍的屠殺蒼生,所到之處無一生還,濫殺無辜的行為也成為了曹操人生中最大的敗筆,被人們唾棄千年。
在殺父之痛還未消散時,現實又狠狠地來了一擊,曹操多年的好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張邈為了自保背叛了他,反而投奔了呂布,幫助呂布拿下了兗州大部分地盤,這讓曹操很是受傷,要知道當初袁紹要求斬除張邈時,曹操看在多年情分上,一直為張邈留生路,不過在多次激烈交戰後,曹操成功收回原地,擊敗呂布。
在亂世混跡多年後,曹操開始對未來有了明確的規劃,雖然一路走來一直受到袁紹的幫助,但奈何利益大於情深,想要實現政治理想,就必須與袁紹決一勝負,此時曹操在各方面都無法與袁紹抗衡,於是曹操又開始實施奸計,直到營中刀光劍影,袁紹才如夢方醒,由此曹操成為了朝中第一把手。
東漢末年,是非紛擾,周瑜曾評價曹操為「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雖說曹操一生做了很多豐功偉績,徵伐割據諸侯,結束政權紛爭,大興水利,發展農業生產,但一個挾天子的做法讓他遺臭千年,成為了人人口中的「漢賊」。
眾所周知曹操晚年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生前雖未廢帝稱皇,但一直將劉協看做傀儡,輔佐自己成就霸業,在曹操去世後,曹丕一反其父生前的做法,以魏代漢,並追加曹操為「武皇帝」,由此,曹操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漢賊。」
雖然曹操一生都活在謾罵聲中,但他臨終前的遺言卻受到後人的讚美。
漢·曹操《遺令》:「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於臺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帳,朝晡上脯備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他向後人表明葬禮要簡單樸素,安排各位妃妾以不錯的生活環境,交代他們學習鞋履等的製作來維持今後的生活,並且表示去留隨意。梟雄的一生自此結束,對於曹操此舉,歷史上稱之為「分香賣履」。曹操一生雄才大略,雖最終以一個暖心的結尾收場,給後世留下了值得傳頌的事跡。
文獻出處:《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