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臨終遺言祝福中國的是誰,別的戰犯遺囑中說了什麼?
日本是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準確地說,英國和法國等帝國主義只是扯下了大清臉上神秘的面紗,真正把中國拉下神壇且催動連綿恨意的,還是東瀛島國日本。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日本對中國人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一個頭腦清醒的中國人是不會遺忘日本對中國曾經的侵略事實。
哪怕是經過幾代人,日本在中華民族心頭造成的創傷還在滴血,只要靈魂沒有麻木,一直會隱隱作痛。
這種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是刻骨銘心的,是無處不在的,不管有些人承認不承認。
儘管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日本也不是過去的日本,在改弦更張、痛別前非;我們也無意去糾纏過去,去妄言戰爭,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了更好面對未來,我們不能也無法忘記昨天。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眾所周知,因為美國的加入,勝利的天平向同盟國傾斜,廣島、長崎爆炸原子彈之後,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隨著天皇宣布投降,日本軍人放下武器,美軍佔領日本,遠東軍事法庭宣告成立,那些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日本戰犯站到了審判臺上,等待他們的是國際法的嚴懲。
盟軍是正義的,是跟法西斯是有區別的,所以他們對待戰俘也是遵守國際公約的,非常人道的。
不僅依法給了他們在法庭上進行辯護的機會,也給了他們臨終時留下遺言的機會。
今天回顧他們的遺言,也許我們會從中受到一點啟發。
首先要說的是日本間諜頭子,偽滿洲國頭子溥儀的主子,華北偽軍的祖師爺,甲級戰犯土肥原賢二,在執行死刑的時候,記者問他有什麼話說,他要過一張紙寫下了一行漂亮的漢字:
往前跨,狹路亦變寬,二河白道如斯否,但願亦見寬。
此話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放眼向前的時候,什麼都可以放下,變得沒有顧慮沒有障礙,暢通無阻。
只要心裡有信念,才會專心致志、到達光輝的彼岸。二河白道是通向理想的路,千險萬難,九死一生,但信仰堅定的人是不怕艱難險阻的,一定能修成正果的。
日本一千多年一直是拜中國為師的,日本人對佛的信仰也是無與倫比的。
但是,土肥圓先生,我想問你,佛也提倡弱肉強食嗎?
第二個留下遺囑的,是大名鼎鼎而又臭名昭著的戰犯東條英機,他有三子四女,他留給家人的遺囑是:
"不語一切"。
那意思是說,要自己的後人保持低調,遠離紛爭,遠離政治漩渦。
東條英機的三個兒子,長子東條英隆和三子東條敏夫按照東條英機遺言去做了,老老實實的做人,唯獨次子東條輝雄十分極端。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原本打算把甲級戰犯移出靖國神社,讓板垣正去處理這件事,一切都很順利,唯獨遭到了東條輝雄的強烈反對,導致這件事最終流產了。
第三個是武藤章,此人雖然官階不大,但血債不少,他是盧溝橋事變的總編導,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就是他部下的傑作,印尼大屠殺和馬尼拉16萬人死亡的大屠殺也跟他脫不了干係。
此人的遺言非常"悲壯":
塵世間,妻兒固可戀。壯士豪傑,豈可苟偷安。
但看這詩,寫的很有水平,也很叫人感動。
沒有國,哪有家。為了大家只能捨棄小家,去奮不顧身報效祖國。
跟"匈奴不滅何以家為?"有異曲同工之美。
可是武藤章,你為了你的「大家」難道就可以毀了別人的「大家」嗎?你的國是國,別人的國卻不是國?
第四個是松井石根,日俄戰爭的英雄,張作霖的親密戰友,南京大屠殺的屠夫,正是他下達了"清除便衣兵"的死命令,把大屠殺推向了高峰。當他看到南京大屠殺的慘景的時候,又流下了鱷魚的眼淚,對部下訓斥說:"你們奮力苦戰,使皇威增輝,然某些士兵之暴行,又使皇威一舉掃地"。
他的遺言是:
天地無恨人無怨,心中唯有無畏念,思寧神安上旅程,無愁無慮趨向前。何物慾留人世間?唯吾心肺一忠言,自他平等不可忘,於此應懷真誠膽。
似乎他的意思是,全世界民族是"自他平等"的,這是自己的肺腑之言。到底是不是反省,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五個是板垣徵四郎,他是日本陸軍大將,九一八事變的元兇,他也是唯一旗幟鮮明在遺囑中祝福中國的戰犯。
遺言如下:
"無限懷念,中國友人,於今乃見,東亞之外,復有東亞。"
"祝願我國與各國講和,對世界和平作出貢獻,祈禱中國和大韓國國運隆盛。"
無論如何,他做出了反省,這點是難能可貴的,但願他是真心懺悔。
第六個人就是廣田弘毅了,此人表面很虧,沒有拿過槍,沒有上過戰場,雖然當過首相和外相,但已經退休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時候只是個議員,但因為他在任的時候,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廣田三原則(中國必須鎮壓抗日運動,必須承認偽滿洲國,必須跟日本友好)而被判處死刑。
他在臨死之前給妻子寫了遺言:
"什麼都可以忘卻,唯獨愛妻良牡子忘不了。從此一個天上,一個人間,惟願夜夜夢裡見。"
臨死才想起愛妻,是不是有點晚了?
第七位就是木村兵太郎,日本炮兵專家,本來沒上戰場,但是在1944年戰爭快結束的時候到了緬甸,一到那裡就一鳴驚人,製造了臭名昭著的仰光大屠殺,被絞死也算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但是這個屠夫卻是個愛妻好老公。
他的遺囑是:
我走了,懇望愛妻英鳳子想開些,超脫了死,便是永恆的生。願護佑我倆來世仍結良緣。
如果不看身份,他們兩個人給妻子的遺囑都是情真意切、催人淚下的。
可是,由於你們發動侵略戰爭,讓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日軍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日軍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無論如何也難以抹平。
這些戰犯的下場,讓我們想起昔日的伊拉克前強人總統先生,他在臨刑前精神委頓,面目憔悴,任何人看到都會心生憐憫之情。
可是一旦想起,因為他發動兩伊戰爭和科威特戰爭,讓百萬生命消失;因為他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讓數十萬無辜百姓慘死,就會覺得他死一萬次都不夠。
無論以何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宣揚戰爭、首先挑起戰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都不會有好下場,最後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