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其實本來就是善良的,就像古代聖人所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權力和地位往往會毒害人心,讓人喪失理智。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之中,皇帝是最高權力和極上地位的擁有者,自然這個位置也更容易讓人的心遭到腐蝕,而劉子業就是其中被毒害的一個,權力和地位讓他變得喪心病狂,連自己年幼的弟弟都不放過。
劉子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暴君,他狂妄、殘暴,毫無人君之道。在他即位之後,他開始變得瘋狂。在朝堂時,他面對大臣們的囉哩囉嗦感到厭惡,面對叔父們的手中權力感到恐慌,於是他便將大臣們一個一個地殺掉,同時也把各叔父囚禁起來任他的折磨。湘東王劉彧就是飽受他折磨的一個,劉子業曾經在地上挖了一個坑,然後裝滿了髒水,再把劉彧的衣服全部脫掉,把他扔進水坑裡,同時還命令他吃木槽裡夾雜著各種雜食的飯。劉子業看到叔父們飽受折磨的樣子時常笑得前仰後翻。而他對待他的叔祖江夏王劉義恭則更是殘忍,劉子業不僅將其殺害,甚至還把他的肚子剖開,眼睛挖出來,泡在蜜水裡做「鬼目粽」。
不僅如此,劉子業更慘無人道的就是連他九歲的弟弟劉子鸞都不放過,並且殺他之心由來已久。劉子業在小的時候,就被灌輸了成為皇帝的思想,所以他也缺少了孩提時代的童真和單純。他渴望權力,絕不允許有任何人阻礙在他的面前。有一天,他看見父王十分寵愛的殷淑儀的肚子懷著龍胎,這時候他便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殷淑儀深受寵愛,若是生下一個兒子,豈不是會變成他的勁敵。果不其然,殷淑妃生下了皇子,皇帝愛屋及烏,對這個孩子也是百般疼愛,這個孩子就是劉子鸞。劉子鸞在五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了襄陽王,各個想要討好皇帝的官員,都不斷向殷淑妃母子靠攏。
劉子業對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嫉妒使他瘋狂,但他現在卻沒有能力做些什麼,不過就是偶爾到父皇面前去告告劉子鸞的小狀。在宋孝武帝劉駿死後,劉子業繼承了皇位,掌握了對他人的生殺大權,這時候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劉子業直接下了一道聖旨:賜死劉子鸞,這個九歲的孩子面對哥哥的狠心沒有大哭大鬧,而是鎮定沉著地說了一句「願生不復帝王家」,這短短的七字遺言揭露了帝王之家的無情,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劉子鸞竟將這名,這位看得如此透徹,從此這句話便成為了千古名句被廣為流傳。不過,這個壞事幹盡的劉子業終於在他十七歲的那一年為他的殘暴、瘋狂付出了代價,最後被弒殺而死。
這樣一個為了追求名利如此殘暴的劉子業最終得到了什麼嗎?有的也只是永世罵名,可見名與利也不過是一些過往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又何必過於執著呢。九歲小孩被皇帝賜死,臨終前說了7字遺言,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