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已形成四種服務模式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昨日,筆者從連雲港市衛健委獲悉,隨著人口老齡化,連雲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服務於一體的全程健康養老服務。

  「劉奶奶,這兩天身體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的?血糖還高嗎?」在市社會福利院福年老年公寓,市一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孟雲霞正在巡診。

  「我們科室一共有20多個人,每周一到周五下午輪流來這裡巡診。主要是調整長期用藥,提高老人生活質量,對這裡的醫生和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同時,下沉三級醫院優勢醫療資源,實現醫院醫療與養老照護的無縫對接。」孟雲霞說。

  據了解,目前連雲港共有養老機構146家,醫養結合床位8790張。其中醫養結合機構12家,內設醫療機構或醫務室38家,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全市114家基層醫療機構與居家老人籤訂醫療服務協議,實現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覆蓋。

  在市二院西院區的安寧療護中心,綠樹成蔭,幾位老人正在院落裡散步、打太極。筆者看到,這裡全部為單人或雙人間,每個房間都設有獨立洗浴室,還設有多功能活動室、家庭式廚房,配備專職營養師,提供系統化中醫養生和特殊音樂療法。

  「我在這挺方便的,有什麼事醫生會及時過來,環境也好,這樣兒女也放心多了。」66歲的周大爺說。

  連雲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特別是安寧療護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設立市級中心1家,3家醫療機構設置安寧療護病區,6家醫養結合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安寧療護病床137張。先後被確定為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地區,3個社區實施國家衛健委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連雲區被確定為省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市二院被確定為省級醫養結合標準化試點單位。

  「目前我市醫養結合已基本形成四種服務模式。」連雲港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周偉介紹,「一是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籤約合作,比如市福利中心與市第一人民醫院籤訂醫療服務協議。二是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如東海縣康華老年公寓、連雲區社會福利中心等採取設立醫療機構的方式為入住老人提供醫療服務。三是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如市一院舉辦的一麟護理院。四是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社區、老年人家庭建立籤約服務關係,實現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籤約全覆蓋。」(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齊玉君)

一是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籤約合作,二是養老機構設...

相關焦點

  • 卓永嶽任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醫養結合分會會長
    原標題:卓永嶽任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醫養結合分會會長文/陸遜 攝/花沙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於5月3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中國「醫養結合」養老理念創始人、綠康醫養集團董事長卓永嶽當選為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老年醫養結合服務分會會長。綠康醫養集團作為該分會的發起單位,將牽頭承擔分會的各項工作。
  • 三種類型,四種模式,我國醫養結合行業現狀報告
    中國已是平均家庭規模較小的國家。目前,中國有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過8800萬戶,佔全國家庭戶的比重超過20%。根據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顯示,2013年全國失能老年人數達3750萬,預計2015年失能老年人數將超過4000萬。與家庭養老需求迅速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由於家庭規模縮小,時間資源緊張,家庭的養老能力被削弱。
  • ​搶麥發言丨鄭世明:建設「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南海...
    搶麥發言·第十一麥:南海區政協委員、農工黨南海總支副主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獅山分局副局長鄭世明:建設「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南海服務知名品牌今年,他關注的話題是養老,他提議——一要儘快研究出臺有關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的意見和促進其發展的扶持政策,制定「醫養結合」發展規劃。二要鼓勵地方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開設醫養結合型老年護理專業和老年服務管理相關專業;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學校、專業培訓機構、醫院和養老機構合作開展醫養護理相關培訓,提高醫養服務的專業水平。
  • 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李海燕: 以醫養康相結合升級養老服務 引領...
    近年來,「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也是逐漸加碼。事實上,早在10年前,在國內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楚漢相隔」的時候,燕達的規劃藍圖中就大膽制定了「醫養結合」模式。隨後,「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獲得了國家層面的廣泛認可,並被納入健康中國的戰略中,相關政策也開始發力,不少企業紛紛入局,這一行業開始迅速發展。但是,由於目前尚存一些體制機制障礙、相關人才短缺,「醫」「養」資源銜接不足等問題,致使醫養結合模式發展也是十分緩慢。
  • 當塗縣民政局深入推進「醫養融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為深入推進縣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的合作,加強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服務功能有機銜接,有效提高健康養老服務能力,實現「醫中有養,養中有醫」融合發展的養老服務新模式。近日,在當塗縣民政局指導下,當塗縣中醫院與姑孰鎮養老服務中心籤訂醫養合作協議,「縣中醫院姑孰鎮養老服務中心醫療點」 正式掛牌運營,為在院老人提供基本醫療、轉診及基本公共衛生等服務。截至目前,該院已為養老機構內80多位老年人進行了彩超、血生化,心電圖等全面健康檢查和健康指導,並上轉12名老年患者住院進一步治療。
  • 潤德養老「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的探索
    近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何偉委員:將失能失智失獨老人醫養結合服務納入醫保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及其所伴隨的健康問題,對現行養老模式帶來嚴峻挑戰,傳統居家養老及醫養分離的機構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的需求。何偉委員表示,目前,我國養老問題的主要矛盾在於老年人口數量增多,但養老服務資源不足,聚焦重點人群不夠,未明確關於失智、失獨、失能等特殊人員醫養結合的具體意見和操作辦法,醫養結合整體性、長遠性謀劃有待改進。
  • 優秀旅居養老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智能旅遊+養老服務
    如今旅居養老已成時髦養老方式,老人們一般會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數月,慢遊細品,旅居養老可以達到既健康養生、又開闊視野的目的。許多旅居養老機構運用優秀旅居養老服務平臺提供個性化旅居養老服務。優秀旅居養老服務平臺可對老年人實行會員制管理,通過分析和評估老人基本信息、身體狀況、興趣愛好,劃分出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旅居養老服務。
  • 綠康醫養:養老服務「中國方案」在歐洲受關注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醫養結合分會會長、綠康醫養集團董事長卓永嶽應邀出席並在開幕當天作主題報告。在法國期間的論壇和交流活動中,法方對健康老齡化暨養老服務業的綠康醫養模式表現出濃厚興趣。卓永嶽對此表示,在全球進一步遭遇老齡化挑戰的當下,如何保障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失智老人獲得適宜的、綜合的、連續的整合型的長期照護服務,顯然是兩國各界人士共同關心的話題。
  • 山東出臺「21條」: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委《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全省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一)深入推進居家醫養結合服務
  • 京津冀養老試點燕達城 醫養結合打造萬張床位養老綜合體
    央廣網廊坊10月21日消息(記者 杜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大背景下,京津冀養老一體化加速推進,三地規劃養老布局,打通政策銜接渠道,實行先試先行原則。河北三河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被列為京津冀養老試點單位,承接更多北京老人日益增多的養老需求。   據悉,燕達養護中心目前在住老人1500餘人,98%來自北京。
  • 寧國市構築醫養融合發展養老服務體系
    「2019年,全市共建成12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32家農村養老服務站,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覆蓋率已達70%以上。」該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寧國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腳步加快,社區和居家養老得到發展,不斷滿足社區(農村)老年人的日間照料、助餐助浴、休閒娛樂等養老需求。
  • 中國養老服務業迎風口 打造醫養結合的綠康樣板
    綠康醫養集團深入學習、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醫養結合分會會長、綠康醫養集團董事長卓永嶽看來,「醫養結合」寫進十九大報告對於中國養老服務業具有極為深遠的戰略意義。
  • 打造康養勝地 構築服務高地——貴州全力推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支持在築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及課程,每年免費為養老從業人員開展培訓。六是深化醫養結合。將符合開展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全部納入醫保範圍,實現了民辦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全覆蓋。七是開展對外合作。成功引進德國蕾娜範品牌入駐貴陽,與日本福祉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合作機制。八是打造全域業態。
  • 「醫養結合」輕運營模式撬動旅居養老,奧園健康打造康養差異化競爭...
    11月3日,新華社授權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其中指明要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好風憑藉力,11月10日,奧園健康啟動江門新會區康養服務項目,將根據江門優質度假資源與環境,以「健康管理」理念提供特色康養度假產品和服務,傾力打造康養產業化的樣板度假中心。
  • 「醫養結合」助老人安康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長寧區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佔戶籍總人口的31.5%,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長寧區民政局與區衛計委、區醫保辦等部門緊密配合,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工作,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對更加便利的生活照料和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 貴池醫養結合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近年來,貴池區多舉措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共享能力不斷增強,醫養結合服務網絡逐漸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不斷提升。強化醫養結合政策保障。成立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工作領導小組,各鎮街、區直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落實相關任務。印發《貴池區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方案》和《區衛健委等部門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 強化醫養結合服務供給保障。推動鎮(街道)養老機構開展醫養結合示範項目,設立醫務室,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健康管理、保健諮詢、急診急救、預約轉診等服務。
  • 幸福養老城 人間重晚晴——感受呼和浩特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政府和部門民生考核的重要目標,全力加以推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居家為老服務 提升老人幸福指數「阿姨,我來給您送餐啦。」「你來啦,小佟。」
  • 鄭州北龍湖將再添一座醫院 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不再奔波於家與...
    央廣網鄭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有關老年人養老及就醫問題也日益突出。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體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亟須推進醫養結合。不僅讓民眾「老有所依」,更讓他們「老有所醫」。
  • 河北:推動養老機構「打開圍牆」,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11月26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了《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專題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我省已開始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但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建議吸引、扶持各類市場主體廣泛參與養老服務,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推動養老機構「打開圍牆」進社區、進家庭,推進智慧健康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