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再談健康經驗:勤鍛鍊、心態好、不吃太飽

2020-12-20 騰訊網

健康是一個人幹事情的本錢,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就是讓身體健康。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鍾南山的健康錦囊:勤鍛鍊、心態好、不吃太飽

3月18日,在廣州市疫情防控通氣會上,鍾南山院士再次分享了自己的健康經驗。

他說:「健康是一個人幹事情的本錢,健康是需要投資的,這個我是在可能比較早就認識到;年輕時我就比較喜歡競技體育,工作後仍堅持鍛鍊身體。到現在我還能為社會幹點事、還不太糊塗,關鍵還是有個健康的身體。」

他還分享了三條自己覺得最寶貴的保持身體健康的經驗:

第一:經常保持身體的鍛鍊;

第二:心態要好,「我從來相信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我年紀大了經歷過很多,對很多事情都不會放在心上,一笑置之」;

第三:不要吃太飽,「我從來不會吃太飽。要吃早餐,早餐非常重要」。

鍾老曾經在一次活動的講話中,跟大家分享過自己一日三餐如何吃,其中特別講到自己的早餐會吃得很豐盛,而且最不同意的就是早餐吃得馬馬虎虎。

勤鍛鍊、心態好、不吃太飽,這是鍾老投資健康的三個錦囊,簡短的幾句話,但卻非常受用。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抗疫一線已經連續工作了2個多月了,本以為當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後他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然而現在的鐘老又開始為國外的疫情「操心」,跟很多國家在線分享中國抗疫的成果和經驗。醫之大者,為國為民,心繫天下!

鍾老的每次出鏡發言都神採奕奕,言語鏗鏘有力,思路非常清晰,讓人感嘆:完全不像一個已經80多歲的老人。超越同齡人的體力和心態的背後,絕對少不了他數十年如一日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就的健康身體的支撐。

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就是讓身體健康,健康是一個人幹事情的本錢!

鍾老也曾分享過自己的訓練表:

跑步25分鐘左右,鍛鍊下肢和心肺;做槓上撐,一口氣20個;一口氣10個引體向上以及仰臥起坐,鍛鍊上肢力量;每周至少鍛鍊三次以上,每次堅持一個小時左右。

你會發現,這份訓練表似乎也不是很難的事。做一件事並不難,真正難的地方,在於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那些真正把運動堅持下來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收穫了不一樣的人生。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努力保持健康的自己

去年,小編採訪了一位老爺子《從癌症患者到全馬343,69歲大爺:鐵人是怎樣煉成的?》,老魏用了十年時間通過每天堅持跑步鍛鍊,提高了身體免疫力和體質,最終戰勝了胃癌,這種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在採訪的最後,老魏對小編說:你們現在還年輕,不要覺得跑步運動沒有什麼用,等你們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知道運動是可以救命的,我現在都有些後悔年輕時沒多跑跑步;年輕時多流點汗,老了就能少流點淚。

而如今70歲的老魏仍然每周抽出四五天去跑步,在朋友圈裡打卡,記錄著每次運動時的所見所感,享受著運動所帶來的健康生活。

人生是一場超級馬拉松,拼的不是開始時誰更快,而是看誰的耐力更持久,拼到最後。

年輕時多花點時間跑跑步,終有一天你會發覺,值得炫耀的不是你有多少錢,多大房子,而是你身邊的人都玩不動了,走不動了,而你還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

健康的你,已經跑贏了很多同齡人,這可能是世間最大的幸福和最賺的投資吧。

武漢大學副校長周葉中教授,在一期《開講啦》當中,他說自己從高中就開始每天5:10起床跑步,從剛開始的每天跑5公裡,到後來每天都跑10公裡,到現在已經整整堅持跑了40年。他說:"我之所以還做了點事,就是因為有堅持","人和人之間,最小的區別是智商,最大的區別在堅持。"

我們為什麼要堅持鍛鍊?用今年95歲的清華大學張禮教授的說來說:是為了能有一個良好的身體,來支撐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不禁讓小編想起了清華大學的一句口號:無體育,不清華。在清華、在武大這些高等學府從來不缺有才華的人,再有才華的人,最後拼的還是健康。想用才華撐起夢想,如果是一副病軀,就算美好未來和風光前程的牌發到你手上,這副牌又怎能贏到底?

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要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必須首先要有一個好的身體。

只有堅持運動的人,才知道鍛鍊給他們帶來了多少金錢永遠買不到的東西,而跑步往往是最經濟的投資。

你只需一雙合適的跑鞋和舒適的行頭,一顆想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和堅持下去的心,你得到的卻是:更強健的體魄、更迷人的身材、更年輕的心態、更積極的精神狀態,自信的氣質、敢做的勇氣、珍貴的友情,甚至超越自我的挑戰享受……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堅持跑步、依然健康的自己。

好好愛惜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資本

你總說,沒空跑步,可你不知道在醫院排隊,要花更長時間。你擔心,跑步後買鞋買裝備,要花很多錢,可你不知道在醫院看醫買藥,會透支你多少工資,甚至會迅速榨乾整個家庭的積蓄。

趁一切還來得及,好好愛惜身體吧,健康才是最大的資本。

每天要認真吃飯。很多人早晨寧願在床上多躺會,也不願意早起吃個早餐,時間長了當發現腸胃出毛病了又後悔莫及。認真吃好每一頓飯,才是對身體最好的交代。

好好睡覺,不熬夜。年輕人的猝死和患癌,很大程度都跟熬夜有關。越是失敗的人,越是喜歡熬夜、遲起;越是成功的人,越知道生活規律、睡眠健康的重要性。不熬夜,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蘇格拉底說:「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人人都明白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去。沒事多去跑步,才能生龍活虎。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遇見事情多往好處想。如果有太多煩惱,那就出去跑跑步,在跑步過程中,你會想明白很多問題,明白什麼才是你想要的。

要定期體檢。定時體檢是應對癌症最好的措施。別等到身體哪裡疼了再去看,也別怕檢查出病而不去體檢,拖久了變嚴重了,花的錢更多。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對父母的孝心不能等,子女的教育不能等,自己的健康不能等。有啥別有病,沒事多跑步。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請記住: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僅要把自己活成潛力股,還要記得抽出時間跑步,努力鍛鍊好身體,讓自己成為長期持股人,這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互動你堅持跑步多久了?給你帶來怎樣的健康改變?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84歲鍾南山分享健康經驗:加強鍛鍊,注意心態,不要吃太飽
    18日,84歲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發布會上分享自己的健康經驗,他表示第一是加強鍛鍊,任何工作都代替不了;第二是心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第三是不要吃太飽,「這個非常重要,我從來不會吃太飽,早餐非常重要。」
  • 鍾南山:多吃牛羊肉身體好?謠言!這幾點才是鍾老的健康秘笈
    對此,網上流傳著各種鍾南山院士的「建議、觀點、忠告」。  其中「鍾南山盛讚吃牛羊肉的蒙古族同胞身體好一事」,內蒙古日報都出來闢謠了:鍾南山院士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小妙結合鍾南山院士的各家採訪以及書籍,從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心態保持方面總結了他的觀點,給大家提個醒,健康也是一種投資。  早餐吃好+不要太飽  鍾老多次在公共場合表達了對飲食習慣的觀點——「重視早餐,別吃太飽」。
  • 鍾南山:在搞清楚以前,隨便下結論是不負責任的!
    因為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一個冠狀病毒,一次感染後,永遠不會再得。所以我們要生產出有效的疫苗,這是很重要的任務,需要國際合作。」「這次準備還是不足」「這是一個非常新的病毒,給我們很大的教訓。」在現場,鍾南山提到,這個世紀已經出現三次冠狀病毒疫情。
  • 84歲鍾南山為啥像54歲?他再次分享「不老秘訣」 其實就3點
    奧林匹克精神不僅僅局限於那些精英運動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健康人生目標進發,而84歲的中華英雄鍾南山,近日再次向國人分享了3條寶貴的人生經驗!美女演員蕭薔,前一陣又被媒體和網友所關注,因為52歲的她看上去卻像28歲的御姐,無論是臉蛋還是身材,讓很多年輕小夥子都為之傾慕!
  • 鍾南山和張文宏都強調的食物,很多人覺得太難吃?我決定每天吃了
    那肯定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這些說得簡單,但是早上你們有多少人注意過?不是對正的吃點點點,想著中午吃多點,甚至有人熬夜早餐直接不吃了,這絕對是常態! 其實這樣你們是在透支你們的身體健康,我們一起來看看鐘南山院士早餐到底有多重視,我們可能都是看過63歲鍾南山還在打籃球,並且是對抗的競技運動,不是自己單個運球,再回顧看看鐘南山院士的肌肉
  • 84歲鍾南山建議:早餐要吃好,4種早餐粥做法,營養美味暖心暖胃
    84歲鍾南山建議:早餐要吃好,4種早餐粥做法,營養美味暖心暖胃在這次疫情爆發期間,一位84歲的鐘南山爺爺成了人民心目中的「男神」,他為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的人民辛苦的付出,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家都看在眼裡,感恩在心理,不得不佩服他,一位84歲的老人居然身體如此強壯,神採奕奕,思路清晰,看著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
  • 鍾南山談80多歲「不老」秘訣:健身、喝牛奶
    4月15日上午,鍾南山與在穗外籍人士交流防疫經驗,問到平時自己如何鍛鍊身體,鍾南山用流利英語說自己一直保持著健身和喝牛奶的習慣,並笑稱自己雖然80多歲了,但看上去並沒有那麼老。鍾南山表示,當我工作結束了,7點左右,我回到家會喝點鮮牛奶,還會在家裡健身,放鬆一下自己,然後再工作,我現在還保持著這個習慣,我覺得這非常有益健康。「所以現在我雖然80多歲了,但看上去並沒有那麼老。」
  • 控制脂肪肝:吃好但別吃太飽
    控制脂肪肝:吃好但別吃太飽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1-22  來源: 人民網   臨近春節,人們頻繁走親訪友,睡眠飲食規律「顛覆」。親朋好友會面,飯桌上又總少不了推杯換盞、暴飲暴食。肝臟負擔最重,如何在節日期間養肝、護肝?
  • 談防控、談科技,談疫苗,鍾南山在母校開學禮演講信息量巨大
    他深有感觸地說道:「我想大家不會想到,當前很多國家也不可能做到,900多人坐在禮堂裡開會不戴口罩。為什麼?這是我們大家努力得來的,很不容易。」鍾南山稱,今年前半年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半年,這半年我們在家學習,在家工作。這半年應該說是空前絕後,很少有這樣的一個環境。「但是我們頂過來了,從一開始中央就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能夠對武漢進行封堵,所有的城鎮都要開展社區範圍的群防群治。」
  • 吃得健康活得久!鍾南山建議少吃這5種不健康食物,網友:做不到
    84歲的鐘南山院士為什麼看起來還那麼年輕?那是因為,他除了每日堅持鍛鍊身體之外,在飲食上一直遵循兩大原則,「食不過飽,早餐吃好」。在廣州亞洲美食節上,他還建議大家「5吃5不吃」,既多吃橙子,牛奶雞蛋,麵包纖維餅乾,紅豆等食物,少吃油條、臘腸、煲仔飯等不利於健康的食物。
  • 健康飲食和運動鑄就不老傳奇
    60多個日日夜夜為疫情防控奔波忙碌,84歲的鐘院士依舊神採奕奕,身體健碩,身心狀態絲毫不輸年輕人,他有什麼獨家的養生和健康秘訣呢?飲食:早餐吃好+食不過飽兩個大橙子,一個蛋黃,好幾個蛋白,兩片加了芝士的麵包,一大碗加了全麥餅乾的牛奶,再加一大碗紅豆粥,這就是鍾南山的早餐食譜。
  • 【健康養生】吃太飽,竟會對身體有這些危害!一頓吃多少最好?
    從小,爸媽就告訴我們:不要貪食多吃點沒問題,但吃太多卻是不健康的「吃太飽」這樣的錯事,真的不能再犯了!同樣,一位20歲的小夥子小力(化名)也因「吃太飽」被送進醫院,但他差點就邁進了「鬼門關」。身高不到1米7、體重卻超過180斤的小力經常大魚大肉、暴飲暴食,並且他患有重度脂肪肝和糖尿病。某次聚會後,他突然出現嚴重的嘔吐和脫水,被送進了ICU。醫生診斷,小力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情況十分危險,如果再晚來一步,就救不回來了。
  • 84歲鍾南山體格硬朗,他給出健康忠告:堅持運動,食不過飽
    一場疾病給我敲響了警鐘2003年「非典」,鍾南山院士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幾乎是不分晝夜地工作,正是這段時間的工作,為身體埋下了很大的隱患。工作結束後,鍾南山仗著自己身體素質好,沒有太在意。直到2005年的一天,鍾南山在異地出差,沒有休息好,當晚凌晨,睡夢中的鐘南山突然覺得胸悶、喘不過氣,心臟很不舒服,家人連忙把他送醫院後,醫生診斷出小面積的心肌梗死。不過好在送醫及時,在接受了心臟支架手術後,他很快就康復了。
  • 晚餐吃的太飽危害大 暗藏諸多健康隱患
    如今我們的生活節奏非常的緊張,每天吃飯都馬馬虎虎,早晨起來吃點蛋糕喝點牛奶,中午呢一般在單位吃盒飯,只有晚上回到家才能認認真真的吃上一頓飯,很多人晚餐會吃的很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晚餐吃的太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晚餐吃的太飽的危害!
  • 吃太飽了怎麼辦 - 百度經驗
    肚子餓的時候無力兩眼昏花,看到吃的就急著吃,吃完才發現肚子撐得太難受,那麼吃太飽了難受怎麼辦了?小編有技巧哈。注意食量哪怕再餓也不要忘記慢慢吃,吃到不餓就行了,不要感到撐了才覺得飽了,這樣胃往往很難承受,感到不舒服。
  • 鍾南山的這張無座車票刷屏 接到通知立即動身
    兩天之後,「肯定存在人傳人」「14名醫務人員感染」「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時的回答,真正拉響了警報,改變了局面。   時光飛逝。置身兩個月後回頭看,這張小小的車票,讓人備受觸動。它,是一扇窗口。透過它,我們仿佛能感受到當時的時間緊迫,仿佛能想像出一個80多歲老人匆匆趕車的身影。這張票,很普通,但又不普通。
  • 為何晚飯不宜吃得過飽?這些壞處你可別不知道,健康養生得靠它
    2003年抗擊非典時,一句大無畏的響亮話語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鍾南山先生的名諱。17年後新冠疫情突然爆發,84歲的鐘老先生再次奔赴前線,成為抗擊疫情的領軍人物。國民們感動於這種無私奉獻的高潔品質的同時,也驚嘆於鍾南山先生硬朗的身體素質。然而,鍾南山先生的長壽秘訣其實很簡單,六個字:晚飯別吃太飽。
  • 吃飯吃太飽,容易撐出病,如何學會吃到7分飽
    食物選擇豐富,再加上抱著要吃夠本的心態,讓不少人戲稱為「餓得扶牆進,吃飽扶牆出」。第二是商務宴請,因為持續時間長,幹坐著太沒意思,只能不停吃,不知不覺就多了。第三是朋友聚會,有酒有肉加上心情大好,最後肚皮就圓滾滾的了。第四是工作太忙吃得太急。從開始進食到大腦接到飽的信號需要20分鐘,很多人通常用不了10分鐘就解決一頓飯,這種情況也容易吃撐。
  • 鍾南山院士84歲身體仍舊硬朗,他給出的養生建議,值得你聽一聽
    鍾南山院士的身體狀態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他究竟是如何將身體保持得這麼好?對此他給出了養生的建議,大家不妨來聽一聽。 鍾南山院士給出的養生建議,值得大家學習 很多人都說希望自己能健康,卻很少會因此去做些什麼,鍾南山院士表示:健康,才是做事情的本錢,健康是需要投資的。之所以鍾南山院士84歲還能夠奮戰在前線,就是因為有一個好的身體。
  • 84歲的鐘南山,為什麼身體依舊硬朗?或許和他的生活習慣有關
    從2019年下半年到現在,引發全世界高度討論的除了新冠疫情,再來就是我國的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了。在於疫情作戰最危險的幾個月裡,鍾院士幾乎從未離開抗議最前線,以自己84歲的高齡帶領我國最優秀的醫學領域專家,每天日夜操勞研究新冠病毒,為阻止病情傳播、研究疫苗做出了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