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6:5艱難通過絞刑,哪國法官投了反對票?一人主張無罪

2020-12-27 鏽海

有一段歷史我們無法忘懷,那就是抗日戰爭!這場戰爭為我們帶來的傷痛是永遠無法消卻的。日本侵略者在我們國家犯下的累累罪行,是對人性的踐踏。在軍國主義失敗,日本投降之後。對戰犯們的審判開始了!

東京大審判從46年開始,歷時兩年半,由11個戰勝國各派出一名法官組成法官席,28名甲級戰犯組成被告席。期間發生了很多鬧劇比如大川周明打了東條英機後腦勺一下,被送去精神病院逃脫審判。日本證人稱南京大屠殺只有兩三個軍官和士兵,違反紀律殺害平民,這樣抵賴的無恥證詞引得全堂的嘲笑。也有很多精彩激烈的時刻,比如溥儀作證48小時,中國檢察官連續三天質問戰犯舌戰群儒。

在所有正義人士共同的努力下,東京審判的成果可以說是豐碩,石錘了日本人製造南京大屠殺,並將7名戰犯判處絞刑。但是對東條英機等七名戰犯的死刑結果,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容易。在最後階段,實施結果已經判定,到了量刑的時候。11名分別來自中、蘇、美、英、法、荷、加、澳、印、菲律賓、紐西蘭的法官出現了分歧。

在對七名罪行最重的犯人是否執行死刑時出現了重大分歧,最終只能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結果是以6:5通過絞刑。此次投票不記名不公開,但是法官們很多都早已公開表面了態度,加上中國法官梅汝璈的日記,6:5的票數是事實,法官們的表態也在後來慢慢向世人流露出來。

我國法官當然力爭死刑判決,其他人方面,蘇聯法官說,對待他們只有兩種方法,不是監禁或絞刑,而是槍斃或絞刑。法國法官說死刑太不人道了,我們要用文明的方法。美國法官堅持絞刑。澳大利亞法官說應該像對待拿破崙一樣對待這些戰犯,流放!印度法官巴爾的立場讓人大跌眼鏡,他主張對所有戰犯無罪釋放。這樣的主張讓日本人大為感動在靖國神社專門為巴爾樹立了紀念碑牌。

好在最後通過了絞刑,梅汝璈在日記中說到,那天如果我方有一個法官投票到NO。那我無法想像,我會怎麼樣,我的廣大同胞們會怎麼樣,世界會怎麼樣。

相關焦點

  • 【文史】東京審判時,印度法官說戰犯無罪,中國梅汝璈堅不讓步、言...
    此後,在長達兩年半的審判過程中,梅汝璈在法官席位之爭、起草判決書和堅持死刑處罰等關鍵時刻,維護了祖國和人民的尊嚴。 在東京,由中、美、蘇、英、法、印、澳等11國指派的法官到齊後,大家首先最關注的是法庭上的座位排序。
  • 東京審判被判絞刑的7人都有誰?731部隊頭目不在其中
    東京審判是二戰結束後在東京成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的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歷時兩年半。東京審判共29名被告,這些人在70年前最終是如何判決的呢?經查,最終判決書長達1212頁。
  • 東京審判時,溥儀撒了一個小謊,最後讓日本7名甲級戰犯被判絞刑
    ——中國法官梅汝璈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國組成,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中國法官梅汝璈則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東京審判時間長達13個月。
  • 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
    這次被後世稱為「東京審判」的世紀大審判自1946年5月起歷時兩年多,判決書長達1213頁,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東京審判確認了侵略戰爭為國際法上的犯罪,將策劃、準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者列為甲級戰犯,對國際法戰犯概念進行了重大發展。
  •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的意義:銘記伸張正義之艱難
    東京審判中的「微弱多數」1946年1月19日,遠東最高盟國統帥部根據同盟國授權,公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下面簡稱東京法庭)。1946年2月15日,東京法庭成立,籤署日本投降文件的九個盟方國家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均指定一位法官出任審判人員。
  • 東京審判3,見字如人,聽法官訴說審判背後的故事
    :庭長威廉•韋伯、中國法官梅汝璈和菲律賓法官德爾芬•哈那尼拉,展示了他們在東京審判中如何以公正嚴謹的專業精神,為最終的判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東京審判的11位法官中,有5位法官寫下了主體判決書之外的個人意見書,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法官兼庭長威廉•韋伯、菲律賓法官德爾芬•哈那尼拉,以及在以後的相關文字中留下了重要意見和看法的中國法官梅汝璈。不同意見與法官本人背景、審判運行體制乃至國家關係等密切相關。
  • 專訪:讓東京審判的正義聲音響徹寰宇
    東京審判於1946年5月開始,1948年11月結束,對策劃、準備和發動對中國和亞洲、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進行審判。向隆萬的父親向哲濬正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檢察官。 近年來,有日本右翼否認東京審判的正義性與合法性,甚至妄言東京審判是「勝者的審判」。對此,向隆萬直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不過是東京審判的歷史現實條件,這場審判,擁有堅實的法理基礎。
  • 東京審判下的南京大屠殺:日軍罪行累累仍不認罪
    這名男子之前就曾在400 人微信群內發布" 南京殺三十萬太少" 等言論,被群友舉報,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於2 月23 日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 日的處罰。1946 年4 月29 日,法庭接受了盟軍最高統帥部國際檢察處對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等28 名被告的起訴。這28 名甲級戰犯中,有一半人皆為日本陸軍高級將領。最終判處絞刑的7 名戰犯中除廣田弘毅之外,全是陸軍出身。
  • 小學生作文之五--觀《東京審判》有感
    稿件如果留用,兩周內回復,兩周內不回復,請另投。觀《東京審判》有感管鴻吉東京審判,一場從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的長達兩年零六個月的審判,這是一場值得所有的中國人銘記的審判。在這場審判中,對中國,對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了累累罪行的戰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人都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懲罰。近幾年,這個事件又被搬上了熒幕,今天,我便在家中觀看了這部名為《東京審判》的影片。
  • 深度強文┃東京審判背後的較量(下)
    而且國軍政府的法官最後做了一些總結,說我們的審判進行的非常艱難。第一,取證艱難,因為日軍沒有檔案了,我們只依靠老百姓來收集證據,但是老百姓又不具備法律知識,戰爭年代的事情,你說我逃難的時候我能知道後面追我的日本兵姓什麼叫什麼嗎?根本不可能知道。結果日本人在監獄裡狡猾抵賴。當時有好多日本戰犯、日本軍人,我們是搞不清身份的,於是叫他們自己填表:你到底是誰,姓什麼叫什麼,哪的人,什麼官階。
  • 【聚焦】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的重大歷史意義
    朱文奇:東京審判確實是戰勝者對戰敗者的審判,但這其實恰恰是歷史的進步。東京法庭共有11位法官,分別來自美國、中國、蘇聯、澳大利亞、法國、英國、荷蘭、紐西蘭和加拿大以及菲律賓與印度這11個戰勝國,同樣數量的檢察官也來自這11個國家;而受審的28名被告,則清一色全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所以它確實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審判。
  • 一代傳奇今天離世,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
    1946年5月至1948年8月期間,高文彬參加東京審判,先後任國際檢察局翻譯、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秘書職務。回顧這位老人的一生傳奇,不禁讓人感慨萬千……高文彬的好友記得,老人時常激動地說,現在不少年輕人都不清楚,當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到底犯下了多少罪行。尤其是東京審判那段歷史,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都沒有聽說過。
  • 參與東京審判的梅汝璈:我是中國法官
    除了出席東京審判的這幾年外,在其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裡,梅汝璈先生更是以一位傑出的法學家(特別是法學教授)的身份立身行世被遺忘數年的法官1945年9月2日,東京灣見證了20世紀最為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在停泊於此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
  • 東京審判的詰問與反思
    第五,在德國,紐倫堡審判的判決的執行,一直有緊挨著的歐洲各國的密切關注,甚至逃走幾十年的戰犯,在世界各地被發現後仍然受到通緝、追捕和審判,即使躲藏在本國的戰犯,一旦被發現,也馬上受到追訴。  日本除了7名被執行絞刑的甲級戰犯之外,其他戰犯服刑的執行基本上沒有受害國的監督,至1956年,所有服刑中的甲級戰犯均被日本政府釋放。
  • 【關注】一代傳奇今晨離世,他曾親歷東京大審判
    1946年5月至1948年8月期間,高文彬參加東京審判,先後任國際檢察局翻譯、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秘書職務。回顧這位老人的一生傳奇,不禁讓人感慨萬千……高文彬的好友記得,老人時常激動地說,現在不少年輕人都不清楚,當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到底犯下了多少罪行。尤其是東京審判那段歷史,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都沒有聽說過。
  • ...英美法詞典|高文彬|東京審判|元照英美法詞典|東吳|高老|日本...
    高文彬先生是全程參與「1946-1948東京審判」的親歷者。1946年5月15日,高文彬等一行5人乘坐飛機前往日本東京,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1個國家,各出法官和檢察官組成。但是這場正義的審判卻整整持續了2年多。
  • 梅汝璈:正義審判千秋凜然
    這件法袍的主人,正是梅汝璈——原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當年,她就是穿著這件法袍參加了東京審判,以如山鐵證將日本法西斯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梅汝璈,1904年出生於江西南昌一戶農家。1924年,他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分別獲文學學士和法學博士學位。
  • 見字如人,聽法官訴說審判背後的故事
    •哈那尼拉,展示了他們在東京審判中如何以公正嚴謹的專業精神,為最終的判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歷時兩年半的東京審判,為戰後和平的國際秩序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史料和記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東京審判的11位法官中,有5位法官寫下了主體判決書之外的個人意見書,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法官兼庭長威廉•韋伯、菲律賓法官德爾芬•哈那尼拉,以及在以後的相關文字中留下了重要意見和看法的中國法官梅汝璈。
  • 東京審判:為那段不允許良心靜默的歷史
    74年前的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正式開庭,史稱「東京審判」。此次審判為期兩年半,判決書長達1231頁,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多項日本戰犯犯罪事實取得國際公認。距離南京大屠殺11年之久,歷史的法槌終於落下。
  • 高文彬:他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從法律的角度認定了日本發動戰爭的侵略性和非正義性,通過審判日本主要戰犯,公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爭暴行,尤其是侵華14年間所犯下的罪行。民盟盟員、百歲老人高文彬,作為17名中國代表之一,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是的東京審判歷史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