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2020-12-19 騰訊網

「小病不出院,大病不下床,這裡跟家裡一樣」「兒女在外地,能自理時有人陪伴,生病了有人幫忙取藥,有人照顧,如此養老甚好」……聽到兩位8旬老人說出這樣的話,讓人感覺舒心和幸福。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話題倍受關注,成為目前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養機構,探訪瀘州現有的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傾聽從業者及老人們對養老醫療的需求、關注與心聲。

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醫護人員陪老人做簡單的遊戲

醫養結合模式一

小病不出院,院內設科室 滿足老人就近就醫

「日照山河氣勢壯,神州展翅於時香。」12月1日一大早,瀘州市社會福利院3樓一房間中,88歲老人劉思智在床前的小桌子上揮筆寫下一幅書法字,見到護士走進屋,他高興地大聲朗讀起來。老人所在的房間內,滿牆都是自創的水墨畫,除了兩張小床,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角落裡有一個小小的書櫃,陽臺上整齊擺放著各種盆景植物,讓人有些意想不到,這真的是一間養老房?

「在這裡住了一年多,剛開始老伴說要來,我不願意,最終還是隨了她的心意,結果住了一段時間,我越來越喜歡這裡了。」劉思智說,他和老伴廖素芳都80多歲了,同住福利院的夫妻房中。入住前,老伴因車禍行動有些不便,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想找一個養老就醫都方便的地方住,福利院內就有醫院專科,他們十分滿意。

2018年11月19日,瀘州市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示範基地——瀘州市中醫醫院、瀘州市社會福利院老年病科開診,這是全市首個公立「醫養結合型醫院」,切實解決了醫院不能養老,養老院不能就醫的痛點。

「將老年病科設在福利院內,疫情期間優勢特別明顯。」據瀘州市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彭建介紹,該科室設置有門診掛號、藥房、收費、檢測室、B超、心電、DR、中醫結合治療室和康復理療室,每日值班醫護人員20多人,日常可對福利院的老人進行定期和非定期的問診,以及送藥、敷藥等上門服務和每周五的免費查房服務。科室就在福利院中,入住的老人們可以隨時就近就醫,小病小痛不出院,如果遇到大病、急病,或是有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科室可以預約救護車免費接送到醫院本部進行檢查和治療。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滿足了老人大病不下床的就醫方式。

彭建說,疫情期間,考慮到老人的安全健康問題,福利院採取了全封閉的管理模式,老人不用出福利院就可以看病取藥。很多入住老人表示,這樣的養老方式非常安全和放心,家屬也表示非常安心。

醫養結合模式二

24小時專業醫護陪伴 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叔叔無兒無女,6年前入住這裡直到今年去世,一直得到醫護人員的照顧。」12月1日上午,78歲的劉明貴來到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為叔叔劉玉華辦理離院手續。

劉明貴說,在該院入住的很多老人都跟叔叔一樣住了6年以上,老人們在這裡可以得到醫護人員24小時的照顧。區別於簡單的生活照料,養老院有臨時護理、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不同的照護方式。給藥、餵藥不是普通護理人員,而是醫護人員,讓養老滿足了就醫需求。

「我們應該是瀘州市最早考慮將醫養結合在一起的民營醫院。2013年,提出了兩個牌子、一個班子、一個法人的辦院方式,我們具備二級醫院實力,設置了日託、全託、喘息式養老、社區嵌入式養老等多種養老選擇模式,滿足老人們不同的養老需求。」據川藍康復養老院院長鍾新聰介紹,今年7月,瀘州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安寧療護專家,對26家申報安寧療護試點單位進行評審,確定19家機構為瀘州市首批安寧療護試點單位,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就在其列。

安寧療護:是醫養結合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主要為疾病終末期老年人提供臨終前疼痛及其他症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並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服務過程涵蓋老人疾病終末期全過程,延伸至子女、家庭及照護人員。服務團隊由醫生、護士、志願者、社工、理療師和心理師等人員共同組成。

醫養結合模式三

醫養結合養心式養老 滿足老人的精神生活

「女兒嫁人後就來瀘州城西安家了,因為要照顧外孫,我也搬來跟女兒一起住。現在外孫上幼兒園了,送完孩子後,不想無所事事在家呆著,怎樣充實又開心地度過一天,是我目前最需要的。」68歲老人周元清喜歡交朋友,可在城裡沒什麼親友,家人又各忙各的,他有些孤獨。

一次偶然間聽鄰居說起有個可養老又好玩的去處,周元清就一同去了城西的天壽養老服務中心。在這裡,老人們可以談心喝茶、唱歌跳舞、艾灸理療、中藥足浴、養生運動、健康管理、老年課堂、老年志願者活動、棋牌娛樂、藥膳體驗、餐後午休等,晚餐後再回家和家人相聚。來了一次,周元清就給養老中心提要求,以後有老人組隊搞活動,希望能通知他。

瀘州市作為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城市,通過醫養結合模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創新養老服務,可以更專業、更高質量地滿足養老需求。今年8月,瀘州市江陽區華陽街道天壽養老服務中心掛牌,醫養結合養心式養老模式為老人養老帶來不同的體驗。

天壽養老服務中心位於奢香公園,有獨特的生態療養環境優勢,有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等名老中醫長期坐診,整合華陽街道區域內的為老服務資源,提供家政服務、日間照料、健康促進、中醫康復、養老照護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務。同時,天壽養老服務中心重點關注老人的精神健康生活,秉承「尊重、樸誠、平等」的核心價值觀,實現個性化的專業服務。

「現在,我們正在考慮老人養老活動進一步秩序化的問題。我們在設想,老人來這裡,是否能像幼兒園辦班一樣,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和樂趣,開展更專業的班級式活動,讓養老生活有更豐富的精神體驗。」天壽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徐利說。

川江都市報記者 楊理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推動醫養結合型社區 優護萬家養老照料中心正式開業
    推動醫養結合型社區 優護萬家養老照料中心正式開業 發布時間:2017-07-12 13:56:00.0央廣網公益       2017年7月11日,由北京市海澱區政府和安平投資共同打造的優護萬家社區嵌入式小機構正式開業,標誌著海澱區推動醫養結合型社區嵌入式養老工作部署取得重要工作成果
  •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旅居養老...
    正因此,2013年成為中國養老產業元年。2013年至2020年期間,無數養老人、非營利組織、和大小企業進行了無數次探索、失誤、和爬起再戰,有的失敗,有的成功。智慧養老、醫養結合、旅居養老、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養老等創新養老模式層出不窮,正是這些創新養老模式為整個行業注入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 松山區籌備建設嵌入式養老試點!
    為貫徹落實《赤峰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赤政辦發〔2017〕71號)文件精神,順應目前老年人「原居安老」的養老需求,松山區探索新型養老服務供給模式,因地制宜興辦家庭化、小型化養老機構,計劃投資117.84萬元,擬定在我區振興街道、鐵東街道
  • 在城市核心區建養老社區!大家保險公布養老「城心模式」,已在北京...
    大家保險所謂城心模式,即聚焦城市核心區,有兩大服務布局方向:一是規模較大、功能更全的高品質養老社區,二是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二者互為補充,滿足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需求。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家保險已經在北京市三環內核心區域完成三家高品質CCRC(可持續照料型)養老社區的布局,首個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也在建設中。
  • 走進大家保險養老社區,體驗「城心養老」生活
    8月16日,大家保險邀請記者參觀了位於北京東三環的朝陽養老社區,近距離體驗了大家保險創新打造的「城心養老」生活。首次走進充滿煙火氣息的城心養老社區,所見所聞,與傳統養老社區大有不同。  放棄遠郊區縣的險資養老機構常規選址方式,打破傳統養老社區封閉的管理與情感「孤島」,系統性移植北美養老課程、師資及運營體系等等……大家保險的「城心養老」模式從戰略定位,到業務模式,再到服務理念,處處體現出鮮明的差異化思路。
  • 連雲港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已形成四種服務模式
    昨日,筆者從連雲港市衛健委獲悉,隨著人口老齡化,連雲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服務於一體的全程健康養老服務。  「劉奶奶,這兩天身體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的?血糖還高嗎?」在市社會福利院福年老年公寓,市一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孟雲霞正在巡診。
  • 台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迎來「春天」
    根據有關目標,到2021年底,全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達標率100%,實現每個鄉鎮(街道)建有一家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一批社區嵌入式小型託老機構和「家院互融」服務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專業化運營率達到70%。完成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200戶,落實1000個助老崗位,培訓各類養老服務人員3.1萬人。
  • 半月談|「照護」脆弱的養老機構
    一家養老機構採購員反映,日常醫用消耗品支出是以往近10倍。不僅如此,疫情期間食品價格上漲,生活成本增加明顯。「我們不能給老人漲價,所有的成本增加都要自己承擔。」天津勁松護養院院長李久茹說。如果僅僅是防疫物資和食物成本的增加,還可以接受。對於大多數養老機構來說,真正給運營帶來威脅的,是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
  • 番禺首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落戶市橋
    12月24日,番禺區首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九如城(番禺)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廣州市民政局相關領導,番禺區副區長麥潔萍,番禺區相關局相關鎮街領導出席了開業儀式。該養老機構如果做到社區嵌入式?記者帶你一起去「探秘」一下。
  • 案例 | 「智慧照護」--麥麥養老
    、小柏家護。樣板間裡面可以做這樣的部署,讓家屬帶著老人過來參觀時,關注微信公眾號,在樣板間裡體驗體檢、健康評測、整個呼叫、照護的過程,體驗網際網路的傳感器等。參觀完成,將參觀的過程中做的體檢、完成的健康評測列印成報告,正面是老人的評測內容、健康報告、醫生建議,背面是項目的優勢介紹、聯繫方式。同時,親屬、子女微信上也能收到在所有體驗的報告。
  • 參觀優護家護理院 感受品質養老
    日上午9點,由廣島·四川經濟交流促進事務聯絡室牽線搭橋,醫啟匯攜手成都優護家護理院聯合舉辦的「中日醫養結合國際交流論壇」在蓉舉行。交流會中分享中國和日本養老服務模式的先進經驗,引起養老界、醫療界對醫養結合模式的激烈討論,不乏投資界嘉賓在會上提出投資養老方向的問題。中日養老專家分享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日醫養結合國際交流論壇吸引我市醫療、養老以及護理培訓學校人士200餘人參加。論壇中,中方和日方專家交流和分享醫養結合模式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 市民政局打造多元養老模式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領域公共服務質量 於...
    在此基礎上,從2017年開始,我市探索「幸福6+N」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諮詢、康復服務、心理諮詢、精神慰藉、雙向轉診、免費體檢、臨終關懷等醫養結合服務,並在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設置了健身康復室,配套了健身和康復設施,幫助老年人開展文化體育健身活動。
  • 構建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擦亮廬陽「幸福養老」底色
    為滿足轄區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入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探索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模式,擴大優質養老資源覆蓋面。「嵌」入社區的照護讓養老「不離家」12月7日早上,91歲的萬林娣老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逍遙津街道縣橋社區為老服務中心接受日間照料。「我媽喜歡跟老年人一塊聊天、散步,這裡有專業醫護人員,菜品也不錯,我晚上接她回家。」萬林娣的女兒葉蘊榮說,這樣的「一日託養」很適合她母親。
  • 合肥市廬陽區:多元養老服務體系擦亮「幸福養老」底色
    為滿足轄區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十三五」以來,廬陽區深入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探索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模式,擴大優質養老資源覆蓋面。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標準化社區養老服務站點55個,覆蓋率達100%;建成54個社區助餐設施(10個社區食堂、44個社區助餐服務點)以及5個示範性老年人託養中心、3個老年人助浴示範點;完成對200戶特殊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智慧化改造。
  • 老人可任選國內任一網點養老,武漢連鎖養老瞄準旅居養老模式
    餘爺爺是北湖街橫堤社區居民,意外摔傷後住進居民樓樓下的這家愛照護頤養中心。頤養中心設有老年食堂、康復區和娛樂區等,老年食堂可為周邊老人提供送餐和堂食服務。「我家就在這棟樓的7樓,兒子下樓就可以來看我。」
  • 杭州發布「居家養老指南」,重度失能老人入住主城區社會辦養老機構...
    其中,90%都會選擇在家養老。怎樣讓百萬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11月12日上午,杭州市政府召開「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打造『家門口』幸福養老」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杭州市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為《實施意見》)。這是一份乾貨滿滿的「居家養老指南」。重點是什麼?我們幫你劃出來。
  • 「日間照料」「候鳥式養老」……你知道這些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嗎?
    至2018年底,全市60歲以上戶籍人口約88萬人,佔比16%,而我市養老機構有178間(其中公辦122間,民辦56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523個,養老床位26778張。梅江區江南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根據街道特點和居民服務需要,以社區為依託、以居民服務需求為導向,針對社區長者開展健康倡導、琴棋書畫、照料技能培訓等服務,不斷提升長者的生活幸福指數。不過,目前我市社區養老服務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在功能設置上側重於老年人文體康樂、關愛巡訪等,還不能解決社區老人日間照料(養老機構在白天給老人提供休息室休息、餐飲、洗澡等有償照料服務)的養老服務需求。
  • 異地養老也有機會享受長護險了,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
    《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將於今年3月20日起施行。日前,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明確,本月起,以上海長護險定點品牌養老機構為主體,依託其在長三角開辦的養老連鎖機構,實現本市失能老人長護險待遇在長三角異地養老機構的延伸,上海已通過長護險統一需求評估的失能老人,可在異地連鎖養老機構享受長護險養老機構照護費用的延伸結算。
  • 虹口區副區長調研區養老服務工作
    近日,李銘副區長召開座談會,就虹口區「十四五」期間養老服務工作開展調研。區民政局、區養老服務發展中心、江灣鎮街道、涼城新村街道、嘉興路街道、北外灘街道,以及本區部分養老服務組織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各單位分別匯報了「十四五」期間開展養老服務的設想和舉措,並對明年全區養老服務的重點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李銘副區長聽取匯報後指出,明年民政的重點工作之一是養老,要創特色出亮點,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虹口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她強調,要從四個方面高起點謀劃明年工作:一是深化養老服務頂層設計。
  • 豐都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完工並投用
    人民網重慶12月21日電 12月21日,豐都縣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用,通過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一站式」服務可以讓老人安享晚年。在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可以看到,中心內設有服務接待區、生活照料區、託養護理區、健康管理區、文化教育區、人文關懷區、休閒娛樂區、運營管理區等功能區域,設置照護床位50餘張,可同時滿足多位老人的短期託養、長期照護需求。今年8月,高家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全新裝修,投用全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