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出軌宮中「太監」,皇帝卻一直被蒙在鼓裡,臨終前才將她賜死

2020-12-19 木易講歷史呀

在中國歷史上,北魏的孝文帝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他最大的貢獻是採取大量的漢化措施,促進民族的融合與發展。鮮卑族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融入了漢族之中,與此同時他還進行了多次改革,促進了國家的發展。在治理國家方面孝文帝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孝文帝自己的婚姻很悲慘,她妻子後來出軌了!

孝文帝的母親豐太后在中國歷史上也很有名。正是在她的教育下,只有孝道才能如此出色。奉天后讓孝文帝娶了兩個妻子,這兩個女人還是一對姐妹花。他們被稱為風允和風廳。兩個女人是親姐妹,但待遇從一開始就不同。孝問題第一次愛的姐姐馮允。但是後來馮允生病了,馮太后怕自己的病傳染給皇帝,所以把他送到了宮殿。

在宮外幾年後,馮允終於病了,但當他回來的時候,自己的妹妹已經成為了孝文皇后。誰看到這種情況,心裡都不平衡,馮允也是一樣。結果自己當年那麼受皇帝寵愛,沒想到自己生病了,被妹妹搶走了皇帝,成為了皇后。馮允很嫉妒自己的妹妹,原來相愛的兩個姐妹在這個時候完全成了仇人。

馮允對自己的妹妹很不禮貌,她始終認為自己被妹妹暗中欺騙,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但是妹妹一直不這麼想,反而覺得自己很愧疚。要不是姐姐生病,她肯定沒有今天的地位。所以不管姐姐怎麼對待她,她都一直忍氣吞聲。彭雲沒有放過她,最後她在孝道前加了油,加了醋,孝道大發雷霆,下令廢除了佛道。就這樣,馮允終於迎來了機會。她自己成為了新的皇后。

但是馮允不是什麼好人。她成為皇后後做了很多壞事,甚至忍不住孤獨,出軌。她在宮殿裡培養了很多男人寵愛,這些男人為了掩人耳目,假扮成太監,他們開始在宮殿裡採取無法無天、無恥的行為。但是孝問題對這件事一無所知,周圍的人告訴他這件事的時候,他不相信。後來孝問題才知道自己最愛的皇后是這樣的女人!孝文帝在臨終前下令解散後宮,唯獨要求豐允為自己舉行葬禮。

像孝問題這樣英明的皇帝當然對這個女人不放心。他怕自己死後皇后以自己的權勢幹預國政,所以臨終前給了他一杯烈酒。馮允知道後嚇得魂飛魄散,死活不想喝烈酒。最終,人們只能撥開她的嘴,倒上烈酒來毒死她。這樣30歲的馮潤香就把玉去掉了,這也是她自作自受。

相關焦點

  • 皇帝正與妃子玩得高興,皇后跑來發牢騷,皇帝聽後決定把皇后賜死
    古代,皇帝的後宮裡總有無數的女人,但只有一個女人,與其他女人有不同的身份,那就是皇后。後宮,只有皇后才屬於正妻,別的女人再高貴,再高的位分也只能是妾,所以皇帝也會特別尊敬皇后。可是,三國時有個皇帝,他正與妃子們玩得開心,皇后突然跑過來抱怨,皇帝聽後安靜地說:把皇后賜死。
  • 孝文帝死前留下遺詔賜死皇后,皇后不依,行刑官:撬開嘴,灌藥
    就想重新找一個孩子培養,自己才好穩坐太后之位幹預朝政,於是她便把主意打倒了李氏的孩子身上,拿出子貴母死的舊制,等李氏生下孩子就依法處死李氏。之後將李氏的孩子拓跋宏親自撫養長大,獻文帝死後拓跋宏繼位,史稱孝文帝,而馮太后又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繼續幹預朝政,還想要培養出像自己這樣的接替者。
  • 延禧攻略:魏瓔珞臨終前,和乾隆說了什麼?竟使他五天沒上朝!
    在知道皇后死後,瓔珞已經心如死灰,就選擇去給皇后守墓。直到幾年後明玉的出現,她才明原來皇后的死並不是偶然。所以她想方設法再次回到了宮中,成為了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在被乾隆寵愛的同時,她的復仇計劃也已經悄然的開啟。
  • 四名女子一同選秀,三個降級,只有她成皇后,兒子還做了大清皇帝
    睦貴人姓赫舍裡氏,來自滿洲正黃旗,與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屬於一家子,赫舍裡氏曾在康熙朝烜赫一時,雖然在康熙賜死索額圖與廢黜太子胤礽後逐漸衰落,但最起碼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八旗世家了。 然而,睦貴人卻一直到道光十年才迎來晉升機會,是四名妃子中最後一個得到晉封的,這一年,睦貴人被詔封為睦嬪,但是沒想到的是,只過了一年,道光便接二連三地對睦貴人進行降級,至道光十二年的四月,睦貴人已經被降成了官女子(木官女子)。
  • 她才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_孝賢皇后
    原標題:她才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孝聖憲皇后是雍正皇帝潛邸侍妾之一,號稱格格。她的身份並不高,也不算得寵,但幸運的是她在康熙五十年生下了雍正帝第四子弘曆。康熙晚年含飴弄孫,看到十歲的弘曆很是喜愛,於是把孫子接到宮中撫養,並誇弘曆生母是「有福之人」。果然,第二年弘曆父親雍正帝就登上皇帝寶座,格格鈕祜祿氏也母以子貴封為熹妃,後又晉熹貴妃。雍正帝這時已經秘密把她兒子立為儲君了。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自述:隱居寺廟活到96歲,臨終前30年都未洗過澡
    清朝滅亡之後,宦官制度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孫耀庭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也是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皇后的太監。▲溥儀婉容合照當時雖是民主共和的年代,民國政府卻並沒有將溥儀等人從紫禁城中趕出來,前清宗室們依然在皇宮中過著小朝廷生活,而溥儀也不顧禁令,向全國徵召太監婢女。
  • 延禧攻略皇帝要賜死魏瓔珞是怎麼回事 皇后第幾集死了
    《延禧攻略》裡最善良好心的皇后死了,很多人都特別的難過。但是最難過的應該就是皇上還有魏瓔珞了。最新劇情中,皇后死了,魏瓔珞卻也要被皇帝賜自盡,這是怎麼回事?》》》推薦閱讀:扶搖第1~66集全集分集劇情介紹 扶搖大結局劇情介紹魏瓔珞的性子直爽不認命,從來都不願意被別人牽著走,所以她在後宮中得罪了很多人,不少人都視她為眼中釘,想剷除她以絕後患,但是每次都能夠逢兇化吉。不過這次,她真的踩雷了,因為她的對手變成了嫻妃。
  • 「讀通鑑講故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果真是被出軌的皇后氣死的嗎?
    林皇后之死。跟馮太后的情況類似,貞皇后林氏也是因家人獲罪而沒入宮中,因此她最初的身份為宮女,也就是奴婢。因為「容色美麗」,她和昭皇后高氏幾乎同時成為拓跋宏的嬪妃,且都得到了寵愛,分別生下了皇長子元恂(即廢太子)和皇次子元恪(即宣武帝)。隨著兒子元恂成為太子,貞皇后林氏也就來到了生與死的岔道口。
  • 做北魏最偉大的皇帝,帶北魏最綠的帽子
    孝文帝元宏對外強硬,臨終前依然抱病御駕親徵南齊,令英雄抱恨的是,堂堂一國之君,卻遭遇家門不幸,其妻子——皇后馮氏竟趁機穢亂後宮。不久,孝文帝廢掉皇后馮清,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冊立馮潤為皇后。當年,皇次子元恪的生母高照容暴卒,宮中盛傳為馮潤毒殺。不久,太子元恂因謀反被賜死,元恪被冊立為太子,每三天去拜見嫡母馮潤,馮潤對其視若己出。
  • 大臣勸皇帝多娶幾個妃嬪,皇帝:朕只愛皇后一人,此事不要再提了
    不論哪個朝代,皇帝後宮中的佳麗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只算那些有名號的妃嬪,也得有大幾十個。但是,明孝宗朱佑糖卻與眾不同,當了將近20年的皇帝,一生只娶皇后一人,從沒有冊立過任何妃嬪,就問你服不服?明孝宗之所以這麼做,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他的確很痴情,專一程度不僅秒殺絕大多數皇帝,就連現代人都汗顏;二是,與他的早年經歷有關。
  • 十六歲從嬪冊封為皇后,二十五歲尊為皇太后,慈安比慈禧差嗎?
    「東太后」慈安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后皇太后,她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聽政二十年,晚清時期很多大的歷史事件都與她的決策有著莫大的關聯,她於慈禧而言也很關鍵。 慈安與慈禧同時選秀入宮,慈安二月入宮四月就被封為貞嬪,慈禧則被封為蘭貴人。緊著慈安在五月就被封為貞貴妃,六月擬為皇后,十月正式成為皇后。
  • 歷史上兩位張皇后,一位八歲嫁舅舅,一位被太監害慘一生無子
    在歷史上有兩位張皇后,她們一個八歲就嫁給了舅舅,而且去世的時候還是清白之身,甚至還被當地民間的人供奉成了神仙。而另外一個就沒有那麼好運,她被一個太監害慘了。而漢朝的張皇后,就是孝惠張皇后,這個小姑娘是漢惠帝的親侄女,但是當時呂雉為了控制漢惠帝,就硬逼著讓張氏做漢惠帝的皇后。
  • 歷史上被老婆活活氣死的皇帝,一代明君徵戰四方,卻被老婆綠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出事了,他的皇后馮清不答應,她堅決不說漢語。這元宏苦口婆心勸了好久,好說歹說都沒說動馮清,所以一怒之下就廢掉了馮清的皇后之位,不支持自己工作的皇后不是好皇后,所以馮清就這樣被元宏給廢掉了,降為庶人給她找了個地方讓她獨守空房去了。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那後宮也不能一直沒有皇后,那怎麼辦呢?
  • 「文盲兒子」朱由檢如何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八月二十三日,崇禎皇帝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宮中,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隨從和親信。那時候,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他還算不上真正當了皇帝。他深知,皇門深似海,宮內黑幕重重,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更何況朱由檢心中一直有幾個大大的疑團,這就是:七年前,他的父親、泰昌皇帝朱常洛為什麼才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因為吃了大臣送上的兩顆「紅丸」就一命鳴呼了呢?
  • 九歲小孩被皇帝賜死,臨終前說了7字遺言,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在朝堂時,他面對大臣們的囉哩囉嗦感到厭惡,面對叔父們的手中權力感到恐慌,於是他便將大臣們一個一個地殺掉,同時也把各叔父囚禁起來任他的折磨。湘東王劉彧就是飽受他折磨的一個,劉子業曾經在地上挖了一個坑,然後裝滿了髒水,再把劉彧的衣服全部脫掉,把他扔進水坑裡,同時還命令他吃木槽裡夾雜著各種雜食的飯。劉子業看到叔父們飽受折磨的樣子時常笑得前仰後翻。
  • 雍正皇帝的養母——康熙皇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其實第三位皇后是臨病危時才冊立的,康熙皇帝在第二位皇后病逝之後,就不想立後了,可是他的表妹佟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主管後宮十幾年,在她病危時,康熙皇帝為了給她安慰,也算衝喜,才冊封她為皇后,這位表妹皇后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實際上只當了不到一天的皇后,不但是清朝歷史上當皇后時間最短的人,還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
  • 北魏孝文帝皇后馮氏姐妹:本是同根生,緣何相煎急?
    臨終前給孝文帝留下遺詔,冊立馮清為皇后。三年後,孝文帝守喪期滿,在朝臣的進諫下,正式冊立馮清為皇后。馮太后去世,親政後的孝文帝急於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繼續推進以漢化為重點的「太和改制」。494年,孝文帝以南伐出徵為名,實施了轟轟烈烈的洛陽遷都。當時上至皇室貴族,下至朝廷官員,多數朝臣反對遷都洛陽。
  • 這位皇后一定是頭上罩著光環 帶著使命而來 皇帝都被她的賢德折服
    她自幼就有良好家教,熟讀經史,練就了一手好字,善飛白書。因出身於將相之門,她有大家風範,勇敢果決。十八歲奉詔入宮,第二年九月,被冊為宋仁宗皇后。經歷坤寧宮事變曹皇后是將門世家出身,祖父曹彬是當初跟隨宋太祖一起徵戰天下,開創宋朝基業的開國功臣。家裡自小嚴謹的教導,讓她能正確的處理好各項事務。
  • 太監逃走中:宮中人的生活際遇與個中甘苦
    清代筆記小說中,清朝初年皇帝們對太監是抱持著相當高度戒心的。昭槤著名筆記《嘯亭雜錄》卷一〈不用內監〉便提出了清代人對於內廷的具體觀察。例如當時皇帝為了識別太監們是不是有了解官方行政文書流程的能力,乾隆皇帝便想出了將這些「預奏聞事」的太監們,統一更改姓名冠以「王」姓的方法。
  • 大臣和皇后在床上玩遊戲,皇帝在一旁觀看叫好,這是什麼遊戲?
    大臣和皇后在床上玩遊戲,皇帝在一旁觀看叫好,這是什麼遊戲?古代中國是帝王制,在這種制度下,有君有臣。「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這句話似乎是幾千年來君臣關係的真實寫照。圖:李世民劇照唐太宗李世民喜歡玩鳥,有一天他正在玩鳥,魏徵突然前來,他慌忙將鳥藏進懷裡,等魏徵走後,鳥卻被悶死。李世民和魏徵之間「和諧」的君臣關係,也一直為後世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