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研究的越深,你就越發覺悟,阻礙人生突圍的繭,大多都是那些一年365天習以為常的瑣碎。不經常回老家的年輕人是最怕回去的,因為總會有一大群已經習慣了老家「慢到絕望環境」的七大姑八大姨,懷揣著好心,勸你和她們能夠命運同頻。心有體會,雖然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時時刻刻下坡路的召喚也會相伴一生。我的好友村口大爺經常對年輕人說一句話:「少年,成長最孤獨,下坡路最舒服。」2016年春節回家過年,遇見了七八年沒見的髮小W先生,當時他家正準備買房子,就閒著沒事諮詢了我的建議。我說:「還是去省會鄭州買吧,縣城最近已經漲起來了,快一萬的價,真不如加個幾千塊在鄭州買。」當時他沒聽,只是淡淡的說了句:「你經常在外面,家裡面人考慮的你不懂的。」畢竟孩子還小,兩個老人也不願意離開老家,媳婦中專文憑到城市裡也不知道該幹些啥等等。曾經縣城房價無人問津的時期,比如2015年之前,3000多塊的價格,似乎大家也沒有幾個人想著去縣城買房。反倒是站在2016年縣城房價翻倍之後的高點上,老家人突然購房的欲望被全面激活了。放光三代人的「血」,一家人聚在客廳一咬牙一跺腳,買,砸鍋賣鐵也要買。而且聽朋友說W先生最後是全款買的,他媳婦說貸款的話,家裡壓力太大。房子優惠給了3個點,9400多的單價,總共將近100萬的總房款。每個人都想超越舒適區,但真正實操起來,哪有那麼容易,你說,人在重大資產配置的決定時,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呢?無法抗拒的大趨勢,信息的分層撕裂,也是個體命運的分層和撕裂,這跟正確與錯誤沒有半毛錢關係,這是人生所在的「場」和「圈層」給予的自然而然的反饋。今年回老家,聽說W先生買的那個項目最近打折了,最後剩的樓王的位置推出了40套8300的特價房,首付分期,利率還打折。聽朋友說,有一天晚上,他跟媳婦吵架了,湊了將近100萬全款買了房,還沒住就看著要跌了。媳婦催著W先生找找關係,看能不能把房子退了,不買了。買都買了,合同也籤了,開發商是縣城裡的首富,不好惹,把錢要回來,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為打折這事情,有些先期買的業主零零星星的有去售樓部鬧的,但每次幾乎都是石沉大海,沒門。W先生家裡是比較有錢的,就是近幾年,農村家庭一下子拿出100萬現金的真的不多。他父母比較會來事兒,房地產火熱的那十幾年,他家買了兩輛挖掘機,還僱了一個司機,每年都在工地包工程,一年下來也有個30-50萬的進帳,只是最近幾年活少了,年齡也大了,就把挖掘機賣了。他不明白,當時還是找熟人優惠的房價,竟然還是買高了,當時大家搶的很厲害啊。站在縣城的維度,必然是無法看清中國房市的全貌的,為什麼2015年之前,縣城的房價10年不漲,偏偏2016,2017年漲起來了?我只能壓著內心的思考勸幾句:「自己住的,不要太在意價格,一家人住著舒服就行。」如果你身在那個位置,身在那個圍牆,甚至像米筐這種苦口婆心的文章就傳播不到那個世界裡去,更談不上有意義的影響。相當一部分456線城市,日常生活的真貨在哪裡都窒息的無法生存。早上吃著「粵利粵」,中午炒一盤假牛肉,晚上三五好友抽上幾包假十渠,還有桌子上擺的幾瓶酷似茅臺酒的「茅臺鎮酒」。有時候,良言說話重點沒什麼壞處,起碼遇到坑的時候能夠冷靜個一秒,這樣筆者這個小人物的話也就算是有那麼一點用處了。有人說,2019年各種事情的發生和撤場都變得快了,世界在毫不留情的淘汰掉那些不會深度思考的人。快,更快,這將是未來市場,人生,機遇所有事物的共有特徵,在這個層面上去考慮,很多事情確實都需要未雨綢繆。甚至,有時候還需要藉助優秀的人給自己賦能,因為畢竟個人的時間和能力邊界都是有限的。筆者自己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吃過的虧比較多,現在變得精明了一些罷了。大過年的,有些心裡話還是想跟老鐵們嘮一嘮。作為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要面對的現實是一籮筐一籮筐的,要理解自己的渺小,要懂得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去識別各個領域真正的「英雄」。由於時間的剛性有限,就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成為各行業的通才,你是地產領域的專家,註定你在晶片行業就不太懂;你是汽車行業的老司機,就註定你在金融衍生品領域沒有太多精力。這都是個體的自然基本面,沒有必要迴避。人生的路上,識別英雄好漢,懂得借力打力很重要。新的一年裡,還是那個直脾氣,敢說真話的菌爺,還望海涵有時候自己可能會說話比較難聽。
請把此文轉給身邊三四五六線的親朋好友們,叫醒一個是一個。這個世界好的棋手,也通常都知道並接受自己同時也是更大棋局裡的棋子。
與君共勉!
【全文完】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請點讚(文末「在看」)鼓勵一下吧~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轉載」查看須知
題圖來源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