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開啟「學院式養老」新模式

2020-12-20 覽潮網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對於老年人而言,在物質上沒有太多的追求,只期待著自己在遲暮之年擁有一段安逸舒適、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精彩生活。那麼,如何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如果你走進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據了解,恩慧養老院是廈門市同安區第一家「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2018年9月10日正式運營用。值得注意的是,恩慧養老院還是同安區兒童福利院、同安區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肩負社會福利院的重任。

逍遙學院是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旗下的一個品牌——寄宿式老年大學,屬於「學院式養老模式」新模式,學院致力於為長者打造一個「老有所學」的學術環境,還與廈門10個社團組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為長者提供養生保健、安全消防、逃生技能等各個方面的課程,經常開展適合長者身心健康的各種學習、活動,既能與老朋友保持聯繫和互動,還能結識新朋友,擁有新的社交圈子,達到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的,讓長者找到歸屬感、幸福感。逍遙學院與常見的走讀式老年大學不同,在這裡學習的長者可以選擇居住在恩慧養老院,為來廈旅居的長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恩慧養老院地理位置和環境獨具優勢,養老院坐落在同安區蓮花鎮銅缽路,背靠蓮花國家森林公園,東側和銅缽巖寺相鄰,風景優美,環境清爽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來這裡養老,能夠遠離城市的喧囂, 養老院建築為閩南古厝風格,融合了現代元素,讓居住在此的長者既能享受自然清新的田園風光,又能體驗現代交通的便利,不愧是一個頤養天年的風水寶地。

養老院根據長者護理照顧類型,配有雙人的頤養居、單人的靜養居和豪華的恩慧居等,並設有健身房、棋牌室、書畫室、理療室、茶室等配套設施,致力於打造成為集養老養生、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為一體、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及醫養結合的綜合型生態養生基地。

恩慧養老院的設施的設計適合長者,養老院的10棟樓之間通過風雨連廊有序互連,營造溫馨感,連廊上布置座椅,充分的利用了建築形式的過度空間,將養老院分為護理院和頤養院兩部分,兩部分共同享有這片獨有的自然風貌,又互不幹擾。恩慧護理院現可以接收200多位長者,護理院內有資深醫生、護士、護理員等24小時醫護人員在崗服務,配備有藥房,方便長者問診拿藥,時刻關注長者的身體狀況。

護理院內配置了雲智能健康監護系統,並有專科醫師坐班問診,專業級護士團隊提供康復、護理等專業醫療服務。同時房間還配置了緊急呼叫按鈕,24小時值班醫療站,全方位全時段護航長者的健康。恩慧苑與廈門第三醫院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兩地相距僅10分鐘車程,方便長者就醫,並提供代配藥及陪同就醫、專家門診預約服務。

養老院負責人表示,今後,恩慧養老院要以「德善為本,關愛老人」為宗旨,繼續秉承「為政排憂,替兒女解難」的服務理念,繼續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讓長者們在遲暮之年擁有一段安逸舒適、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精彩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覽潮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站證實,本網站對本文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將於春節前投入試營業
    ­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獲悉,在同安區社會福利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公建民營機構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將於春節前投入試營業,成為該區第一家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位於同安區銅缽路666號,坐落於蓮花國家森林公園片區,毗鄰銅缽巖寺。該養老院總建築面積18826平方米,設立床位300個,將於今年春節前投入試營業。
  • 法國裡昂中法大學與山西共同探索學院式養老新模式
    法國裡昂中法大學與山西共同探索學院式養老新模式 2019-05-05胡健 攝  此次合作內容將針對中國養老健康服務業的發展需求,整合國際先進理念和優質教育培訓資源,為中國養老健康服務業培育實戰型的高端領軍人才。圍繞長者健康養生的實際需求,整合中西醫生命養護的知識精華和前沿技術,開發系列課程體系,以孟母養生健康城為主要基地,實施系統培訓與教學(國內體驗式集訓+國際遊學等)。
  • 靜安再添「星級酒店」養老院 公建民營探索養老新模式
    東方網記者劉歆2月5日報導:今天,位於餘姚路338號的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正式開業。這家由快捷酒店改建的養老院建築面積7325.25平方米,床位數292張,共有8層。據悉,作為2014年市政府新增養老床位的實事項目,日月星養老院採取了政府出資收購產權,社會力量帶資建設並負責後期運營的建設管理模式,為市中心探索機構養老提供了新的模式。
  • 上海試點養老新模式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0月4日電(記者賈遠琨)國慶、中秋雙節之際,4位百歲老人在「新家」——位於上海寶山的恬逸養老院,迎來一次特殊的生日會,這裡有同住的「老夥伴」也有志願者「小朋友」,身邊隨時有醫護人員照料,老人安心、家人放心。由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人民政府、中交上航局所屬中交浚陽公司和寶山區供銷合作總社共同創建的「醫養結合」新模式,將醫療康復服務搬進養老院,讓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的優缺點
    隨著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口越來越大,對老年人護理服務的需求迅速擴大,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住在養老院。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是養老的兩大方式,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的優缺點。二、養老院養老優點1.療養院提供24小時護理,可以確保老年人全天得到照顧,並確保他們的生活。2.配套的醫療設施,專業的康復理療器具和護理服務等,有利於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調節和恢復。
  • 安孝護理,開啟養老機構新模式
    安孝護理,開啟養老機構新模式 2016/01/14 04:5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瀏覽:1925
  • 探索養老新模式 揚州這家醫院「養老醫療一張床」
    今年4月,錦西衛生院在我市鄉鎮衛生院先行探索醫養康結合新路子,投資100多萬元的院內「特殊養老院」正式亮相,推行以醫助養、以養促醫的「養老+」新模式。錦西衛生院也因此成為了百姓口中熱議的「明星醫院」,前來試住者不斷,甚至連外地的老人都來了,前不久,一位上海老人試住後決定留下來養老。  「根據規劃,未來這裡將增加養老床位150張。不僅可以造福家門口的老人,而且可以讓周邊的老人受益。」
  • 三省合作打造「旅居養老」新模式
    三省區將充分發揮在生態、氣候、環境、文化、資源等方面的互補優勢,以提高養老服務供給質量為核心,以旅居康養為重點,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鼓勵三省區養老社會組織、養老服務企業等積極參與,共同打造旅居養老新模式,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協同、融合發展。廣東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卓志強,江西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劉金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韋力行代表三省區共同籤署協議並致辭。
  • 網際網路+醫療+養老 @大數據 山東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實現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創新。簡單來說,醫養結合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的基礎上,提供醫療衛生方面的服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 進養老院養老和在家養老各有利弊
    進養老院養老和在家養老各有利弊,關鍵在於自身的經濟條件以及個人喜好,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相比之下,居家養老的生活費用,肯定少於養老院的費用。居家養老,老人在飲食上能夠得到較好的營養,菜餚口味也可以經常調換。如果子女工作繁忙,很多老人一般都請了鐘點工來家裡幫忙。
  • 養老院漸成養老發展趨勢
    中國傳統思想影響下的居家養老模式,在社會理念與文化思想發生深刻變化的大環境下,已日益顯現出不適應。面對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老年需求的日益增多,單純的日常照料已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康福得護理院申驍韜院長表示,現在人們對於養老的觀念也在改變,也不再認為將老人送進養老院是不孝的事情,現在的養老院不像以前只有孤寡老人才去住,而是一個給老年人提供快樂度晚年、健康度晚年的場所。
  • 老了,去養老院?又一新穎的養老方式來了,不用去養老院,也不用請保姆!
    或許,下面這種養老新形式能給咱們老年人帶來一些希望……近些年來,一種名叫「虛擬養老院」的產品悄然興起,這種養老院沒有一張床位,卻能承載上萬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如此神奇!不可思議!虛擬養老院是由當地政府建立的一個信息服務平臺,當老年人有服務需要時,撥一個電話給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就會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務員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虛擬養老院」實現了居家專業化養老,被稱之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 平潭6家民辦養老院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證
    養老院良好的環境讓老人們居住得很舒適14日,記者從區社會事業局民政處了解到,經過全面安全整改,我區6家民辦養老院已正式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證。當天下午,記者走進位於福勝西路的安心養老院,院內環境整潔、乾淨舒適,每個房間都配置了噴淋裝置、煙感火災探測報警器等設備,為老人創造了安全穩定、溫馨舒適的養老環境。在安心養老院二樓大廳裡,幾位老人正在看電視、聊天。在213房間,醫生正耐心地為一位老人測量體溫,家屬薛女士也陪伴在老人身旁。「我父親之前都住在鄉下,一次幹農活的時候不小心摔了腿,我們便把父親接上來。
  • 日本這些個性化的養老院,顛覆了你對養老院的認知!
    隨著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養老已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十四五規劃中也再次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培育養老新業態。鄰國日本作為老齡化極其嚴重國家,其已經發展出完整的醫療看護、養老居住、老年旅遊等產業鏈條。
  • 4層以上禁設養老機構 廣州超高的養老院怎麼辦?
    原標題:4層以上禁設養老機構 廣州超高的養老院怎麼辦?   前段時間河南魯山民辦養老院大火,引發各方對養老安全的關注。近日,廣州不少養老機構收到「限高」風聲:「三層以上(不含三層)不得設置養老機構」,業界議論紛紛。
  • 西安市首家「虛擬養老院」在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啟動
    3月31日,西安市首家「虛擬養老院」在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啟動,該模式是通過呼叫中心為有需求的老年群體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訂購、計劃預約、服務調度、服務監管。同時,藉助虛擬養老院平臺的功能,實現對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為老服務機構等資源的整合,為老年人、家屬子女提供真實可靠的居社會養老服務模式,實現真實可靠的床位到家、機構到家、服務到家的具有強有力、親和力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通過社會保障資源的有效對接,實現線上虛擬定製、線下真實體驗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
  • 「藝術康養」養老新模式來了
    「藝術康養」養老新模式來了 2020-12-11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庚護理院:讓臺灣養老經驗在大陸落地開花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訪臺首站即於9日赴桃園林口的長庚醫院、長庚養生文化村參訪,了解臺灣醫療與養老情況。在與臺灣一水相連的廈門,廈門長庚醫院已於今年設立了養老機構長庚護理院,令臺灣養老經驗在大陸落地開花。  12月10日,中新社記者來到位於廈門海滄的長庚醫院住院部8樓,探訪設在此的長庚護理院。
  • 老人在社區上「託管班」 成居家養老新模式
    陝西省智慧社區服務業協會居家養老標準化試點工程,呵護老年人的「朋友圈」,成為居家養老新模式!老人也可以上「託管班」「兒子、兒媳上班,孫子上學,白天家裡常常是我一個人,很無聊!」今年76歲的王傳珍老人,老家在四川,三年前老伴去世,因自己曾患過腦梗,兒子不放心,把她接到西安養老,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她有些不適應,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她只好通過看電視、散步來打發日子。
  • 把醫療康復專區搬進養老院,中交浚陽複製醫養結合新模式
    駐養老院醫護人員在診療 中交浚陽公司供圖隨著老齡化加深,一些養老機構開始探索「醫養結合」模式,滿足養老院裡的看病需求。入住老人小病在養老院療養,大病則開通綠色通道,直接轉到上海航道醫院治療。」陳業才夫婦在養老院看電視 田泓攝 88歲的陳業才和85歲的梁惠群是一對夫妻,今年1月初住進了恬逸養老院。養老院把一套三人間的房間,幫他們改造成兩人間,當中撤走的床則換成了一張沙發,供老兩口平日裡坐著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