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孝護理,開啟養老機構新模式

2020-12-22 溫州日報甌網

安孝護理,開啟養老機構新模式

2016/01/14 04:5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瀏覽:1925

解決重疾老人的養老難題,體現醫養結合的思路——

溫州日報記者 呂天然

老年人口的增多,讓養老問題尤其是重疾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成為一大痛點,目前,我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27.48萬人,百歲老人達到415人。旺盛的剛需之下,一些有心的創業者找到了創業的切入口。

去年9月,溫商林傳宗帶著他的兩位合伙人斥資500萬元在茶山街道新洲路開始著手創辦市安孝老年護理院,成為我市社會資本進軍護理型養老領域的先行者。

仔細考察市場

專注護理型養老領域

「您今天身體還舒服嗎?昨晚睡得怎麼樣?」在安孝老年護理院的大廳裡,林傳宗問候著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

「一開始是想開辦一家以休閒娛樂為主、醫養結合的生態型老年康樂中心。」談起當時創業時對項目選擇的思考,他顯得十分理性和謹慎,「經過對市場的仔細考察,發現溫州有不少家庭都住著或因中風或因痴呆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由於子女工作繁忙,往往很難得到家人的精心照料。於是,愈發覺得開設一家專業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很有必要。」

經過市場調研,林傳宗還特意去臺灣考察經營30多年的「安心養老連鎖機構」,最終以加盟的形式於去年4月在溫州創辦了獨立經營的加盟院。

如今,安孝老年護理院已有5名全職工作人員,1名常駐老年病醫學專家以及10多名兼職醫生。

重視服務細節

收穫用戶的好評點讚

在林傳宗的辦公室內,滿牆的致謝錦旗代表著住戶對護理院的肯定,而這些肯定則來自於他對細節品質的打磨。

上下開口可通風的房間木門,溫和不刺眼的照明燈光,大型甲級醫院使用的多功能專業病床——在護理院內,記者感受到的是與以往所見的養老機構不同的氣質。據入住的老人們反映,在這裡讓他們感到很安心,很舒適。

「就是因為看中他們周到的服務,才放心讓老父親住在這裡。」每周都會抽出時間來看望父親的傅女士對記者說道,「在安孝不僅做子女的可以減輕壓力,將工作和敬孝安排妥當,而且老人在這裡也過得開心。」

據了解,安孝護理院還提供洗澡、修剪指甲、理髮、戶外散步、組織文藝表演等服務,全方位為老人打造一個安詳舒適、靜心護理的環境。

「安孝就是要將每一個服務細節做到位。」林傳宗說,打造良好的口碑是努力去做養老事業的出發點。

期待扶持政策

社區養老是未來趨勢

據介紹,我市頒布的《關於實施「五一○產業培育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將生命健康產業作為我市未來重點發展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

「借鑑臺灣先進經驗的安孝老年護理院,是我市社會資本興辦重疾老人養老事業的一個成功樣本。」市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陳光富說,目前我國提出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大扶持力度,開闢渠道切實解決投資創辦養老機構中的各項難題。

面對當下民資興辦養老的熱潮,陳光富感到十分的欣慰,他表示,下一步,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將會在重點放在建立健全的高齡老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及發展小而精的社區養老機構上。「未來,社區養老將是主流,而配套設施完善、細節服務到位的安孝老年護理院,可以說是一個值得借鑑與參考的對象。」

相關搜索:機構

相關焦點

  • 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開啟「學院式養老」新模式
    據了解,恩慧養老院是廈門市同安區第一家「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2018年9月10日正式運營用。值得注意的是,恩慧養老院還是同安區兒童福利院、同安區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肩負社會福利院的重任。逍遙學院是廈門蓮花恩慧養老院旗下的一個品牌——寄宿式老年大學,屬於「學院式養老模式」新模式,學院致力於為長者打造一個「老有所學」的學術環境,還與廈門10個社團組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為長者提供養生保健、安全消防、逃生技能等各個方面的課程
  • 網際網路+醫療+養老 @大數據 山東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患病以後,就要經常往返於醫院、家庭、康復機構之間,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生活負擔也很大。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實現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創新。簡單來說,醫養結合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的基礎上,提供醫療衛生方面的服務。
  • 疫情衝擊倒逼養老機構變革 健康養老產業迎來發展新模式
    為更好的順應雙循環的發展戰略,推動房地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全聯房地產商會近日在北京召開「全聯房地產商會四屆五次理事會暨2020年會」,年會期間,「全聯大健康與養老產業分會」與「中國老齡產業協會醫療與健康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了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新模式》專場論壇。
  • 浙江養老地標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
    「標準」有以下特點: (1)「標準」共分為七級(三級護理、二級護理、一級護理、特一級護理、特二級護理、特三級護理、專需護理),與大多數養老機構當前的分級習慣接近,便於普及推廣。
  • 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 南湖區新嘉街道「智慧養老」亮點多
    作為一個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佔30%以上的街道,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多年來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形成「立體式」的養老服務新格局,不僅有全市首條「為老服務一條街」,還誕生了全市首個適老化改造家庭,並在全區率先試水街道老年食堂。
  • 浙江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標準
    新華社杭州8月2日電(記者李平)針對分級護理無標準、護理質量難評價等問題,浙江省日前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省級地方標準。據標準主要起草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陳雪萍介紹,《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和溝通、健康風險及照護難易程度等情況,將護理級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特一級、特二級、特三級、專需護理等七類,並細緻區分了不同護理級別的分級依據,如無法自行乘坐交通工具為二級護理,無法自行翻身為特三級護理。
  • 上海試點養老新模式
    由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人民政府、中交上航局所屬中交浚陽公司和寶山區供銷合作總社共同創建的「醫養結合」新模式,將醫療康復服務搬進養老院,讓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養老問題必須找到社會化解決的出路。「養老服務要科學化、可持續,既需要有針對性、科學的醫療康復服務,又要有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能夠讓社會化的養老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家庭受益。」章穎星說。「醫養結合」新模式解決養老「痛點」88歲的陳業才和85歲的梁惠群是一對夫妻,今年1月初住進了恬逸養老院。
  • 浙江養老機構護理分7個級別
    原標題:浙江養老機構護理分7個級別(通訊員曹漫 記者宋黎勝)浙江省《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近日實施。這一規範根據老年人的各項情況及照護難易程度,將護理分為7個級別,護理分級標準適用於所有機構的養老服務和居家老年人服務。
  • 深圳禾正醫院與深圳市養老護理院「牽手」 開創醫養結合新模式!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2020年12月2日,深圳禾正醫院與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共同舉辦「醫養結合」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醫療」和「養老」領域的優勢,攜手打造「醫養結合」的新模式。深圳禾正醫院劉季春院長致辭2020年10月29日,《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正式通過,規定養老服務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鼓勵和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建立醫養結合機制,為老年人提供住院治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服務,該條例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護理質量有了評判標準 浙江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標準
    針對分級護理無標準、護理質量難評價等問題,浙江省日前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省級地方標準。據標準主要起草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陳雪萍介紹,《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和溝通、健康風險及照護難易程度等情況,將護理級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特一級、特二級、特三級、專需護理等七類,並細緻區分了不同護理級別的分級依據,如無法自行乘坐交通工具為二級護理,無法自行翻身為特三級護理。
  • 央視點讚嘉興智慧養老,麒盛科技智能床助力打造養老新模式
    該中心通過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聯動,依託嘉興本土智能家居企業生產的智能設備,如麒盛科技智能床設備等,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同步建設「雲上養」智慧養醫護系統,為老人提供智慧化養老服務。
  • 四川天一學院為綿竹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進行養老護理培訓
    近日,由綿竹市民政局主辦,四川天一學院承辦的綿竹市養老護理人才培訓圓滿舉辦,綿竹市各養老機構近百名從業人員參加。  本次培訓為期2天,學院精心組織策劃,選派經驗豐富的護理教師,對參培人員進行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兩部分培訓。
  • 「藝術康養」養老新模式來了
    「藝術康養」養老新模式來了 2020-12-11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創精細化養老護理新模式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經過十多年的不斷摸索、研究、總結和完善,形成了集「老年醫療、老年護理、老年康復、臨終關懷」於一體的、頗具特色的精細化養護新模式,受到了社會的充分肯定,為我國老年護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許多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成為我國老年護理行業的一面旗幟。
  • 廣東探索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養老+旅居+N」
    日前,廣州市的30位老人組成廣東省旅居養老首發團,前往江門市參與了為期7天的旅居養老體驗。他們入住江門一家養老公寓,前往新會陳皮村、小岡香業城等地,參加特色文化產業基地遊學,並接受中醫康復護理等服務……一位趙姓老人說:「旅居養老是個新東西,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有別於普通旅行體驗模式的中醫養生、西醫護理、文藝鑑賞、地域文化體驗等旅居養老多樣化服務,很不錯。」
  • 引導行業發展 浙江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標準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日前,浙江發布省級地方標準《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下稱「標準」),於2020年7月30日起實施。科學、統一的分級護理標準和服務規範,有利於養老機構提供更細緻的老年護理服務,進一步引導浙江照護行業規範發展。
  • 威海市立醫院開啟「敘事護理」新模式
    威海訊 為不斷推進優質化護理服務,營造提升醫院人文關懷環境,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創新開啟了「敘事護理」新模式,通過共同講述醫患護患之間的故事,努力讓患者尋找自信、強化認同
  • 上海健康醫學院三方開啟康養護理教育培訓新模式
    三方備忘錄籤字儀式為了改變當前康養護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較低、行業培養門檻較低、缺乏統一規範和品牌的現狀,上海健康醫學院、澳門鏡湖護理學院與上海福匯投資有限公司三家教育機構和投資機構秉持「德、仁」之心,發揮彼此在護理專業與特色教育、大數據採集分析與運用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經過深入友好協商,共同籤署了《聯合創辦康養護理教育培訓項目戰略合作備忘錄》。
  • 市三三一醫院開啟護理人才培養新模式
    醫院護理人員在完成臨床繁重的護理工作之餘,還需要參加醫院開展的各種集中培訓,為了提高培訓效果,減輕護士們的壓力,市三三一醫院護理部改變傳統培訓模式,開啟「護理助手」在線視頻培訓新模式。 通過護理助手APP,護理人員將收到視頻觀看的實時提醒,可以利用業餘休息的碎片時間觀看視頻,不理解的地方重複播放,也不用為了聽課來回奔波,節約了時間,大大提高了培訓的效率。在培訓結束後,護理部針對培訓項目下科室進行臨床考核,臨床操作標準做到全院護理人員同質化,考核結果優異人數達到90%以上。
  • 河北:推動養老機構「打開圍牆」,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省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滄州青縣康泰養老護理中心護理人員協助老年人進行理療。同時,截至2019年底,全省養老機構達到1507家,床位達到19.8萬張,入住老人10.23萬,全省農村互助幸福院超過3.1萬個。進一步降低了「門檻」,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養老機構的管理從事前審批,變為事中事後監管,提升了開辦養老服務機構便利性。建立健全獎補政策,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