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是一項體力活,特別是對於經常需要跑長途的司機來說,每天長時間的開車真的非常辛苦,自然也會十分勞累。相比較之下,家用車開起來就舒適很多,一般情況下大家都只是在市區行駛,所以來起來都不會感覺到太疲乏,畢竟城區裡距離會比較近。但是如果開長途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就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即使長時間的開車也不會覺得勞累,而有些人只是開一會兒就渾身感覺沒有勁。到底是什麼情況使得人們會有著這樣截然相反的兩種表現呢?對此過來人說出了原因。
首先,長時間的開車人們會有不同的反應,往往和人們自身的素質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一個人身體素質好,那麼開車自然就不會了,相反如果一個人體質比較差,那麼長時間的開車自然會有所不適應。我們就拿一位身體強壯的中年男性司機和一位年近六十的體弱老人相比,兩人在跑長途時表現出來的狀態肯定也會不同。中年人即使坐的時間比較長,腰部也能夠承受,而老人卻不同,即使平時在沙發上坐著,時間長了都會不自在,更不要提還是需要付出體力的開車,雖然開一會兒也就會感覺到勞累了。
其次,如果是兩個年齡相仿,體質差不多的人開車,那麼我在感覺上有所差異,很有可能就和汽車自身有關。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汽車都是分為手動擋和自動擋兩種車型,而現在很多人願意買自動擋的原因就是開起來比較方便簡單而且又省力氣。由於自動擋汽車完全都是由電腦系統控制模式,和手動擋汽車的手動操作相比,即使是開較長的時間也不會感到疲乏,而手動擋卻不同,來回的換擋或者起步剎車都是需要耗費體力的,自然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就會感到勞累。
最後,每輛車對於座椅的設計都是有所不同的。以前的汽車座椅就是簡單的座椅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能,而現在的座椅卻增加了按摩、加熱等各種高科技的運用,使得車主在開車的時候就能夠享受到不一樣的服務項目。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坐在按摩椅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不用買按摩椅不用到按摩室車主就能體會到,因為座椅都已經自動具備各种放松功能,對車主長時間的駕駛產生的疲勞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當然,汽車內部很多結構的設計也和人們是否容易產生疲勞有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方向盤。如果方向盤和座椅設計的間隔不合理,那麼車主在開車的時候必然會用一個感覺不舒服的姿勢才能夠讓汽車正常行駛,只是這種姿勢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讓人感到難受,畢竟我們的肩膀牽引著的脖子和脊柱,僵硬的姿勢會讓車主感到怎麼坐都不舒服,自然也就會產生疲勞感。大家在開車跑長途時有著什麼樣的感覺呢?歡迎在下方說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