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時,溥儀撒了一個小謊,最後讓日本7名甲級戰犯被判絞刑

2020-12-27 歷史潮河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帳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中國法官梅汝璈

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國組成,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中國法官梅汝璈則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東京審判時間長達13個月。

東京審判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不容易,在開庭審判前,中國法律顧問吳學義細心的看到審判席後面插著的參戰國國旗,美國國旗在第一位,中國國旗在第二位,於是提醒了梅汝璈。

隨後中美展開激烈的爭論,最終美國詞窮,做出了讓步,中國國旗插在了第一位,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誌,正是如此,這看似小小的位置,卻也有不一樣的意義,將影響到後面的審判。

眾所周知,日本昭和天皇對於日本發起戰爭,表現的是「我什麼都不知情,我什麼也沒做」的無賴行為,東京審判上,日本的那些戰犯也是一個個保持著「不承認」的不發聲的做法,企圖逃過審判。

其中一些在二戰中沒有過多遭受到日軍侵略踐踏的國家,還主張對戰犯從寬處理,甚至以人道主義為由,反對處死那些罪大惡極的戰犯,中國代表團始終保持國家榮辱感,據理力爭,在審判的緊要關頭,溥儀出庭作證,最後讓日本7名甲級戰犯被判絞刑。

溥儀連續出席了軍事法庭八天,他與日本人之間可謂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證詞可信度極高,溥儀在軍事法庭上說,他自己不想當皇帝,還嚴詞拒絕過,也不想復闢,是日本天皇逼迫他建立了偽滿洲國。

日本天皇聽到溥儀如此說,便當場罵道:「你無恥!」溥儀也是猛地一下拍桌子,對著日本天皇就罵道:「你不要臉!」不過因為是軍事法庭上,日本天皇倒也沒想製造多大的衝突,而後就中止了。

這八天中溥儀都表現鎮定從容,將日本往昔的種種罪行一道道說出來,也因此日本7名甲級戰犯還是沒有逃脫審判,被判以死刑,不過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也曾坦言,自己在那次東京審判時撒了一個小謊。

只是溥儀想要復闢是主動還是被逼,已經成為了過去,溥儀最終也獲得了特赦。

東京審判時,溥儀撒了一個小謊,最後讓日本7名甲級戰犯被判絞刑

相關焦點

  • 東京審判時,溥儀和天皇對罵,將七名日本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1946年,為了審判日本的侵略行為,由美國、中國、英國等11個國家指派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的審判被稱為東京審判,在此次審判中,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參加審判。
  • 二戰後這七名日本甲級戰犯被處以絞刑,真是大快人心
    二戰後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國際大審判。圖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外景。
  • 東京審判時,溥儀讓7戰犯被判處死刑,還直接和日本天皇對罵
    談到末代皇帝溥儀,想必許多人都會唏噓不已,因為他的大部分人生都掌握在別人手裡,直到1959年大赦之後,他才真正過上了自己的生活。三歲時,一無所知的溥儀被推到危險的政治面前,直到1912年他被迫退位。之後溥儀又被日本人利用,當上了偽滿洲國的皇帝,遭到了世人的唾棄。
  • 日本戰敗後,七名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被執行絞刑的人是誰?
    日本戰敗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了七名甲級戰犯,這七人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主謀,最終這七名甲級戰犯都被判處絞刑,那麼這七名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被執行絞刑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土肥原賢二。土肥原賢二是日本侵華戰爭的主謀之一,他在中國主要從事的是情報工作,並且還是成立偽滿洲帝國的幕後策劃人物,對中國犯下了累累罪行,最終被判處絞刑也是他罪有應得。土肥原賢二出生於1883年,他在日本的一個軍人家庭長大,因此從小軍國主義思想嚴重。
  • 東京審判被判絞刑的7人都有誰?731部隊頭目不在其中
    東京審判是二戰結束後在東京成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的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歷時兩年半。東京審判共29名被告,這些人在70年前最終是如何判決的呢?經查,最終判決書長達1212頁。
  • 7名被判絞刑的甲級戰犯聽到宣判後表情木然,絞刑分兩批進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宣布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工作就提上盟軍的議事日程。經過討論,蘇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等11個國家作為對日作戰的國家代表組建軍事法庭。1946年1月19日,麥克阿瑟上將以駐日盟軍總司令的身份下達了設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命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
  • 東京審判,6:5艱難通過絞刑,哪國法官投了反對票?一人主張無罪
    日本侵略者在我們國家犯下的累累罪行,是對人性的踐踏。在軍國主義失敗,日本投降之後。對戰犯們的審判開始了!東京大審判從46年開始,歷時兩年半,由11個戰勝國各派出一名法官組成法官席,28名甲級戰犯組成被告席。期間發生了很多鬧劇比如大川周明打了東條英機後腦勺一下,被送去精神病院逃脫審判。
  • 七名日本甲級戰犯絞刑全過程 死後挫骨揚灰 商震將軍現場監刑
    判決一個月以後,12月21日東條英機等七名甲級戰犯在東京巢鴨監獄被執行絞刑。行刑的時間從東京時間00時01分開始,到00時35分全部結束。在行刑之前,對執行時間一直嚴格保密,當時蹲守在東京巢鴨監獄外的新聞媒體此前一直沒法發現任何行刑跡象。 12月21日,行刑前一個小時,美國第八軍電話通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即將對七名甲級戰犯執行絞刑。午夜前10分鐘,同盟國對日委員會美、英、蘇、中各國委員作為絞刑見證人進入巢鴨監獄,中國代表團由商震將軍帶領,行刑完畢後於1時10分離去。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宣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絞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宣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絞刑   作為研究東京審判最核心的文獻,庭審記錄分別由英日兩種語言記錄,僅有海外少量機構保存。日本和英美分別於20世紀60、80年代影印出版了日語和英語的庭審記錄,但這些出版物早已脫銷,中國的研究者和讀者很難利用。
  • 日本靖國神社為啥供奉甲級戰犯(秘聞錄)
    當時在中國國內審判的多屬乙、丙級戰犯。特別罪大惡極的送交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甲級戰犯共有14名,其中特別罪大惡極的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於1948年12月在東京被處以絞刑。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的撫順和太原的管理所共關押過    1062名戰犯,其中的1017名戰犯因認罪態度較好,我國政府於1956年夏天分3次對這些人宣布免於起訴,釋放回國。
  • 板垣徵四郎是一個甲級戰犯,被執行絞刑前,他留了一句話
    其中情節最嚴重的被稱之為甲級戰犯。在二戰後的遠東軍事法庭的審判中,有28個日本人被定為了甲級戰犯。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其中的板垣徵四郎,他和一般的甲級戰犯還是不一樣的。看完下面的內容你就明白了。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日本國內的陸軍學校就已經包含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了。那個時代的日本通過改革後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很多的日本人都希望從軍報國。板垣徵四郎在8歲的時候,非常渴望去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學習。
  • 畸形無恥的東京審判:一共28名甲級戰犯,最後竟逃掉了21人,都是因為這個國家!
    但是在草擬起訴書之前,有一個先決問題,那便是:在這許多在押的甲級戰犯之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哪些人應該首先作為被告起訴,提請法庭列為第一案去審理?顯然,把全體在押戰犯都包括在一個案件中去起訴受審是不適宜的。
  • 小學生作文之五--觀《東京審判》有感
    在這場審判中,對中國,對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了累累罪行的戰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人都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懲罰。近幾年,這個事件又被搬上了熒幕,今天,我便在家中觀看了這部名為《東京審判》的影片。第二天,遠東國際法庭對戰犯們的審判開始了。可日方的辯護律師清瀨一明卻憑著一次次詭辯和挑釁,讓罪犯們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庭審,使得法官們和檢察長一直都沒有理由給戰犯定罪。但是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機。日本的陸軍省兵務局長田中隆吉來到了庭上,將以前戰犯們所不承認的「南京大屠殺」等慘案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並指認出了被告中參與過的人,氣得清瀨一郎破口大罵:「你是日本人嗎?你還是個日本人嗎?」
  • 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
    △2019年,高文彬老人講述參與東京審判的經歷。9 月 7 日凌晨 3 時 10 分,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高文彬先生因病逝世,享年 99 歲。高文彬,1922 年 12 月生,上海市人,法學家、翻譯家、歷史學者。
  • 東京審判下的南京大屠殺:日軍罪行累累仍不認罪
    這名男子之前就曾在400 人微信群內發布" 南京殺三十萬太少" 等言論,被群友舉報,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於2 月23 日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 日的處罰。1946 年4 月29 日,法庭接受了盟軍最高統帥部國際檢察處對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等28 名被告的起訴。這28 名甲級戰犯中,有一半人皆為日本陸軍高級將領。最終判處絞刑的7 名戰犯中除廣田弘毅之外,全是陸軍出身。
  • 鏡頭前的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被執行死刑的全過程
    在日本投降、盟軍佔領日本外鄉之後,總司令麥克阿瑟就安插了憲兵隊,專門觀察日本軍政要員的惡行,以便審問和追責那些有罪戰犯。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一日,麥克阿瑟下令逮捕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被列為第一戰犯。28名戰犯提起公訴。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親歷者高文彬去世——每一次回憶和講述...
    74年後,最後一位在世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9月7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9歲。由此,在那場歷時兩年半之久的審判中,將日本戰犯送上歷史絞刑架的17位中國代表團成員全部謝世。  那是人類有史以來參與國家最多、規模最大、開庭時間最長、留下檔案文獻最為浩瀚的一場審判。當歷史的身影漸漸遠去,關於歷史的記憶不容忘卻。
  • 【文史】東京審判時,印度法官說戰犯無罪,中國梅汝璈堅不讓步、言...
    1946年3月19日,梅汝璈從復旦大學附近的江灣軍用機場出發,乘坐美國軍用飛機飛往日本東京。當天,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上海的《申報》,《大公報》,《新聞報》紛紛在顯著位置以醒目標題刊登這條重要新聞,「清算血債: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官梅汝璈今飛東京」。
  • 東京審判的詰問與反思
    第五,在德國,紐倫堡審判的判決的執行,一直有緊挨著的歐洲各國的密切關注,甚至逃走幾十年的戰犯,在世界各地被發現後仍然受到通緝、追捕和審判,即使躲藏在本國的戰犯,一旦被發現,也馬上受到追訴。  日本除了7名被執行絞刑的甲級戰犯之外,其他戰犯服刑的執行基本上沒有受害國的監督,至1956年,所有服刑中的甲級戰犯均被日本政府釋放。
  • 日本甲級戰犯都有誰?咋劃分的,為啥沒強姦犯?
    但日本天皇裕仁因人為幹預並不在「戰犯之列」,這是後話。2.什麼是甲乙丙級戰犯1945年9月,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下令逮捕了東條英機等首批39名罪犯,啟動對日本戰犯的抓捕、審判工作。依照幾個月前德國紐倫堡審判的先例,他稱這種戰爭行為為「反和平罪」,為A級戰犯,或甲級戰犯。第二類、「違反戰爭法規或慣例罪」,被稱為B級戰犯,或乙級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