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臨終遺言:貝多芬最傷感,馬克思最風趣,唯有此人最大氣

2020-12-23 小壺天

人們一般會在臨終前向家人囑咐一些事情,名人也是。名人們的臨終遺言總是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意義,而且他們的遺言被公開後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要是他們的遺言有些奇葩,那就更能引發人們討論的興趣了。

耶穌在十字架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事成了。」而伽得略則欣喜地告別道:「它的確在轉動!」

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逝世前,已被耳聾痛苦折磨了幾十年。他在生前為人類創造了無數不朽的音樂作品,而他在臨終前留下一句令無數人都感到傷感至極的遺言,他說:「我將在天堂裡聽到一切。」聞者無不悲傷,堪稱最傷感的臨終遺言。

而最讓人難言捉摸的遺言,則是被譽為世界戲劇之王的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留下的,他說:「我把第二個最好的床留給太太。」這位戲劇之王製造了一個富於戲劇性的之謎。把第二個最好的床留給太太,那麼第一個最好的床留給誰呢?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而他的遺言堪稱最為風趣的臨終遺言。這位世界最偉大的政治理論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因為創作了《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而名垂千古。他的臨終遺言是「話還沒說夠的笨蛋才會留遺言」。

著名影星、愛爾蘭歌手理察哈裡斯的遺言也很風趣。他因出演電影《哈利波特與密室》的校長而舉世聞名。在2002年,理察哈裡斯因霍奇金病引發的肺炎去世,享年72歲。他的臨終遺言是:「這食物有問題!」

而最大氣的遺言,當首推王陽明先生的:「此心光復,亦復何言。」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讓人對先生的格物致知有著更深的理解了!王守仁的學說思想,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歷史名人的遺言裡,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應該就是陸遊了,因為他的遺言《示兒》被記錄在了學校的課本裡:「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堪稱知名度最大,流傳最廣的名人遺言。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名人臨終遺言都是什麼,最後一位大家都知道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下面是一些歷史上的名人臨終時所留下的遺言,這些或孤獨或溫情或悲壯的臨終遺言,最打動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句呢?伍子胥: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
  • 英語名言:Famous Last Words 名人臨終遺言
    Famous Last Words 名人臨終遺言   1. Truth sits upon the lips of dying men.   人之將死,其言必真。——Matthew Arnold阿諾德   2.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文/詩綠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歷史上這10位名人在他們行將仙逝前,給我們留下了意味深長,暗含很多人生哲學況味的臨終遺言。細細品來,這十位名人在生命的盡頭給我們留下的這些臨終之言,實屬寶貴的珠璣之言,給我們帶來很多對人生的啟迪與思索,值得收藏細品。1、維也納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我將在天堂聽到一切。2、法國著名戲劇家拉伯雷:拉下帷幕吧,喜劇已經結束了。
  • 11位名人的臨終遺言,最後一刻都想跟世界說什麼?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一些名人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都是什麼吧。傑克·丹尼爾(1850-1911)「最後一杯,謝謝。」傑克•丹尼爾是美國的一位釀酒師,也是傑克·丹尼爾田納西威士忌酒廠的創始人。卡爾·馬克思(1818-1883)「那些還沒說夠的蠢人才需要留遺言。」卡爾·馬克思,德國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他最有名的著作當屬《共產黨宣言》(1848)和《資本論》(1867)。
  • 歷史名人有個性的臨終遺言
    他在英國歷史上最偉大100個名人中評選中名列第37位。託馬斯·莫爾本來受到英王亨利八世的信任,並得到重用,但由於反對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繼續效忠於羅馬天主教和拒絕宣誓承認《至尊法案》,託馬斯·莫爾被逮捕,並最終被判定為叛國罪,處以肢解。亨利八世國王將肢解刑從輕改為斬刑。當莫爾得知這一消息後大聲說:"求天主保佑我的親朋,免邀此種恩寵。"
  • 歷史上那些酷酷的臨終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名人將死其言超酷
    來看看那些歷史名人酷斃了的臨終遺言,去捕捉生命給予的最後的敬畏與饋贈。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明世宗嘉靖八年,王陽明乘船前往南康,自知生命之火將熄,便靜坐待寂,弟子追問有何遺言,他說出了這句話。一生光明磊落,無恨無憾,不需要再留下什麼。此等境界,無愧於「陽明」二字。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有一句近似遺言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然後他說:「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 「臨終遺言」也能模擬?
    這樣的「臨終遺言」是一群高二學生在一片黑暗中,借著手中的小手電的一點亮光撰寫而成的。前天晚上,交大附中510名高二學生通過「寫人生最後一封信」的模擬活動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10月19日國際在線)  中國人都富於創意,讓高中學生寫「臨終遺言」,這大概也是交大附中教師的一種創意吧。國外教育形式十分豐富,但卻從未聽說過有寫「臨終遺言」教育。相信,在國內也是率開「先河」。
  •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留下8句臨終遺言,一人祝福中國韓國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臨終遺言祝福中國的是誰,別的戰犯遺囑中說了什麼?日本是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準確地說,英國和法國等帝國主義只是扯下了大清臉上神秘的面紗,真正把中國拉下神壇且催動連綿恨意的,還是東瀛島國日本。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日本對中國人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一個頭腦清醒的中國人是不會遺忘日本對中國曾經的侵略事實。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開國元帥們,為創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們彌留之際的臨終遺言」高度濃縮了他們一生叱吒風雲,致力於革命、建設事業的信念和追求,字裡行間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心」、對事業的「熱心」、對信仰追求的「恆心」、對人民群眾的「愛心」、對權力恪守的
  • 被保留的名人器官: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特殊
    古往今來的歷史上,誕生了無數的風雲人物,留下了數不清的寶貴遺產,或許正是因為人氣太高的緣故,就連他們去世後的遺體,也成為了收藏的對象,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被保留的名人器官有多少?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特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歷史上,各國最著名的3大名人,你知道都是誰嗎?
    美國三大名人: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俗稱小羅斯福,他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受民眾期望和愛戴的總統
  • 學生網上求助暑假作業「一份臨終遺言」答案
    從科目來看,數學題被提問最多,達41%,而數學、英語、語文這三科的題目佔比達到89%,其中,小學生最愛問語文題,50%的語文作業題目由小學生提出,到了初中階段,數學、英語就成了提問主要內容,分別有53%的數學題目、54%的英語題目由初中生提出。  從地域來看,廣東學生最會使用網際網路求助,佔15%,而山東學生「最愛學習」,作業提問量比相等學生數量的河南高出66%。
  • 偉大也要有人懂:最喜歡名字是燕妮最愛吃魚 走進最真實的馬克思
    填寫「自白」是全家喜愛的活動,馬克思填寫的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是「啃書本」,自己的特點是「目標始終如一」,最喜歡的詩人是「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最喜愛的作家是「巴爾扎克、狄德羅、黑格爾」,最喜歡的男英雄是「斯巴達克和克卜勒」,最喜愛的名字是「燕妮和蘿拉」(這兩個名字也是他妻子、大女兒和二女兒的名字),最愛吃的菜是魚,他的格言是「懷疑一切」。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有佛教,自然也有佛教文化,筆者最熟悉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些這五大高僧的臨終遺言,從他們的遺言中就能學到不少。如果你仔細品味,你會發現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
  • 換個角度了解名人:這些大人物的遺言(中英雙語)
    (In this world nothing can be said to be certain, except death and taxes.)人們往往會被名人的遺言吸引,這些話或智慧,或詼諧,或平靜,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他們在生命黃昏時對世事的態度,對自我的評價。或許不是每一句都像座右銘一樣鼓舞人心,但其真實性卻總會讓我們陷入思考。
  • 貝多芬5首最好聽的鋼琴曲分析
    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與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相呼應,是鋼琴藝術中的經典樂章。 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 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複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
  • 馬克思、愛因斯坦等名列「十大最優秀德國人」
    中新網11月9日電 德國數百萬電視觀眾在一個全國範圍的電話調查中選出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十位德國人」。卡爾·馬克思、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維利·勃蘭特和巴赫榜上有名。  德國人將在三周內從十名候選人中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優秀的德國人」。這次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英國選舉「最偉大英國人」的類似活動,那次英國人選出了二戰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  作為一個長期負有沉重歷史包袱的國家,德國舉辦這種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德國人愛國主義的興起。
  • 雙語爆笑:20句哭笑不得的臨終遺言_雅思口語_中英網www.uker.net...
    以下是2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1. Pardon me, sir. I did not do it on purpose。原諒我,先生。我不是故意這樣做的。(注「法式炸薯條」原文『FrenchFries,此人也姓French,被判坐電椅,所以說自己被炸了。)10. Bugger Bognor。該死的博格。Said by: King George V whose physician had suggested that herelaxat his seaside palace in Bognor Regis。
  • 鋼琴家貝多芬5首最好聽的鋼琴曲分析
    一一德彪西貝多芬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鋼琴這件樂器在貝多芬手上,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為樂器之王。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與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相呼應,是鋼琴藝術中的經典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