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康:已向近300家養老機構1300名從業人員輸出養老服務能力
據泰康介紹,目前,泰康在全國開展養老從業人員培訓,已經有來自26個省區市,近300家機構的1300名從業人員參與培訓,提升業務能力;同時,泰康參與民政部開展的「扶貧聚力 扶智成才」養老人才百縣千人培訓計劃,為西藏拉薩、青海西寧等10個貧困地區培訓養老服務從業人員。
-
四川天一學院對口幫扶松潘旅遊從業人員業務培訓班開班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4日訊 日前,四川天一學院對口幫扶松潘縣旅遊從業人員業務培訓班在學院開班。開班典禮上,學院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李宗慧指出,此次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班是助推松潘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是提升大九環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的實際需要。要求參培人員一是把握培訓重點,提高旅遊從業人員職業技能;二是注重培訓實效,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積極開展課外交流;三是嚴格培訓紀律,自覺遵守培訓制度,服從管理。
-
民政部關於加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的提案答覆的函
浙江通過定向委培、業務培訓、入職獎補等方式,提高養老護理員技能水平,增強養老服務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四川將養老護理員等養老服務技能培訓納入城鄉就業技能培訓範圍。第二,在完善護理服務規範和收費標準方面。第三,在推動養老護理員職業道德建設方面。近年來,民政部門在養老護理員培訓中著重注意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中提出「建立養老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獎懲機制,提升養老護理隊伍職業道德素養」。
-
養老護理員需求1300萬 從業人員卻不到30萬
養老護理員需求1300萬 從業人員卻不到30萬 朝陽產業 夕陽就業這使得養老機構的一線護理員中,多以40歲至50歲的女性為主要群體。 幾乎所有的養老院都喊著缺人,但大量的專業人才卻選擇離開養老領域,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卻又為何無法把專業人才留在養老事業中? 現狀 「4050」人員成為護理主體 在和平裡附近的一家養老機構,大三的王巖作為一名一線的護理員在這裡實習。
-
鶴童養老護理夜校開課培訓護理人員
新華網天津3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鶴童養老護理夜校近日在天津市南開區華苑雅士道45號天津延安醫院二樓教室正式開課,本次課程特面向居家與社區照料方向護理員、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醫療機構護工、家屬與保姆、志願從事老年護理服務的社會各界人士開展的培訓。
-
關於加快推進本市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根據《上海市養老護理人員技能提升專項行動計劃》(滬人社職〔2016〕148號),對於60周歲以下、經認定的養老護理人員參加養老護理相關職業崗位培訓,經鑑定考核合格,按當年度補貼目錄內崗位培訓項目的課時補貼標準和實際課時核定培訓補貼經費;通過養老護理相關職業專項能力或國家職業資格培訓,參加鑑定考核合格取得專項能力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按照規定標準給予培訓費補貼。
-
養老護理人員短缺 我國加快「補短板」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田曉航)來自全國老齡辦的數據顯示,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而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統計表明,我國養老護理員僅有30萬,遠不能滿足需求。面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我國政府和學界積極採取措施,加快「補短板」。
-
區民政局舉辦養老機構管理人員培訓班
本報訊 (記者 饒金蘭)為更好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助力南岸高品質生活,區民政局利用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國家專項經費,計劃組織三期養老從業人員培訓班。日前,第一批為期3天的養老院院長運營能力提升研修班正式開班,全區51家養老機構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共計200餘人參加培訓。
-
國考面試:養老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你怎麼看?
面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我國政府和學界積極採取措施,加快"補短板"。據統計,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但目前我國養老護理員僅有30萬,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
上海市公布養老護理員 技能培訓評價新政
技能標準共五個級別記者從上海市人社部門了解到,上海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設置初級工(五級)、中級工(四級)、高級工(三級)、技師(二級)、高級技師(一級)。年齡未滿60周歲、身體健康、在上海市民政或衛生健康部門作為行業管理的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護理機構從事養老照護服務的從業人員,均可參加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補貼培訓。
-
養老護理員新標準:無學歷要求、初級工所需從業時間縮短
9月11日,參培學員在養老護工培訓課堂上進行實操護理知識學習。王彪攝(人民圖片)圖為在上海市閔行區新虹街道的「記憶家」,護理人員為認知障礙老人提供認知訓練。新華社記者黃安琪攝將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由「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將五級/初級工申報條件由「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調整為「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1年(含)以上」,等等。近日,《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頒布實施,其中對養老護理員入職條件的放寬引發社會熱議。放寬入職條件是否意味著對養老護理員要求降低了?這一調整背後有怎樣的現實需要?
-
養老護理員巨大缺口如何補
據民政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統計,我國目前有2.49億老年人、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有30萬名,反差極大的三個數字揭示了養老護理人員目前的巨大缺口。而除了數量少,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專業能力有限、流動性大等也成為困擾這個行業發展的難題。
-
2020養老護理員招生方案_養老護理員培訓班
養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將伴隨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呈現需求大於供給的總趨勢,目前一些有遠見的部門及機構非常重視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工作。01《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五」計劃綱要》到 2020 年,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
浙江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標準
新華社杭州8月2日電(記者李平)針對分級護理無標準、護理質量難評價等問題,浙江省日前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省級地方標準。據標準主要起草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陳雪萍介紹,《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和溝通、健康風險及照護難易程度等情況,將護理級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特一級、特二級、特三級、專需護理等七類,並細緻區分了不同護理級別的分級依據,如無法自行乘坐交通工具為二級護理,無法自行翻身為特三級護理。
-
丹東市培訓養老護理員、機構負責人 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層次
為提高養老護理和機構負責人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由丹東市民政局主辦、丹東市中醫藥學校承辦的《2020年全市養老護理員、機構負責人培訓》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培訓因受疫情影響,在培訓方式上取消以往集中統一培訓方式,而改為分期、分片方式進行培訓。
-
完善養老護理人員待遇 為城市經濟發展樹立堅實後盾
(為2020年全市「十佳」養老護理人員頒獎。圖片均為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攝) 會上,市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黨支部書記符花蘭宣讀「十佳」「百優」養老護理員表彰決定;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李紅輝宣讀《關於2020年長沙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結果的通報》。隨後,對長沙市2020年十佳護理員、優秀護理員代表進行頒獎,對特困養老護理員代表援助慰問,「十佳」養老護理員楊貴菊、劉秋香、董秀麗為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
【養老服務】入職北京養老機構的大中專學生或將有最高6萬元補貼
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從事一線專職養老護理工作的,在同一機構入職滿兩年後分三年發放一次性入職補貼,標準為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
-
中國60歲以上老人超2億 養老護理人員缺口達千萬
如果按照國際公認的3名失能老人配備1名護理人員(在英美國家,優質養老機構的人員配比甚至達到了一名失能老人配備1.5名護理人員)的標準計算,我國需要的養老護理人員數量大約在1000萬人。但根據現有公開數據,當前全國養老機構人員不到100萬,持證上崗的人數不足2萬,缺口已達千萬級別。
-
放寬入職條件、拓寬職業空間 養老護理困境有望破局
據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於2002年頒布實施,2011年進行了首次修訂。2012年以來,我國養老服務事業進入了新時代,養老服務不斷湧現新的需求,養老護理工作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特別是2.49億老年人和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護需求日漸龐大,而現有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30萬,遠不能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
老齡化催生老年護理巨大需求 易得康打通養老照護「最後一公裡」
上海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基數巨大的老年群體需要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養老從業人員。7月25日起,專業醫療照護連鎖機構易得康為國際公益學院親和源特訓營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老年高級護理課程培訓,積極參與為老服務行業輸送高級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