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留下8句臨終遺言,一人祝福中國韓國

2020-12-27 騰訊網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臨終遺言祝福中國的是誰,別的戰犯遺囑中說了什麼?

日本是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準確地說,英國和法國等帝國主義只是扯下了大清臉上神秘的面紗,真正把中國拉下神壇且催動連綿恨意的,還是東瀛島國日本。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日本對中國人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一個頭腦清醒的中國人是不會遺忘日本對中國曾經的侵略事實。

哪怕是經過幾代人,日本在中華民族心頭造成的創傷還在滴血,只要靈魂沒有麻木,一直會隱隱作痛。

這種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是刻骨銘心的,是無處不在的,不管有些人承認不承認。

儘管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日本也不是過去的日本,在改弦更張、痛別前非;我們也無意去糾纏過去,去妄言戰爭,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了更好面對未來,我們不能也無法忘記昨天。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眾所周知,因為美國的加入,勝利的天平向同盟國傾斜,廣島、長崎爆炸原子彈之後,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隨著天皇宣布投降,日本軍人放下武器,美軍佔領日本,遠東軍事法庭宣告成立,那些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日本戰犯站到了審判臺上,等待他們的是國際法的嚴懲。

盟軍是正義的,是跟法西斯是有區別的,所以他們對待戰俘也是遵守國際公約的,非常人道的。

不僅依法給了他們在法庭上進行辯護的機會,也給了他們臨終時留下遺言的機會。

今天回顧他們的遺言,也許我們會從中受到一點啟發。

首先要說的是日本間諜頭子,偽滿洲國頭子溥儀的主子,華北偽軍的祖師爺,甲級戰犯土肥原賢二,在執行死刑的時候,記者問他有什麼話說,他要過一張紙寫下了一行漂亮的漢字:

往前跨,狹路亦變寬,二河白道如斯否,但願亦見寬。

此話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放眼向前的時候,什麼都可以放下,變得沒有顧慮沒有障礙,暢通無阻。

只要心裡有信念,才會專心致志、到達光輝的彼岸。二河白道是通向理想的路,千險萬難,九死一生,但信仰堅定的人是不怕艱難險阻的,一定能修成正果的。

日本一千多年一直是拜中國為師的,日本人對佛的信仰也是無與倫比的。

但是,土肥圓先生,我想問你,佛也提倡弱肉強食嗎?

第二個留下遺囑的,是大名鼎鼎而又臭名昭著的戰犯東條英機,他有三子四女,他留給家人的遺囑是:

"不語一切"。

那意思是說,要自己的後人保持低調,遠離紛爭,遠離政治漩渦。

東條英機的三個兒子,長子東條英隆和三子東條敏夫按照東條英機遺言去做了,老老實實的做人,唯獨次子東條輝雄十分極端。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原本打算把甲級戰犯移出靖國神社,讓板垣正去處理這件事,一切都很順利,唯獨遭到了東條輝雄的強烈反對,導致這件事最終流產了。

第三個是武藤章,此人雖然官階不大,但血債不少,他是盧溝橋事變的總編導,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就是他部下的傑作,印尼大屠殺和馬尼拉16萬人死亡的大屠殺也跟他脫不了干係。

此人的遺言非常"悲壯":

塵世間,妻兒固可戀。壯士豪傑,豈可苟偷安。

但看這詩,寫的很有水平,也很叫人感動。

沒有國,哪有家。為了大家只能捨棄小家,去奮不顧身報效祖國。

跟"匈奴不滅何以家為?"有異曲同工之美。

可是武藤章,你為了你的「大家」難道就可以毀了別人的「大家」嗎?你的國是國,別人的國卻不是國?

第四個是松井石根,日俄戰爭的英雄,張作霖的親密戰友,南京大屠殺的屠夫,正是他下達了"清除便衣兵"的死命令,把大屠殺推向了高峰。當他看到南京大屠殺的慘景的時候,又流下了鱷魚的眼淚,對部下訓斥說:"你們奮力苦戰,使皇威增輝,然某些士兵之暴行,又使皇威一舉掃地"。

他的遺言是:

天地無恨人無怨,心中唯有無畏念,思寧神安上旅程,無愁無慮趨向前。何物慾留人世間?唯吾心肺一忠言,自他平等不可忘,於此應懷真誠膽。

似乎他的意思是,全世界民族是"自他平等"的,這是自己的肺腑之言。到底是不是反省,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五個是板垣徵四郎,他是日本陸軍大將,九一八事變的元兇,他也是唯一旗幟鮮明在遺囑中祝福中國的戰犯。

遺言如下:

"無限懷念,中國友人,於今乃見,東亞之外,復有東亞。"

"祝願我國與各國講和,對世界和平作出貢獻,祈禱中國和大韓國國運隆盛。"

無論如何,他做出了反省,這點是難能可貴的,但願他是真心懺悔。

第六個人就是廣田弘毅了,此人表面很虧,沒有拿過槍,沒有上過戰場,雖然當過首相和外相,但已經退休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時候只是個議員,但因為他在任的時候,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廣田三原則(中國必須鎮壓抗日運動,必須承認偽滿洲國,必須跟日本友好)而被判處死刑。

他在臨死之前給妻子寫了遺言:

"什麼都可以忘卻,唯獨愛妻良牡子忘不了。從此一個天上,一個人間,惟願夜夜夢裡見。"

臨死才想起愛妻,是不是有點晚了?

第七位就是木村兵太郎,日本炮兵專家,本來沒上戰場,但是在1944年戰爭快結束的時候到了緬甸,一到那裡就一鳴驚人,製造了臭名昭著的仰光大屠殺,被絞死也算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但是這個屠夫卻是個愛妻好老公。

他的遺囑是:

我走了,懇望愛妻英鳳子想開些,超脫了死,便是永恆的生。願護佑我倆來世仍結良緣。

如果不看身份,他們兩個人給妻子的遺囑都是情真意切、催人淚下的。

可是,由於你們發動侵略戰爭,讓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日軍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日軍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無論如何也難以抹平。

這些戰犯的下場,讓我們想起昔日的伊拉克前強人總統先生,他在臨刑前精神委頓,面目憔悴,任何人看到都會心生憐憫之情。

可是一旦想起,因為他發動兩伊戰爭和科威特戰爭,讓百萬生命消失;因為他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讓數十萬無辜百姓慘死,就會覺得他死一萬次都不夠。

無論以何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宣揚戰爭、首先挑起戰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都不會有好下場,最後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

相關焦點

  • 7個被絞死的日本戰犯,臨終遺言都說了啥?只有1人再提中國
    7個被處絞刑的日本戰犯,臨終遺言是啥?
  • 7名被絞死的日本戰犯,臨終遺言都說了啥?只有1人再提中國
    武藤是第三個斷氣的人。 武藤是7個被絞死的戰犯中軍銜最低的,中將。 松井留下的遺言信息含量很多,前句說赴死前的心態:放下一切包袱。後一句就有背景了。 松井是東京審判大法官韋伯說的「唯一量刑可能過重」的戰犯。 他作為總司令帶隊入南京城時,曾一再下令注意軍紀,給外國人展示日本「文明軍隊」的形象。卻仍沒有管住部隊發生了南京大屠殺。
  • 甲級戰犯東條英機被絞死全過程:上絞刑臺時雙腿顫抖,遺言只有四個字
    【東條英機】東條英機,二戰日本甲級戰犯之一,雙手沾滿了無數中國人的鮮血,他有「剃頭將軍」、「惡魔」之稱。這是一組反映東條英機從抓捕、關押、審判以及絞死全過程老照片。儘管被抓捕後依舊囂張,最終正義得到了伸張。【自殺未遂】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罪惡滔天的戰犯們來到了窮途末路。
  • 七名日本甲級戰犯絞刑全過程 死後挫骨揚灰 商震將軍現場監刑
    根據當時的報導,據說松井石根和板垣徵四郎在行刑之前曾留下遺言希望他們的死能使中日關係能夠因此改善。板垣徵四郎稱「餘希望吾死將真正使中日關係更見友好,如此餘願欣然就刑。」土肥原賢二稱「我祈禱上蒼使中韓兩國繁榮興旺。」土肥原賢二臨刑前曾吟詩「親愛之中國人民」短詩一首,對自己過去的行為表示了遺憾。
  • 二戰後這七名日本甲級戰犯被處以絞刑,真是大快人心
    二戰後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國際大審判。圖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外景。
  • 日本甲級戰犯都有誰?咋劃分的,為啥沒強姦犯?
    1.什麼是戰犯戰犯,即戰爭罪犯,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的名詞。1919年6月的《凡爾賽條約》規定彈劾德國戰犯,協約國以德國最高元首威廉二世「違反國際道義,侵犯神聖條約」為由,對其提起公訴。但日本天皇裕仁因人為幹預並不在「戰犯之列」,這是後話。2.什麼是甲乙丙級戰犯1945年9月,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下令逮捕了東條英機等首批39名罪犯,啟動對日本戰犯的抓捕、審判工作。
  • 成都上映東京審判 有獎絞死戰犯引觀眾質疑(圖)
    」、「有獎絞死戰犯」等活動,雖然頗費心思,卻引發了觀眾的質疑。一位看過該片的觀眾坦言,對當年日本戰犯在東京受審的消息了解甚少,而中國法官、檢察官在法庭上鬥智鬥勇,並最終讓這些戰犯得到應有懲罰的細節和審判內幕更是無從得知,該片生動地還原了歷史,也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據悉,今日,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之子梅小傲將赴新城市電影院,與成都觀眾對話。
  • 日本戰犯的斷頭飯,有啥不一般?只有東條英機吃得特殊
    其實,斷頭飯就是一道臨終前的人道關懷。 至於放碗裡一片生肉,俾便陰間過奈河橋時餵惡犬等做法,純粹基於美好祝願的傳說。 日本文化源自中國,斷頭飯大抵萬變不離其宗。 7個日本甲級戰犯中,最後一頓斷頭飯平淡無奇,只有東條英機提了一個要求。
  • 日本靖國神社為啥供奉甲級戰犯(秘聞錄)
    當時在中國國內審判的多屬乙、丙級戰犯。特別罪大惡極的送交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甲級戰犯共有14名,其中特別罪大惡極的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於1948年12月在東京被處以絞刑。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的撫順和太原的管理所共關押過    1062名戰犯,其中的1017名戰犯因認罪態度較好,我國政府於1956年夏天分3次對這些人宣布免於起訴,釋放回國。
  • 東京審判時,溥儀撒了一個小謊,最後讓日本7名甲級戰犯被判絞刑
    ——中國法官梅汝璈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國組成,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中國法官梅汝璈則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東京審判時間長達13個月。
  • 國際正義不容挑釁 為戰犯招魂不得人心
    雖然在森岡正宏發表謬論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26日晚出面稱日本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甲級戰犯的審判,但他擔任首相以來連續4次參拜供奉著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並於本月16日為自己的參拜進行無理辯解,宣稱要繼續參拜,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態度是否真誠。
  • 板垣徵四郎是一個甲級戰犯,被執行絞刑前,他留了一句話
    其中情節最嚴重的被稱之為甲級戰犯。在二戰後的遠東軍事法庭的審判中,有28個日本人被定為了甲級戰犯。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其中的板垣徵四郎,他和一般的甲級戰犯還是不一樣的。看完下面的內容你就明白了。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日本國內的陸軍學校就已經包含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了。那個時代的日本通過改革後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很多的日本人都希望從軍報國。板垣徵四郎在8歲的時候,非常渴望去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學習。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宣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絞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宣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絞刑 日本和英美分別於20世紀60、80年代影印出版了日語和英語的庭審記錄,但這些出版物早已脫銷,中國的研究者和讀者很難利用。此次國內首次影印出版近5萬頁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英文版,全80卷),真實、完整地再現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三年庭審全記錄,再現了東京審判的全過程,彌補了目前國內尚無一套完整的可供研究的庭審記錄的缺憾。
  • 審判日本戰犯親歷者:8戰犯跪地 喊罪該萬死(圖)
    沈關生告訴法晚記者,歷時2年,罪行昭著的甲級戰犯終判死刑,而不僅只判流放或無期徒刑。畢業後沈關生又親歷了國內的一場正義大審判。  1945年日本投降後,經蘇聯軍事法庭審判的2000多名戰犯予以判刑後,大部分從1949年6月起被分批釋放回日本。另有969名罪行嚴重的罪犯經毛澤東提議,被擇日移交中國政府進行改造,按照中國法律處理。1950年7月18日,正式移交。
  • 日寇罕見老照片:一日寇與妻子的合影,圖8是日本甲級戰犯行刑現場!
    圖為侵華戰爭前期即將奔赴中國戰場的日本軍人與其妻子的合影。照片中的這位日本士兵看起來文字彬彬,很難把他與那些歷史照片中作惡多端,殘暴兇狠的日寇聯繫在一起,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是這樣一位在日本看起來面目和善的人,卻在中國犯下了滔天大罪。 圖2:
  • 駐英大使劉曉明與英二戰老兵通信:甲級戰犯就是日本的納粹
    國際在線1月15日報導,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近日與英國二戰老兵塞克互致信件,共批日本軍國主義行徑。塞克日前致函劉曉明大使,高度讚賞大使在《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一文,並以自己二戰期間作為遠東戰俘的經歷為例,痛斥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罪行,提醒世人永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
  • 直擊侵華戰犯東條英機絞刑現場:活活掙扎12分鐘,死後被美軍焚屍
    東條英機是侵華日軍甲級戰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日本第40任首相,二戰甲級戰犯,侵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罪犯之一,東條英機是二戰中與希特勒和墨索裡尼齊名的三位法西斯領導人之一,他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和亞洲的主要戰犯之一,這是照片中的東條英機。
  • 日本戰敗後,七名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被執行絞刑的人是誰?
    日本戰敗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了七名甲級戰犯,這七人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主謀,最終這七名甲級戰犯都被判處絞刑,那麼這七名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被執行絞刑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土肥原賢二。土肥原賢二是日本侵華戰爭的主謀之一,他在中國主要從事的是情報工作,並且還是成立偽滿洲帝國的幕後策劃人物,對中國犯下了累累罪行,最終被判處絞刑也是他罪有應得。土肥原賢二出生於1883年,他在日本的一個軍人家庭長大,因此從小軍國主義思想嚴重。
  • 日本甲級戰犯的斷頭飯,和一般犯人有何不同?東條英機的最特殊
    關於中國斷頭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為了籠絡人心,以及顯示自己的仁慈,於是在處決叛臣之前,給他們送上一桌豐盛的飯菜,讓他們吃飽了再受刑。後來這種習慣延續了下來,被認為是人道主義的關懷。
  • 短史記丨日本甲、乙、丙級戰犯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① 甲級戰犯交國際法庭審判,乙、丙級戰犯由受害國審理。 ⑦這些被判刑的戰犯,大多數為憲兵,以至當日俘基本全部回國時,中國還以「尚未查明戰犯嫌疑為理由,在上海留下了岡部直三郎大將以下將官為主的高級將領和憲兵等一千一百十七人,在漢口、廣州、河南等地留下了憲兵一千人,不準乘船」。⑧ 國民政府審判的戰犯中,岡村寧次的判決結果帶來的爭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