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巖
北魏第七任皇帝孝文帝元宏在位時期,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民族融合,使得北魏的軍事、文化、經濟等領域得以長足發展,然而,元宏卻在事業處於巔峰時期,染上惡疾,英年早逝,那一年僅三十三歲。
孝文帝元宏對外強硬,臨終前依然抱病御駕親徵南齊,令英雄抱恨的是,堂堂一國之君,卻遭遇家門不幸,其妻子——皇后馮氏竟趁機穢亂後宮。
孝文帝元宏先後迎娶了嫡祖母馮太后的三個侄女,元宏和馮太后並無血緣關係,但論輩分,這三個人應該是他的姑母,古時候講究親上加親,在馮太后的幹預之下,孝文帝的三個姑母都成了他的后妃。
廢后馮清,馮太后哥哥——太師馮熙庶出女兒,孝文帝第一任皇后,以不說漢語,不穿漢服抵制漢化改革,被孝文帝廢黜,出家為尼,後在瑤光寺圓寂。
幽皇后馮潤,馮清的姐姐,馮熙庶出女兒,生母常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入宮,初為貴人,妹妹被廢後被冊立為皇后。昭儀馮氏,馮潤的妹妹,早亡。
幽皇后馮潤姿容嬌媚,最初很受孝文帝寵愛。
《魏書》記載:馮潤入宮不久,得了一場病,被馮太后送回娘家養病。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得知馮潤已經痊癒,於是迎回宮中,冊封為僅次於皇后之位的昭儀。
馮潤回宮後,獨得專寵,後宮佳麗都成了擺設。
不久,孝文帝廢掉皇后馮清,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冊立馮潤為皇后。
當年,皇次子元恪的生母高照容暴卒,宮中盛傳為馮潤毒殺。
不久,太子元恂因謀反被賜死,元恪被冊立為太子,每三天去拜見嫡母馮潤,馮潤對其視若己出。
孝文帝御駕親徵南齊,馮潤在後宮不甘寂寞,竟毫不掩飾地和一些男寵私通。
當時,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的丈夫去世,馮潤逼迫她改嫁自己的弟弟馮夙。
彭城公主誓死不從,冒雨到軍中找到哥哥,告發了馮潤的醜聞。
孝文帝認為妹妹一時氣憤,不相信皇后會如此下作。
不久,宦官劉騰趕赴軍中,密報皇后馮潤和高菩薩等人私通,穢亂宮闈,和公主所言如出一撤。孝文帝依舊半信半疑,他希望這些傳聞並非事實。
幾天後,皇后馮潤派遣太監雙蒙、蘇興壽去探視孝文帝,孝文帝將蘇興壽關起來審問,蘇興壽就坦白了皇后的醜聞。
不久,病情加重的孝文帝返回京城,立即將高菩薩、雙蒙等抓捕起來拷問。
得知醜聞是事實,孝文帝肝膽俱裂,於是傳召馮潤訊問。孝文帝命太監搜身,詔令「稍有寸刃便斬」。
馮潤磕頭求饒,哭泣不止。孝文帝問:「朕聽說你母親常氏有妖術,詛咒朕,你就都招了吧!」
馮潤請求屏退左右侍從,孝文帝只留下長秋卿白整一人,令人把棉花塞入他的耳朵裡,於是帝後開始對話,他們之間究竟說了什麼,至今無人知曉。
孝文帝隨即將那些男寵處死,沒有懲罰皇后,表面上維護馮氏家族的顏面,實際上是維護自己那殘存無幾且可憐的尊嚴。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抱病的孝文帝第二次御駕南徵不久,病情加重,返回京城的途中,留下遺詔:「皇后失德,自絕於天,若不早做懲戒,就會重演漢朝末年的悲劇,朕死後,賜皇后死,可以後禮入葬,以此遮掩馮氏家族的罪過!」
當年四月,孝文帝元宏與世長辭,時年僅三十三歲。
孝文帝異母弟北海王元詳、長秋卿白整等奉遺詔監視馮潤自殺,馮潤不願死去,大喊大叫說:「皇帝是不會賜我死的,是諸王要害我啊!」
白整衝上前強行灌藥,馮潤不久死去。孝文帝異母弟鹹陽王元禧等諸王得知馮潤已死,相視說:「就算是沒有遺詔,我們兄弟也應當設計除掉她,豈能讓這個不要臉的女人主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