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筐投資提醒:音頻大小為11M
我覺得愛老闆說的沒毛病,畢竟人家的思想高度確實能甩我幾十條街。
所我也認為每個人都有理想,區別只在於執著的程度不同,或者看待理想的方式不同,並不存在大小的區別。
小時候上思想品德課,老師也總是告訴我們要有理想,最直接的提法就是來一場小考試,讓你說一下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工作。
老師、軍人、科學家、消防員,是絕對的標準答案。
但是我可能腦子裡就有坑,我說:我要做一個金融家,我要賺錢,賺好多好多錢!
然後嘛,你懂的……
結果就是六年級下學期我才勉強加入了少先隊,三個月之後小學就畢業了……
這慘澹的人生開局啊!
但好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經過小學幾年慘絕人寰的三觀矯正之後,騷年人那強大的叛逆之魂更加堅定了我的那個「叛逆理想」。
也得虧是這個理想存在,才能支撐著我在更加慘絕人寰的證券市場裡幾起幾落,最終活著走了出來。
也只有活著逃出「屠宰場」的人,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了那句至理名言:「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來證券市場,如果你恨一個人,那你更應該讓他來證券市場!」
寫到這裡,可能就有兄弟們猜測,老莊這篇文章可能是想勸大家「莫入股市」的調調。
呵呵,錯!
我怎麼能讓你們猜到呢!
前面BB的那些,其實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理想對我們來說其實蠻重要的!
畢竟有理想的鹹魚還能多賣兩塊錢呢……
而且,不論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理想,是否還想要奮鬥,不論你是否還看得見它,它都會像一團幽火一樣在你心底裡燃燒,對生活的所有不滿和痛苦其實都來自與現實與理想的背離。
不論你承認不承認,它都永遠在策動著你,你也永遠離不開它。
前兩天在計程車上,我跟一位老司機扔山撇海的一頓胡侃,鬼知道為什麼最後竟然談到了理想,當提到自己的理想和現在所處的行業時,他深沉的總結了一句:若有理想,莫入此行!
他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這輩子會後悔的事情,就是入了「的哥」這行。比這個更讓我後悔的,就是後來又開始跑滴滴!
老司機說起當年,自己只是為了臨時有個工作賺點錢,這才跟朋友一起合夥買了個麵包跑出租,確實是賺了些錢。
可是時間長了,突然發現自己除了開出租以外,竟然什麼都不會幹了?!
每天白班、夜班、收車、交車,為了不吃虧,一天24個小時有10~12個小時在開車。除非生病,否則每次拿到車都一定要把車時開滿,要不然就賺不夠份子錢。
滿腦子想的都是哪裡客人多,哪裡路好走,哪裡不能左轉,剩下的就是陪客人扯淡。交了車,下了班已經疲憊到什麼都不想搭理,也沒有心氣去思考未來。
後來幾次出去創業想要擺脫現狀,最終卻又都回到了原點,繼續開出租。
「只能開出租」似乎變成了以魔咒一樣的東西,陰魂不散的纏繞著他,他曾經想幹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
起初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個例,問題可能出在了他自己身上。
可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採訪了一些其他跑出租的哥們,竟然發現了一恐怖的現象,這竟然不是個例?!
而且這一現象不僅在出租行業裡普遍存在,甚至正在外賣及快遞這些新興行業當中在以驚人的速度普及擴散!
沒有時間思考,沒有能力思考,甚至沒有欲望思考。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過一篇現象級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揭露了外賣行業的底層現狀。
三公裡配送時長最多38分鐘,在高壓系統下,騎手成為了困在系統裡的工具人,猶如《雪國列車》當中,被關在火車發動機裡充當零件的孩子。
逆行、闖燈、超速成為了對抗AI系統控制的唯一逆算法,積分制度、等級制度直接與配送量及收入掛鈎,成為了困死騎手的最強牢籠。
每時每刻都在等待猶如玄學一般的接單提示,每分每秒都在死盯著手機上的計時器,生活被重複而超負荷運轉的工作節奏填滿,外賣騎手需要用自身所有的時間甚至生命換取酬金,但這僅僅是今天的酬金,而明天的那份……呵呵噠。
明天再說吧,反正騎手都不是正式工,又不用給他們前途,既然沒有前途又沒有合同,那麼在他們身上投入的所有資金都叫「人力資源成本」,也就是企業負擔。
說難聽點,「給你付錢算是我的負擔,但你幫我賺錢那是你的本分!」
這就是人力資源成本的本質,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企業喜歡讓員工996「自願加班」的原因,雖然效率不高,但那也是白嫖,白嫖出來的勞動力就是降低成本的稀釋池。
為什麼大家都是996,有的人越加越富,有的人越加越窮?因為「人力資源成本」和「人力資源投資」雖然只差一詞,但本質卻南轅北轍。
額~扯遠了……這兩個東西的區別咱以後再說,話題拉回來。
既然是人力資源成本,你存在的意義對企業來說就是個「礦渣」,所有企業都只會考慮降低成本而不會考慮提高成本,所以公司怎麼會給一個「礦渣」提升自己的機會呢?
但這是不能拿到檯面上說的事情,畢竟說明白了以後你就不願意讓他榨汁了,所以他還是要給你一個「前途似錦」的樣子出來的。
於是一套從青銅到王者的「內部」晉升流程被創造了出來,只要你努力送餐,每周訂單數量和及時率都到一個設定的標準,就能獲得晉升和一些資金獎勵,然後在下周清零。
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個無限循環的彭羅斯階梯,每當你走到終點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回到了原點,看起來是在不斷向前努力,其實永遠都在原地踏步。
你被一個看似開放的封閉性系統圍了起來,職業發展周期其實只有一周,譬如蜉蝣朝生暮死……
有人把這種晉升激勵結構描述成玻璃瓶裡的蒼蠅——前途是光明的,出路是沒有的!
但其實我倒是覺得星爺在《蘇乞兒》當中的那句話更貼切。
「我看你從頭到腳無不透露著乞丐的型格!……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閣下將來必將是乞丐當中的霸主!」
「那是什麼?」
「還是乞丐!」
不信的話我代換一下,再說一遍你感受感受:
「我看你騎行如風、走位飄逸,從頭到尾無不透露著對系統時速的追求!……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閣下這周必定將是外賣界的最強王者!」
「那是什麼?」
「還是送外賣的!」
試想,如果你處於這樣一個根本有沒上升序列的行業,前進在一個不停重複過去彭羅斯階梯之中,幹著不僅沒有時間進行學習和提升,而且還要不停地跟自己內卷的工作,你哪來的未來?
連未來都沒有,你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其實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反正有它沒它對你來說區別不大,反正都是痛苦的。
現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其實也跟自己的關係不大,因為你沒有可持續性,沒有縱向發展性,也許你明天摔了一跤就可以告別工作崗位了。
就在前天,餓了麼外賣員韓某在配送途中猝死,公司說什麼?說這跟公司無關,出於人道主義賠償2000塊錢。
這樣的員工在公司眼裡,一條命也就只值2000塊而已,而且還是出於人道主義才給的2000,從公司的立場來看,這2000塊「買命錢」其實都給虧了。
直到後來事情鬧大,才緊急將賠償數額上浮到了60萬,在家人看來自己孩子一條命算了60萬。
但是在整個事件的處理流程上,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到,餓了麼公司的立場很明確:韓某的命給2000塊都是虧了,後面那60萬其實是用來應對輿論的公關費用而已。
這樣的工作,這樣的人,哪怕月入過萬,但在宏觀的的職業周期當中,酬勞其實少得令人可憐!
而且某滴打車貌似現在也開始這麼玩了,每日在高峰積分晉升制和工作關係方式……本質上跟外賣完全一個路數,無非是小哥送飯,滴哥送人……
生活在這麼一個彭羅斯階梯裡,雖然前途漫漫但其實只是過一天算一天,有的人依然迷茫著,有的人已經放棄反抗,但也有一些人還有那麼點沒有被磨滅的理想支撐著他想要做出改變。
比如上面說到的那位老司機,幾次創業、幾次轉行,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就像是身受詛咒一般,不論幹什麼都不能得心應手,開計程車的所有經驗對於他來說,都難以對遇到的新問題提供有效的指導。
他還自嘲的說到:這麼些年,我靠跑出租練出來的一身本領加一起,都沒有我的腰椎間盤突出……
他甚至還不如一個應屆畢業生的適應能力更強,外賣騎手們也會有同樣的感覺,究其原因無外乎六個字:「無橫向適配性」。
什麼叫橫向適配性?
就是你所練就的本質性工作技能,對於進行其他行業的工作重疊度有多大,幫助有多大。
比如你是一個房產銷售人員,你每天思考的、琢磨的、練習的技巧就是怎麼把房子賣給客人,你的工作本質根源是「銷售」。
銷售具有很強橫向適配性,房子我不賣了,我去賣襪子!零售玩煩了,我可以試著搞批發,反正都是把手裡的貨賣給客人,工作雖然變了,行業雖然變了,但本質沒變。
或者管理工作,核心是提高組織效率、提高人力資源回報率,這玩意放在任何行業和公司都一樣。
這就叫橫向適配性。
但是計程車和外賣跑腿的本質性工作技能是什麼呢?
跑得快,闖紅燈,逆行能對其他工作提供什麼樣的支撐呢?
付出大量時間練就的核心技能適配性過窄,轉型後能提供的重疊支撐幾乎為零……
這就是一道橫亙在轉行路上的天險,在橫向範圍上完成對自身發展潛力的圍堵。
縱無升天之階,橫有天險難渡,此乃圍城之勢,兵法曰:死地也!
所以說,若有理想、莫入此行!
圍城之勢,想要進來容易,但你再想出去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所以不論在看的兄弟還處於人生的奮鬥期,還是說已經開始為自己的兒女考慮將來,都一定思之慎之,要麼能有進身之階、要麼能有橫渡之能,否則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全文完】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請順手點亮「在看」吧~
本文系【米筐投資】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轉載」查看須知
商務合作加微信米筐2號:mikuangerhao