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正義不容挑釁 為戰犯招魂不得人心

2021-01-08 大眾網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王建華  胡浩)在全球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年之際,在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時,卻有日本政要試圖舞動為戰犯招魂的旗幟,妄稱他們在日本「已經不是罪人」,並企圖推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

    日本厚生勞動省政 務官森岡正宏26日在執政的自民黨國會議員會議上妄稱「甲級戰犯在日本國內已經不是罪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是「任意以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進行單方面審判的」。自民黨總務會長久間章生27日也公開發表相同觀點。

    雖然在森岡正宏發表謬論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26日晚出面稱日本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甲級戰犯的審判,但他擔任首相以來連續4次參拜供奉著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並於本月16日為自己的參拜進行無理辯解,宣稱要繼續參拜,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態度是否真誠。

    飽受腥風血雨的戰火煎熬,付出數千萬傷亡的慘痛代價,經歷了難得的60年世界和平,二戰後人類歷史發展進程表明,國際正義不容挑釁,為戰犯招魂不得人心。

    喪鐘為邪惡的戰犯而鳴

    57年前的冬天,喪鐘敲響,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的二戰元兇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走上絞架。這是人類正義的大勝利,歷史不容顛倒。

    1946年1月19日,經盟國授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設立,同時公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指出法庭有權審判犯有反和平罪、普通戰爭罪和反人道罪的日本甲級戰犯,法官組成共包括美、中、英、蘇等11國的11名法官。此前,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組建的盟軍國際檢察局也正式成立。參加審判的中國法官梅汝璈在日記中寫道:被審戰犯「攪亂了世界,荼毒了中國,而且葬送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前途」,「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同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日本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進行第一次公開審理;1948年11月12日,法庭對25名甲級戰犯(另外3人中,2人在獄中病死,一人被診斷為精神病而中止受審)公開宣判,判處7人絞刑,16人無期徒刑,2人有期徒刑。判決結果為11名法官投票決定。1948年12月23日,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獄。   

    法西斯德國和日本是二戰的兩大策源地。這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戰爭波及近40個國家,當時世界上平均每5人中就有4人被捲入戰爭苦難。日本在亞洲及太平洋的侵略造成數千萬人死亡,上萬億美元經濟損失。當時,在軸心國及僕從國之外,佔世界70%以上的主權國家聯合抵抗法西斯侵略暴行。

    專門研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史的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宋志勇博士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這足以說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代表所有受害國立場,代表世界人民對戰犯進行審判,它絕不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單方面審判,它的本質是國際正義對法西斯邪惡勢力的審判。

    皇姑屯事件、偽「滿洲國」的成立、南京大屠殺、珍珠港事件、巴丹死亡行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各個「訴因」串連出的就是日本軍國主義企圖統治亞洲、爭霸世界的整個侵略歷史。

    所有這一切凝結於1948年11月12日下午1時30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廳長衛勃宣判的那一刻:「所有日本被告,有罪!」

    從那一時刻起,所有日本戰犯就被人類正義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和紐倫堡審判一樣,歷時數年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無疑已經凝固在人類追求世界和平、反對戰爭邪惡的史冊中。

    審判立足國際法律和規約

    設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它們是1943年11月中、美、英3國首腦籤署的《開羅宣言》,以及1945年7月蘇、美、英發表的《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籤署的投降書明確表示接受全部條款。而反和平罪、普通戰爭罪和反人道罪3項罪名的依據是,1923年的《互助條約》,1924年的《日內瓦議定書》,1928年國聯第六屆大會9月25日的有關決議,1928年的《非戰公約》,以及《國際法院規約》等。

    宋志勇說:「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依據的正是上述國際法程序和規約,而不是一些日本人所謂的『事後立法』和『任意審判』。」

    早在一戰結束後,國際社會就比較普遍認為,犯有違反國際法罪行的是人而不是抽象的範疇如國家,只有通過懲罰犯有這類罪行的個人,才能使國際法的規則得到遵守。1968年11月2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戰爭罪犯不適用「法定時效」。至今,納粹戰犯仍在追捕之列。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遵循了嚴格的法律程序。歷時兩年零7個月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共公開開庭818次,英文庭審記錄4.8萬餘頁,包括日本在內的12個國家共419名證人出庭作證,779人書面作證,有關證據資料達8000件,其中檢察方提供的證據資料21200頁,辯護方提供的證據資料26800頁,法庭判決書長達1231頁,列舉了詳細判罪理由,用7天時間才宣讀完畢。

    僅證據資料中就包括日本御前會議記錄、內閣會議記錄、五相會議記錄,偽「滿洲國」秘密文件、納粹德國外交部機密電報,以及美國牧師約翰·馬基在南京大屠殺現場用16毫米老式電影攝影機拍攝下來的珍貴影像資料。    在審判過程中,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被告戰犯們充分享受辯護權。其時,為戰犯們辯護的律師達百人,堪稱日本歷史上空前規模的辯護團,另外,法庭還選派了25名「具有充分經驗和資格」的美籍辯護律師加入被告辯護團。       

    軍國主義幽靈企圖借屍還魂

    宋志勇說:「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並不是單純地否定一次審判結果,而是對日本侵略戰爭歷史的否定,是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合法性、正當性和權威性的挑釁。」

    日本政要此次發表荒謬言論既非孤立也非偶然,而是日本國內右翼和保守勢力最新一次喧囂。

    從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國內雖然也有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言論,但並未形成氣候。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日本政府要對戰後政治進行「總決算」,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思潮逐漸抬頭,並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市場。90年代以來,在一些政要和極右勢力的眼中,遠東軍事法庭審判是阻礙日本實現政治大國和「正常化國家」抱負的「枷鎖」,因此變本加厲地攻擊和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將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思潮充發展到政治、思想、學術、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

    在戰後的日本國內,為數不少的日本人還認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是一場純粹的政治審判。宋志勇說,如果說是政治審判,那也是當時美國由於國際形勢和遠東政策變化的需要,致使審判不夠徹底,漏掉了包括裕仁天皇在內的一大批主要和重要的戰犯,使其逃脫戰爭責任追究,留下政治後患。

    1948年12月24日,在巢鴨監獄關押的岸信介等17名戰犯被駐日盟軍總部免於起訴,放出監獄。已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18名戰犯,除4人1950年病死外,其餘全部被駐日盟軍總部提前釋放。

    宋志勇說,一些被釋放的戰犯重登日本政治舞臺甚至有的當上日本首相,仍然帶著戰前的錯誤思想指導日本政治,使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未能徹底教育日本國民,造成戰後日本幾乎歷屆政府和主流社會拒絕對侵略戰爭進行真心的反省和懺悔。   

    他說:「日本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觀點決定了其戰後狹隘民族主義的史觀主流,以及保守右傾化的政治走向」。   

    記憶歷史有不同的方式,表達出的是不同的歷史觀。在德國首都柏林,矗立著佔地1.9萬平方米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在日本靜岡縣伊豆半島,卻有著所謂的「七士之碑」,「紀念」的是被絞死的7名日本甲級戰犯。難怪英國《獨立報》刊文指出,日本極右分子「又在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就像是冒出的一股未經處理的汙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27日說,日本政要發表的謬論「不能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就是日本能否在國際社會扮演一個負責任的角色?」

    作為歷史的聲音,梅汝璈法官去世前10年寫下的話仍發人深省:「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完)

相關焦點

  • 專家:東京審判符合國際法準則 正義性不容否定
    針對日本政要否定東京審判的言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研究部主任唐曉輝、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教授宋志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強調指出,東京審判的正義性、合法性不容否定。  「國際社會採取法律手段對破壞人類文明的戰犯進行審訊和制裁,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創舉。」唐曉輝說,東京審判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性質的認定和對戰犯戰爭責任的追究與判決,符合國際公約和國際法準則,符合世界各國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人類對和平與正義的追求。
  • 審判日本戰犯親歷者:8戰犯跪地 喊罪該萬死(圖)
    他的老師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檢察官顧問,他參加過瀋陽特別軍事法庭對日戰犯的審判。沈關生告訴法晚記者,歷時2年,罪行昭著的甲級戰犯終判死刑,而不僅只判流放或無期徒刑。畢業後沈關生又親歷了國內的一場正義大審判。  1945年日本投降後,經蘇聯軍事法庭審判的2000多名戰犯予以判刑後,大部分從1949年6月起被分批釋放回日本。另有969名罪行嚴重的罪犯經毛澤東提議,被擇日移交中國政府進行改造,按照中國法律處理。1950年7月18日,正式移交。
  • 營口|正義審判——瀋陽審判日本戰犯史實展開展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迎接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8月26號,「正義審判—瀋陽審判日本戰犯史實展」在市博物館舉辦。 本次展覽由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主辦,分 「審判背景·引渡戰犯
  • 日本戰犯歸國後,現狀如何?
    ,反而將一些甲級戰犯放進所謂的「靖國神社」中。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卸任之後就曾兩次「拜鬼」,他的舉動也被外界指責是在為「軍國主義」招魂。 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全國人民都在這一天為南京大屠殺中被日本侵略者殘忍殺害的同胞默哀。
  • 徐志民:新中國審判與改造日本戰犯研究綜述
    「反人道罪」的罪名,在紐倫堡、東京、南京、伯力等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犯審判,伸張國際正義。他回憶了瀋陽審判兩次開庭審理的經過,指出中國對日本戰犯的寬大處理在國際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並使這些被釋放的日本戰犯轉變為積極從事中日友好活動的重要力量。[12]李甫山回憶了自己參與的偵訊工作,當時以大量的戰時罪行使日本戰犯低下了頭並表示真心懺悔。
  • 犯下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最後結果怎麼樣了?
    甲級戰犯是從整體和全局策劃發動侵略的罪犯,乙級戰犯是違反戰爭法規的現地責任者,丙級戰犯是戰爭罪行的直接執行者。甲級戰犯交由九國代表組成的國際軍事法庭(即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乙級、丙級戰犯交由罪行發生所在國家的軍事法庭審判。那些在南京大屠殺中的直接行兇,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魔鬼,將被押到中國,捉回南京,在他們犯下滔天罪行的地方,接受正義的審判,並為罪行付出代價。
  • 一段被湮沒的歷史:中國人是怎樣審判日本戰犯的
    請聽著名軍事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統在上圖講座為我們講述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一件宣示主權、伸張正義的大事審判戰爭罪犯這件事,早在1942年1月就提出來了。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轉折點,德國逐漸敗退,於是英國政府召集九國政府一起商量戰後如何審判戰犯。
  • 專訪:讓東京審判的正義聲音響徹寰宇
    原標題:專訪:讓東京審判的正義聲音響徹寰宇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犯在他們曾陰謀策劃侵略戰爭的東京接受審判,這場審判擁有紮實的法理基礎,並嚴格遵循法律程序,其正義性不容置疑,」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名譽主席向隆萬日前在上海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如是說。
  • 七名日本甲級戰犯絞刑全過程 死後挫骨揚灰 商震將軍現場監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為了伸張正義,對在中國和亞洲犯下累累罪行的日軍甲級戰犯組成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進行審判。 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宣布對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七名甲級戰犯判處絞刑。
  • 劉統:民國法庭如何審判日本戰犯
    中國審判作為東京審判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提供證據,為東京審判作出了重要的配合和貢獻。 這場審判,是在英美等國放棄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後,中國政府對日本戰犯進行的獨立司法審判。對長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國人民來說,是宣示主權、伸張正義的重大事件。在沒有先例、沒有經驗的背景下,獨立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國際審判,對中國的司法工作者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 澳大利亞媒體篡改中國國徽 人民日報:必須抵制挑釁
    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媒體都應當堅定選擇正義,共同守護人類文明基本價值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篡改中國國徽圖案,惡意把新冠病毒與中國相聯繫。國徽是主權國家的象徵,神聖不可侵犯。16名國際衛生法學家日前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文提醒,基於恐懼、謠傳、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做法,無法將人們從新冠肺炎疫情這類突發事件中拯救出來。澳大利亞這家報紙不顧世衛組織和國際衛生法學家的明確警示,公然違背《國際衛生條例》的明文規定,令人不齒。媒體報導要基於事實、出於良知。世界有目共睹,中國為捍衛人類生命權和健康權作出了積極貢獻。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宣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絞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宣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絞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東京審判文獻叢書編委會 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80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英文版)及3卷索引附錄卷(中文版)於22日在第三十四屆法國巴黎國際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 《中央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編》正式出版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為揭露日軍侵華罪行,警醒世人反對戰爭、珍惜和平,《中央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編》於2015年8月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
  • 新華國際時評:「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 題:「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  新華社記者曹筱凡  近日,美方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連連揮動封禁和關稅大棒。種種踐踏國際規則的蠻橫舉動,招致國內外的廣泛批評。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公開表示,美方基於空口無憑的指責,禁止美國公民與抖音海外版母公司合作,是美方為獲取在國際信息領域的優勢而採取不正當商業競爭的又一令人觸目驚心的例證。加拿大副總理弗裡蘭說,所謂加拿大鋁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是「一個荒謬的概念」,本屆美國政府是「美國歷史上最具保護主義色彩的政府」。
  • 號稱反戰,卻在招魂
    海軍》、《男人的大和》、《吾為君亡》《阿基米德大作戰》……這些電影基本上面目相似,內容雷同。 一面是以小人物的反戰情緒作為主線,一面又大書特書為天皇盡忠、去戰場廝殺等,將主角塑造成不得已而上戰場,為大義舍小義的「英雄」,名為反戰,其實是「反戰敗」!
  • 日本靖國神社為啥供奉甲級戰犯(秘聞錄)
    當時在中國國內審判的多屬乙、丙級戰犯。特別罪大惡極的送交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甲級戰犯共有14名,其中特別罪大惡極的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於1948年12月在東京被處以絞刑。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的撫順和太原的管理所共關押過    1062名戰犯,其中的1017名戰犯因認罪態度較好,我國政府於1956年夏天分3次對這些人宣布免於起訴,釋放回國。
  • 我所經歷的日本戰犯審判(圖)
    為做好這次審判工作,中央從各有關部門抽調了一批思想好、業務強的骨幹。高檢還特地從各地檢察院調來熟悉罪犯所在部隊在當地犯下的各種暴行的幹部負責查證和起訴工作。我們還聘請了參加過東京國際審判的著名法學家梅汝璈先生擔任顧問組組長,顧問組成員還有林亨元等人,都是富有法學理論和國際審判經驗的專家。     1956年1月,參加審判工作的各路人馬集中到了香山臥佛寺。先後參加進來的有二三百人。
  • 二戰日本戰敗後,那些作惡多端的日本戰犯,他們下場如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幫人是二戰期間的甲級戰犯。二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做出了審判,除去病死未能等到審判的,對這些甲級戰犯處以絞刑。東條英機,第四十任日本首相,陸軍上將。
  • 評論:打破沉默,讓香港市民的「正義之聲」更大更多更響亮
    其行徑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盡顯野蠻與殘暴,為文明社會所不容,徹底成為香港社會的最大公敵。  不甘在沉默中沉淪。連續數日,港島、九龍和新界多區都有市民不懼威脅,合力驅趕四處肆虐施暴的黑衣暴徒,清理路障協助恢復交通,顯示了社會渴求和平安寧的強大民意。
  • ——讀《人民法院報•正義的審判特刊》有感
    以正義的名義 ——讀《人民法院報•正義的審判特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