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小孩被皇帝賜死,臨終前說了7字遺言,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2020-12-13 天天看史

人的本性其實本來就是善良的,就像古代聖人所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權力和地位往往會毒害人心,讓人喪失理智。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之中,皇帝是最高權力和極上地位的擁有者,自然這個位置也更容易讓人的心遭到腐蝕,而劉子業就是其中被毒害的一個,權力和地位讓他變得喪心病狂,連自己年幼的弟弟都不放過。

劉子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暴君,他狂妄、殘暴,毫無人君之道。在他即位之後,他開始變得瘋狂。在朝堂時,他面對大臣們的囉哩囉嗦感到厭惡,面對叔父們的手中權力感到恐慌,於是他便將大臣們一個一個地殺掉,同時也把各叔父囚禁起來任他的折磨。湘東王劉彧就是飽受他折磨的一個,劉子業曾經在地上挖了一個坑,然後裝滿了髒水,再把劉彧的衣服全部脫掉,把他扔進水坑裡,同時還命令他吃木槽裡夾雜著各種雜食的飯。劉子業看到叔父們飽受折磨的樣子時常笑得前仰後翻。而他對待他的叔祖江夏王劉義恭則更是殘忍,劉子業不僅將其殺害,甚至還把他的肚子剖開,眼睛挖出來,泡在蜜水裡做「鬼目粽」。

不僅如此,劉子業更慘無人道的就是連他九歲的弟弟劉子鸞都不放過,並且殺他之心由來已久。劉子業在小的時候,就被灌輸了成為皇帝的思想,所以他也缺少了孩提時代的童真和單純。他渴望權力,絕不允許有任何人阻礙在他的面前。有一天,他看見父王十分寵愛的殷淑儀的肚子懷著龍胎,這時候他便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殷淑儀深受寵愛,若是生下一個兒子,豈不是會變成他的勁敵。果不其然,殷淑妃生下了皇子,皇帝愛屋及烏,對這個孩子也是百般疼愛,這個孩子就是劉子鸞。劉子鸞在五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了襄陽王,各個想要討好皇帝的官員,都不斷向殷淑妃母子靠攏。

劉子業對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嫉妒使他瘋狂,但他現在卻沒有能力做些什麼,不過就是偶爾到父皇面前去告告劉子鸞的小狀。在宋孝武帝劉駿死後,劉子業繼承了皇位,掌握了對他人的生殺大權,這時候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劉子業直接下了一道聖旨:賜死劉子鸞,這個九歲的孩子面對哥哥的狠心沒有大哭大鬧,而是鎮定沉著地說了一句「願生不復帝王家」,這短短的七字遺言揭露了帝王之家的無情,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劉子鸞竟將這名,這位看得如此透徹,從此這句話便成為了千古名句被廣為流傳。不過,這個壞事幹盡的劉子業終於在他十七歲的那一年為他的殘暴、瘋狂付出了代價,最後被弒殺而死。

這樣一個為了追求名利如此殘暴的劉子業最終得到了什麼嗎?有的也只是永世罵名,可見名與利也不過是一些過往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又何必過於執著呢。九歲小孩被皇帝賜死,臨終前說了7字遺言,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相關焦點

  • 9歲小孩被皇帝哥哥賜死時,冷冷的說了七字,從此變成千古名言
    就連一個九歲的小孩也難逃此劫,被自己的親哥哥賜死。宋孝武帝去世,其長子劉子業即位,改元永光,大赦天下。但是劉子業在位時,極其兇殘暴虐,濫殺大臣,就連他的叔叔也沒能倖免。劉子業是歷史上出名的亂倫皇帝,將自己的姑姑納入後宮為妃,與同母姐姐亂倫。讓人打破三觀的皇帝他算是數一數二了,更何況他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不放過。
  • 周文王臨終前遺言,為《易經》核心思想,耐人尋味,影響至今
    他將《易經》的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並加上卦辭、爻辭,後人把這個相對完整的版本稱為《周易》。商紂王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崇侯虎諂媚,說盡周文王的壞話。而周國勢力的不斷擴張,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和不安,於是周文王就被關進了大牢。周文王在獄中受盡欺辱,只能裝瘋賣傻。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歷史上那些酷酷的臨終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名人將死其言超酷
    來看看那些歷史名人酷斃了的臨終遺言,去捕捉生命給予的最後的敬畏與饋贈。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明世宗嘉靖八年,王陽明乘船前往南康,自知生命之火將熄,便靜坐待寂,弟子追問有何遺言,他說出了這句話。一生光明磊落,無恨無憾,不需要再留下什麼。此等境界,無愧於「陽明」二字。
  • 「一將功成萬骨枯」:16位不出名的詩人,寫出了16句千古名句
    你一定會背「一片傷心畫不成」,可是你不知道他的作者叫高蟾。在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詩人了,可能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或生平,但他們的名句卻千古流傳。今天,隱娘來總結這樣一些詩人,詩人不出名,寫出的詩句卻千古流傳。
  • 歷史名人臨終遺言:貝多芬最傷感,馬克思最風趣,唯有此人最大氣
    人們一般會在臨終前向家人囑咐一些事情,名人也是。名人們的臨終遺言總是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意義,而且他們的遺言被公開後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要是他們的遺言有些奇葩,那就更能引發人們討論的興趣了。耶穌在十字架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事成了。」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就在這關鍵時候,他寫了首得罪皇帝的掃興詩,讓我們來看一看:《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全詩40個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讀懂整首詩後,讓人不由地對杜甫肅然起敬。詩的前4句,寫的都是沙場上該如何制敵。首句一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諺語,比喻做事要做得出眾,用人要用他們的長處,這10個字成為很多企業主的座右銘,但很多人沒想到第一個提出這個想法的是杜甫這樣一個詩人。
  • 周文王姬昌,臨終前一句話,透露《易經》核心!至今專家沒弄懂
    臨終前,囑兒子姬發於病榻前,敦敦訓誡,史官記下了這段流傳千古的修身齊家治天下的秘笈,因是父子相傳,故被後人稱之為《保訓(寶訓)》。這段話,為《易經》的核心。《保訓》書簡出土時,專家們還專門對這個內容召開研討會,眾說紛紜,見解不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 孔融一家要被曹操處死,他9歲的兒子死前說了8個字,竟成千古名句
    首先,我們來說說孔融的身世,說到姓孔的人,大家應該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孔子了吧?而孔融正是孔子的後人,他的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後來孔融也正因為自己不怕得罪權貴,得罪了曹操,被曹操殺死,就連他的兒子都被牽連,就在一家人被抓時,他的兒子說的一句話變成了千古名句。那麼孔融是怎麼得罪曹操的呢?
  • 皇帝最愛的孩子,5歲封王8歲做宰相,為何10歲被賜死了?
    由於皇上對他極為的寵愛,所以對他也是特別的照顧,在他5歲那一年就被皇上冊封為了襄陽王。等到8歲的時候更是被冊封為了宰相,而他童年的路可以說走的非常的順暢,結果在他10歲的那一年就又被賜死了。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晁蓋臨終遺言是21個字,卻被宋江改成16個字,於是宋江成功上位
    晁蓋臨終前留下了21個字的遺言:「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裡的賢弟就是指宋江,晁蓋的意思也很明確,誰抓住了殺我的兇手,誰就可以當梁山寨主。但是這句21字遺言就像一個燙手山芋,讓宋江很不舒服,晁蓋明知道宋江不會武功,還說出這樣的話,這分別是不想傳位給宋江。為什麼晁蓋不想傳位給宋江呢?
  • 光緒臨終前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儀,沉默半晌說了一句話,字字悲涼
    晚清的朝政一直被把持在慈禧的手中,身為皇帝的光緒一直以來都被當做傀儡,雖然光緒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親政,可是不管大小事務都還是要請示在頤和園中的慈禧,甚至最終因為發動「百日維新」而被慈禧囚禁,在慈禧臨終前更是以一包砒霜就結果了光緒。
  • 「臨終遺言」也能模擬?
    這樣的「臨終遺言」是一群高二學生在一片黑暗中,借著手中的小手電的一點亮光撰寫而成的。前天晚上,交大附中510名高二學生通過「寫人生最後一封信」的模擬活動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10月19日國際在線)  中國人都富於創意,讓高中學生寫「臨終遺言」,這大概也是交大附中教師的一種創意吧。國外教育形式十分豐富,但卻從未聽說過有寫「臨終遺言」教育。相信,在國內也是率開「先河」。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詞,僅49字有兩個千古名句,卻被揪著小辮子不放
    但對於上下5000年,誰是第一才女,似乎大家都沒有爭議,就這樣李清照在千古才女之位上一坐就是八九百年。作為一個詞人,李清照是完美的。她的白描寫法,將婉約詞帶入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境界,在那裡宋詞的婉約和柔美令人驚嘆不已;同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和《題八詠樓》,又讓人見識了才女的豪情。然而作為一個女人,李清照曾是被迂腐文人指著鼻梁罵的對象。
  • 李商隱最經典的10首詩,外加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
    千古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葬於故鄉滎陽。也有人說他葬於祖籍地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臨終前安排一小將,不僅報仇,還留千古名言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周瑜,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在三國裡面的那些英雄中,可以說是比較出色的一位,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東吳,聯合西蜀打敗了強大的曹軍。可是在對抗諸葛亮的時候,被諸葛亮給氣死了,不過周瑜在臨終前,提拔了一個人,這個人確保了江東的穩定,不僅給自己報仇了,而且還留下了一個千古名言。
  • 皇后出軌宮中「太監」,皇帝卻一直被蒙在鼓裡,臨終前才將她賜死
    在中國歷史上,北魏的孝文帝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他最大的貢獻是採取大量的漢化措施,促進民族的融合與發展。鮮卑族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融入了漢族之中,與此同時他還進行了多次改革,促進了國家的發展。在治理國家方面孝文帝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孝文帝自己的婚姻很悲慘,她妻子後來出軌了!
  • 一個流傳了2000多年的千古名句,家長化用它給孩子取名卻鬧了笑話
    小美的有個朋友在小學當老師,她跟我說他們學校光是叫子衿的小男生,就不下10個。這一段內容多年來被後世文人所推崇,文中「巧言如簧,顏之厚矣」一句更是流傳了2000多年的千古名句。不少人理解這個成語時,會把這個「簧」字理解成彈簧。但事實上,在這首詩中,「簧」是指笙類樂中的簧片,巧舌如簧原意是指他們說話如奏樂一樣動聽。當然後來大家也將這個意思引申了一下,認為這個成語可理解成說話很靈活。而後4個字「顏之厚矣」想來也不用小美多說了,就是指人臉皮厚。
  • 4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僅僅二十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尤其是這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何謂是用最後的生命去吶喊試圖警醒世人。想讓世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一字一句之中,讀懂老和尚的臨終開示。6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讀懂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