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養老院養老和在家養老各有利弊

2020-12-27 騰訊網

進養老院養老和在家養老各有利弊,關鍵在於自身的經濟條件以及個人喜好,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相比之下,居家養老的生活費用,肯定少於養老院的費用。居家養老,老人在飲食上能夠得到較好的營養,菜餚口味也可以經常調換。如果子女工作繁忙,很多老人一般都請了鐘點工來家裡幫忙。

從絕大多數老年人而言,他們是希望在家養老,故土難離,老窩難捨。他們多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改變已經熟悉的生活。因此當前實際情況是許多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寧願呆在家裡安度晚年。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則顧保姆居家養老。

養老院有各種活動對老人好不假,對於智力正常,活動尚可,能自理,但需有人陪伴照顧一日三餐的老人好。你姥姥已經中重度失智,語言能力下降,對冷暖饑飽不能表達,不能自理,在家好。養老院不會一個護工專門照顧一個老人。

我覺得去養老院養老不是我們的初衷,它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或許是因為兒女不在身邊或是工作太忙,或許是因為剩下一個人孤單,還或許是身體原因不能夠自理。我想大多數人不是充滿憧憬的進養老院,而是迫於無奈。

很多老年人選擇去養老院是因為兒女遠在他鄉,照顧不到。他們年老體衰,行動不便。在家裡沒人照顧的情況下不如去養老院。起碼一日三餐有人做好了端到跟前。還有同齡人聊天,開心時可以下下棋、寫寫字、打打太極拳。就算是啥也不做,也有人服侍豈不是比在家裡強多了。

老人知道自己已經老了,他心裡是不好受的。除了人生漸短,還有社會的發展太快跟不上,他感覺自己在社會上已經不重要了,如果再被親生兒女拋棄,他的感受就更痛苦了。理想的化,給老人找點事情做,那麼他的心情就會好很多。比如整理花草,照顧小貓,寫私房菜譜,整理村志縣誌,請他講講過去軼事,談人生雞湯。

經濟條件好點的,可以請保姆;這個不大提倡,多數家庭請不起保姆,請一個好保姆也不太容易。老人能動的還是靠自己。在當前養老院床位還太少,管理及其他方面也還不到位。老人們要早日計劃好在家養老的方方面面。

相關焦點

  •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的優缺點
    隨著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口越來越大,對老年人護理服務的需求迅速擴大,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住在養老院。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是養老的兩大方式,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的優缺點。一、居家養老優點1.家人可以直接照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2.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狀態,並與家人有更多親密和互動的時間。3.老年人具有較強的歸屬感和自尊心。
  • 家人照顧還是去養老院?不同養老方式利弊分析看這裡!
    最終,只能在送老人進養老院和請護理人員上門這兩種方式上做個選擇。何燦:養老院不是不好,什麼樣的養老院都有,而且(老人)也不想去,主要是老人家喜不喜歡,然後通過我們考慮以後,幾個方面研究過以後,決定從一家護理公司找護理。於是,2013年,護工陳持娣來到了李妹家,一呆就是四年多。陳持娣養老服務公司護士:做飯給她吃,幫她洗澡,就是這樣,推她去外面玩一下。
  • 失獨老人養老之惑:沒有監護人不能進養老院?
    他看到記者,焦慮地說:「阿拉想進養老院,可就是進不去!」  現場探訪  87歲老伯照顧83歲老伴  陳阿婆和顧老伯住在楊浦區廣遠新村。兩人分別是上海照相機廠和上海電纜廠的退休工人。陳瑛瑾退休後還在廣遠居委會當了10年居委幹部。而顧星思直到67歲才「二次退休」。
  • 平潭6家民辦養老院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證
    養老院良好的環境讓老人們居住得很舒適14日,記者從區社會事業局民政處了解到,經過全面安全整改,我區6家民辦養老院已正式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證。當天下午,記者走進位於福勝西路的安心養老院,院內環境整潔、乾淨舒適,每個房間都配置了噴淋裝置、煙感火災探測報警器等設備,為老人創造了安全穩定、溫馨舒適的養老環境。在安心養老院二樓大廳裡,幾位老人正在看電視、聊天。在213房間,醫生正耐心地為一位老人測量體溫,家屬薛女士也陪伴在老人身旁。「我父親之前都住在鄉下,一次幹農活的時候不小心摔了腿,我們便把父親接上來。
  • 居家、保姆、養老院及子女家,哪種養老方式最好?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逐漸加重,人們對養老的話題,討論的也就越多。居家,保姆,養老院,子女家,哪種養老方式最好?就是新的話題。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將通過梳理的形式,將各種養老方式的優勢和劣勢與大家說明,如何選擇交給大家自己做決定。
  • 老人可任選國內任一網點養老,武漢連鎖養老瞄準旅居養老模式
    不久前,82歲的李奶奶離開住了25天的一家公辦福利院,住進楠山有約唐家墩街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目前,武漢楠山康養、上海愛照護等企業在武漢加快布局連鎖養老院或養老網點,就像家門口的連鎖超市一樣;他們的目標均指向全國範圍內的旅居養老服務,今後,老年人可選擇在國內任一網點養老。
  • 重慶渝中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刷新養老最低年齡
    「空巢青年」是什麼梗,為什麼39歲就開始養老了,這也太年輕了吧。現在專家一直在都在談延遲退休的問題,現在怎麼會出現如此年輕的養老人員。空巢青年具體是指哪一類人?父母不在,自己又為婚假的人。這類人被稱之為「空巢青年」,重慶渝中的這位古月先生不是真正意義的去養老,因為自身的身體條件不好需要修養,並且怕摔倒了家裡沒人出現上次的情況就會再次破門而入了。39歲的古先生是一名網絡技術性,因為有一次在家劃到,摔到了膝蓋,導致膝蓋以下失去了知覺,經診斷確診為滑膜炎需要長期的治療和恢復,因為父母不在了,又無妻兒照顧,又怕麻煩親戚就住到了養老院。
  • 養老院漸成養老發展趨勢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出現4個老年人、1對夫婦和1個孩子的「四二一」結構。中國傳統思想影響下的居家養老模式,在社會理念與文化思想發生深刻變化的大環境下,已日益顯現出不適應。面對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老年需求的日益增多,單純的日常照料已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 養老院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問題 如何緩解?
    在3月9日上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進行了解答。他說,實際上在疫情發生前,全國的養老院已經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要解決,還是主要靠養老院自身力量。
  • 「我女兒在國外定居」養老院的攀比風,揭露老人的養老困境
    也有的老人會說:我有兒有女,為什麼要去住養老院啊?不管老人是何種態度,現在老人住養老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而養老院也在逐漸流行一種「攀比」的風氣。同事的老爸在養老院工作,是國企養老院,同事那天說:幾個老頭吵起來了,起因就是因為有個大老爺一直在炫耀自己的女兒,說女兒在國外定居,還是公司管理層。結果有個老人聽不下去了,就說:你女兒這麼厲害,那你為什麼還住養老院?
  • 「丁克人」晚年去養老院並非首選,這新潮的養老方式,讓人羨慕
    在張女士與丈夫即將面臨退休時,他們開始為自己的養老問題而犯愁。雖然這些年因為沒有要孩子省下了一筆可觀的費用,但是如何去使用這筆費用卻成為了難題。張女士覺得,入住養老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在養老院,夫妻雙方的生活將活動良好的打理,他們不再需要為每天的收支而發愁。況且,在養老院居住,有些時候生病了也有人可以幫忙照看,這樣能省去不少麻煩。
  • 養老模式不斷湧現 微型養老院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
    原標題:養老模式不斷湧現 微型養老院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   剛才的這個公益廣告,想必不少人都看過,有些心酸和無奈,但這是很多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很多老人真實的生活寫照。兒女不在身邊,老人如何安度晚年?什麼樣的養老方式才能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呢?
  • 「虛擬養老院」解鎖西安居家養老難題 一鍵呼叫上門服務全天守護
    養老,一直是大家很關注的一個話題,而住在西安市蓮湖區的老人們因為加入了社區的「虛擬養老院」,通過網際網路和現代通信技術已經解決了很多居家養老的難題。 今年82歲的張守玉和老伴,在西安市蓮湖區青年路的一個老小區生活了幾十年,現在老兩口都上了年紀,已經不能下廚做飯,家裡的午飯和晚飯全靠女婿來做。要是女婿哪天有事,趕不回來,他倆就在社區的虛擬養老院叫「外賣」。
  • 養老院英語怎麼說?養老名詞解釋、老年人分類及老年護理院標準
    養老這個名詞大家都經常說,但是讓你詳細的解釋一下,又有些說不清楚。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養老相關的一些名詞,就當作漲一些沒有用的知識吧。養老的定義: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第二個意思是年老在家休養,現在的養老政策多是這個意思。第三個意思是扶養年老而不能自給的人。
  • 上海試點養老新模式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0月4日電(記者賈遠琨)國慶、中秋雙節之際,4位百歲老人在「新家」——位於上海寶山的恬逸養老院,迎來一次特殊的生日會,這裡有同住的「老夥伴」也有志願者「小朋友」,身邊隨時有醫護人員照料,老人安心、家人放心。由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人民政府、中交上航局所屬中交浚陽公司和寶山區供銷合作總社共同創建的「醫養結合」新模式,將醫療康復服務搬進養老院,讓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開啟「學院式養老」新模式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對於老年人而言,在物質上沒有太多的追求,只期待著自己在遲暮之年擁有一段安逸舒適、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精彩生活。那麼,如何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如果你走進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 西安市首家「虛擬養老院」在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啟動
    3月31日,西安市首家「虛擬養老院」在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啟動,該模式是通過呼叫中心為有需求的老年群體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訂購、計劃預約、服務調度、服務監管。同時,藉助虛擬養老院平臺的功能,實現對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為老服務機構等資源的整合,為老年人、家屬子女提供真實可靠的居社會養老服務模式,實現真實可靠的床位到家、機構到家、服務到家的具有強有力、親和力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通過社會保障資源的有效對接,實現線上虛擬定製、線下真實體驗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
  • 4層以上禁設養老機構 廣州超高的養老院怎麼辦?
    截至2014年底,廣州市共有養老機構160多家,算上農村敬老院,廣州市養老床位總計約4萬張。其中公辦養老院有11家,床位不到1萬張,民營養老機構101家,養老床位約3萬張,民營養老床位佔了總床位超70%。  前段時間河南魯山民辦養老院大火,引發各方對養老安全的關注。
  • 老了,去養老院?又一新穎的養老方式來了,不用去養老院,也不用請保姆!
    或許,下面這種養老新形式能給咱們老年人帶來一些希望……近些年來,一種名叫「虛擬養老院」的產品悄然興起,這種養老院沒有一張床位,卻能承載上萬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如此神奇!不可思議!虛擬養老院是由當地政府建立的一個信息服務平臺,當老年人有服務需要時,撥一個電話給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就會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務員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虛擬養老院」實現了居家專業化養老,被稱之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 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入住前,老伴因車禍行動有些不便,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想找一個養老就醫都方便的地方住,福利院內就有醫院專科,他們十分滿意。 2018年11月19日,瀘州市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示範基地——瀘州市中醫醫院、瀘州市社會福利院老年病科開診,這是全市首個公立「醫養結合型醫院」,切實解決了醫院不能養老,養老院不能就醫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