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部關於加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的提案答覆的函
民函[2017]836號馮平委員:您提出的「關於加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的提案」收悉。提案具有專業性和前瞻性,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對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認識,對加強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具有指導意義,我們將在制定和研究相關政策和工作中,充分加以研究和吸收。
-
四川天一學院為綿竹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進行養老護理培訓
近日,由綿竹市民政局主辦,四川天一學院承辦的綿竹市養老護理人才培訓圓滿舉辦,綿竹市各養老機構近百名從業人員參加。 本次培訓為期2天,學院精心組織策劃,選派經驗豐富的護理教師,對參培人員進行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兩部分培訓。
-
天津養老護理員「非常緊缺」 專業培訓吸引年輕人
今年和去年畢業的50名學生,都持有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書,並且都已經走上了雲杉鎮老年宜居社區、康寧津園、南開區望園老人院等本市養老機構的工作崗位。 除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大專班外,從2009年以來,天津職業大學還面向社會開設養老護理員培訓班,每年都承擔著培訓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的任務。據趙主任介紹,在接受培訓的人員中,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
-
大力加強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
工作人員的護理還滿意嗎……」5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民政事業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到唐山仁德醫療養老健康中心進行調研。為出席全國兩會做準備,他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加大力度推進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且呈現高齡化、空巢化與失能化特徵。
-
引進標準、培訓人員、服務+網際網路,小柏家護說養老護理須重模式
引進標準、培訓人員、服務+網際網路,小柏家護說養老護理須重模式 作者:su小吱 發布時間:
-
關於加快推進本市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一)加大培養培訓力度,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 1.開展養老護理專業學科建設,加強人才培養。落實《上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將養老護理類專業作為服務民生需求的緊缺人才專業進行重點建設。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開設養老護理相關專業,完善教學標準和課程體系,開展養老護理類示範專業點建設。
-
養老護理人員短缺 我國加快「補短板」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田曉航)來自全國老齡辦的數據顯示,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而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統計表明,我國養老護理員僅有30萬,遠不能滿足需求。面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我國政府和學界積極採取措施,加快「補短板」。
-
國考面試:養老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你怎麼看?
面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我國政府和學界積極採取措施,加快"補短板"。據統計,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但目前我國養老護理員僅有30萬,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
學幾招 | 怎麼護理老人?首批老年護理培訓開班啦!
2月25日,首屆東莞市老年護理(護理員)培訓班在東坑醫院正式開課,本期培訓班共招收來自省內外的培訓學員35名,開展為期2個月的「理論+實操培訓」,全方位提高學員們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 面對著如此龐大的失能老人規模和老齡化不斷加快的情況下,養老事業發展需要更專業化和標準化的養老人才隊伍支撐。 東坑醫院護理院作為東莞市首批集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生活照料、娛樂、心理輔導、臨終關懷功能於一體的公立醫養結合機構,是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
-
中國60歲以上老人超2億 養老護理人員缺口達千萬
正處於探索投資階段的養老行業人才包括項目開發建設、投資發展、養老設施設計等經營性及護理、照料等服務性兩大類,據了解,目前缺口越來越大的是服務性人才,一線護理人員尤為缺乏。 根據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目前全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12億,佔總人口的15.5%。
-
慈谿養老服務員持證上崗 343人領取養老護理合格證
原標題:慈谿養老服務員持證上崗 343人領取養老護理合格證 中國寧波網訊 近日,家住附海鎮東港村的村民葉玲聰拿到了慈谿市勞動局發放的《養老護理合格證》,成為慈谿市首批持證上崗的居家養老護理人員。她說,經過這次政府埋單的專業培訓之後,每天上班的心更定了,勁頭也更足了,也有信心做得更好。
-
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巨大 專業護理只有10萬人
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巨大 專業護理只有10萬人 原標題: 張世平表示,對失智症老年人的照護人員存在巨大缺口,而具備專業的醫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知識的專業人才更是奇缺。全國有近千萬的失智症老年人,與之相對應的,只有60萬左右的養老護理人員,其中持證上崗的不足10萬。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副處長周洪敬在論壇上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約329多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24%多。
-
養老護理成為學生就業新選擇
作為剛剛成立的舟山首家養老服務名師工作室的帶頭人,她曾經參加過養老護理員考評員培訓和中國紅十字會居家養老護理師資培訓,並獲養老護理員考評員資格和中國紅十字會養老護理培訓講師資格。從事護理教育工作已有三十餘年,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遊與健康職業學院健康分院院長。用她的話來說,如今的護理專業,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養老產業的興起,正在發生變化。
-
護理質量有了評判標準 浙江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標準
針對分級護理無標準、護理質量難評價等問題,浙江省日前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省級地方標準。據標準主要起草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陳雪萍介紹,《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和溝通、健康風險及照護難易程度等情況,將護理級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特一級、特二級、特三級、專需護理等七類,並細緻區分了不同護理級別的分級依據,如無法自行乘坐交通工具為二級護理,無法自行翻身為特三級護理。
-
1人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人員為何如此緊缺?
文/李佳3月9日,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就武漢養老院普遍面臨護理人員短缺表示,全國養老院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的問題。現在全國有200多萬名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是工作人員只有37萬人,其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人。
-
浙江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標準
新華社杭州8月2日電(記者李平)針對分級護理無標準、護理質量難評價等問題,浙江省日前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省級地方標準。據標準主要起草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陳雪萍介紹,《養老機構護理分級與服務規範》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和溝通、健康風險及照護難易程度等情況,將護理級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特一級、特二級、特三級、專需護理等七類,並細緻區分了不同護理級別的分級依據,如無法自行乘坐交通工具為二級護理,無法自行翻身為特三級護理。
-
養老機構如何戰疫?省老年產業協會與省護理學會特邀專家線上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各養老機構和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的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提高疫情防控效果,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3月10日下午,山東省老年產業協會與山東省護理學會聯合召開「養老安全、『疫』不容辭」為主題的線上培訓會議。
-
完善養老護理人員待遇 為城市經濟發展樹立堅實後盾
(為2020年全市「十佳」養老護理人員頒獎。圖片均為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攝) 會上,市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黨支部書記符花蘭宣讀「十佳」「百優」養老護理員表彰決定;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李紅輝宣讀《關於2020年長沙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結果的通報》。隨後,對長沙市2020年十佳護理員、優秀護理員代表進行頒獎,對特困養老護理員代表援助慰問,「十佳」養老護理員楊貴菊、劉秋香、董秀麗為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
甘肅培訓醫養結合護理人員
原標題:甘肅培訓醫養結合護理人員(記者王耀 林麗)近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全省醫養結合醫療護理人員培訓,305人分兩期參加了培訓。培訓班邀請了甘肅省內醫養結合護理專家,分別就職業道德、初級急救知識、心肺復甦術、老年常見病護理、康復護理、臨終護理等內容做了重點講解和實際操作培訓。同時,甘肅省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地各單位廣泛普及醫養結合護理知識,組織人員對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醫養結合護理質量上臺階,感染事件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