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詞典|高文彬|東京審判|元照英美法詞典|東吳|高老|日本...

2021-01-10 騰訊網

2020年9月7日,高文彬老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去世,享年99歲。

高文彬先生是中國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法學家、翻譯家、歷史學者。

高老曾經說:「我這一生做了兩件很有意義的事,一件是二戰後參加東京審判,另一件是參與編纂《英美法大詞典》。」

1922年,高文彬出生於上海,1941年下半年,高文彬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開始學習法律,1945年夏,高文彬從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

高文彬先生是全程參與「1946-1948東京審判」的親歷者。

1946年5月15日,高文彬等一行5人乘坐飛機前往日本東京,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1個國家,各出法官和檢察官組成。但是這場正義的審判卻整整持續了2年多。

高文彬的主要工作是任國際檢察局翻譯、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秘書。

東京審判歷時924天,因其案情龐大、複雜及證人、證據之多,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參與國家最多、規模最大、開庭時間最長、留下檔案文獻最為浩瀚的一場審判。

最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宣判全體日本戰犯有罪,並判決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7名甲級戰犯絞刑。1948年11月4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宣布判決。

相信,歷史不會忘記東京審判,也不會忘記在東京審判中,為祖國伸張正義,懲奸除惡的這些英雄中國人的名字。高文彬先生一生傳奇,為中華民族貢獻甚巨,他的名字,必將同另16位中國代表團成員們的名字一起,永遠被載入歷史史冊。

高文彬發現「百人斬」資料。

高文彬在「東京審判」期間發現了南京大屠殺「百人斬」的資料。

由於東京審判適用的英美法程序,對於任何疑犯均無罪推定,必須由檢察方提出充分證據,由法官認定後進行定罪量刑。而日本在投降前後有組織的銷毀了大量的證據,給審判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在搜集證據的過程中,高文彬在一份日本報紙上發現了兩名日本軍官在中國南京進行殺人比賽的報導,資料中描述的就是日本軍隊從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兩名日本軍官(野田毅和向井明敏)所犯下的慘絕人寰的殺人罪行。

野田毅和向井明敏以軍刀砍掉中國人的頭顱數量作為比賽內容,最終以向井殺死106人「獲勝」,而野田失敗的原因,是軍刀的刀刃「卷」了。這種慘絕人寰的殺戮,被當時的日本政府當作一種榮譽大肆宣揚。也成為了侵華日軍暴行的又一鐵證。

這兩個歷史罪人,在日本戰敗後,混跡於被遣返的日軍當中,悄無聲息地回到了國內,隱匿於市井之間,做起了小生意。但是「邪惡終將受到審判」。這兩個最終被押解回南京接受審判。1948年,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二人在南京雨花臺刑場被執行槍決。

無償參與編輯《元照英美法詞典》。

高文彬在海事大學講授國際法、海洋法、國際私法三門課,一直教到退休。

有一天,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薛波找到他,問他願不願意參加一本關於英美法詞典的編撰工作。高文彬答應了他的請求,因為偌大的中國竟沒有一本適用的《英美法詞典》。於是他開始一邊教書,一邊參與編寫詞典。日以繼夜,非常忙碌辛苦。

他與其他東吳學者一起,用七年時間,嘔心瀝血編撰了這部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英美法詞典》,460多萬字,所收詞條4.5萬多個,是日本出版的《英美法詞典》的3倍。編寫過程中,高文彬甚至因為用腦過度,導致小腦血管堵塞,在醫院裡躺了好幾個月。在編寫詞典前後,高文彬從未要過一分報酬。

2005年,最終完稿出版時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一致認可。詞典的扉頁上,記錄下了高文彬的名字。這本《英美法詞典》投入了高文彬教授晚年的全部心血。那一年高文彬84歲。

不忘歷史,愛國情懷。

「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堅持不懈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是高文彬常說的一句話。

各方面都在積極努力,追尋和還原那段歷史。 時間賽跑,找回來的,不只是一段歷史、一次反思、一種紀念,還有中國人在飽經傷痛之後,從未失掉的奪回正義與尊嚴的勇氣、骨氣和愛國之心。

2016年,95歲的高老儘管步履蹣跚,仍要堅持參加東京審判開庭70周年的紀念活動,當時他還提出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的願望。

立東京審判紀念館這一最有效的載體,以史實和法理向世界人民證明正義必勝、和平必勝和人民必勝的真理。

高文彬表示,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始終有人妄圖否定東京審判,為戰爭罪犯翻案,近年來有越演越烈之勢。高文彬倡議,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作為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且也通過史實和法理,向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證明事實。

高老,一路走好!吾輩當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自強不息、奮發圖強。

相關焦點

  • ...紀念館|樊麗萍|南京大屠殺|王國華|姜澎|高文彬|元照英美法詞典...
    高文彬在上海海運學院(今上海海事大學)校門前留影。他是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為日本戰犯定罪發掘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同時,他也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之一。他就是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昨天凌晨,高文彬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 教師節【純福利】 贈《元照英美法詞典》
    三個詞,十二個字,卻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誘惑,克服得困難,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事。為了致敬這些偉大的師者,為了老一代學人的心血之作得以歷代傳承,《元照英美法詞典》(縮印版)精益求精,用最精美的設計,最嚴格的印刷標準再現了這一經典。
  • 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舉行
    )舉行了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先生追思會。當年在東京,他就是用那臺相機拍下了那張著名的東京審判十俊傑的合影,我們幾乎都是從那張合影開始認識東京審判中的這些民族英雄。相機陪伴了高老半個多世紀,我們去高老家看望他時,他還會拿了相機給我們拍照留念。老相機見證了多少人生風雨滄桑,現在它就靜靜地躺在那裡,述說著無盡的哀思。  法學校友賈勇的抽屜裡,一直珍藏著第一版元照英文大詞典,上面有高老的親筆籤名。
  • 東京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高文彬逝世
    他是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為日本戰犯定罪發掘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同時,他也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之一。他就是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昨天凌晨,高文彬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高文彬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
  • 追思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他曾說「要讓一代代年輕...
    他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享譽學界,為後學所景仰…… 東京審判的見證者,發掘「百人斬」戰犯重要證據 高文彬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高文彬教授是全程參與1946-1948年東京審判(遠東國際大審判)的最後一位親歷者。
  • 東京大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高文彬去世
    高文彬先生於1922年12月出生在上海的一戶普通家庭,中學就讀於東吳大學吳淞附屬中學。畢業後,他考取了當時國內法學教育領域首屈一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當時,正值日寇侵華,日軍在佔領區的倒行逆施,極大地幹擾了東吳大學師生的正常教學活動。學校被迫幾度搬遷,辦學條件極為艱苦。國家民族深重的災難,日軍殘忍的暴行,在年輕的高文彬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愛國熱情。
  • 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高文彬去世,享年99歲,勿忘歷史
    高老曾經說:「我這一生做了兩件很有意義的事,一件是二戰後參加東京審判,另一件是參與編纂《英美法大詞典》。」 無償參與編輯《元照英美法詞典》。 高文彬在海事大學講授國際法、海洋法、國際私法三門課,一直教到退休。 有一天,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薛波找到他,問他願不願意參加一本關於英美法詞典的編撰工作。高文彬答應了他的請求,因為偌大的中國竟沒有一本適用的《英美法詞典》。
  • 東京審判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追思會在滬舉行
    「我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二是大詞典。」高文彬曾對自己的生平做過這樣的勾勒。他全程參與東京審判並揪出了日本「百人斬」的元兇;他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享譽學界。高文彬一輩子與法學結緣,改革開放後進入上海海運學院(今上海海事大學),在國際法領域辛勤耕耘四十載,培養的學生遍及法律實務界和學術界。
  • 法律人必備工具書|元照英美法詞典
    一本好的英文法律詞典會讓英美法學習事半功倍。今天推薦的是被譽為中國法學界70年來英美法研究最高水平的煌煌巨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縮印版)》。《元照英美法詞典》(縮印版)共計460萬餘字,收入及注釋5萬餘詞條
  • 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我國著名國際私法學者高文彬教授今日因病逝世
    高文彬教授,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原上海海運學院法律系)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國際私法學者,東京大審判中方代表團唯一健在的全程親歷者,他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享譽學界,為後學所景仰。高文彬教授一生的傳奇經歷,曾經受到過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眾多媒體的廣泛報導。
  • 追思東京審判最後一位親歷者高文彬:他熱愛祖國、潛心治學
    從9月7日至9月19日,東京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高文彬已逝世十三天。作為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資深教授,高文彬先生曾總結說:「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眾人眼中,高文彬的形象有共同之處:熱愛祖國、潛心治學。
  • 東京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
    他是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為日本戰犯定罪發掘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同時,他也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之一。 他就是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昨天凌晨,高文彬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 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滬舉行
    :「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高文彬教授是全程參與1946-1948年東京審判(遠東國際大審判)的最後一位親歷者。作為中國檢察官向哲浚的秘書兼翻譯,高文彬與其他成員一道,配合中國檢察組起訴、舉證、辯論、庭審和量刑,最終將日本戰犯繩之以法。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在滬「告別」,是他找到日本戰犯...
    9月13日下午,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資深教授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滬舉行。9月7日高老因病逝世的消息傳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復旦大學法學院等紛紛發來唁電,對高文彬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  高文彬生前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高文彬逝世 晚輩追憶:晚年注重...
    ▲高文彬生前照片。圖片由民盟上海市委提供曾受聘擔任翻譯成為參與東京審判的中國代表之一1941年9月,高文彬從東吳大學附屬高中畢業,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系統學習英美法和中國法,並於1945年獲法學學士學位。1945年1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國際檢察局正式組建,向哲濬任中國檢察官。
  • 贈書:《元照英美法詞典》(2019年第1期)
    法律招聘區域實習/招聘群:首批共23個城市群,涉及33個城市本期是法律招聘2019年第一期贈書活動本期贈書《元照英美法詞典
  • 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高文彬追思會在滬舉行
    上海海事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13日電 (記者許婧)國際法學者、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資深教授高文彬先生追思會13日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東京審判」中國代表團不辱使命,歷經艱辛,終將日本戰犯送上絞架,繩之以法,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父親作為其中一員,我們為他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高嵐回憶道,父親曾說他這一生做了兩件事:一是參與東京審判,二是參與審訂《元照英美法辭典》,父親憑著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幸參與了東京審判,他用自己所學報效祖國,實現了他的人生理想。
  • 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先生追思...
    高文彬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高文彬教授是全程參與1946-1948年東京審判(遠東國際大審判)的最後一位親歷者。作為中國檢察官向哲浚的秘書兼翻譯,高文彬與其他成員一道,配合中國檢察組起訴、舉證、辯論、庭審和量刑,最終將日本戰犯繩之以法。
  • 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滬舉行
    高文彬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高文彬教授是全程參與1946-1948年東京審判(遠東國際大審判)的最後一位親歷者。作為中國檢察官向哲浚的秘書兼翻譯,高文彬與其他成員一道,配合中國檢察組起訴、舉證、辯論、庭審和量刑,最終將日本戰犯繩之以法。
  • 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高文彬去世,享年99歲
    受聘翻譯兼秘書1941年9月,畢業於東吳大學附屬高中的高文彬,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進行系統的英美法和中國法的學習,並於1945年獲法學學士學位。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高文彬回憶說,那時,大家一起分享抗戰勝利後的喜悅,「那段時間是我最開心、最激動的時刻,感覺日本侵略軍終於惡有惡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