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出院,大病不下床,這裡跟家裡一樣」「兒女在外地,能自理時有人陪伴,生病了有人幫忙取藥,有人照顧,如此養老甚好」……聽到兩位8旬老人說出這樣的話,讓人感覺舒心和幸福。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話題倍受關注,成為目前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養機構,探訪瀘州現有的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傾聽從業者及老人們對養老醫療的需求、關注與心聲。
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醫護人員陪老人做簡單的遊戲
醫養結合模式一
小病不出院,院內設科室 滿足老人就近就醫
「日照山河氣勢壯,神州展翅於時香。」12月1日一大早,瀘州市社會福利院3樓一房間中,88歲老人劉思智在床前的小桌子上揮筆寫下一幅書法字,見到護士走進屋,他高興地大聲朗讀起來。老人所在的房間內,滿牆都是自創的水墨畫,除了兩張小床,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角落裡有一個小小的書櫃,陽臺上整齊擺放著各種盆景植物,讓人有些意想不到,這真的是一間養老房?
「在這裡住了一年多,剛開始老伴說要來,我不願意,最終還是隨了她的心意,結果住了一段時間,我越來越喜歡這裡了。」劉思智說,他和老伴廖素芳都80多歲了,同住福利院的夫妻房中。入住前,老伴因車禍行動有些不便,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想找一個養老就醫都方便的地方住,福利院內就有醫院專科,他們十分滿意。
2018年11月19日,瀘州市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示範基地——瀘州市中醫醫院、瀘州市社會福利院老年病科開診,這是全市首個公立「醫養結合型醫院」,切實解決了醫院不能養老,養老院不能就醫的痛點。
「將老年病科設在福利院內,疫情期間優勢特別明顯。」據瀘州市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彭建介紹,該科室設置有門診掛號、藥房、收費、檢測室、B超、心電、DR、中醫結合治療室和康復理療室,每日值班醫護人員20多人,日常可對福利院的老人進行定期和非定期的問診,以及送藥、敷藥等上門服務和每周五的免費查房服務。科室就在福利院中,入住的老人們可以隨時就近就醫,小病小痛不出院,如果遇到大病、急病,或是有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科室可以預約救護車免費接送到醫院本部進行檢查和治療。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滿足了老人大病不下床的就醫方式。
彭建說,疫情期間,考慮到老人的安全健康問題,福利院採取了全封閉的管理模式,老人不用出福利院就可以看病取藥。很多入住老人表示,這樣的養老方式非常安全和放心,家屬也表示非常安心。
醫養結合模式二
24小時專業醫護陪伴 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叔叔無兒無女,6年前入住這裡直到今年去世,一直得到醫護人員的照顧。」12月1日上午,78歲的劉明貴來到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為叔叔劉玉華辦理離院手續。
劉明貴說,在該院入住的很多老人都跟叔叔一樣住了6年以上,老人們在這裡可以得到醫護人員24小時的照顧。區別於簡單的生活照料,養老院有臨時護理、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不同的照護方式。給藥、餵藥不是普通護理人員,而是醫護人員,讓養老滿足了就醫需求。
「我們應該是瀘州市最早考慮將醫養結合在一起的民營醫院。2013年,提出了兩個牌子、一個班子、一個法人的辦院方式,我們具備二級醫院實力,設置了日託、全託、喘息式養老、社區嵌入式養老等多種養老選擇模式,滿足老人們不同的養老需求。」據川藍康復養老院院長鍾新聰介紹,今年7月,瀘州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安寧療護專家,對26家申報安寧療護試點單位進行評審,確定19家機構為瀘州市首批安寧療護試點單位,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就在其列。
安寧療護:是醫養結合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主要為疾病終末期老年人提供臨終前疼痛及其他症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並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服務過程涵蓋老人疾病終末期全過程,延伸至子女、家庭及照護人員。服務團隊由醫生、護士、志願者、社工、理療師和心理師等人員共同組成。
醫養結合模式三
醫養結合養心式養老 滿足老人的精神生活
「女兒嫁人後就來瀘州城西安家了,因為要照顧外孫,我也搬來跟女兒一起住。現在外孫上幼兒園了,送完孩子後,不想無所事事在家呆著,怎樣充實又開心地度過一天,是我目前最需要的。」68歲老人周元清喜歡交朋友,可在城裡沒什麼親友,家人又各忙各的,他有些孤獨。
一次偶然間聽鄰居說起有個可養老又好玩的去處,周元清就一同去了城西的天壽養老服務中心。在這裡,老人們可以談心喝茶、唱歌跳舞、艾灸理療、中藥足浴、養生運動、健康管理、老年課堂、老年志願者活動、棋牌娛樂、藥膳體驗、餐後午休等,晚餐後再回家和家人相聚。來了一次,周元清就給養老中心提要求,以後有老人組隊搞活動,希望能通知他。
瀘州市作為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城市,通過醫養結合模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創新養老服務,可以更專業、更高質量地滿足養老需求。今年8月,瀘州市江陽區華陽街道天壽養老服務中心掛牌,醫養結合養心式養老模式為老人養老帶來不同的體驗。
天壽養老服務中心位於奢香公園,有獨特的生態療養環境優勢,有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等名老中醫長期坐診,整合華陽街道區域內的為老服務資源,提供家政服務、日間照料、健康促進、中醫康復、養老照護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務。同時,天壽養老服務中心重點關注老人的精神健康生活,秉承「尊重、樸誠、平等」的核心價值觀,實現個性化的專業服務。
「現在,我們正在考慮老人養老活動進一步秩序化的問題。我們在設想,老人來這裡,是否能像幼兒園辦班一樣,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和樂趣,開展更專業的班級式活動,讓養老生活有更豐富的精神體驗。」天壽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徐利說。
川江都市報記者 楊理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